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康健雜誌
 

你需要做大腸鏡檢查嗎?
 
 
1988年,腸癌是台灣第五大癌症,到了1998年,它已竄升為第三位。

腸癌已是逐年增加的文明病,

然而完整的檢查與早期的切除,可以有效的預防腸癌的發生。

腸癌檢查是怎麼回事嗎?什麼人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

文.吳若女

2000/05 康健雜誌 19期

很多人逃避照大腸鏡,因為聽說那是苦不堪言的經驗,有些人則是覺得尷尬不自在,讓一個管子從肛門插進去,通達所有的腸子。

"

最近有一種新科技稱為「虛擬影像大腸鏡」(virtual colonoscopy),利用高速電腦局部X光掃瞄呈現腸子的三面影像。德州大學醫學院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理文表示,它能幫助醫生找出80%的癌症病灶。

腸癌是美國第三大癌症,一年有13萬人罹患腸癌,有一半的人因而死亡。在1988年,腸癌是台灣第五大癌症,到了1998年,它已竄升到第三位。腸癌的發生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1996年,台灣地區每10萬人中就有24.49個新發現病例,換句話說,台灣地區當年總共有5,252個新發生病例。

一般來說,腸癌若能接受治療,可有一半的存活率,若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的存活率在90%以上。新的「虛擬影像大腸鏡」可以舒緩病患對傳統大腸鏡的排斥,增加檢查的意願。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呂樹炎表示,這種新科技可以幫助醫生深入了解病人的狀況,如腸子腫瘤的位置、大小、侵犯周圍的情形,做一個好的評估。但若是有問題,還是要用大腸鏡去看或做切片,化驗確定是不是癌症。「新科技有幫助,但不能完全取代大腸鏡,」他說。

檢查腸癌的幾種方法

目前檢查腸癌的方法有:糞便潛血篩檢、大腸X光和大腸鏡檢查。

大腸直腸的問題,通常是用糞便潛血來做初步篩選,若呈現陽性反應才做進一步檢查,如大腸X光或大腸鏡檢查,以確定大腸或直腸是否有腫瘤。

但有很多因素會造成糞便潛血篩檢的誤差,例如痔瘡出血、肛門裂傷或發炎,都會造成陽性反應。還有一些食物,如肉類或豬血湯,植物中有一些酵素,也會造成假陽性。

鋇劑大腸X光檢查,是從肛門灌一種白白的鋇劑(顯影劑)到腸裏,如果有腫瘤就可以看得到,這是最早使用的方法。

鋇劑本身也有很多誤差,如檢查前大便若沒有解乾淨,大腸X光看起來就是一顆一顆的,誤以為是息肉。或者,濃度配得不好,或照得不好,都會影響醫生的判讀。

大腸鏡是一個管子從肛門插入,從直腸到盲腸,長度約有一百多公分。做一次完整的腸鏡檢查平均需要10分鐘,腸子比較直的人很容易做,3~5分鐘就可完成。腸子轉來轉去,甚至打結的人,醫生可能要花30分鐘,才能做完一次檢查。

大腸鏡可以診斷(做切片)、也可以治療(拿息肉),大腸鏡還是站在診斷腸癌的第一位,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法。若大腸鏡沒辦法看完病人所有的大腸,則配合大腸鋇劑和X光來檢查。

新的電腦斷層是透過影像,把一個大腸的輪廓組合起來,腸子哪個地方比較厚或長東西,可以透過電腦看得出來。呂樹炎表示,台灣大部份醫院都有機器,但軟體不足,還需要向國外購買,才能將影像組合起來,呈現一個完整的大腸影像。

什麼人該做大腸鏡檢查?

既然大腸鏡是無可避免的最後利器,那麼什麼人一定要做這種檢查呢?

