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好心肝全球資訊網
 

有關猛爆性肝衰竭
 
什麼是猛爆性肝衰竭?

一般人聽到猛爆性這三個字,大概都嚇死了!然而,到底是不是如大家所想的那麼可怕呢?

肝細胞短期內大量壞死

所謂猛爆性肝衰竭乃是指肝細胞在短期內大量壞死,造成肝衰竭,並且在黃疸出現八週內發生中度以上的肝昏迷。會造成猛爆性肝衰竭的原因有許多種,病毒性肝炎(A~E型)及藥物都是可能的病因。所幸,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會引起猛爆性肝衰竭的機會並不高。在急性A型肝炎中,只有千分之一會發生,在急性B型肝炎中,有百分之一會發生,而在急性C型肝炎中,會發生猛爆性肝炎的機會則少之又少了。事實上,在台灣,猛暴性肝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慢性B型肝炎的急性發作。

猛爆性肝衰竭的死亡率非常的高,有時可高達百分之八、九十。由於大部分的肝都已壞死,所以病人幾乎是處於〝無肝〞的狀態。臨床上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腹水、全身多處容易出血、肝昏迷、容易受細胞感染、腎功能不全、電解質不平衡、低血糖等這些現象,可以說全身所有的器官都會受到影響。

治療上是採取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說,去補充因肝壞死而製造不出來的東西,像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同時針對併發症做處理。很可惜的是,目前尚無一種好的藥物,可以加速肝臟的再生,也尚無像「洗腎機」一樣的「洗肝機」,可以在肝衰竭派上用場。

由於猛爆性肝衰竭具有高的死亡率,又無很有效的傳奇性治療方式,所以肝移植是最終也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在國內,由於器官捐贈風氣還不是十分盛行,再加上B型肝炎帶原者 的肝不能做為捐贈者,( 別忘了台灣地區的成年人百分之十五 ~ 二十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以真的是「一肝難求」。

「肝衰竭」是一種危險的情況,死亡率極高。

台灣的B型、C型肝炎患者高達三百多萬人,他們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肝衰竭呢?

本來沒有肝病的人就不會發生肝衰竭嗎?

肝衰竭的人一定會走上死亡的「不歸路」嗎?

什麼是肝衰竭?

台灣每年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病,其中大多數最後是因肝衰竭而死的。但大部份的人沒有聽過這個名詞。到底什麼是「肝衰竭」呢?肝衰竭為什麼如此危險?什麼樣的人會得肝衰竭?肝衰竭的病人該如何保命呢?

肝臟壞掉了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場,沒有肝臟生命就無法維持。「肝衰竭」簡單來說就是肝臟壞掉了,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使人陷入肝昏迷甚至死亡。

肝功能喪失,體內陷入一片混亂

肝臟擔負了人體內許多的化學功能,所以當肝功能喪失或嚴重缺損時,就好像工廠停工一樣,該處理的沒處理、該製造的沒製造、垃圾堆積如山。此時人體內許多必需的化學物質都會「缺貨」,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有毒物質也會堆積起來,甚至在身上到處流竄。總之,體內原本的運作都失常了,可以說是天下大亂!這種情形如果繼續下去,其他重要的器官也會逐一被「拖累」,形成醫學上所稱的「多重器官衰竭」,很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

什麼原因可能引起肝衰竭?

任何可能引起肝細胞壞死的原因都有可能導致肝衰竭

「肝衰竭」是肝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壞死。因此,任何原因只要是會傷害到肝細胞,使其在短時間內大量壞死,就可能引起肝衰竭,包括:病毒、藥物、酒精……等等。

以下情形所造成的肝衰竭病情變化極快,一般稱為「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

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發作:

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如果發作得很厲害,或是慢性B、C型肝炎急性發作很嚴重,肝細胞大量壞死,都有可能演變成「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急性肝衰竭。

二、吃藥或進補不當:

某些藥物因為其本身或其代謝物量太大而致肝細胞大量破壞,有些藥物則會對少數特異體質的人產生毒性,這些藥如果沒有經過醫師的處方就擅自服用,就有導致肝衰竭的危險。

三、懷孕時期的特殊病變:

有少數孕婦在懷孕的中後期會發生急性脂肪肝病變,肝細胞中突然不明原因地堆積大量的脂肪而喪失功能,可能會引起母親之肝衰竭,造成胎死腹中或一屍兩命的遺憾。

《慢性肝衰竭》

肝病患者的病情若逐漸惡化,肝功能越來越差,最後就有可能演變成慢性肝衰竭,例如:

一、 慢性B、C型肝炎:B型和C型肝炎除了可能單獨引發肝衰竭以外,也可能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而逐漸發生肝衰竭的現象。慢性B、C型肝炎可以說是台灣肝衰竭的最大元凶。

二、 肝硬化: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都有可能隨著肝硬化程度惡化、肝機能越來越差而導致肝衰竭。

三、 肝癌:當肝臟被癌細胞大量侵吞,僅存的肝細胞不足以維持正常功能時,就有可能導致肝衰竭。

酗酒也會肝衰竭

在西方國家,酗酒是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為酒精本身會破壞肝細胞,最後導致肝衰竭而致命。在台灣,因酗酒所導致的肝衰竭也不罕見。

其他原因也有可能

有些肝衰竭並不是一般的肝炎病毒或藥物所引起的。例如:

一、 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有些人先天對「銅」的代謝異常,使得銅堆積在角膜、肝臟及腦部等器官,醫學上稱為「威爾遜氏症」,也有可能引起肝衰竭。

二、 肝臟的血管如果有血栓而造成血管阻塞,也有可能引起肝細胞嚴重的損傷,造成肝衰竭。

三、 巨細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或泡疹病毒等,也有可能破壞肝細胞引發肝衰竭。

四、 自體免疫性肝炎、膽汁鬱積性肝硬化等等也都可能引起肝衰竭。

肝衰竭的臨床表現

雖然引起的肝衰竭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在症狀上幾乎沒有什麼差異,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黃疸

這是比較容易察覺的症狀之一,整個人看起來就很明顯地變黃了,不但膚色比平時蠟黃,眼白的部份也會變成黃黃的。這是因為肝功能喪失,膽汁無法由肝細胞排出而又回到血液裏,膽汁的主要成份──膽紅素就隨著血液「流竄」全身,並沉積在皮膚、眼睛的鞏膜等器官,造成膚色或眼白變黃,連尿液也變成茶色,醫學上稱為「高膽紅素血症」,也就是俗稱的「黃疸」。

肝昏迷(肝性腦病變)

肝昏迷可以說是肝衰竭患者的頭號死因。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有毒物質主要是由肝臟來解毒,一旦肝臟機能喪失,這些毒素就隨著血液循環到處亂竄,留滯在其他器官。萬一沉積在腦部,就會造成意識的變化、性格異常,成為肝昏迷,醫學上稱為「肝性腦病變」。

容易瘀青或出血

人體許多重要的凝血因子是由肝臟負責製造的,所以當肝臟無法製造足夠的凝血因子時,就很容易引發出血,或是出血不容易止住。病人一受到碰撞就很容易在皮膚留下瘀青,嚴重的出血甚至可能致命。

感染、敗血症等併發症

肝衰竭的病人免疫力特別弱,很容易受到細菌、黴菌或病毒的侵害而生病。這些感染如果引發其他併發症,有時甚至會因此而喪命。

肝腎症候群

當肝衰竭嚴重時,腎臟也會同時受損衰竭。到了這種「多重器官衰竭」的程度時,病情就很難挽回了。

血糖異常

人體的血糖能維持的在一定的標準,亦有賴肝臟的作用。所以肝衰竭患者可能會發生血糖異常的情況。除了少部份患者血糖會升高之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低血糖的現象,甚至因而加重肝昏迷的病情。

雖然肝衰竭病人的症狀都大同小異,但是病情的發展、過程與結果,卻可能大大的不同。

病人從黃疸出現到產生肝昏迷之間所經歷的時間,快者一個禮拜、慢者一到六個月不等。根據學者的研究顯示,短短七天內就發生肝昏迷的「超急性肝衰竭」雖然有相當高的死亡率,但是若有機會復原,通常會好得很快,也不會衍生肝硬化等後遺症,病人彷彿到「鬼門關」前走一遭似的。至於由肝硬化或肝癌所引起的慢性肝衰竭,其病情變化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個別的差異性很大。
  

肝衰竭真的是「不歸路」嗎?
  

