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肝膿瘍」與「肝囊腫」是否就是肝癌?
 
 
文/宏恩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以目前的公共衛生的進步以及醫療科技的發達來說,「肝膿瘍」─就是侷限在肝臟內的膿瘡的現象。在臨床上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肝臟感染症,大多數都發生在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孩童身上。

在以往,「肝膿瘍」的診斷都是經由詳細的病史詢問以及敏銳的身體檢查,並發現肝臟有明顯的扣痛以及壓痛,然後再經由盲目視的肝吸管穿剌,來嘗試吸取肝臟內是否有膿液或不正常的液體;而再經由細菌培養及顯微鏡觀察後,才能鑑定出是何種病原體所導致的「肝膿瘍」。

近年來,由於超音波掃描檢查的普遍盛行,臨床醫生可以很快速而準確的偵測出肝臟實質性的病變,對於肝膿瘍也不例外;假若,能再加上電腦斷層掃描,更能找出某些被隱藏的「肝膿瘍」出來。在臨床上,常見引起肝膿瘍的主要原因,包括有細菌、寄生蟲(目前來說極少數是中華肝吸蟲)以及肺結核菌等。肝膿瘍可以特定的抗生素或殺虫劑來治癒,少數個案需要會診一般外科醫師來放入一條引流管,使得其中的膿液能夠快點引流出來,並加速疾病的痊癒。

反之,「肝囊腫」是一種良性的肝疾病,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肝臟長「水泡」,通常都是經由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而意外的被發現。在臨床上,亦不會呈現出任何特異的症狀。「肝囊腫」在超音波掃描上呈現黑色的「無音區」,其周圍環繞著的細胞或許是由膽管上皮細胞演變而來;少數的肝囊腫含有液體,但大部分的囊腫並不含有任何物質。

肝囊腫的生成具有家族遺傳性,大部分的個體被發現有一至三個不等的水泡,稱為「單純性肝囊腫」,少數的個體其肝臟被發現有三至十幾個以上直徑大小不等的肝囊腫,則稱為「多發性肝囊腫」,而有百分之四十的「多發性肝囊腫」伴隨有「多發性腎囊腫」,此外,少數肝囊腫罹患者或許亦會被發現甲狀腺、胰臟、乳房或卵巢亦有囊腫的存在;而此類病症具有強烈性的家族遺傳性因素。一般而言,肝囊腫不需刻意去治療,但定期每六個月至一年超音波掃描亦是必需要的。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 台灣醫療網
 

肝膿瘍初期症不顯 未及早診治死亡率不低
 

【2011/06/28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肝膿瘍初期症狀不明顯,若導致細菌感染,會出現發燒、右上腹壓痛症狀。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是由於細菌等病原體在肝臟內滋生所致,一開始症狀不明顯,等到細菌在肝臟內大量複製產生膿瘍才會有發燒、右上腹壓痛、惡寒、疲倦感、噁心、體重下降等現象。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是因細菌、阿米巴寄生蟲、黴菌或是其他病原體在肝臟內滋生,導致肝臟化膿壞死的疾病;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通常一開始不會有特別的症狀,頂多覺得右上腹悶悶怪怪的,或是有點疲倦。

等到細菌在肝臟內大量複製產生膿瘍才會有發燒、右上腹壓痛、惡寒、疲倦感、噁心、體重下降、黃疸現象,其他不常見的症狀還可能有胸痛、右肩痛、咳嗽等。由於病原體能入侵肝臟的途徑有三,經由肝動脈、肝門靜脈、膽道系統。

李醫師表示,肝膿瘍常見成因包括: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管結石、膽道良性或是惡性腫瘤,細菌經由膽道逆行性進入肝臟而產生肝膿瘍。還有腸道疾病,如闌尾炎、急性憩室炎、發炎性腸疾病等,經由肝門靜脈入侵肝臟所致。

以及心臟肺臟疾病,如細菌性心內膜炎、肺炎經由肝動脈入侵肝臟造成。還有,肝臟外傷穿刺傷直接將病源體帶入肝臟內,導致肝膿瘍。根據統計,一般在40~60歲族群比較容易發生,男女比率約為2比1,而糖尿病、愛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也比較容易得到肝膿瘍。

肝膿瘍患者症候,主要在早中期常見「實熱證」,以及後期出現「虛證」症候。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肝膿瘍在傳統中醫歸屬在「肝癰」、「脅痛」、「黃疸」等證的範疇。此症可分為早、中、後期不同病況發展。初期多可見右脅疼痛,惡寒高熱為主的實、熱證。後期則發展為虛證。

李明哲醫師表示,肝膿瘍如果沒有及早的診斷與治療,死亡率相當高,由於細菌在肝臟內增殖,肝臟就變成一個細菌的大溫床,一直放出細菌到血中導致致命的敗血症,所以一般必須用廣效性的抗生素治療,如果有必要,也應在醫師診斷後,接受「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診斷方面只要做個肝臟超音波就可以確診,有必要也可以做腹部電腦斷層,可以診斷出更小的肝膿瘍。

李醫師表示,就中醫輔助治療上,肝膿瘍辨證根據病情發展的早、中、後期,結合臨床表現特點,可分為肝膽鬱熱證、火毒壅盛證、正虛毒戀證三類型,前兩種類型為正盛邪實,正邪相爭劇烈,因此以右脅疼痛,惡寒高熱為主要表現,屬於中醫所說的裏、實、熱證。

而虛證常在病的後期或恢復期出現,表現為午後潮熱、臉色蒼白、自汗盜汗、脈數無力等症狀,臨床辨證上,按照患者病機的發展和演化,必須重點辨清虛、實,臨床用藥較能全面適應。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大紀元新聞網

健康教室──肝膿瘍是什麼?
 