呂樹炎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大腸像一個下水道,用了50年應做一次徹底的檢查,這樣比較放心。」50歲以上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增高。因此,50歲以上,不分男女,都應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不能只檢查一部份。

此外,高危險群也要做腸鏡檢查。家屬中有人曾罹患大腸癌,如父母或兄弟姊妹,或者自己曾有大腸息肉或直腸息肉,或曾得過大腸直腸癌,開刀拿掉,仍在追縱者,都是高危險群。

拿掉息肉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大腸癌直腸癌有90%以上是由息肉長大變化而來的,息肉是良性的,癌症是惡性的。在息肉還是良性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拿掉。

做大腸鏡檢查是否真的那麼痛?

呂樹炎解釋,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腸子愈長愈深,就會愈不舒服。有的人腸子比較彎,甚至打幾個轉,做起來難度高,當然也會比較痛。做大腸鏡不舒服,可以做輕微麻醉,病人還是清醒,但比較不痛。

大腸癌和直腸癌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以前人多是簡單的蔬果穀類,少有大魚大肉,現代人高脂肪高油脂的飲食,帶給腸胃沉重的負擔,腸癌可說是一種典型的文明病。雖然最近有研究顯示,多吃纖維含量多的食物未必可防腸癌,但大多數醫生仍建議,多吃高纖食物、少吃紅肉,加上適度運動加強代謝,50歲以上及高危險群,都應做定期檢查。

(審稿專家: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呂樹炎)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無痛大腸鏡 全身麻醉得多花四千
 
 
2007/01/21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許多人一聽到要做大腸鏡檢查,就退避三舍,一根長管從肛門進入人體,直通至大腸,許多人直呼比生孩子還痛。近年來不少醫院都推出了無痛大腸鏡,但有的只多收50元,有些卻得多收4000元,其間奧妙,值得民眾多比較。

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年約新增8000多名大腸直腸癌個案,每年死於大腸直腸癌者則有4000人左右,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血便、大便習慣改變、解不乾淨等症狀,才會有所警覺,到院接受篩檢。

邱建銘指出,目前篩檢大腸直腸癌的方法以糞便潛血檢查為主,幾乎每個公司行號的員工健檢都會包括這一項,但準確度僅約三至五成。

一旦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反應,就應接受大腸鏡檢查,進一步找出大腸直腸中是否有瘜肉或是腫瘤,只可惜許多民眾一聽到要做大腸鏡,擔心會很痛,就被嚇跑了。

為了試看看,大腸鏡倒底有多痛?台北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簡俊榮自己也試過,躺在病床上,先以注射了鎮靜劑肌肉,然後再接受大腸鏡檢查。

張簡俊榮笑著說,其實做大腸鏡,並沒有想像中地痛,還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但有些人對痛較敏感,只好全身麻醉,等到沒有知覺之後,再做檢查,這必須多花上4000元。

對於偏遠地區的民眾來說,實在捨不得要多花幾千元,為了提高民眾篩檢意願,沙鹿童綜合醫院則以鎮靜劑血管注射來取代麻醉劑,費用則只有一般醫院的八十分之一,只要多收50 元。

沙鹿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邱建銘表示,全身麻醉需要多請麻醉師,且藥物較貴,單純使用鎮靜劑靜脈注射,只需多一根鎮靜藥物的費用,差不多只要50元。

全身麻醉與鎮靜劑靜脈注射的費用相差甚多,效果是否有差別?邱建銘指出,後者當然差了一點,不過,只要醫師的檢查技術較好,病人還是不會覺得太痛。

邱建銘說,城鄉差距確實出現在醫療技術方面,大部分病患一聽到要做無痛大腸鏡得多花4000元,都會打退堂鼓,如果只要多收50元,就能提升病患的篩檢意願。

【2007/01/21 聯合晚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大林慈濟醫院
 

大林慈院:改良大腸鏡檢查 癌檢不受苦
 
 
2010年6月02日 黃小娟   

"
  大林慈濟醫院投入心力,想要找出除了麻醉之外,能讓患者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感到無痛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發現檢查時,打入較少的空氣,就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現年六十一歲的翁先生,多年來飽受血便的困擾,卻因害怕做大腸鏡,遲遲不敢前往醫院。直到來到大林慈濟醫院,經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醫師以改良的大腸鏡檢查法,檢查出是罹患了大腸息肉症;檢查過程,翁先生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大腸鏡手術採「低壓充氣」 造福受檢者

