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國人醫療輻射暴露量 逐年增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董傳中昨天指出,台灣民眾做斷層掃瞄和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等放射性輻射醫療檢測的比率逐年攀升,至二○○八年,台灣每人接受的年平均醫療輻射劑量達○‧七四毫西弗,等於每個人一年就會照一張X光攝影,雖不會造成立即危險,建議民眾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檢查。

董傳中表示,這代表台灣醫療漸趨發達,台灣的醫療程度已和歐、美同等級,醫療輻射的使用量也差不多。但有很大比率的醫療輻射暴露可能只是「熱門」檢測,未必需要,建議民眾經由醫師評估、分析後再做相關檢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輻射。他同時反對醫院主動打廣告、要民眾去醫院做電腦斷層或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表示醫師也要有輻射防護的心態,不能把輻射醫療檢查變成商品。

董傳中是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與美洲保健物理學會台灣總處舉辦的「二○一一輻射效應國際研討會」上作了上述表示,該研討會邀請十一位國、內外專家討論福島事件後的環境影響、流行病學調查等主題。

董傳中研究衛生署一九九七年至二○○八年的資料,發現台灣民眾的醫療輻射暴露逐漸升高,至二○○八年,斷層掃瞄和已達醫療診斷輻射總量的一半,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也達百分之十六‧二,相關結果已於今年刊登在國際期刊《醫學物理》。

【2011/12/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醫療輻射/先照CT再說…變相醫院搖錢樹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學者研究發現,國人每年接受電腦斷層(CT)掃描所接受的輻射暴露量,已超過全年醫療輻射總量的一半;對此,國內的放射科專家並不表意外,因為許多醫師一旦發現病人有問題,多半「先照CT再說」;加上部分健檢中心大力鼓吹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檢查,或者拿正子電腦斷層(PET/CT)掃描當作癌症篩檢的利器,都造成國人接受醫療輻射暴露越來越高。

健保局統計,國內每年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患者多達一百廿萬人次,而且逐年增加。一名醫學院教授表示,雖然健保局近年來嚴格審核三個月內重複受檢的給付,並鼓勵各醫院資源共享,但許多醫院似乎把電腦斷層當做「搖錢樹」。

CT幾乎已變成「例行檢查項目」,這名教授分析,主要是年輕一輩醫師越來越依靠影像檢查做診斷,病人一送到急診,往往捨理學檢查就先開檢驗單,另外,也有醫師擔心醫療糾紛上身,也都採取防禦性醫療,開全套的檢驗、檢查,當然少不了CT。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界人士指出,近年來醫界許多檢查都採外包制,或由儀器廠商免費提供醫療設備,再和醫院拆帳,此舉促使醫院競相引進高科技儀器,各醫院標榜引進最新的二五六切或六四○切的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或是正子電腦斷層當健檢利器,都吸引不少病患自費健檢。

不過,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曾凱元表示,雖然國人照電腦斷層的醫療輻射量比率日高,但也不可忽略低劑量電腦斷層和乳房X光攝影,是肺癌和乳癌篩檢的重要工具,不可因噎廢食,也就是根據醫師臨床判斷,如果是非必要檢查,連一張X光也是多餘的。

至於成人健檢是否該照電腦斷層?他表示,新一代的電腦斷層多半朝降低輻射劑量去設計,但是否越貴的檢查越好,其實必須視個人有無家族病史、是否屬於高危險群才去受檢。一名醫師也舉正子攝影為例,由於它的偽陽性高,有人反而一直籠罩在罹癌的陰影中。

【2011/12/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及版權擁有:健康報報
 
電腦斷層檢查輻射劑量說明

東元綜合醫院 放射科 刁偉民主任

電腦斷層檢查三十年來的發展為現代醫學診斷與治療的進步提供莫大助力,近年來用於健檢的服務也方興未艾,但這麼普遍使用的檢查,到底會給受檢者多少輻射劑量,卻是大多民眾(包括醫護人員)不知,害怕,又想瞭解的議題,希望經本文簡要說明,讓大家有基本的認識。

電腦斷層檢查需相當的輻射劑量,才能獲得足夠的影像資訊以供診斷;一次常規頭部的斷層檢查劑量約為 2mSv、胸部為8mSv、腹部為10mSv;相對於一張傳統胸部X光為0.06mSv,而一般民眾每年可容許的輻射劑量為1mSv。

 

2到10mSv對人体還算是低劑量的,而這樣低劑量輻射到底對人体有什麼傷害,醫學界並無足夠經驗,也無法進行人体試驗。所有輻射傷害的研究,都來自長崎及廣島原爆的研究,而原子彈爆炸是屬高劑量的曝露,所以研究結果也不能完全類比於低劑量曝露的電腦斷層檢查。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輻射傷害有以下總結:

每個接受 10mSv的輻射曝露,得到致命癌症的機會為1/2000,這個數字看似頗高,但如果理性的解讀,其實每2000人中大約本來就有400人左右會罹癌,所以接受10mSv的劑量,只會將罹癌人數由400人增加到401人。同時經由電腦檢查結果的輔助,幫助病患得到更好的診療而痊癒或延命的人更是數倍於此。

 
 
 
 

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的共識,是以 50mSv及40歲做分界點。因為年紀愈輕,器官對輻射傷害愈敏感,而且餘命愈長,愈有時間將輻射對身体的傷害發展並表現出來。所以對於40歲以下的病患,希望經由本文的宣導,讓病患及家屬對輻射傷害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理性且自決地與您的主治醫師共同討論出最適合您狀況的診斷方式,如果電腦斷層檢查確有需要,也請您不要遲疑。

即使電腦斷層有一定的輻射曝露,但它對您的病情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輔助,您的主治醫師權衡利弊得失,在沒有其他工具可以取代的情況下安排您受檢。我們也一定會格外珍惜這個有付出些微代價而得到的影像資訊,善盡我們的職責,做出最精確的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