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我的肝硬化嚴重嗎?
 
 
     當醫師告知肝硬化時,病人常問:我的肝有幾分之幾硬化了?我的肝硬化是第幾期了?還剩下多久的時間?可不可以把硬化的肝臟切除?......我們將告訴你如何知道肝硬化的嚴重程度。

  肝硬化的病變一般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說肝臟的每一部份都有差不多程度的變化,所以沒有幾分之幾肝硬化的問題,差別只在纖維化程度的輕微與嚴重之不同而已。

肝硬化是由肝纖維化開始

  肝硬化的形成是先由肝纖維化開始,然後漸漸地纖維化越來越嚴重,才演變到肝硬化,因此肝硬化可以說是比較嚴重的肝纖維化。其實肝纖維化與肝硬化的病變一般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說肝臟的每一部份都有差不多程度的變化,所以沒有幾分之幾肝硬化的問題,差別只在纖維化程度的輕微與嚴重之不同而已。

  至於肝纖維化與肝硬化如何分期呢?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的過程,有些方法來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例如由正常肝、到肝纖維化、再到肝硬化,假如有做肝切片的病理檢查,可以看出病理組織的變化,依纖維化的嚴重度來做較精密的分期。若沒有切片檢查,可由超音波檢查來做大致的分類。

  若用上述方法診斷出已經進入肝硬化了,則可以用臨床的一些指標來作病情的分期。所以肝纖維化與肝硬化的分期方法,包括病理分期、超音波檢查分期、及臨床分期等三項。

如何從肝切片判斷

  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肝臟組織病理切片的纖維組織分布情形。

由正常到肝硬化分為F0、F1、F2、F3、F4等五期:

F0為正常肝組織。

F1為輕度纖維化。

F2為中度纖維化。

F3為重度纖維化。

F4為纖維組織已圍成一圈一圈,此時病理上就診斷為肝硬化了。

如何從超音波檢查判斷

  很多民眾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除了「正常」或「肝硬化」兩種診斷外,也會聽到醫師診斷為「肝實質病變」,也有的說是「瀰漫性肝病變」。「肝實質病變」一般就是指肝纖維化,但是超音波無法像病理切片一樣再細分等級。而「瀰漫性肝病變」這個名詞除了可以指肝纖維化外,有時還用來指一些全面性病變,如脂肪肝,或某些浸潤性的炎症或惡性癌。

  一般來說,正常肝臟在超音波下的回音亮點,其亮度、大小比較均勻,表面看起來也是平的;如果是有肝纖維化(肝實質病變),肝臟回音亮點的亮度、大小可能會有不均勻的情形,這時醫師會跟你說肝臟「稍微粗粗」。肝硬化時,此種不均勻的情況更明顯,也就是「肝臟粗粗」,而且肝臟表面也可能凹凸不平。 但是「粗粗」絕不是只有表面而已,而是內外都「粗」。

  用超音波診斷是否有肝纖維化,會遇到一些不易區分或診斷的情形,也就是說要判斷正常、肝實質病變或肝硬化,有時是需要依靠檢查者的經驗,當然跟檢查儀器也有相關。所以在診斷是否有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硬化的程度時,還需要配合其他檢查(如切片檢查、同位素檢查、抽血檢查等),由醫師作綜合判讀。

如何從臨床表現判斷

  當由病理檢查、超音波檢查、或由臨床症狀及表現,已診斷為肝硬化時,其嚴重程度一般常用以下分類法來區分:

Child氏分類法

  臨床上,肝硬化最常使用Child氏分類法,也就是依照病人肝臟機能的變化分為A、B、C三期,而A期大多屬於「肝硬化初期」,C期就是指肝硬化程度比較嚴重,一般而言就是「肝硬化末期」。

  Child氏分類法是依據下列五個項目的綜合評分來分類的:血中白蛋白的濃度、凝血酶原時間、血中膽紅素值、肝昏迷、腹水。

代償功能良窳

  臨床上還有另一種分類法,直接區分為「代償良好型肝硬化」及「代償不良型肝硬化」兩種。如果出現肝硬化的合併症,如:腹水、肝昏迷、黃疸等,就屬於「代償不良型肝硬化」,如果沒有症狀就屬於「代償良好型肝硬化」。一般Child氏A期多是代償良好型肝硬化,而B、C期多已代償不良了。