做大腸鏡檢查,即使不麻醉,也不會痛苦難耐!謝毓錫主任多年來投入大腸鏡檢查的改良研究,希望能減輕病人檢查時的痛苦,提高受檢意願,讓更多隱藏的大腸癌高危險群,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日前他的研究論文「低壓充氣為大腸鏡最佳選擇」,更獲刊登於美國知名期刊《消化疾病科學(Dig Dis Sci)》。

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前身,絕大多數大腸癌,都是由息肉經過數年時間後形成。現代人因飲食、生活習慣等問題,罹患大腸息肉的情況很常見,但許多人因害怕接受大腸鏡檢查,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先機。

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投入心力,想要找出除了麻醉之外,能讓患者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感到無痛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發現檢查時,打入較少的空氣,就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謝毓錫主任表示,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需將受檢者大腸充氣,但若充氣太少,壓力不足,無法將大腸撐開,檢查速度較慢;但若充氣過多,會造成患者腹脹不適,且乙狀結腸會變得更彎,使大腸鏡不易通過。因此研究使用局部低壓充氣法,在前半段檢查時,只用正常壓力的三分之一充氣,不致於使乙狀結腸變長;待進入後半段後,再改用高壓充氣,可縮短檢查時間,受檢者做完檢查後也較不易脹氣。

50到70歲以上民眾 可2年一次免費篩檢

謝毓錫表示,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過去的研究顯示,可以減少70%至90%的大腸癌,現在除了低壓充氣法外,還更進一步發展,以水取代空氣的檢查方法。經臨床調查,有40%的受檢者在未使用麻醉藥的情況下,完全不感覺疼痛。

翁先生說,「之前聽人說做大腸鏡很痛,但是我做大腸鏡檢查一點都不覺得怎麼樣。」翁先生頻繁復發的大腸息肉,經大腸鏡檢查和切除,目前生活一切如常,但仍需定期回診追蹤。謝毓錫主任提醒,50歲以上是大腸癌好發年齡,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未滿70歲的民眾,提供2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可多加利用。

(撰文者:黃小娟 報導:大林慈濟醫院公共播傳室)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大紀元新聞網
 

哪些人該接受大腸鏡檢查?
 
 
作者﹕黃啟栓(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報載某大醫院因體檢大腸鏡檢引發腸穿孔,導致病患接受緊急手術,而於後期發生腸阻塞之併發症,致使多數人對大腸鏡檢深感憂慮。

大腸鏡(Colonoscopy)是評估和診斷治療大腸疾患最重要的利器。現代所使用的大腸鏡檢可說是安全且易於操作。目前大腸疾患的診查,最常使用的是大腸鏡檢及鋇劑照影兩個項目。對於大腸疾患的患者,何者為優,目前雖仍有爭議,但大腸鏡經常被用在鋇劑攝影檢查有不正常時之再確認。如果發現大腸直腸瘜肉,良性者可同時切除,如無法被切除亦可行切片檢查,可說是大疾病診斷上相當重要且不可或缺之工具。

一般而言,單純之大腸鏡檢導致腸穿孔之比例約為0.25%。亦即約四百人中才有一人,發生率相當低。即使統計上包含瘜肉切除的情形,其導致腸穿之總比例約亦只有0.33%。因此,大腸鏡檢是一項安全且簡易之檢查。

哪些人該接受大腸鏡檢查呢?簡單來說,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者,一定是必須接受大腸鏡檢查的。而哪些人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呢?