及時診治,肝衰竭也能絕處逢生

雖然肝衰竭能在短時間內奪人性命,但隨著醫學的進步,肝衰竭的病人並不一定會走上死亡這條「不歸路」。某些急性肝衰竭的原因如果能及時找出並加以控制,也許可能有絕處逢生的機會;對於慢性肝衰竭的種種病程變化如果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肝衰竭的病人還是有機會可以挽回頹勢。

針對各種病情的治療

黃疸

有時可利用某些幫助排除膽汁的藥物來減輕黃疸的程度。

肝昏迷

目前常用一種糖漿似的藥物以口服或灌腸的方法幫助毒素從腸胃道排出。

使用抗生素,也能減少腸胃道內產生氨氣,避免肝昏迷加重。

如果肝昏迷造成腦水腫,必要時可使用降腦壓藥物來減輕腦水腫的程度。

凝血機能失調或出血不止

必要時可以靠輸血漿來補充不足的凝血因子,以求止血或預防出血。如果血小板不足,也可以同時補充血小板。

感染

抽血、驗尿或驗痰確定感染性質後,再以適當的抗生素控制。

血糖異常

定時檢測血糖濃度,加以控制。

肝腎症候群

如果尿毒持續上升,可考慮洗腎以排除尿素。

低蛋白質飲食

肝臟所須要處理的毒素中,有一部份是來自蛋白質代謝所產生的,所以一旦發生肝衰竭時,就要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取,以免加重病情。

是否有「洗肝機」?

既然腎臟衰竭的病人可以「洗腎」,用人工腎臟擔負腎臟功能;那麼肝衰竭的人有沒有辦法「洗肝」呢?究竟有沒有「洗肝機」呢?

目前肝臟衰竭患者在等待肝臟供其移植之前,用「生物性的人工合成肝臟」暫時取代肝臟機能的技術並不普及,這種方式不但所費不訾,所能維持的時間也很有限;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是「機械式的人工肝臟」(也就是俗稱的「洗肝機」)。但以上兩者都只能在大約一、兩週的短期間內暫時幫助病人處理體內的毒素、渡過危險期,但無法完成肝臟的其他複雜功能。因此,真正可以長期使用的「替代方案」還有待開發。

肝臟移植是肝衰竭病人的一道曙光

肝衰竭的人如果能夠順利換上一個「好的」、「新的」肝臟,當然是可以起死回生。但是過去因為國內器官捐贈的風氣不盛,再加上有B型和C型肝炎而不適合捐肝的人太多,肝衰竭的病人接受肝臟移植的機會並不大。

但近年來活體肝臟移植的技術突飛猛進、成功病例頻傳,無論是肝腎同時移植、非血親之間的移植、或是一人捐肝供兩人移植等高難度的手術,病人的預後都相當不錯。因此,肝臟移植可以說是肝衰竭病人最後的救命良方。

爆肝與猛爆性肝炎

醫學上並沒有「爆肝」這個名詞,最接近爆肝的狀況就是「急性肝炎」,在二十歲到四十歲這個年齡層中,七成患者都是病毒性肝炎,所以造成的急性發作最多,而病毒性肝炎又以B肝炎病毒為主。

醫學上,爆肝較類似「急性肝炎」發作,特別是年輕人,因為免疫力較好,最容易與病毒兩敗俱傷,造成肝細胞短時間內大量死亡。所以別再自以為年輕撐一下就過去,想不爆肝,得從正常作息做起!