   肝硬化屬於Child氏A期的患者,雖然沒有腹水症狀,但卻可能已經有肝硬化的併發症-食道靜脈瘤,如果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就有可能會出現肝昏迷,所以仍應小心追蹤,不可不慎。

肝硬化是漸進式發展--慢性肝炎為主因

  以往因為超音波檢查不普及,加上肝臟沒有神經,肝硬化了也沒有感覺,往往等到出現腹水、黃疸甚至吐血等症狀,檢查之後才知道已經肝硬化,甚至已經是肝硬化末期了,所以一般人只要聽到肝硬化,就直覺時間不多,且誤認肝硬化是突然之間形成的。

  其實,肝硬化是漸進性的,並非一夜之間形成,同時也不是所有的肝病都會造成肝硬化。在台灣,肝硬化絕大部分是長期、慢性的肝炎所造成的(如慢性B型、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反而急性肝炎復原之後(不論是任何種類的病毒性肝炎,或是急性藥物性肝炎),肝臟大都能完全恢復正常結構,不會造成肝硬化。甚至猛爆性肝炎的患者,只要發病前沒有肝硬化,在肝臟恢復正常後,也不會造成肝硬化。

肝發炎程度--決定肝硬化進展

  如果肝臟一直處在發炎狀態,也就是肝臟細胞不斷地被傷害,那麼纖維化也就會持續進行,到一個程度後就會進展到肝硬化而影響肝臟功能。

  肝硬化與肝纖維化一樣,只要肝臟不繼續受到發炎的傷害,就不容易繼續惡化,所以臨床上還可以依照肝功能指數將肝硬化分為二種,即「活動性肝硬化」及「不活動性肝硬化」。

  不活動性肝硬化就是指臨床上、超音波檢查、或肝臟切片診斷為肝硬化者,其肝臟發炎指數GOT、GPT都正常,這種病人其肝硬化的進展速度較慢或停止。相反的,活動性肝硬化則是指肝臟組織仍繼續在發炎,抽血檢查肝發炎指數仍然升高,這類的肝硬化因為肝臟細胞仍然持續受到傷害,纖維化也不斷持續進行,所以比較容易繼續進展,甚至演變為代償不良型肝硬化,而出現腹水、黃疸等併發症。

  因為肝炎活動性的不同,有人可能一輩子都停留在肝纖維化,但也有人一下子就變成了肝硬化。所以發炎的程度和時間是決定肝硬化的重要因素。

控制併發症 病情可改善

  肝硬化並不是絕症,雖然目前肝硬化還沒有很好的方法可以讓肝臟再度軟化回來,但是肝硬化的程度是可以控制或改善的,例如:初期肝硬化的病人,可能因為發生如食道靜脈瘤破裂等併發症而進展成肝硬化中期、甚至末期,但是如果這些併發症獲得適當的處理,病情就可能獲得改善,肝硬化的Child分期可能會回復,所以並非完全不可逆。

代償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因為沒有出現肝硬化的併發症,所以只要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必要時針對肝炎接受治療,以減緩肝臟纖維化的進展。代償不良型的肝硬化患者,因為出現的併發症較多,所以需要針對不同的併發症接受不同的治療,例如有食道靜脈瘤就應請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預防性的靜脈瘤結紮,以防止破裂出血的可能性。

出現腹水的肝硬化患者,除了可能需要限制水分及鹽分的攝取外,還需要配合服用利尿劑,以排除水分。如果白蛋白值太低,還需要補充白蛋白,必要時還要「放水」,也就是將腹水引流至體外,以減輕腹部的不適。

如果已經出現肝昏迷的併發症,就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還需要配合藥物將體內的毒素排出,此外還要改善引發肝昏迷的因素,如食道靜脈瘤出血、敗血症、電解質不平衡等,待這些誘發因素控制住了,肝昏迷的情況也可能跟著好轉。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肝指數高 小心肝病來糾纏

諮詢/陳健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副教授)
   劉俊人(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撰稿/蔡秉傑

到醫院抽血檢測肝功能,主要就是測量GOT、GPT,這2個數值是評估肝臟是否處於發炎狀態的重要指標。一旦檢出肝指數高該怎麼辦?有辦法降低它嗎?是不是降低之後就安全了呢?