可歸納如下:

大腸癌患者之血親。

大腸癌經手術後者。

過去曾罹患大腸腺瘤者。

過去曾罹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者。

家族性大腸息肉群症者及其血親。

曾患乳癌者。

其次,血便、腹痛、長期腹瀉、貧血患者、排便習慣改變及前述鋇劑攝影有異常者,均應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即使非以上情形者,年過45歲也應接受至少一次的大腸鏡檢,然後再根據有無息肉或腸炎來決定後續追蹤的問題與期限。

總之,忍受一時大腸鏡檢的不舒服及承擔極些微的檢查風險,可以換得不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喜悅,這樣的投資絕對是值得的。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大紀元新聞網
 

台衛署:每7分鐘1人罹癌 大腸癌蟬聯首位
 
 
【大紀元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5日電)衛生署今天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約每7分鐘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蟬聯發生人數首位,女性甲狀腺癌與乳癌、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增加率最高。

"
衛生署5日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約每7分鐘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蟬聯發生人數首位。(圖為大腸癌圖樣,中央社資料照片。)

這項「9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96年有7萬5769名國人罹癌,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診斷為癌症,人數比95年增加3.4%。。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就性別而言,男性發生癌症人數是女性的1.4倍;由於抽菸與嚼檳榔人口男多於女,男性食道癌及口腔癌的罹癌人數分別是女性的12.7及11.3倍,且罹癌人口多為中壯年。

就各癌人數而言,大腸癌1萬511人數最多,大約每50分鐘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其次是肝癌、肺癌、女性乳癌、口腔癌,這5種癌症佔所有癌症發生人口的56%。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說,交叉分析顯示,女性癌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是乳癌和甲狀腺癌,兩種癌症都和女性荷爾蒙有關,高油脂、高熱量的西化飲食影響女性荷蒙爾,提高罹癌風險。

另外,近10年來醫界認為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罹癌年齡比歐美女性提早10年;不過,孔憲蘭說,從歷年癌症登記數據看來,女性乳癌的中位年齡是51歲,並沒有年輕化現象。

邱淑媞說,男性攝護腺癌也沒有年輕化,雖有醫界人士主張應擴大篩檢攝護腺癌腫瘤抗原;然而,攝護腺癌生長緩慢,從醫學文獻可知,死於其他疾病的老年男性在解剖後才發現攝護腺癌。

孔憲蘭表示,就長期趨勢觀察,飲食西化的趨勢下,大腸癌發生率恐將直線上升;肝癌發生率在B肝疫苗全面接種多年後開始下降;而口腔癌部分,即使所有紅唇族都不再嚼檳榔,過去累積的傷害仍會使口腔癌人數持續上升。
  
2/5/2010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中時健康網
 

早期發現大腸癌 存活率八成以上
 
 
【中國時報 陳鈞凱、李盛雯/台北報導】2010.11.17

  怎麼會是我?聞癌色變,是罹患大腸癌病人的第一反應,而定期篩檢可能會救你一命!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我國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一萬多人罹患,去年四千五百多人因而死亡。

大腸癌的發生大多先經過息肉再轉化為癌症。國民健康局表示,研究證實每一至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二至三成大腸癌死亡率。

  台大醫院腸胃科翁昭旼醫師指出,早期發現大腸癌,五年存活率超過八成,有些甚至不必挨刀,接受門診內視鏡治療,不到半小時就能回家。健康局目前補助五十到六十九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這項檢查簡單、不需限制飲食,隨時可採檢且靈敏度高,是預防大腸癌利器,民眾應愛惜健康,早早做檢查,當檢查呈陽性就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篩檢很重要,健康局說,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在後續接受大腸鏡確診時,除確認是否罹癌,尚可同時發現是否有息肉,息肉經治療後還可預防大腸癌。早期大腸癌(第零期與第一期)經治療後,五年存活率超過八成;若拖到第四期才發現,存活率僅剩一成二。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翁昭旼表示,平時排便可多留意,不要回頭一按就沖掉,多看幾眼,說不定就發現不尋常的蛛絲馬跡,及時挽救生命。千萬別等有症狀才後悔。翁昭旼說,等到病人出現有明顯排便習慣改變、出血、排便時伴隨絞痛,多已是大腸癌晚期,治療較棘手。不要懼怕大腸鏡檢查,目前醫療技術進步,多數醫療院所都有無痛大腸鏡,別諱疾忌醫。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中山醫訊
 