作者﹕魯惠雲(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專業護理師) 

Q.什麼是肝膿瘍?

A.肝膿瘍簡單的說,就是在肝臟裡有病原菌入侵,造成肝臟局部感染壞死,形成局部化膿,即為所謂的「肝膿瘍」。

Q.肝臟內為什麼會形成膿瘍?

A.肝臟在正常情況下是完全無菌的,因為肝臟本身有良好的免疫系統及防禦機制,所以即使有病原菌入侵也會立刻被清除。但是當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時,若有細菌等病原侵入肝臟,就有機會造成感染且形成肝膿瘍。

Q.什麼病原會形成肝膿瘍?

A.肝膿瘍分為「細菌性肝膿瘍」和「阿米巴性肝膿瘍」,簡述如下:

1.細菌性肝膿瘍:細菌性肝膿瘍常常是多種細菌同時感染引起,台灣研究報告的菌種和國外不盡相同,在台灣最常見的菌種為克雷伯氏菌,而國外則以大腸桿菌為主。除此之外,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也是常見的病原菌。

2.阿米巴性肝膿瘍:阿米巴性肝膿瘍主要由阿米巴原蟲引起,但這種個案隨著社會衛生環境、飲食飲水的改善,在現代社會已較少見了。但近年來,因為國民旅遊興盛,許多民眾到某些衛生環境不佳的地區旅遊,很容易因為當地飲食用水衛生不潔而感染阿米巴原蟲,進而造成肝膿瘍。

Q.肝膿瘍的症狀是什麼?

A.肝膿瘍的主要症狀有:

1.右上腹不適:肝膿瘍初期症狀通常以右上腹不適為主,但因症狀一開始並不明顯,患者容易忽略此警訊。

2.發燒:隨著膿瘍感染情況繼續惡化、膿瘍擴大,患者開始出現發燒、畏寒、右上腹疼痛等症狀。

3.胃口變差。

4.體重減輕。

5.疲勞倦怠。

通常患者在疾病初期都很難注意到肝膿瘍的可能性,都是等到發燒等許多症狀一同出現時,才會就醫。因此,如果有右上腹疼痛而且合併高燒時,一定要及時就診。

Q.如何診斷肝膿瘍?

A.肝膿瘍有多種診斷方式,可透過:

1.抽血:抽血檢驗會發現患者白血球數偏高,鹼性磷酸升高;若是膿瘍範圍大,則肝發炎指數(GOT、 GPT)也會升高。

2.驗糞便:由於阿米巴性肝膿瘍患者常合併有腸胃炎,因此也可以採檢糞便檢驗是否有原蟲,或是以大腸鏡檢查是否有阿米巴原蟲感染病灶。

3.影像學檢查:超音波檢查是最方便的影像學檢查,在超音波下,初期肝膿瘍是低回音的病灶,這時有可能被誤診為肝腫瘤,所以醫師必須注意有無發燒等合併症狀。此外,部分患者有時視情況需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利用顯影劑可以清楚了解病灶,因為在肝膿瘍病灶壞死化膿的部分不會有血流,所以影像會呈現黑色。

4.細菌培養:抽取膿汁或血液做細菌培養,可確認病原菌的種類,並對症下藥。

Q.哪些人是肝膿瘍危險群?

A.一般而言,糖尿病或免疫系統有問題的患者,如:接受化療、口服類固醇的患者,以及肝膽系統癌症之患者都是肝膿瘍的高危險群。

Q.肝膿瘍的治療方式是什麼?

A.肝膿瘍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抗生素藥物以及引流手術:

1.抗生素治療:肝膿瘍初期治療以廣效性的抗生素為主,之後經過細菌培養及糞便檢查,確認感染的菌種之後,再投予專門治療該特殊病原、敏感性更強的抗生素治療。

2.引流治療:肝膿瘍的治療中還有一重要的處置就是膿瘍引流,而進行引流治療的時機非常重要。一般在初期膿瘍形成膿包之前,引流治療的效果有限,治療以用抗生素為主,但病程進入中期,膿瘍液化開始形成膿包後引流手術就有較好的效果。

3.治療原發病灶:除了抗生素治療、膿瘍引流之外,也要去尋找引起肝膿瘍的原發病灶,如:闌尾炎、憩室炎等,同時針對這些病灶做治療,才能徹底根除肝膿瘍。

4.營養:在營養上除了均衡飲食外,需特別注意足夠的熱量,以及高蛋白的飲食補充。

Q.如何警覺自己可能有肝膿瘍?

A.如果是糖尿病、老年人等免疫力不全的人,臨床上出現右上腹不適,並且有發燒等情形時,就應盡速就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是否為肝膿瘍。

Q.肝膿瘍會不會復發?

A.肝膿瘍是有可能復發的,不過若能接受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治療,以及良好的引流手術,通常原部位都不會再復發;但如果患者膽道疾病未能治癒、膽道結石未能清除、糖尿病等免疫力差的人,就可能復發。

Q.有B、C肝的人會不會比較容易有肝膿瘍?

A.肝膿瘍和B、C型肝炎並沒有直接相關,B、C型肝炎患者並不是肝膿瘍的高危險群,但如果患者進入肝硬化,且脾腫大而使白血球數減少時,就有可能免疫力下降而容易產生肝膿瘍。

(資料來源:《肝病防治會刊》第4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