常見肝硬化的原因

造成肝硬化原因有哪些呢?臨床常見原因可區分如下:

闖蕩股市數10年,面對股票高高低低面不改色的劉董,這回面對自己飆升的肝指數,心裡卻是皮皮挫,肝指數高高低低,到底該如何是好?
劉董所說的肝指數,其實就是一般人俗稱的肝功能檢查,GOT(又稱為AST)和GPT(又稱為ALT)。

肝臟發炎 GOT、GPT可能升高

GOT、GPT平時儲存於肝臟細胞中,但是當肝臟處於發炎狀態時,肝細胞就會釋放GOT、GPT至血液中,所以臨床上,醫師常藉由檢驗患者的GOT、GPT值,當成評估肝臟是否處於發炎狀態的一項指標。

判讀GOT、GPT值,並不像股市看大盤那麼簡單,看著股票面額的高低來決定獲利,走過大風大浪的劉董,面對飆升的肝指數,確實要有所警惕,但先不要心慌,因為肝病的過程,雖然會造成GOT、GPT值波動,但GOT、GPT值上升,未必代表肝病更為嚴重,變低了也不代表肝臟處於健康的狀態。

肝功能異常 應先找出原因

舉個例來說,假設劉董來台大醫院驗了GOT、GPT,結果數值是500U/L(正常值約40U/L),此時便需要經由各種必要的評估,來找出造成劉董肝指數上升的元凶。像劉董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必須考慮到有沒有肝功能代償失調現象,以決定是否需要給予藥物治療。

還有的可能是GOT、GPT值上升,是來自酗酒、濫服藥物,所造成的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此時,劉董就必須停掉這些可能造成肝臟發炎的不良習慣;另肥胖的患者容易有脂肪肝情形,這類患者因肝細胞囤積過多的脂肪顆粒,也有可能造成GOT、GPT值上升,此時最好適度運動、減重。

免疫系統抗病毒 肝指數也會升高

此外,當人體免疫系統欲清除體內的B肝病毒等病原時,在搏鬥的過程中,免不了也會傷害到部分感染了病毒的肝細胞,致使肝細胞一起跟著陪葬、壞死,此時肝細胞便會釋放出GOT、GPT到血液中,進而造成肝指數上升。

這時候如果一味去抑制免疫系統,不是好事,因為表面上肝指數是下降了,但免疫系統卻因為被抑制,無力去清除病毒,反可能促使B肝病毒持續存在,反而更危害肝臟的健康。

總而言之,在面對自己的GOT、GPT值過高時,民眾最要緊的是,固定回診、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有時醫生還會輔以檢驗胎兒蛋白、血清病毒量、腹部超音波等檢查,來評估患者是否需要積極治療,或是釐清肝臟是否長有肝腫瘤。

慢性B、C肝患者應定期回診

原則上,B、C型肝炎患者,建議每3至6個月固定回診1次,但如果像是劉董這般肝指數在短時間內高高低低、起伏不定,醫生有時會建議其1個月、甚至1週內就回診1次,以利找出背後促使肝指數飆升的原因,因為肝臟不斷、密集反覆地發炎,長時間下來,有可能促使肝臟纖維化,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3部曲。
在治療上,若是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指數上升,且經評估需要治療,醫生臨床可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好幾種,但患者要有心理準備,像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療程可能長達1年半或更久,需要多點耐心;而C型肝炎的治療,有些經過半年的療程,就可以治癒。
在日常生活上,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均衡營養,就是追求健康最重要的首要原則,民眾不必去迷信坊間保肝藥、保肝丸,否則有時「愛之適足以害之」,吃太多藥物,反而可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造成猛爆性肝炎等苦果。

吃藥保肝有用嗎?