大腸鏡檢查不再是一個恐怖的過程
 
 
腸胃內科內視鏡室負責醫師 林俊哲

隨著生活水準的進步及飲食習慣的日漸精緻,罹患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疾病之患者逐漸增加。依照「大腸腺瘤次序論」(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大腸癌大部分源自於早期為良性之腺瘤性(Adenomatous)瘜肉。若能早期發現腺瘤性瘜肉,可利用內視鏡方式,輕易利用套環將瘜肉切除,可避免若干年後轉化為大腸惡性腫瘤(Colon Cancer)之風險。

然而早期之小型瘜肉甚至癌化變灶,大部分不會引起顯著症狀,因而容易被忽略。而且因為傳統大腸鏡檢查之操作方法常造成病患相當程度的痛楚不適;一般人或者曾經親自接受過大腸鏡檢查,或者經親友經驗口耳相傳,常對大腸鏡檢查聞之而色變,視此檢查為畏途。而對大部分醫師而言,亦會認為大腸鏡檢查操作時不僅費力且耗時(檢查時間可能會超過一小時),更造成患者不適,因而較少安排操作此種常規檢查。目前國內普遍採用的大腸鏡檢查,所以會痛,是因為採取兩人操作法,由醫師控制大腸鏡把手,由助手負責插入抽出。插入不順暢,過度用力插入時,大腸鏡前端會過度伸張或空氣量過多,都會造成劇痛。

而近來,許多健檢院所常標榜「無痛性大腸鏡」之操作;事實上是利用麻醉技術使患者短暫失去意識後施行檢查。其好處當然患者可於無痛(意識)下順利進行檢查,但其缺點為:(1)患者需額外負擔麻醉費用;(2)增加了因麻醉而產生併發症的風險;(3)患者於無意識下,無法及時向醫師反應檢查時自身的感覺(患者若有輕微不適,即可提醒醫師注意是否大腸過度被撐開或空氣量過多),因而可能增加大腸鏡檢查時發生併發症(如腸穿孔)的危險。事實上,大腸鏡檢查不可能且不必要達到完全無痛(意識)的程度。但是利用操作技術的精進,可使患者僅接受相當輕度的減痛鎮靜而非全身麻醉;患者可於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檢查,而其感受的不適卻可顯著減輕(少痛)。本院腸胃內科自民國八十九年七月起即逐步採用此種「單人操作(one-man)少痛全大腸內視鏡操作法」,近一年半來計有688名患者接受此種方式檢查。不僅縮短了檢查時間,並且顯著降低患者之不適。「單人操作少痛全大腸內視鏡操作法」是由醫師一人完全操控,右手做插入、抽出及轉動的動作,左手控制大腸鏡手把,使大腸鏡前端上下、左右轉動自如。調整大腸空氣量的進出,受檢者只要適時改變體位,左臥、右臥、仰臥等,就可順利將大腸鏡由肛門進入乙狀結腸、下結腸、橫行結腸、上行結腸,直到盲腸。

在此688例患者當中,有82%的受檢者可於15分鐘內順利完成檢查;75%的受檢者感覺不適之程度不如術前所預期之嚴重;曾經過傳統大腸鏡操作法之受檢者有86﹪自覺不適感較前次檢查輕微;甚至於曾經過胃鏡檢查的受檢者中有54﹪自覺不適感較胃鏡檢查時輕微;而所有病患術前所投以之止痛鎮靜劑之劑量僅為傳統用法之半量。於此688名患者中,共檢出109例大腸瘜肉,並同時利用內視鏡瘜肉切除術,順利且安全地將瘜肉完全切除。

經過技術及儀器之改良,大腸鏡檢查不再是一種恐怖的經驗。尤其可能是罹患大腸癌之高危險群之患者,包括大於45歲、排便習慣改變(尤其是排便困難)、出現便血徵狀、曾有大腸癌之家族史,或曾有大腸瘜肉病史之病患,均應考慮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期儘早檢出癌前病變,避免大腸癌之罹病。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King Net國家網路醫院
 

