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造福末期肝病患者 肝臟移植先驅獲美國諾貝爾獎表揚

諮詢╱翁孟慈(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本會副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林姿伶(康聯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兼任主治醫師)

有美國諾貝爾獎之稱的「The Lasker Awards」於今年九月揭曉,其中Lasker-DeBakey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發給劍橋大學的名譽教授Roy Y. Calne以及美國匹茲堡大學的Thomas E. Starzl博士,以紀念他們帶給成千上萬末期肝病患者的新生命。

「The Lasker Awards」是由美國「Th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所頒發,該基金會每年頒獎表揚對醫療及公共衛生有卓越貢獻者,自1946年頒發至今,其得獎者有72人在之後也獲頒諾貝爾獎,故有美國諾貝爾獎之稱。

 

今年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發給劍橋大學的名譽教授Roy Y. Calne以及美國匹茲堡大學的Thomas E. Starzl博士,因為他們於1960年代建立了一個當時大多數醫生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醫學治療方法-肝臟移植,並且成功找出有利病人存活的抗排斥藥物。如今,肝臟移植成為普遍的醫療常規手術,眾多肝病末期病人藉此重獲新生,都得歸功於這兩位科學家的努力。

 

肝臟移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末期肝病往往嚴重到難以治癒,非換肝難以維繫生命。肝臟是身體必要的器官,它協助排除有毒物質、儲存能量、分泌膽汁以及幫助消化脂肪。末期肝病患者為腹水、黃疸、肝昏迷、免疫力低易受感染以及不定時大量出血所苦,藥物對於已硬化的肝臟治療成效甚微,「更換」一個新的肝臟成了唯一的希望。

肝移植技術難度高

除了捐贈的肝臟得來不易之外,肝移植技術也很困難。肝臟是血流極為豐富的器官,術中若大量出血,會造成病人的死亡;血液供應若切斷,則會造成移植肝臟的損壞;而術中主要靜脈的鉗夾則可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即使移植成功,術後的異體排斥現象,也會造成移植肝臟的損壞。

早期,Starzl博士先以狗當研究對象,使用冰冷的溶液注入移植肝臟中,以保存人體內最大的器官,並且以血液繞行的方法阻止了心臟衰竭的發生。然而,即使如此,換肝手術成功不代表肝移植已成功,因為受贈者免疫攻擊外來肝臟的排斥問題仍亟需克服。

西元1959年至1962年之間,外科進行了成功的腎移植,為了解決排斥問題,受贈者在術前需接受全身的放射線照射,以減低他們的免疫系統攻擊力。但是因為放射線照射對於人體的毒性太大,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替代的抗排斥藥物。

克服免疫排斥 器官移植一大突破

西元1960年,Calne等人在接受腎移植的狗身上使用6-mercaptopurine(6-MP)來干擾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以及功能,成功使受試的狗存活了數月,證實了免疫抑制劑可以壓抑排斥反應。之後,藉由6-MP的一種化學類似物,azathioprine (Imuran),進行抗排斥治療,得到更好的成果,遂應用到一個接受腎移植的病人身上,其存活時間長達17個月,相較於當時大多數腎移植病人不到6個月的存活期,顯然是一個大突破。

後來,Starzl博士在腎移植術前就開始使用azathioprine加上類固醇的治療,得到良好的成果,將此法應用在肝移植病人身上時,也成功抑制了排斥反應。然而,當時多數換肝病人卻又不幸死於細菌感染。之後Starzl博士開始併用ALG(anti-lymphocyte globulin),以azathioprine、類固醇以及ALG的三合一組合,得到很好的抗排斥治療成果。

在同時,Calne率先使用cyclosporin A(抑制殺手T細胞製造IL-2)在肝移植的病人身上,而Starzl博士也發現併用cyclosporin A以及類固醇可以降低cyclosporin A的毒性並且增加換肝者的存活時間。之後,科學家們持續尋找更有效且毒性更小的藥物。Starzl博士繼續發表了 FK506 (Tacrolimus,與Cyclosporin A的作用機轉相似,抑制T細胞製造IL-2),而Calne則是發表了FK506的類似物 rapamycin(Sirolimus),並且率先使用單株抗體原理的免疫抑制劑 alemtuzumab (Campath)。

肝移植為末期肝病帶新生命

由於這兩位專家不斷找出更有效的抗排斥藥物,讓肝臟移植手術成為可能,如今,超過一半的肝移植患者存活時間超過10年,且大幅度的改善了生活品質。這些科學家的勇氣、毅力、以及創新的思維,不但為成千上萬末期肝病患者帶來全新的生命,並且也為近代醫學建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人體排斥如何產生?》

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有一段基因密碼,可以轉譯出人類白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簡稱HLA,即為人類白血球上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與人類的免疫系統功能有密切相關。

轉譯出來的此蛋白會表現在白血球細胞膜上呈現抗原,而個體間的HLA抗原並不相同(同卵雙胞胎除外)。當人體遭遇不同的HLA抗原(如別人捐贈的肝臟),體內的免疫殺手T細胞將會識別出這群外來的不相同HLA抗原細胞,並且啟動免疫系統予以摧毀,產生人體排斥反應。

《免疫抑制劑的機轉》

藥    品            機     轉

增生抑制  

6-mercaptopurine(6-MP)               干擾DNA合成
Azathioprine (Imuran)和類固醇併用 干擾DNA合成

T細胞活性抑制

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    攻擊T細胞
Cyclosporin A                               抑制T細胞製造IL-2
FK506 (Tacrolimus)                    抑制T細胞製造IL-2
Rapamycin(Sirolimus)                抑制IL-2的訊號傳遞
Alemtuzumab (Campath) CD52的單株抗體,攻擊淋巴球(T細胞及B細胞)

附註:資料參考 Lasker Foundation 網站
-------------------------------------------------------------------



金庸天龍八部中有「北喬峰、南慕容」,國內肝臟移殖三大名醫也有「北伯皇、中隆賓、南肇隆」的美譽,三人都師承美國換肝權威史達哲(Starzl),三個師兄弟各有特色,各自闖出一片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隆賓表示,如果以赴美時間來區分長幼,在三名換肝醫師中,他排行第二,於1984年至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附設醫院,受教於史達哲教授。


現任高雄長庚院長的陳肇隆則早他一年,稱得上是大師兄,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皇則晚他兩年,應該是小師弟。沒想到三人如今各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專門治療肝疾患者,推廣肝臟移植手術。


三大換肝名醫中,各有專精,「南肇隆」以專門收治肝病幼童為主,國內大部分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幼童,如果需接受肝臟移植,都是由他執刀。


至於「中隆賓」則是以成人病患及B肝患者為主,「北伯皇」則較全面性,由於台大醫院位居國內醫界龍頭,送至此的病患病情通常較差,當然手術難度也來得較高。


----------------------------------------------------------


這是幾年前的新聞,其實現在國內進行肝臟手術的醫院很多,台大,長庚,榮總,三總,和信,北醫,高醫.....都有很好的團隊,實在不必太迷信所謂的權威名醫。


不過,2009年健保局曾公佈肝臟移植存活率排名,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肝臟移植部分,10年內肝臟移植國內共有1119名案例,1997至2007年累計3年存活率前10名之醫院分別為高雄長庚、三總、台大、成大、彰基、中國附設醫院、台中榮總、林口長庚、台北榮總及花蓮慈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