年輕人經常掛在嘴上的「爆肝」,指的是熬夜熬到雙眼發紅、頭昏腦脹、肝指數飆高等「極度疲勞」狀態,「爆肝」講起來輕鬆搞笑,但是,當真正遇到來得又急又兇猛的「猛爆性肝炎」時,病況慘烈的程度保證讓任何人都笑不出來。

「猛爆性肝炎」跟網路族常說的「爆肝」是不一樣的。猛爆性肝炎是指在短時間內肝臟劇烈發炎,導致急性肝衰竭而出現黃疸,甚至可能會因肝性腦病變昏迷,在肝臟移植技術發達以前,死亡率高達60%至80%。猛爆性肝炎來得急、去得快,可以在短時間內讓人因肝、腎衰竭死亡或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後平安歸來,究竟會遭遇那一種狀況,沒有人能掌握,實在可怕。

熬夜熬太多,很多人都會說自己要爆肝了,疲勞熬夜跟肝不好似乎畫上等號,不過醫師表示其實醫學上根本沒有所謂爆肝的說法,頂多是猛爆性肝炎,疲勞熬夜不會爆肝,但如果你是慢性肝炎或是肝硬化患者,太疲憊的話,得小心猛爆性肝炎。

 爆肝爆肝,熬夜玩樂不睡覺似乎就等於爆肝 不過其實醫學上,根本沒有爆肝這個名詞,也沒有所謂熬夜一晚會引發爆肝的說法。正常人不會因為疲勞而爆肝,但是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患者要小心,太疲憊,可是會引發致死率高達八成的猛爆性肝炎。醫師提醒感覺疲勞大部分不是因為肝不好,而是其他問題引起,但不管熬夜會不會爆肝,有害身體健康。

所以猛爆性肝炎和「爆肝」是彼此沒有關係的兩件事。一般所謂熬夜產生的爆肝,其實是因為太勞累而精神崩潰的情況,而不是指肝臟發生問題。而醫學上的猛爆性肝炎是指肝細胞大量壞死。熬夜疲累不代表有肝病,但若是因為肝病而引起的疲累,通常是猛爆性肝炎,肝硬化末期或者是肝癌末期的情況。

因為熬夜傷肝的錯誤迷思,很多臺灣人會有「顧肝」的習慣,習慣服用草藥、黑藥丸、保健食品來保肝養肝,但許金川醫師在臺大醫院門診時,經常會遇到肝指數升高的病患,詢問患者後,往往發現是服用了過多保健食品而發病。「這些保健食品沒有保肝,反而傷肝,對保健食品的錯誤觀念反而會害了很多人。」

現代人飲食過度,其實不需要保健食品,除非有挑食的習慣,才會造成營養不平衡,尤其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反而對B型肝炎患者會有不良影響,很容易會轉變為猛爆性肝炎,再加上這些食品往往沒有經過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的證實,濃縮製造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汙染或產生毒素,民眾長期服用之後反而會傷身傷肝。

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建議,養生要注意三件事,第一是生活起居正常,其次要注意飲食和體重,避免產生脂肪肝。第三則是不需要吃健康食品。尤其是第二項注意飲食和體重,他認為是最重要的關鍵,尤其中年人,最好不要吃速食產品。飲食過量導致身體吸收過多養分後,會先累積在肚皮產生鮪魚肚,接著是肝臟形成脂肪肝,最後會影響心血管、腦血管等。


認識B型肝炎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為陽性者,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

台灣地區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的成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
台灣地區約有三百萬人是帶原者

在台灣地區每五人之中就有一個(即百分之十五~二十)在血液中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因此全台灣目前至少有三百萬以上同胞為帶原者。

這些B型肝炎帶原者不僅會傳染B型肝炎給別人,可怕的是病毒會潛伏在肝細胞內,可能引起慢性肝炎再轉為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

在歐美地區,B型肝炎帶原率相當低,不到千分之一!

B型肝炎帶原率之高,是台灣地區肝病猖獗的主要原因。

抗原與抗體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anti-HBs)
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體(anti一HBc)
e抗原(HBeAg)-e抗體(anti-HBe)

抗原就是指外來或內在的會引起生物體產生抗體的病原體或物質,而抗體就是指因抗原的入侵,人體所製造出來用來對付抗原的東西,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比方來說,抗原就是敵軍,而抗體就是我方守衛軍。