無痛大腸鏡檢查加少量止痛藥檢查更順暢  
 
 
舒服地睡一覺醒來,大腸鏡檢查就做好了!早期做大腸鏡檢查,既疼痛又尷尬,讓許多民眾聞之色變,在做全身健檢時寧願跳過不做,卻可能因而錯失疾病治療先機。如今無痛大腸鏡已十分普遍,大林慈濟醫院更研究發現,在麻醉藥物中加入少量止痛藥,可以讓病人檢查過程更順利、恢復更迅速。這項研究成果並獲刊登於國際知名腸胃科醫學期刊。

大腸直腸癌佔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二名,在男性僅次於肝癌,在女性僅次於乳癌;不過大腸直腸癌治療效果佳,尤其第一期患者的治癒率和存活率超過九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有效。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50歲以上尤其有症狀者應考慮全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者最好提早至40歲。

一般民眾認為大腸鏡是一種很不舒服的檢查,在做全身健檢時常會省略不做,其實現今無痛大腸鏡檢查已十分普遍,謝毓錫主任表示,大林慈濟醫院健檢中心已做超過兩萬例,並未有嚴重副作用產生,民眾可以放心受檢。

目前醫界在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時,多數醫院會在麻醉藥中添加少量止痛藥,但也有醫院僅使用麻醉藥。為了解添加止痛藥對於病人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的容忍度、恢復時間及舒適感等是否有幫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特別針對到健檢中心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在取得同意後進行研究。

大林慈濟醫院的研究結果發現,使用麻醉藥添加少量止痛藥的民眾,可減少麻醉藥的使用量,麻醉品質較佳,減少過程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因疼痛而造成檢查中斷,而且檢查後會比不加止痛藥的對照組早一點甦醒,約5-6分鐘即可說話,10分鐘內大部份受檢者都會清醒,而且約20分鐘內即可離開恢復室,自由行動,也就是受檢者的忍受度和恢復情況都比對照組更佳,這項研究結果並獲刊登於臨床腸胃病學期刊(J Clin Gastroenterol 2009;43)。

本文由【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結直腸癌照護網
 

虛擬大腸鏡檢查
 
       
因為全大腸鏡檢查需要將內視鏡放入到結腸的最裡端,有些病人因為害怕疼痛還需要自費使用麻醉,因而發展出較不具侵入性的虛擬大腸鏡檢查。它是運用3D影像的電腦斷層達到類似內視鏡影像的效果,優點是無疼痛且時間短,但缺點是若發現瘜肉需再做傳統大腸鏡作切除及做切片檢查。虛擬大腸鏡對瘜肉診斷敏感率依大小而不同:大於1公分約90%, 0.5-1公分約80%, 小於0.5公分約50% ,總假陽性率約15%。

檢查作法:   

"

1.先肌肉注射抗膽鹼激性的藥物buscopan來避免大腸收縮蠕動或無法張開。

2.插入肛管, 用手持式打氣工具或類似腹腔鏡灌氣機器打入1-2升空氣或二氧化碳。

3.靜脈注射顯影劑(可以增加中型瘜肉 (0.5-0.9cm) 的診斷率及分辨腸道瘜肉及糞便。

4.先照一張電腦斷層定位圖 (topography) 以評估大腸內空氣是否足夠,之後在一次的閉氣下做整個大腸的掃描。除平躺外,過程中需要改變姿勢再掃描一次,以利用重力將未良好撐開的腸子撐開或改變腸內液體位置幫助診斷。

事先的準備:
  

檢查前一天需要開始低渣飲食

口服瀉藥,需要在2-3小時內喝下大量的溶液以使腸道清空
(有些醫院則是用較少量的藥水(約200ml))。

檢查前一天晚上半夜後開始禁食到檢查前

"

有時在檢查當天早上還可用塞肛門瀉藥(Dulcolax supp)
以幫助大腸後端的排空。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大腸鏡檢查注意事項
 
 
【聯合報╱記者許峻彬/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研究顯示,大腸鏡檢查前的清腸,若從受檢前一天晚上改到檢查當天早上才做,可讓腸道較乾淨,平均多發現近一顆息肉。而息肉未來有演變成大腸癌的可能,台大健康檢查也將在最近改變大腸鏡清腸流程。

