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沈迷菸酒檳榔 台灣男更易死於癌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
圖/聯合報提供

衛生署昨天公布「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六分卅五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又快了廿一秒。國人一生之中,每四人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八人有一人可能因癌症喪命。

最新十大癌症排序與前一年相近,只有子宮內膜癌與皮膚癌排序互換,子宮內膜癌從前一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九名。女性癌症裡,子宮內膜癌與胃癌互換,從第八名上升為第七名,男性癌症排名則無變化。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組長施伶宜說,國內平均每千人有三點五人罹癌,腸癌、肝癌、肺癌、女性乳癌及口腔癌,占所有癌症五成六。

女性癌症方面,高居發生率首位的乳癌,近廿年來持續走揚;相較於前一年,發生率增加最高的則是子宮內膜癌。至於男性,食道、口腔癌發生率不僅增加快,死亡年齡還相當年輕,平均為五十五、五十八歲。

國健局今年也首度公布零至七十四歲的「累積罹癌風險」,在國人一生當中,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雖然比美國每三人有一人來得低,卻高於新加坡及日本,每五人才有一人。

從「累積癌症死亡風險」來看,每八人就有一人可能命喪癌症。國健局長邱淑媞說,比較性別差異,更能「看出端倪」,每六名台灣男人,即有一人可能死於癌症,比美、英、日等國高;女人則是每十一人有一人,與其他國家相比,排名居中。

男人更易命喪癌症之手,施伶宜分析主要原因,台灣男人較常罹患的癌症,如肝癌、肺癌,以及近年急速增加的食道、口腔癌,存活率都較差。

邱淑媞提醒,要「拯救」男人免於癌症奪命,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遠離「香檳酒」,即香菸、檳榔及酒,減少相關癌症罹患率;並每兩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2011/04/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腸癌、乳癌、腎癌 肥胖者風險大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
胖子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研究發現,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癌症,肥胖都是共同危險因子。
本報資料照片

國人十大癌症中,發生率成長迅速的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腎癌等,共同危險因子是肥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肥胖者罹癌風險高於正常體重者,女性子宮內膜癌、乳癌更與肥胖高度相關。

國衛院客座教授溫啟邦追蹤研究,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廿七者,罹癌風險比BMI介於十八點五及廿三者高,其中以女性子宮內膜癌的二點八倍最高,女性乳癌及女性大腸癌則為一點二倍。溫啟邦指出,肥胖男性的大腸癌罹癌風險,是BMI正常範圍者的一點六倍;不分男女,肥胖者的腎癌罹患率是一點五倍。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肥胖對女性罹癌風險影響更大,因女性罹癌率最高的乳癌、子宮內膜癌,與脂肪干擾荷爾蒙相關;而女性普遍不愛運動,但不同研究顯示,運動可減少罹癌機率,可能與增加免疫力,減少胰島素阻抗等相關。

根據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發生率,分別較九十六年高出百分之十八點一及五點六。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余慕賢說,近年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人數增加,就是「我們營養太好了」。

余慕賢說,除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西化飲食習慣也是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且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工具,通常病人是因不正常出血才發現,尤其女性停經後的出血,至於三、四十歲女性,可能誤以為月經經血量大,忽視癌症警訊。

余慕賢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應注意體重控制,有症狀應趕緊就醫,最好的治療方式為切除子宮、卵巢,但及早發現,仍可以藥物獲得不錯的治療。

【2011/04/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美髮師 乳癌高危險群?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高雄榮總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葉名焮表示,去年診治150名乳癌患者中,近一成從事美髮業,女性美髮業者是否為罹患乳癌高危險群?值得進行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

葉明焮指出,國內外過去針對染髮劑致癌風險的研究,多以膀胱癌為主,但他在臨床上發現,150名乳癌患者中有10多名是美髮師,年齡從31歲至65歲,懷疑染髮劑除了引起呼吸道疾病或接觸性皮膚炎外,也可能引發乳癌,值得進行後續研究。

高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侯明峰表示,從職業病學角度看,作息較不固定的職業如空姐、護理人員等,是乳癌高危險族群,美髮師較少被提及;但染劑中若含環境荷爾蒙成分,美髮師長期接觸下,的確可能有較高的罹癌風險。但他表示,若要證實兩者是否相關,美髮師的生活習慣、染劑成分及幫客人染髮頻率,都須列入分析。

高醫職業病科主治醫師莊弘毅說,美髮師選用染劑時,建議向上游廠商確認是否含有衛生署公告禁止成分,不只保護顧客,也是保護自己。

阮綜合醫院育髮科醫師張祺彰建議,染髮前可在髮際、耳後、脖子和整片頭皮,塗抹上油性乳霜或髮蠟,隔絕染劑不被皮膚吸收。

另外,美髮師應避免在密閉空間內調製染髮劑,免得吸入過多染劑雙氧水成分,引發呼吸道過敏。上完染劑後,儘量不要包覆保鮮膜和髮帽蒸氣,使頭皮吸收更多染劑。染髮後多喝水促進代謝,間隔三個月以上再染。

【2011/04/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大腸直腸癌 躍居國人頭號健康殺手
 
 
【聯合線上企劃/張世榮撰文】  
  
衛生署統計,大腸直腸癌超越肝癌、肺癌,已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平均每五十分鐘就有一個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直腸癌,臨床上也不乏年僅三、四十歲的患者。進一步分析,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油脂、高蛋白、少蔬果,缺乏膳食纖維,是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預防大腸直腸癌這個頭號健康殺手,每個人都得提高警覺!