從保肝丸到最近幾年一些熱門的保肝丸、健康食品,常宣稱有益保護肝臟、消除疲勞,但對於肝臟已經正在發炎的患者,吃再多上述食品或保肝片,其實都無助於改善病況,尤其是已處於肝昏迷的患者,更要減少攝取蛋白質,以免加重病況。

保肝丸的主要成份,大多是胺基酸、維他命等,吃了對肝臟病人不會有害,但也沒多大幫助,「安慰劑」成份居多,肝臟病人最需要的就是遵從醫囑,沒必要額外花錢去喝號稱可保肝的健康食品,因為這些東西在醫學上,都是無助於預防或治療病毒性肝病,如B、C型肝炎等。

一般來說,肝病患者飲食與一般人無異,就是應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素,但若病程已進展至肝昏迷,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如肉類、蛋類等;另方面已併發腹水的病人,則應避免吃過鹹的食物,若有必要,內科醫師會知會營養師,開立特殊營養處方。

〔Q&A〕

Q:肝指數降下來,就表示肝臟沒問題了?

A:不一定。肝指數一般指的GOT、GPT,依台大醫院的標準GOT與GPT應不超過40U/L,但這僅是評估肝臟是否健康的部分指標;通常醫師還會輔以抽血驗患者病毒量或胎兒蛋白,及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利確認患者是否合併有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等併發症。

Q:我的肝指數正常,所以不可能有肝癌?

A:不對。肝指數符合標準值,不代表肝臟沒有長有腫瘤、癌細胞,部分肝指數正常病人,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有陰影,此時醫生通常會依需要,開立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甚至是肝臟切片檢查,才能釐清這些陰影,是否為惡性的肝癌細胞。

Q:有過1次肝指數過高,將來會再反復發作嗎?

A:有可能。肝指數過高只是代表肝臟正處於發炎的狀態,而造成肝臟發炎的原因很多,如是病毒性B、C型肝炎、脂肪肝,或是濫吃不明草藥、烈酒,所造成的藥物性、酒精性肝炎,若先前病因未能控制,即使指數暫時下降,未來依舊可能反復升高。

Q:只靠多休息可降低肝指數嗎?

A:不一定。肝指數過高須就醫,找出原因進行治療,而多休息有助於體力恢復,但無法清除肝臟中的病毒,或其他導致肝臟發炎的病因。

Q:肝指數高到多少,就需要吃醫師開的保肝藥?

A:保肝藥不是治療肝臟疾病的藥品,不一定需要吃。保肝藥是種「吃它,肝炎還是可能發作,不吃它,肝炎也不一定會發作」的東西,肝病患者不應對其存有迷思,造成病情的延誤,而目前治療B型肝炎藥物有口服的干安能(拉美芙錠)、干適能、貝樂克、喜必福,及注射型的干擾素等,治療C型肝炎藥物主要是干擾素組合療法,患者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酒入愁腸 傷肝 傷荷包
 

諮詢/劉振驊(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高嘉宏(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撰稿/張甄芳

從2008年元月起,酒醉駕車最高可罰15萬元,也就是喝愈多、罰愈多。事實上,眾人皆知,貪杯不僅傷荷包,也容易造成肝臟受損。

酒醉駕車大幅提高罰款的新政策,引起許多愛喝酒的駕駛人關切。喝的茫茫就去開車,可能造成立即性的交通意外傷害,若經常喝酒也可能對肝臟造成長期傷害,一樣不可忽視。

酒精為何會傷肝?酒精的化學結構式為乙醇,進入人體後會為身體所吸收,經酒精脫氫?轉化成乙醛,再由乙醛脫氫?代謝成乙酸,最後變成二氧化碳跟水排出體外。由於在酒精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乙醛是有毒性的,它會和細胞內的蛋白質結合而影響到肝臟細胞運作,進而刺激身體免疫反應攻擊肝細胞,造成肝臟細胞發炎,如果喝酒情況沒有改善,最後將可能惡化為肝炎、肝硬化、肝癌。

長期喝酒易有脂肪肝

酒精對肝臟可能造成的傷害相當多,臨床上常見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相當多,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根據統計,喝酒人口中80%至90%的人都會出現脂肪肝,因為在酒精代謝過程中,乙醛轉化成乙酸時會釋放出物質干擾細胞的代謝功能而使脂肪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這種情況不只出現在長期喝酒的人身上,對於平常人在一次大量喝酒後也可能會出現脂肪肝;此外,統計也發現,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10%會轉成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可能演變為肝硬化

