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高醫醫訊月刊
 
服用治肝偏方或保肝藥物前請先看一下本文
 
 
肝膽內科 林子堯 助理教授
 
張先生是位將滿廿歲的青年,記得首次見到他是在約三年前的門診,當時他兩眼發黃全身浮腫,經由系列檢查後,得知病人因慢性B型肝炎導致肝硬化合併營養不良,不過我們也發現病人的B型肝炎早已處於一般所謂之低傳染性或不活化狀態,且他並未合併有其他病毒性肝炎,此外其肝臟也並未明顯萎縮。

照理說,此病人除非出現B型肝炎病毒突變或再活化,否則當不致有如此嚴重之症狀出現,因此經反覆開導後,病人終於說出目前正在服用一種經其母親朋友介紹的救肝偏方,或許是因服用偏方後病情惡化,病人和其母親在經過一番詳談後終於肯停止服用偏方,結果不出所料,病人在幾次門診治療後所有症狀均明顯改善。

此後約有一年時間,病人均定期來本院就診並可正常工作,可惜在一年前病人又突然不來門診就醫,而在失聯約二個月後,再次見到他時已是全身發黃浮腫,雖然我們盡力搶救,但病人終於在未滿廿歲前就因肝衰竭而去世,而在他神智喪失前的最後數天,『永遠不再亂吃偏方』總是每日巡房見面時他的開場白,可惜此次已不像上次那麼幸運了!而再度給病人服用偏方的正是他的母親,問其母為何要再給病人服用偏方,所得的答覆竟是在菜市場聽到有人說此偏方可使肝硬化變成正常肝,愛子心切卻反奪走寶貝兒子的一生!

類似的情形在我們面對肝病患者時可說是屢見不鮮,有時不禁要懷疑﹖究竟是病人太勇敢而樂於當實驗動物,或是我們的教育根本忘了教導民眾用腦思考問題。就上述的例子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張先生所吃的偏方都是由未具醫師資格的民眾相傳而得,也不考慮偏方適不適合自己﹖有沒有副作用﹖只要有人敢說此偏方有效就義無反顧的按時服用,如果我們在服用前稍微想一下,難道不會懷疑如果此偏方真的那麼有效,而全世界肝病患者何其多,有此偏方者不早就成了世界首富嗎?

如果肯再進一步想一下,難道不會懷疑肝病真的只有一種嗎?如果不只一種,那我的肝病和別人的是否一樣?如果任何肝病都可用此偏方有效治療,那麼此偏方早就該改名為仙丹了!如果考慮過上述疑點後,您還堅持服用偏方,那我們只能佩服您有如此樂於當實驗動物的勇氣了。

事實上所謂的治肝偏方或祕方可說是多得難以計數,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一種可通過嚴格的科學檢驗而証實有確切的效果,有人或許會說:「我的肝發炎指數確實在服用某偏方後恢復正常」,但真的是偏方有效嗎?例如病人得到急性A型肝炎,說實在的,只要沒出現併發症,過了一陣子肝發炎指數一定自動恢復正常,此時如果病人剛好吃到某偏方,那麼治肝特效偏方就產生了,而且病人還可拿出檢驗數據証明吃完偏方後確實好很多,但事實呢?這根本只是A型肝炎的自然過程而已,當時如果病人每天都喝一瓶可樂或每天唱一遍國歌,他也可以說可樂或唱國歌可根除肝病,而且還有檢驗數據為証呢!而在慢性B型或C型肝炎病人,肝發炎指數的高高低低是相當常見的,隨便吃個偏方又剛好碰到肝指數正在下降,難道您還要認為偏方有效嗎?

事實上對慢性B型或C型肝炎的治療,可通過科學檢驗而証實對某些病人甚有效的只有干擾素、拉美夫錠(Lamivudine,干安能)及Ribavirin,但這些藥物的使用尚須經肝膽專科醫師仔細評估後方可使用,絕非像偏方一樣拿來隨便用一用的!

至於有人或許會問到那一般所謂的「保肝片」到底有沒有用呢?其實只有少數的保肝片在肝發炎時或許可減少肝臟的損害,但是沒有任何一種保肝片吃了以後B型或C型肝炎就會痊癒的,也沒有吃了以後肝硬化就會恢復成正常肝的,如果肝臟目前沒發炎,吃了保肝片對肝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而長期吃保肝片也無法防止B型或C型肝炎發作的,因此只有在肝發炎時才有需要服用保肝片,另外基於「貴就是好」的心態,有些保肝片賣得可真是貴的很,其實效果如一般的差不多,倒是自我心理安慰的效果很好!

