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捐肝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面對病人有換肝救命需求,「要不要捐肝」往往讓病人家屬陷入天人交戰,但捐肝畢竟是大手術,需要全面的考量評估。

諮詢╱胡瑞恆(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

撰文╱陳佳佳

正修科技大學大三學生賴威廷的母親因肝硬化暴瘦、陷入昏迷,醫師告知必須換肝才能活命,雖然父母親捨不得他挨刀受苦,但他仍毅然決定捐出60%的肝臟給母親,校方還特地頒獎嘉勉他的孝行。

36歲的陳麗貞與57歲的媽媽陳李雪子母女情深,不久前,媽媽發現肝硬化、病情惡化,麗貞決定捐肝救母,兩人原本差20公斤,麗貞為此一個月增肥8公斤,最後捐出三分之二的右肝救母。

國內器官捐贈的風氣仍有待加強,以致於亟需肝臟等器官移植才能活命的患者,常苦苦等候,也使得有些家屬不忍心患者繼續受苦,決定捐肝。以臺大醫院而言,肝臟移植手術中,活體捐肝手術量約是屍肝的8.5至9倍,差距甚大。然而,捐肝前不僅要考量捐贈者的意願,對於捐肝者身體狀況、肝臟的健康等,都需進行全面、審慎的評估,才能達到救人的目的,否則就是「兩敗俱傷」的不幸後果。

國內需要肝臟移植的患者,成人大部分還是以B、C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肝癌為主,其次是酒精性肝硬化、以及先天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肝臟功能受損,幼兒則以膽道閉鎖、先天代謝異常等因素居多。

捐肝前需審慎評估

一旦需肝臟移植的病患家屬表達想捐肝,醫院即可展開評估程序。首先排除一些絕對不能捐肝者,例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較為嚴重疾病者,以及B、C型肝炎帶原者。如果捐肝者本身也是B、C型肝炎的帶原者,因為日後自己都有罹患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所以是絕對不能捐肝的。

血型最好相同或相容

在血型配對方面,以血型相同、相容者最佳,例如A型可接受A、O型,B型可接受B、O型、AB型可接受A、B、O型,但O型僅能接受O型。血型不相同、不相容的肝臟移植手術雖然還是可以進行,但術後需要使用多種藥物,發生合併症、失敗的機率都會提高。除非沒有更適合的捐贈者,才會進行血型不相容的肝臟移植手術。

年齡有限制

衛生署規定捐肝者的年齡需大於18歲以上,因為捐肝是重大決定,18歲以下心智年齡仍未成熟,目前並未開放。至於18至20歲的青年,即使願意捐肝,仍須經過衛生署等單位的特別審查。為了捐肝者的術後恢復及健康,捐肝者的年齡最好不超過50至55歲。

嚴重脂肪肝需改善才能捐

體重較重的人,肝臟比較大,但也可能有脂肪肝。有脂肪肝者需要評估脂肪肝的程度,如果是輕微的脂肪肝仍可捐肝,但中重度脂肪肝則必須透過減重、運動,改善脂肪肝的程度後再捐肝。

再者,每個人的肝臟結構其實不太一樣,所以手術前需事先透過各種檢查了解捐肝者肝臟的構造,如動脈、靜脈、膽道的位置等,以利移植手術的進行。

捐贈者及其家屬意願也須評估

面對親人纏綿病榻,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救命途徑,此時不少家屬都會立刻表達捐肝的意願,但由於捐肝手術仍有併發症的風險,手術後需一個月的恢復期,若有意捐肝者本身也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能否承受這樣的風險就必須從長考量了。

捐肝畢竟是個大手術,要做出捐肝的決定並不容易,若不捐又可能要背負「不孝」等道德壓力,是兩難的掙扎,並非單純的是非題,因此,負責移植手術的醫院,除考量捐贈者的身體及心理狀態,還必須考量捐贈者家屬等各方因素,給予最適切的評估。光是捐贈者本人同意還不夠,若其配偶或家屬有反對意見,也須深入了解,必要時會婉轉勸阻捐贈,以免衍生糾紛。