此外,長期喝酒也會造成酒精性肝炎,根據統計,喝酒人口中約有2至3成有酒精性肝炎問題,這些患者中約有1至2成可能因肝衰竭一下子而死亡,並且有6至7成肝炎患者可能轉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肝臟功能逐漸衰退,病人可能因為肝昏迷而死亡,或食道靜脈瘤破裂而往生;此外,肝硬化患者本身也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事實上,喝酒本身就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一項在台灣進行的「喝酒對肝癌的影響」研究證實,喝酒的確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這項研究共針對1萬2千多名30至60歲的民眾進行追蹤,結果發現喝酒的民眾罹患肝癌的機率為不喝酒民眾的1.6倍,且喝酒產生肝硬化的患者,每年有10%的機率會發生肝癌。

喝不停 肝癌危險性大增

肝臟裡的肝細胞因為受B型肝炎、C型肝炎或酒精的影響,促使身體免疫反應啟動,進而促使免疫細胞起來攻擊肝臟細胞,導致肝臟的發炎而在肝臟的星狀細胞產生纖維化,像結疤一樣,當結疤愈多纖維化也就愈嚴重,肝臟也愈來愈硬。同時因為肝臟纖維化之後,肝臟血流也因此受阻,這將影響肝臟功能的代謝,讓人體白蛋白降低以及凝血因子變少。

此外,肝臟壞死厲害時,肝細胞會被刺激再生,但肝細胞反覆生長,細胞內的訊號傳遞容易發生錯誤,最後導致肝癌發生;同時肝細胞長期處於被傷害的情形下,細胞DNA也會受破壞,這也增加了肝癌的發生率。

薄酒喝太多一樣傷肝

門診上常有人問,紅酒、白酒、香檳都會傷肝嗎?事實上,酒精對肝臟傷害的影響因素包括喝酒的量、時間以及個人的體質。

酒精濃度再低的酒就算喝多了,一樣對肝臟產生傷害。就像坊間許多提神飲料,很多勞工用它提神、補元氣,絲毫沒有警覺其含有酒精,結果長期大量的喝,一樣可能產生酒精性肝病。

在性別方面,男性、女性對酒精的承受度就不同,研究發現,女性不必攝取太多的酒精就容易造成傷害了,平均女性如果每天攝取20克的酒精就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男性則可能要每天攝取30公克酒精才會造成肝炎。

病毒性肝炎患者喝酒更危險

此外,國外的研究也發現長期喝酒可能會造成肝硬化,男性若是每天攝取60至80公克的酒精,女性每天攝取40公克的酒精就會增加肝硬化的機率;若是飲酒者合併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那麼造成肝臟纖維化和肝癌的機率就更大增加,並且有C型肝炎的患者,喝酒還可能影響治療C型肝炎藥物的療效。

還有很多人會問,酒量好和肝功能有沒有相關?不易酒醉就是肝比較好嗎?其實,好酒量是天生的,而好酒量是代表酒精的代謝速度快,和肝臟功能好不好無關。像是有些人喝酒容易臉紅,這是乙醛脫氫?較少的緣故,但這種人喝酒易臉紅的保護色就少喝了,自然就減少了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反而是喝酒不臉紅的人,以為酒量好,大量的喝,結果酒精在人體內轉換的中間產物乙醛增多,對肝臟傷害一樣無法避免。

安眠藥配酒喝有致死危險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藥物會影響酒精的代謝。像是安眠藥就會刺激酒精脫氫?的活性,如果大量喝酒又配安眠藥,這會使體內乙醛快速增加,嚴重時有可能造成死亡;有些心臟藥則會抑制乙醛脫氫?的活性而增加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或是體內這些酒精代謝酵素代謝也可能影響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而使藥物濃度增加,相對的也使藥物的毒性傷害增加。

酒精對肝臟的確有相當的殺傷力,但如果能戒酒則對肝臟健康恢復有幫助。戒酒首先獲改善的是脂肪肝,其次肝功能也會轉好,至於纖維化因為是多年慢慢進展形成的,可能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

如何換算酒精的量?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喝酒的量×酒精濃度×0.9=酒精的量,舉例來說,喝20西西酒精濃度14%的紅酒,其酒精量為20×14%×0.9=2.52公克。
對於酒測,很多民眾希望了解喝多少酒就可能無法通過酒測?或是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將酒精代謝掉?事實上,很難去計算這些數值,這些牽涉個人體質,每個人代謝速度不同,所花的時間也不同。

