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
 
認識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肝臟篇
 
 
護理科 編製
 
正常的肝臟(或稱為陰性)

超音波可用來觀察肝臟的質地及表面,正常的肝臟在超音波下所呈現的是細緻而均勻的質地,此時超音波的診斷結果就是:「正常」,或稱為「陰性」,但肝炎患者必須注意的是:肝臟超音波正常不代表肝臟沒有毛病;早期的B 型肝炎或C 型肝炎,就算是肝功能有點不正常(GOT、GPT 值上升),肝臟在超音波檢查看起來也可能是正常的。『超音波檢查是觀察肝臟的形態,而抽血檢查是檢驗肝臟的功能,兩者是相輔相成,無法互相取代的。』

肝實質病變

表示肝曾經發炎過或是現在仍然在發炎,(以前發炎過但現在沒有發炎的人,GOT、GPT 值是正常的;如果現在正在發炎,則GOT、GPT 值較高)。肝實質性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B 型肝炎或C 型肝炎,但酒精性肝病變、藥物毒性肝病或新陳代謝異常,也都可能造成所謂「肝實質病變」。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有脂肪聚積,也就是肝比較「油」。一般而言,脂肪肝的病程是相當溫和的。如果沒有B 型或C 型肝炎而且肝功能正常,只是超音波顯示出有脂肪肝,應該可以放心,因為脂肪肝本身並不會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只要定期追蹤即可,因為脂肪肝在此種情況變成肝硬化的機率是非常小。而且只要找出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如肥胖或酗酒,加以改善,通常可以使脂肪肝消失。

肝硬化

若超音波看到肝比較粗,而且表面已經不規則,多半會診斷為肝硬化;如果只是質地較粗,但肝表面還算規則,可能就會診斷為「疑似肝硬化」,有時醫師會解釋為「早期肝硬化」。約有10%的肝硬化用超音波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對於肝臟是否有「粗糙」的判定有時是有一點點主觀上的差異。此時若真的想知道到底有沒有肝硬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肝穿刺。

脾臟腫大

脾臟腫大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肝硬化,肝一旦硬化,門脈壓力高漲,引起脾臟種大,因此各類血球明顯減少,尤其以血小板的減少影響最大,正常血小數目約在15-20 萬以上,若血小板數目少於3 萬,就可能有出血傾向;此外白血球數目減少,抵抗力會減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除了脾臟腫大引起的禍端之外,脾臟內充滿了血液,若受外力撞傷,可能導致脾臟破裂,引起出血,而這種出血有可能是在外傷幾天之後才發現,病人感到左腹痛甚至昏厥就醫才發現脾臟破裂出血。

還好近幾年來腹部超音波普遍,診斷不成問題。與肝臟不同,脾臟自己長腫瘤的機會非常小,但可能會因肝硬化致脾臟機能亢進,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或血小板減少,有時不得已要犧牲選用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將脾臟切除。

肝囊腫

或稱為「水泡」,囊腫可能是單獨一個或多個,大小也不一定。囊腫變大的速率非常慢,而且通常不會有症狀,所以病人多半是因為其他原因接受超音波檢查才附帶發現的,單純性囊腫只要定期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不需吃藥,吃藥也不會使囊腫消失,只有極少數的病人需要接受治療。

肝血管瘤

是肝臟很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不需要治療,也沒有口服藥物可讓它變小或消失。它發生原因並不清楚,看起來就像許多血管聚集一起的瘤,長出好幾個、或大到幾十公分以上,臨床上都曾見過。肝血管瘤並不會惡化成肝癌,因為惡性肝腫瘤的體積,常會在一段時間後就明顯變大,若定期追蹤檢查,腫瘤都沒有變大、或長的很慢,很可能就是肝血管瘤。基本上建議半年做一次肝血管瘤檢查,監測血管瘤有無變大即可,除非它壓迫到肝臟,使身體不舒服,才需考慮是否開刀切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