B型肝炎病毒共有三種抗原,即表面抗原是病毒的外套,核心抗原是病毒的核心,e抗原是病毒的製造物。

人體對抗此三種抗原會產生相對的三種抗體,即表面抗體、核心抗體及e抗體。

除了核心抗原外,其餘的抗原及抗體都可在血液中出現,也是醫師們常用以檢驗B型肝炎感染的方法。

B型肝炎的抗體雖然有三種,但只有表面抗體貝有保護作用,表面抗體陽性才能算痊癒。

感染B型肝炎病毒會產生核心抗體,在感染時會出現,感染過後也會存在。但由於此抗體沒有保護作用,因此核心抗體陽性的病人可能仍是帶原者,也可能已痊癒,這要看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之情況才能決定。至於e抗原陽性者,表示病毒的複製相當活躍,傳染性高。若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表示病毒的活動性大為減低,傳染性也沒那麼高(不過仍具傳染性)。
  

傳染途徑: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

1.母子傳染

母子傳染(又稱垂直傳染)是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B型肝炎帶原者母親如為e抗原陽性,則新生兒百分之八十五均會成為帶原者。

在台灣,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乃是在新生兒時期由母子傳染而感染B型肝炎病毒所致。因此途徑而得到B型肝炎者,很容易在日後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2.水平傳染

水平傳染是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都可能是B型肝炎的水平傳染途徑。

年紀越小感染B型肝炎病毒越容易變成帶原者。小孩感染B型肝炎大都不會發病,即使發病也很經微,但變成慢性帶原者的比例很高,到了青年期才開始有肝炎的發作,但在肝炎發作時也不一定有症狀。

青春期後才感染B型肝炎病毒,大部份會痊癒,不易變成慢性帶原者。

防止母子傳染

為了防止母子傳染,政府已自民國七十三年起推展B型肝炎疫苗,所有新生兒一律須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防止水平傳染

避免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

若尚未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則需注射B型肝炎疫苗。得到B型肝炎很多人並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明顯!只有抽血才知道肝功能異常,發炎厲害時才引起倦怠、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更厲害者才會出現黃疤等明顯症狀。因此很多帶原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感染B型肝炎,更不知道自己應該長期追蹤。
  

B肝患者需知

正常生活作息
平衡飲食
禁酒
不亂服藥
藥物治療

慢性肝炎的病人應注意正常生活作息,並攝取均衡之飲食。在藥物治療方法中,以干擾素的效果較好,其他還有幾種藥物目前己在試驗之中。至於要如何治療, 應由 醫師綜合判斷後,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自己隨便服用「偏方」「密方」很可能使肝病加重。每年都有病友未經醫師指示自行服藥而致死的案例。

肝癌不是絕症 及早治療效果佳

談癌變色,是一般人常見的反應。肝癌真的沒辦法醫治嗎?其實不然。只要發現得早,肝癌的治療效果是相當不錯的。

要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追蹤檢查。診斷要肝癌的第一線工具是腹部超音波掃瞄及血中胎兒蛋白檢驗。請各位注意一點,一般所稱的肝功能,對於肝癌的診斷並無多大的幫助。肝癌的病人,其肝功能可能是正常的。

其他常用來治斷肝癌的方法還有腹部電腦斷層掃瞄(CT)、腹部核磁共振掃瞄(MRI)、血管攝影。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每一個肝癌的病人都須要做上述的那些檢查呢?為什麼做完超音波後還要做電腦斷層及血管攝影呢?理由是,雖然這些檢查的敏感度都很好,可惜並未達到百分之百,為了不要遺漏掉任何腫瘤,所以必須用不同的檢查來確定腫瘤的大小及數目,以便決定出最好的治療方式。

有時做完上述這些檢查,仍無法判定所看到的肝腫瘤是不是肝癌,此時便須要做肝穿刺肝穿刺的目的是要得到一個確定的診斷,以便決定治療方法。偶而會聽到病人說,肝穿刺會使病情惡化,絕不可做肝穿刺。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觀念。肝穿刺不會對腫瘤的進展與治療有不良的影響,反而可幫助臨床醫師做出最佳的治療抉擇。

肝癌的檢查:

1. 胎兒蛋白

血中胎兒蛋白檢查非常簡單,抽個血就知道了。

讀者一定會好奇,為何叫胎兒蛋白,跟胎兒有何關係呢?其實,胎兒的確會分泌胎兒蛋白,但是一旦生出之後,這種分泌的機關就被關掉了。所以正常的成年人,其血中胎兒蛋白是相當低的。可是在肝癌,不知什麼原因卻又將此分泌機關開啟,所以在血中可以偵測到胎兒蛋白上升。胎兒蛋白可以說是一種腫瘤的標記。

有兩點要注意一下,第一、小型肝癌約有三分之一不會有胎兒蛋白上升,所以胎兒蛋白正常並不表示沒有肝癌的存在。第二、肝炎本身也會引起胎兒蛋白稍為上升。

2. 腹部超音波

腹部超音波掃瞄沒有什麼副作用,不會痛苦,必要時可以再做,而且檢查出肝癌的敏感度相當的高,所以 成為 醫師診斷肝癌的第一線工具。然而腹部超音波雖然是項很簡單的檢查,但由於檢查者的功力不同,對於肝癌的檢出率也就不一樣,這是腹部超音波檢查的缺點。

3. 電腦斷層掃瞄、核磁共振掃瞄

其他常用來診斷肝癌的方法還有腹部電腦斷層掃瞄(CT)、腹部核磁共振掃瞄(MRI )。電腦斷層掃瞄缺點是須要注射顯影劑,有極小部份的人會對顯影劑過敏,太小的腫瘤可能會掃瞄不到。核磁共振則費用較高,一般是放在第二線的檢查。

肝臟是一個「沈默寡言」的器官,得了肝病不一定有症狀,所以肝病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患有肝病。

為了保險起見,瞭解自己有沒有肝病,必須要做三項檢查:

(一)肝功能檢查(GOT、GPT)。
(二)B型肝炎, C型肝炎, 及血中胎兒蛋白檢查。
(三)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臟的檢查: GOT、GPT

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GOT( 又稱為AST )、GPT( 又稱為ALT),一般人常稱之為肝功能指標。事實並不盡然是如此。GOT、GPT 是儲存於肝細胞中,肝細胞壞死時,才釋放至血液中,因此,有人認為應稱之為肝發炎指標,比稱為肝功能指標更適合。

肝發炎時,肝細胞會壞死,因而會上升,通常藉此來判定是否有肝炎。GOT、GPT 的正常值因每個實驗室而有不同的標準,不過一般都是在三十上下。 GOT、GPT數值的高低,與肝病的嚴重度及預後並未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 GOT、GPT值愈高,並不表示疾病愈嚴重.肝病的嚴重程度,除了看 GOT、GPT之外,尚有許多臨床資料及實驗數據要看,將這些資料做一綜合判斷才能下定論。

值得注意與再三強調的是,GOT、GPT 值的高低會因疾病的過程而有上上下下的波動。這是肝病的自然病程可觀察到的現象.這個月 GPT為六十,下個月可能會變成八十(不一定表示變糟了),再過幾個月可能就會變成五十(也是不一定表示變好了),甚至有時 GPT會下降至正常範圍以內,但過了數個月,它又會上升至不正常的階段.因此,GOT、GPT的判讀,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有一些肝炎病毒(像B型肝炎病毒)它引起肝炎的致病機轉並非病毒直接去攻擊肝細胞,而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為了清除你的B型肝炎病毒,連帶的使受病毒感染的肝細胞一起陪葬(因為病毒就存在肝細胞中),因而會導致肝細胞壞死,使肝功能指標數值上升。若是將免疫系統壓制,表面上肝發炎的情況會變好,數值會下降,但事實上,病毒卻變本加厲的繁殖,複製起來,反而是加速了肝的惡化。

這是一個看起來似乎是自我予盾的概念,但卻是很重要.免疫系統為了清除病毒而導致肝細胞壞死,但若無免疫系統,病毒就更加肆無忌憚的繁殖.然而,重要的是體內的病毒最好能消滅掉,這才是底抽薪之法.所以,治療肝炎是不是有效,不僅要看肝發炎的情況是否降低,同時也要使病毒在體內的濃度降低。市面上常有一些治療肝炎的藥物廣告,其宣稱有效只是奠基於 GOT、GPT值的下降,這理論基礎是相當薄弱的。 肝機能是相當複雜的。肝有沒有病,並非只是靠GOT、GPT這兩個數值就可判定。