另外要提到的是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祕方、偏方、中藥或西藥可使已硬化的肝臟恢復回正常肝的,像本文張先生的母親就是認為雖然兒子情況穩定,但總覺得如果能把硬化的肝臟變回正常肝不就更完美了嗎?那知一試就無法挽回而遺憾終生了!其實只要和肝膽專科醫師密切配合,不讓肝硬化繼續下去,長命百歲也不是不可能的。

肝病有很多種類,在台灣最多的就是因B型或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而慢性B型或C型肝炎已有正統治療法,雖然療效無法讓每個病人滿意,但畢竟是經過嚴格科學檢驗而証實有效的,治療的副作用也十分清楚,比起不知來路、作用、效果及副作用的偏方而言,正統療法可是安全多了。如果您不幸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甚至是其他種類的肝病,當您準備服用任何偏方、中藥或西藥前,讀讀本文或許可以給您一些啟示。

(88年10月)
----------------------------------------------------

本文為88年10月之舊文,目前衛生署通過的B型肝炎的治療藥物可分為「干擾素(Interferon-α)」與「類核苷(酸)藥物「Nucleos(t)ide analogues)」,目前衛生署通過的藥物共七種:

1. 干擾素─皮下注射型藥物,除了有抗病毒作用,也可以達到免疫調控作用

‧ 傳統型干擾素(Conventional interferon)

‧ 長效型干擾素(Pegylated interferon)

2. 類核苷(酸)藥物─口服型藥物,主要是抗病毒作用

‧ 干安能(Lamivudine, Zeffix)

‧ 干適能(Adefovir Dipivoxil, Hepsera)

‧ 貝樂克(Entecavir, Baraclude)

‧ 喜必福(Telbivudine, Sebivo)

‧ 惠立妥(Tenofovir, Viread)

至於哪一種藥物為佳?臨床上發現,口服藥可有效降低e抗原陽性患者血清中的病毒量,並使ALT回復正常,同時也能改善肝組織狀況,但需長期服用;而針對短期內e抗原轉陰或表面抗原消失,則干擾素效果稍勝一籌。

口服藥必須長期治療才有療效,通常口服一年的效果並不明顯,因此健保給付是三年為限,不過三年能達到治療效果者僅有3成;而在干擾素方面,目前健保提供e抗原陽性的病人注射半年療程,e抗原陰性則給付一年,只是在最近的一些大規模研究中發現僅打半年療程效果不明顯,因此目前已有相關學會在與健保局進行溝通,希望能讓e抗原陽性患者也能接受一年注射療程(一年的干擾素治療可使30%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雖然目前的藥物仍無法達到B型肝炎根治的效果,但對於控制病情卻有非常明顯的成效,尤其是肝癌死亡率從早期的第一名退至第二名,肝硬化死亡率從第六名降至第八名,皆足以證明治療效果的卓越。

干擾素的療程是半年到1年,e抗原陽性的病患需要連續施打24週,陰性病患則施打48週。在使用對象的選取上,以較年輕(年齡約30至40歲左右)、病毒量比較低的患者治療成功率較高,如果病人已有嚴重肝硬化或憂鬱症,因為干擾素可能會加重憂鬱傾向或使肝功能異常惡化,若以干擾素治療就不適合,必須採行口服藥物治療。

傳統干擾素又稱為短效干擾素,因為作用時間短,兩天就必須注射1次,經過化學結構修飾後,變成所謂的長效干擾素,藥物能在體內留存比較長的時間,且濃度更穩定,可以1週注射1次,除了方便、可以減少挨針頻率外,更重要是療效更佳。

臨床應用顯示,B肝患者在完成干擾素治療療程,並追蹤半年至1年後,大約有1/3的病人能治療成功。而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則仍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繼續治療。

近年來,慢性B型肝炎口服治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治療的效果愈來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治療時間較長,往往需達1至2年。且早期推出的藥物在服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出現抗藥性問題,而停藥後也有部分患者會再復發,因此,何時是最佳的停藥時機?必須經過仔細的評估,每個患者的情況可能各有不同。

反之,干擾素的療程就比較明確,患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大概要用藥多久,且比較沒有抗藥性的問題。

不過許多患者常抱怨在干擾素治療過程會產生副作用,干擾素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倦怠感、肌肉痠痛、寒顫、噁心、腹瀉、頭痛、食慾差、煩躁、沮喪、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失眠、注射部位紅疹及骨髓抑制所產生的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等血球數目低下,少數會產生甲狀腺機能異常、掉髮等,但大部份可以忍受或靠用藥物改善不適。

對抗肝病是長期的作戰,也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支持,如果能撐過治療的不適,其實治療成功的機會很大。而且藥物的副作用因個人體質而異,不見得會發生,其實也有治療中的患者沒有任何不適,所以千萬不要因害怕副作用而不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