高油脂少蔬果 腸道健康拉警報

大腸直腸癌跟絕大多數癌症一樣,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醫師替病患檢視生活、飲食習慣發現,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抽煙、喝酒都有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尤其是蔬果、膳食纖維吃的少,排便不順的人,更容易讓致癌物質停留在腸道內,腸道健康因此亮紅燈!

醫師解釋,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99%由腸道消化吸收,並有7成淋巴系統分布,因此腸道健康攸關全身健康。如果腸道不健康,消化吸收先受到影響,接著免疫系統也出問題,出現肌膚粗糙、口臭、頭痛、血液循環變差等,所以近年來醫界學者不斷大聲疾呼,作好腸道的「體內環保」,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關鍵。

增加腸道內好菌 腸道健康再加倍

除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多運動、少菸酒,多吃蔬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增加腸道內的好菌數量,對於腸道健康更是重要課題。因為人體腸道中的好菌壞菌有一定比例,壞菌多,好菌就會減少;反之,一旦好菌增加,壞菌則減少。

醫師提醒,當腸道內壞菌比例高於好菌,腸道功能失衡,就會引起腸道問題,所以保護腸道內的好菌並且增加好菌數量,是促進腸道健康的重要功課,一旦腸道好菌增多,營養吸收、排毒等功能正常運作,免疫力自然提高,也大大減少腸道病變的風險。

增加好菌 選擇複方補充品

一般人受限於生活、工作忙碌,要顧好腸道健康該怎麼做最方便?除了注意飲食之外,營養師建議挑選方便、有效的補充食品,一樣可以增加腸道好菌。例如添加木寡醣、膳食纖維的乳酸菌,不但增加腸胃蠕動改善便秘,還可以提高乳酸菌的活性,每天兩包餐後食用,增加腸道好菌數量、照顧腸道的健康。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肺癌專家開砲 早期肺癌磁振造影「沒用」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
國內多名肺癌專家昨天呼籲,便宜的「低劑量」斷層掃描才是篩檢肺癌的有效工具。
記者周永受/攝影

國內從事肺癌治療的重量級醫師昨天直斥,國內有些醫院推動以磁振造影(MRI)或正子斷層掃描(PET)等高價健檢來篩檢肺癌,「一點用處也沒有」。
健康科學基金會昨天舉辦「肺癌: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記者會,台大醫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在會中嚴肅指出,磁振造影或正子斷層掃描篩檢肺癌,對早期肺癌篩檢「絕對沒有用」、「一點用也沒有」,這兩種檢查儀器,只適合確診後追蹤。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也點名,國內有醫院結合保險公司,推廣正子掃描高階健檢,還用正子掃描篩檢肺癌,這事有人提到國際醫學研討會報告,「與會學者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種儀器對肺癌篩檢根本不足為憑。

蔡俊明說,國內非小細胞癌患者,占八成五至九成,其中肺腺癌又占五成,從MRI或PET掃描,不易發現肺腺癌成長訊號。

健康科學基金會董事長吳成文說,吸菸者、有家族病史者,發生肺癌機率,高出一般人數倍,還好現今一公分以下肺癌切除,治癒率可達八成五至九成。

吳成文表示,美國大型研究指出,以低劑量電腦斷層和X光檢查比較,發現前者可降低肺癌死亡率兩成。

楊泮池說,每人一年可接受一百五十張至兩百張胸部X光的輻射量;若是做低劑量、無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每次約是廿張輻射量;做一張有顯影劑電腦斷層,等於照一百張胸部X光;若只是做健檢者,最好選無顯影劑的電腦斷層。他建議,可在四十歲時,做第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但還是要視個人狀況而定。

【2011/04/23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試用電腦斷層 醫師才知罹癌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

肺癌是台灣男、女性癌症死亡的頭號殺手,台北榮民總醫院近兩年就有三名曾任高階主管的醫師罹患肺癌。

北榮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昨天在健康科學基金會記者會上說,該院近一年來,有兩位退休醫師,回院試用醫院新購的二五六切電腦斷層,原是來打算檢查心臟冠狀動脈,順便檢查肺部,卻發現一人罹患肺癌第一期A,另一人是肺癌第一期B。

據了解,兩人都屬教授級醫師,並曾擔任科內主管職,所幸發現得早,已經手術切除後康復出院。

另一位北榮胸腔部主管級醫師,兩年前也發現罹患肺癌,手術後已康復,現在定期追蹤。

蔡俊明多年從事肺癌治療,現在約有兩百名肺癌或疑似肺癌病人,在他門診追蹤,面對同僚陸續發現得肺癌,令他頗為感慨,他因此呼籲,應用對篩檢儀器,才能早期發現。

北榮人也說,北榮婦產科醫師楊勉力,二○○五年因呼吸困難、腹痛,檢查才發現已是肺癌第四期了,錯過開刀時機,後來因肺癌併發肺動脈血栓過世。

台大醫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說,有七成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特別是女性肺腺癌,幾乎都是不吸菸族群,令人擔心。

【2011/04/23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