那麼,當你拿到一張「肝功能」的檢查報告時,怎麼辦呢?事實上很簡單,請你的醫師來判讀,並請他給你建議。

肝臟的檢查: 超音波

最近10多年來超音波已成為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工具。

超音波檢查對有肝病的病人到底有何幫助呢?超音波可用來看肝的質地及表面。

正常的肝臟在超音波下所呈現出的是細緻而均勻的質地。此種情況,超音波的診斷是:正常。若有慢性肝炎,則質地會變成不均勻;同時也變得較粗糙,不是那麼光滑。此種情況,超音波的診斷是:肝實質性病變。有的醫師會解釋為纖維化。

若是已進展到肝硬化,則質地會變得相當粗糙,且肝的表面會變成不規則,甚至出現如苦瓜般的凹凸不平。此種情況,超音波的診斷便是:肝硬化。

也許有人會問,我有 B型肝炎,肝功能又不太正常,為什麼超音波是正常的呢?或者,相反的,我的肝功能是正常,但超音波卻是不正常的呢?

事實上,超音波的診斷是一種形態上的診斷。肝可能有發炎,但還不到超音波可以看得出來的地步,所以超音波的診斷會是正常的。此外,不同原因所造成的肝炎,在超音波之下並無法區分。所以,無法單單由超音波檢查,就可以告訴你是 B型肝炎還是C型肝炎,必須靠抽血檢查才知道。

我們以前也談過,所謂肝功能正常 ( GOT,GPT值),並不表示你的肝沒病。肝功能正常,但超音波不正常,表示你的肝可能是不正常,可能是慢性肝炎或是肝硬化。所以,超音波檢查與抽血檢查是相輔相成的。

超音波檢查還有另一項相當重要的目的,便是要早期發現肝腫瘤。

台灣地區由於B 型肝炎感染盛行,因此肝癌特別多。超音波檢查是早期發現肝癌,解救病人性命的一個最重要工具,因此,對於肝癌高危險群病人而言,超音波檢查極為重要。以目前的超音波的解析力,在一個相當有經驗的超音波操作者的手中,可以發現到小至 一公分 的腫瘤。同時,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可依據此腫瘤在超音波所呈現的圖像來判斷此一腫瘤到底是肝癌、血管瘤、還是轉移性癌。若無法做鑑別診斷時,再佐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肝穿刺等這些檢查。

由於超音波檢查方便,無副作用,所以是肝病影像學檢查中的第一線工具。至於要多久檢查一次,則依每個人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肝臟的檢查: 血管攝影

一般人聽到血管攝影這四個字,大都是毛骨悚然,退避三舍。然而,血管攝影究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有的肝病病人要做血管攝影呢?有沒有危險性呢?

所謂血管攝影就是將顯影劑打到你的血管 ( 通常是動脈 ) 內, 然後照相。血管攝影可分為診斷性的血管攝影及治療性的血管攝影 (就是血管栓塞)。不管是哪一種血管攝影,其做法是,病人必須先空腹,操作時,先局部消毒,在局部麻醉後,一般是從腹股溝處,用針刺個小洞,進入股動脈。將導管經由此小洞放進股動脈,再往前推送至腹腔動脈叢或是肝動脈,然後打入顯影劑。若是做血管栓塞,則是同時將栓塞劑經由導管打入動脈內。

血管攝影通常用於懷疑有肝腫瘤的病人。診斷性的肝血管攝影其目的為:

1.判定腫瘤的數目
2.鑑別腫瘤的性質

也許有人會問,超音波與電腦斷層都已看到肝腫瘤,為什麼還要血管攝影呢?

