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大腸癌細胞趴趴走 術後3年易復發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自2010年3月診斷罹患大腸癌第3期、2011年出現肝轉移,至今2日清晨辭世,病程進展快速。醫師表示,大腸癌第3期的5年存活率約65%,且經積極治療可預防復發,但由於游離的癌細胞可能因免疫力差而增生,導致大腸癌在3年內復發。

 
李國修從診斷罹患大腸癌到最後逝世,時間只有短短3年多,醫師認為病程太快。(圖片提供/(屏風表演班)

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根據台中榮民總醫院2010年的大腸癌患者資料,發現第1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約9成、第2期約8成、第3期約6成5、第4期僅1成2。即使第4期出現肝轉移的情況,只要經過切肝手術,配合化療和標靶治療,5年存活率也能提升到76.8%。

大腸癌術後仍易復發

積極治療有助於控制大腸癌細胞,預防復發,但為什麼許多患者經手術切除患部後,依然會在短時間內復發或出現癌細胞轉移?

王輝明醫師表示,大腸癌患者手術切除患部後,不代表所有癌細胞皆以清除,事實上每天的血液中已藏有5千萬至1億個游離癌細胞,可能隨著血液循環跑到各器官,若對切除患部的大腸癌第3期患者來說,其實就相當於潛伏的第4期患者,若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壓制癌細胞,會在1至3年內復發。

不過,大腸癌第3期患者的免疫系統早已「崩解」,很難以以一己之力對抗癌細胞,必須藉助化學治療等療法,且調整生活習慣,不喝酒抽菸、少吃動物性肉品或蛋,飲食清淡不油膩,降低致癌物質的刺激。此外,也可攝取牛樟芝、靈芝、雲芝等經研究證實可提升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提升防禦癌細胞的能力。

免費糞便潛血預防大腸癌

早期發現和治療,可降低大腸癌的威脅。有鑑於大腸癌對國人的健康危害日益俱增,國民健康局已於6月1日擴大大腸癌的篩檢對象,凡是50至74歲的民眾,每2年可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

至於是否需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王輝明醫師表示一般人經大腸鏡檢查的發現率不高,可能浪費99.7%資源,通常建議糞便潛血檢查異常者,經醫師判斷再進一步篩檢即可。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低渣飲食6原則 大腸癌術後少負擔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愛吃炸物、加工類食品等飲食習慣,讓國人大腸癌罹患率居高不下!據衛生署統計,台灣2010年大腸癌的發生人數高達1萬4040人居冠,包括知名法醫楊日松、李登輝前總統和今2日過世的戲劇鬼才李國修,都是大腸癌患者。營養師指出,大腸癌術後應遵從低渣飲食,待康復後更需改正飲食惡習,注意營養均衡。

 
大腸癌術後以低渣飲食作為階段性營養攝取原則,接著要力行均衡飲食,多蔬果少油炸才能避免復發。

術後低渣飲食 減少大腸負擔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營養師提到,不幸罹患大腸癌後,手術完為減少腸道負擔,加速傷口癒合且避免刺激,進食宜採用「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減少食物經消化吸收在腸道留下殘渣,為病患處在康復期的階段性飲食原則。

低渣的食物要盡量避免植物性纖維、皮、筋、油炸或全穀類製品,讓吃下肚的食物在腸子前半段就能消化吸收,不會留下過多的渣渣增加大腸負擔。建議可遵循6個原則,包括:

1.需以均衡飲食為首要原則。

2.肉、魚類需去皮、去筋,每次吃1兩的份量,可以將肉絞碎、剁碎、煮爛,盡量減少加工調味品的使用。

3.蔬菜要避免根莖、老葉等以免過多植物纖維,另外容易產氣的蘆筍、豆莢、洋蔥、青椒、高麗菜、高麗菜芽、花椰菜、韭菜等也不能吃。

4.水果可以打成汁後過濾再喝,避免高纖維的番石榴、棗子、柿子、釋迦、楊桃、鳳梨、奇異果等。

5.避免富含油脂的堅果類,如腰果、芝麻、花生、核桃、杏仁、栗子、核桃等,以現成的植物油取代。

6.油炸類、油脂成分高的蛋糕、麵包、粗糙的全穀類等都要避免,適量增加水分的攝取,以防止便秘的發生。

改正飲食惡習 吃出腸道健康

鄭金寶營養師補充,當大腸癌病患康復後,以往的飲食惡習要盡快改正,依據個人體型及活動消耗,均衡從6大類食物: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及水果類中選用合適的份量,避免大腸癌復發。另外,若術後使用人工造口,要避免產氣的食物如澱粉類、豆類,多多徵詢營養師的飲食建議,避免腸道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