台大健康管理中心醫師、專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表示,台大健檢的清腸時間,今年下半年將更動,住台北市的受檢者在檢查當天清晨四點喝清腸藥,拉肚子六到七次後,大約六點完成清腸,九到十二點間做大腸鏡,剛好在清腸後六到九小時最乾淨的黃金時段,此時醫師可清楚觀察與摘除息肉,不受小腸掉落的大便遮蓋影響,因此不需要再灌腸。

邱瀚模說,研究團隊是以九十三年到台大健檢,第一次大腸鏡發現有大腸息肉、第二次到院準備切除的民眾一百廿一人為研究對象,分成當天早上喝清腸藥與前一天晚上喝清腸藥兩組。兩組分別有六十一與六十人,平均年齡為五十七點五與五十六點三歲,性別兩組大致相同。

邱瀚模表示,第二次做大腸鏡時發現,當天清晨清腸這一組,平均每人可發現二點七八顆息肉,前一天晚上清腸這一組,平均每人發現一點九顆,前一夜清腸比當天清腸者,多了近一顆外,單統計容易演變成惡性的大腸息肉,當天清腸組每人平均也發現零點八七顆,比前一天清腸組的零點五五顆多。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去年十二月的「美國腸胃學期刊」。


邱瀚模指出,歐美國家民眾是把清腸藥藥粉溶在四公升的水後再喝,國內民眾因為體型較小,多以泡成兩公升水的清腸藥,分量較少,因此清腸的時間更為重要,才能讓大腸更乾淨,醫師觀察更完整。


邱瀚模表示,大腸息肉在五到十年後,可能演變成大腸癌,切除息肉可降低百分之八十的大腸癌風險;受檢前一天晚上清腸,通常隔天受檢時,已超過喝清腸藥後六到九小時大腸最乾淨的黃金時段,這時小腸的大便可能有部分已掉落大腸蓋住息肉。

【聯合報╱記者許峻彬/台北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科主任張君照表示,北醫採用大腸鏡檢查前一天晚上喝一千西西清腸藥,受檢當天早上再喝一千西西的方式,與前一天晚上喝完兩千西西比較,大腸確實比較乾淨,息肉偵測率較高。

張君照說明,病人前一天晚上喝完全部的清腸藥,經過一個晚上,小腸的東西會流到大腸,因此北醫才會在兼顧病人的方便考量下,把清腸藥分成兩天兩次喝,受檢者都不需要再做灌腸。他相當支持台大的研究結果。

高雄縣義大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張吉仰表示,台大的研究是系統性地進行,結果相當可信,日本大部分醫院在健康檢查或門診做大腸鏡,也是請病人在當天早上喝清腸藥。義大醫院的腸胃科門診大腸鏡檢查,病人在受檢當天早上五點喝清腸藥,七點喝完,九點出門到醫院,清腸都很乾淨。

張吉仰指出,前一天晚上清腸的模式,健檢民眾通常因清腸較不乾淨,都得再灌腸,但灌腸後,靠近小腸部分的大腸仍不乾淨,容易受大便與腸液的遮蓋。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呂至剛表示,該院健檢清腸在受檢前一天晚上做,大部分民眾清得滿乾淨的,如果受檢當天解大便沒有到清水的程度,會用甘油再灌腸。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清腸藥喝下去後兩小時內都在拉肚子,若在受檢當天清腸,他擔心病人在來醫院的車程途中或等待時拉肚子,可能增加病人困擾。

【2007/06/12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中時健康
 

不作逃兵 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勇敢作大腸鏡檢查

【中國時報 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常因怕痛而不願接受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是救命最好方法,但大腸癌篩檢逃兵多,檢查結果為陽性者,高達三成民眾選擇落跑,逃避做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

  這些民眾中一半的人已有息肉,二十五分之一已有癌症,國民健康局呼籲,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免錯失治療機會。有民眾想用另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來確認,因腫瘤和息肉受糞便摩擦而流血,通常是間歇而非持續性發生,所以正確做法是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時,都應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認。

