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健康醫療網
 
拼工作忘追蹤 怎料B肝變肝癌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報導

當聽到醫師宣告檢查結果為肝癌3期時,林先生的腦海不斷出現下月即將臨盆妻子、小孩、死亡的畫面,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告訴妻子這個惡耗。林先生結婚後一直努力不懈地工作,終於到了45歲,事業小有成就時,也如願盼到個小孩,沒想到就在快要做爸爸時,身體不適至醫院檢查,竟發現是肝癌3期。後悔明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卻只顧工作,忽略定期追蹤,因而錯失肝炎治療黃金時機,以致惡化變為肝癌,失去擁有的幸福。

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蒼恩指出,「健康帶原者」一詞常使B肝帶原者誤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因而忽略定期追蹤;帶原者存在B肝病毒時,肝功能指數有可能會維持正常,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發炎,並非每位患者都須接受治療,必須檢測病毒量的多寡由醫師判定。肝臟反覆發炎下會導致肝硬化或肝癌,但肝臟沒有神經,不易有痛疼感,必須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及肝功能檢查,才能清楚知道肝臟的狀態,發現肝功能出現異常時,及早接受治療,降低罹患肝癌的機會。

 
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王蒼恩

臨床實證顯示肝炎藥物治療B肝控制率可達8成,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干擾素注射及口服抗病毒藥物兩大類,干擾素療程需半年或一年,副作用較大,會出現似重感冒、掉髮、倦怠等症狀,且需定期注射;口服抗病毒藥的副作用較少,能有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因需長期服用,有抗藥性的顧慮。王蒼恩指出,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藥物療效佳且抗藥性低,較適合長期服用,已被健保列為第一線用藥,但長期服用時如果伴有其他疾病時須同時注意腎功能。

台灣約有290萬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40%患者會出現持續性肝炎,其中約15-20%轉變為肝硬化、肝癌。國內外研究皆顯示,治療及追蹤檢查B型肝炎能大幅降低肝癌發生機會。王蒼恩提醒,國內最主要傳染途徑為母子傳染(又稱垂直感染),因此只要家中有一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其他成員應該主動檢查自己是否亦為帶原者, B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及早發現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預防肝癌。

註:健康帶原者一詞現已改稱為"不活動型帶原者"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健康醫療網
 

B肝少年車禍送醫 意外發現小肝癌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報導

一名高中生因為車禍骨折被送至加護病房,由於車禍撞擊力,令這名高中生肚子非常疼痛,為確保稍後的手術能順利進行,院方便再查閱檢查報告,結果竟發現他的肝功能指數有偏高現象,原來他和家人皆為B肝帶原者;因此,又再進一步安排檢查,竟赫然發現他的肝藏有一顆小腫瘤。

該名高中生是胃腸肝膽科醫師劉信志在中部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期間碰到,他幫這名高中生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肝臟內有一個2-3公分的黑影,但看起來不像內出血、肝出血的血塊,便使用電腦斷層做進一步診斷,檢查結果竟然是肝癌,讓人震驚不已。不過,好險是發現得早,腫瘤切除預後良好,沒想到這場車禍卻救了這位高中生一命。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這名高中生般幸運,肝臟除了表面包膜外,肝臟內是沒有神經的,因此,當出現疼痛、黃疸、腹水等症狀時,腫瘤大小已長至5-8公分,通常多為末期階段,難單純以手術處理。劉信志醫師表示,B肝是可以治療的疾病,B型肝炎帶原者透過定期追蹤,當出現肝功能異常或病毒量過高的情況,及早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能改善發炎對肝臟的傷害外,更可以大幅減少肝癌、肝硬化的發生。

定期追蹤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幫助B肝帶原者及早發現小於3公分的小肝癌,一般1公分腫瘤長到3、4公分大需要4-6個月,因此,醫界訂定每半年定期檢查;若檢查未發現異狀,而腫瘤在檢查後才開始生長,等到6個月後再檢查時,很少會發生超過4公分的情形,相對而言,愈早接受妥善治療,治療的效果也就愈理想。

有鑒於許民眾不清楚自身是否為B肝帶原者,或者本身為帶原者但卻未定期追蹤,健保局特別成立B肝個案追蹤管理機制,民眾只要最近6個月內曾在同一院主診斷為B肝帶原者,且就醫達2次(含)以上;並同意配合每6個月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的檢查費用即可由健保局給付;而核可醫療院所將針對B肝帶原者提供個案追蹤管理及衛教服務,並且藉由定期追蹤,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接受治療,以降低肝癌、肝硬化的發生,讓肝臟得到完善的照護,擁有彩色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