捐肝手術的風險

切除肝臟是一項大手術,即使術前已經過仔細檢查,仍可能有5%至10%的機率發生併發症,包括出血、膽汁滲漏、傷口感染、傷口疝氣等風險。國外並統計,可能有千分之三到五的死亡率,不過目前台灣並無捐贈者死亡的報告。若遇到併發症,大多數患者延長住院時間、或是再經過手術治療就能痊癒。通常捐肝手術後需要一個月左右的調養時間,所以有上班、上學需求者,需事先請好假。

切肝後 最多長回8成

如果是捐出小部分肝臟給小孩,因為切除部分體積小,人體自我修復機制認為剩下的肝臟功能足以維持正常運作,就不會再長回來。如果是捐給成人,因為切除的體積較大,肝臟會於術後2、3個月內再生至原先的80%左右,但不會跟原來一樣大。

有趣的是,捐肝時大部分是切除右肝(因右肝面積較大),但是再生的肝臟並不會「切右邊長右邊」,而是整個肝臟像「吹氣球」一樣膨脹,因此肝的形狀會有所改變,但是不影響功能。

捐肝手術傷口

傳統的捐肝手術會在腹部留下長約20至30公分的大傷口,不過隨著醫療技術進展,醫院也逐漸嘗試使用腹腔鏡及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來進行捐肝手術,相較傳統手術,傷口約可縮減為10公分大。但此種手術仍在發展中,尚未普遍。

「捐肝」的圖片搜尋結果

「捐肝」的圖片搜尋結果
捐肝後肝功能會逐漸恢復

剛完成捐肝手術時,因為最多可切除60%的肝臟,肝功能一開始會受影響,因此術後會密切追蹤,通常肝功能要回復正常需要數週到數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捐肝者最好避免熬夜、喝酒、抽菸等。至於飲食上無需特別進補,也不需刻意食用太多蛋白質食物,一般正常飲食即可。

捐肝,一次要捐多少肝臟?

一般人的肝臟約1200至1300公克,捐肝者捐出的肝臟比例,約是捐肝者的60%左右,捐肝者至少要留下35%的肝臟,否則會造成生命危險。至於患者需移植的肝臟大小,跟體重密切相關,如果是小小孩,約為體重的0.8%,成人則約為體重的1%。例如,一名60公斤的患者,約需要600公克的肝臟。取下的肝臟使用組織保存液可以保存8到24小時,不過目前的活體捐肝手術,捐肝手術幾乎是與移植手術同步進行,一切下捐贈者的肝臟,會立刻移植到患者的身上。
-------------------------------------------------

〔Q&A〕

Q:孩子是父母生的,父母的肝臟一定比兄弟姊妹適合捐給小孩?

A:不見得。依照遺傳學,與排斥反應相關的基因,父母與子女僅一半相同,兄弟姊妹間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完全相同、一半相同的機率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完全不同,因此父母不一定是最適合捐肝給小孩的候選人,仍需進行相關檢查來決定。

Q:想要捐肝給親屬,多久前就應該到醫院評估?

A:端看患者病情的急迫性。一般在預期患者會出現肝臟衰竭時,就會請家屬開始評估捐肝的可能性,先找出家族中的可能捐肝者,評估時間約一至兩週。但如果患者屬於猛爆性肝炎等急迫的狀況,只要有捐贈者,醫院可以在2、3天內完成所有評估。

Q:捐肝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何時可以開始運動?做什麼運動?

A:捐肝手術後約一星期可出院,之後需要休養一個月,才可恢復上學、上班。但如果工作性質屬於需大量體力勞動者,可能還得再休息一陣子才能提重物。出院後可以進行較為緩和的運動,如果是跑步、爬山等較為激烈的運動,則需等術後2到3個月之後再進行。

Q:我和姐姐都符合捐肝條件,但我是男生比較壯,所以最好由我捐肝?

A:評估誰最適合捐肝時,最重要的條件是當事人意願,其次是肝臟的健康情形及能夠捐肝的大小,性別並非主要考量。不過一般而言,男性的肝臟會比女性來得大,而在國外的統計資料中,來自女性捐贈的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率會比男性肝臟稍低,但性別仍非決定誰適合捐肝的重要考量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