酒精還會傷害那些器官

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不只是肝臟,其影響器官包括
1.肝臟: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
2.胰臟:急慢性胰臟炎
3.心臟:心臟衰竭
4.中樞神經 :神經系統變異,如感覺神經病變、社會人格違常等
5.血液:貧血(並使體內維生素如葉酸、維生素A、B等缺乏)
6.腸胃:酒精會傷害腸黏膜並使黏膜細胞間隙增加,易導致細菌進入血流而產生菌血症。
----------------------------------

治酒癮 多管齊下

諮詢/胡海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盡管喝酒有害健康,但台灣酒癮人口卻不斷的增加。根據調查,在光復期間酒癮人口約0.01% ,但隨著經濟起飛,至1980年代酒癮人口已增加100倍達到1.5% 。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增加,以及開放酒類進口之後,國內飲酒人口大幅增加,酒癮人口還在增加中。

不知不覺喝上癮

台灣應酬文化讓許多人為了生意、升官而喝酒應酬,不知不覺對酒產生依賴,不喝酒就會不舒服;還有一種人有特殊體質,青少年一接觸酒就會產生依賴而成為酒癮患者,另有一種衝動好奇體質的人,也很容易因為好奇接觸酒而使腦細胞功能受影響成為酒癮患者。

除此之外,現代社會有一群人則是因為睡眠障礙而用喝酒改善,最後成為酒精倚賴的患者。

藥物可改善戒斷症狀

目前,對於酒癮的治療必須採多元化的方式。酒癮的治療包括以長效抗焦慮藥物來協助患者克服酒癮戒斷症狀,並且同時要針對其成癮的行為加以治療,這必須有醫師、家人一同協助。

家人支持不可少

家人的協助尤其重要,特別是酒癮患者家屬應有正確的觀念,只要患者一年中不喝酒的月分增加就是進步,千萬不要期待患者一次就能成功,戒酒的過程是反覆曲折的,應對患者多一些鼓勵的話,最好不要有責備的話語。

過來人激勵 效果增

此外,酒癮患者可以經由醫師轉介,加入戒酒匿名團體,經由過來人相互間的激勵與勉勵,達到長期戒酒,也是好的方法。

〔Q&A〕

Q:有B肝或C肝的人真的必須滴酒不沾嗎?連吃燒酒雞也不可以吃嗎?

A:有肝炎的人不一定要嚴格到滴酒不沾,像是燒酒雞通常酒精都已經揮發掉或轉成乙酸了,所以適量吃燒酒雞應該沒關係。只是有肝炎的患者在飲酒上一定要有限量,能不喝是最好,如果要喝,一般建議每日酒精攝取量應小於20克。

Q:喝酒從不臉紅,是不是代表肝臟的代謝機能很好?

A:喝酒臉紅是因為乙醛的因素,它會使血管擴張而看來臉紅。喝酒不臉紅則是因為乙醛脫氫?活性好,乙醛代謝快不會讓身體感覺不舒服,其和肝臟功能無關。但要注意的是,只要酒喝多即便是乙醛脫氫?的活性好,能快速將乙醛轉成乙酸,但只要有乙醛的產生仍然對肝臟產生傷害,所以不要以為酒量好多喝對健康無損。

Q:聽說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如果酒量練的好,是不是多喝就無妨?

A:酒量也的確可以練大,只是如果一陣子不喝,體內代謝酵素濃度就會降下,又回到原來的酒量。身體會調整酒精的代謝酵素濃度,是一種感覺到身體受傷害而迫不得已的反應,所以不代表多喝無妨,而且此機制並非能無限量的往上提升,所以練酒量仍有一定限度。

Q:坊間賣的解酒藥到底有沒有效?

A:至目前為止都沒有研究證實解酒藥的療效,而所謂喝水解酒事實上也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喝水多少並不影響體內酒精的濃度,解酒的速度和體內解酒酵素的濃度有關,而且即使是酒測吹氣,也不會因為多喝水之後讓肺部呼出的酒量減少,所以坊間解酒藥或喝水解酒都是無效的。其實最好的解酒藥就是時間,當體內酒精被代謝完了,也就酒醒了。

Q:喝茶到底可不可以解酒?

A:喝茶可以提神,但茶並無法影響酒精代謝酵素的作用,所以並無法解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