理由如下:

一、因為有的腫瘤不容易被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偵測到,只有在血管攝影才會出現原形。所幸這種情況並不會很多。雖然不常發生這情況, 但可能會因此而改變治療方式 ( 譬如說 ,若肝細胞癌原來在左葉,只有一個,原是要手術治療,但血管攝影卻告訴我們,在肝的右葉也有一顆小腫瘤,此 時 醫師就會再做評估,是否依照原定計劃開刀,或者是改為血管栓塞)。

二、有時超音波與電腦斷層不易鑑別肝腫瘤是惡性肝細胞癌還是良性的肝血管瘤,但這兩種肝腫瘤在血管攝影上各有其特徵,可幫助我們做鑑別診斷。然而,以上的敘述並不是說血管攝影是最好的檢查。也有一些肝腫瘤,尤其是小型肝癌,超音波可以看得到,可是血管攝影卻看不到。所以,超音波、電腦斷層與血管攝影是相輔相成的檢查。因為超音波是最不具侵襲性,所以做為影像診斷的第一線工具。而血管攝影較具有侵襲性,所以一般是用於準備手術治療的病人,鑑別診斷有因難的病人,或做血管栓塞的病人。

血管攝影有什麼危險性呢 ? 診斷性的血管攝影最怕的就是對顯影劑過敏所導致的過敏性休克,所幸的是,這種機率並不大。若過敏不是那麼嚴重,可能只是會出現蕁痲疹而已。血管攝影可能也會使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腎功能稍加惡化。此外,就是局部的副作用,比如說疼痛等。做血管攝影所需的時間,平均約須1至2小時,但會因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完血管攝影後,一般要平躺24小時,以避免傷口出血。

肝病病人生活上該注意什麼?

相信很多人若知道自己或家人得到了肝炎,一定會很緊張,怎麼辦呢?一些日常生活的習慣到底要不要改變呢?
  

「共食共飲」傳染A型肝炎

「民以食為天」,共用碗筷會不會傳染肝炎呢?A型肝炎主要是經口傳染,所以公筷母匙對於預防A型肝炎的感染是有幫助的。相對的,對國人為害最大的B型肝炎及C型肝炎,其傳染途徑主要是經由體液(尤其是血液)傳染;經由共用碗筷而傳染的機會非常小。

親密關係會不會傳染肝病?

「食色性也」,肝炎病人到底能不能有親密關係及結婚生子呢?

A型肝炎不會變成慢性,所以只要病人痊癒,此問題也就解決了。

對於B型肝炎而言,有一些報告認為性行為會傳染肝炎,不過機會並不高。況且,現在有B型肝炎疫苗,如果本沒有表面抗體而配偶一方又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可注射B型肝炎疫苗。C型肝炎雖然沒有疫苗,但經由性行為而傳染的機會相當的低。

所以,不管是B型肝炎或C型肝炎,我們並不建議禁慾。因此,病友們絕對是可以結婚、生子的。至於可不可以接吻呢?經由接吻而傳染B、C型肝炎機會更小了,除非太過激烈,互相咬破嘴唇,血見血,那就不敢說了。不過,有一件事要特別強調的就是,嫖妓是D型肝炎傳播的主要途徑。為了避免惹〝炎〞上身,應避免涉足風月場所。

肝病病人能不能生小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中國人傳統的觀念。有肝炎能不能懷孕呢?能不能餵母乳呢?就B型肝炎而言,以往母子傳染(垂直傳染)是傳播B型肝炎的一重要途徑,尤其是e抗原陽性的母親。然而,由於現在有B型肝炎疫苗,所以有B型肝炎的婦女同胞應可放心,只要您在生產之後給小寶寶打預防針,您還是可以懷孕生子,並且可以餵予母奶。

對於C型肝炎而言,雖沒有預防針,但母子傳染的可能性很低。所以C型肝炎的婦女同胞,仍可懷孕生子,並以母奶餵食。

終結傳染途徑

B型及C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所以一些可能會「見血」的工具或行為,就要特別小心。譬如說,共用刮鬍刀、牙刷、不潔針頭,或針灸、穿耳洞、刺青等。若不得不做針灸、穿耳洞等,則必須使用用過一次就丟棄的針頭,以策安全。

肝病病人可以運動嗎?

大部分的肝炎病患,其運動量都可以與正常人一樣,不受限制。然而,每個人的病情不同,最好還是問一下您的肝膽專科醫師。

雖然肝炎有肝硬化、肝癌等後遺症,但只要與您的肝膽專科醫師好好的配合,您的日常生活可以說都不會受影響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