  健康局表示,糞便潛血檢查不需飲食限制,隨時可採檢,民眾拿到醫院提供含保存液的採檢容器,在家上大號時將糞便大在舖放衛生紙的廁所地面上(避免馬桶內污水及尿液污染),旋開採檢管一端的綠色蓋子,取出採集棒,在糞便的不同表面來回輕劃檢體,使少量糞便覆蓋溝槽,再把棒子插回採檢管,將蓋子用力壓緊並儘快送檢,如無法當天送檢,記得先存放冰箱冷藏,以免潛在血液在室溫下被破壞。

  大腸癌是可預防、可篩檢,且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很高的癌症,預防大腸癌應從本身做起,養成運動習慣,改變飲食習慣,多蔬果、少油脂、少肉類,50-69歲民眾記得定期接受政府補助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病程發展慢,從癌前病變的腺癌瘜肉到癌化約五到十年,期間只要被篩檢出來,馬上手術切除腺癌瘜肉,臨床數字顯示,零期到一期病人五年存活率近80%,堪稱篩檢投資報酬最好的癌症。只要初檢有陽性反應,應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怕痛的人可選無痛式大腸鏡檢查,透過簡易麻醉消除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定期大腸癌篩檢可以挽救你的生命
 
 
台北榮民總醫院
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  主治醫師 / 王煥昇
 
        如果你接到家人打來的這通電話,可能會非常驚慌。因為他就像你一般身體健康,但是現在這個訊息則令你害怕。 他說:「醫師發現我的大腸裡長了一顆大息肉。醫師說可能是癌症。」他又說:「你也應該去看醫師,因為大腸息肉病人的親屬,也有較大的危險和機會產生大腸息肉,甚至於大腸癌。」

        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接受他的建議。大腸癌通常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目前在台灣已經位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名。但是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診斷出來,通常是可以治癒的。所以知道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是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什麼是大腸癌?

        大腸癌就是從大腸長出的癌症。大腸屬於消化道的後面部份,包括結腸和直腸,負責貯存排泄物,直到排泄物排出體外。結腸大約有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八十公分的長度,分四部份。一是升結腸,在腹腔右側;二是橫結腸,從腹腔右側橫跨到左側,連接到第三部份就是左側的降結腸;第四部份因為形狀呈乙狀彎曲連接到直腸,所以稱為乙狀結腸。直腸則約有二十公分到二十五公分,連接到最後的肛門。

        在台灣,每年大約有5472人發生大腸癌〈衛生署86年統計資料〉,有3376人因大腸癌死亡〈衛生署89年統計資料〉。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並減少大腸癌造成的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發現並切除,和早期診斷大腸癌並手術治療。

問題出在那裡?

      大腸的良性息肉相當常見,我們相信超過六十歲的人,至少有一半的人大腸內生長著某種息肉。雖然,大部份的大腸息肉是無害的,經常在作大腸癌篩檢時、或是檢查其它疾病時才發現。但是,有些息肉具有惡化成癌症的潛在能力,所以當醫師發現息肉時,要將息肉切除。

        大腸癌的發生是因為大腸的細胞(通常是息肉內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變化而且增殖失去控制。癌細胞也能經由血液循環散布到身體的其它部份,這種情況稱為轉移。大部份的大腸癌歸屬腺癌類,是從結腸或直腸的腺體細胞轉變的。大腸癌和其它癌症比較,生長的速度較慢,早期也幾乎沒有任何徵狀,所以應該積極主動的接受大腸癌篩檢,而不是等待發生徵狀時才尋求檢查治療。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1.年齡: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癌病人,年齡大於五十歲。

      2.飲食:

         大腸癌的發生似乎和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飲食有關。

      3.息肉:

          如果你的體質容易產生某類息肉,便有較高的危險性發生大腸癌。

      4.家族病史:

          家人罹患大腸癌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大約百分之十的大腸癌病人,已有親屬罹患大腸癌。

          5.個人病史:

          研究顯示卵巢、子宮、或乳房癌症的女性,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增加。而大腸癌病人更要預防第二次罹患大腸癌。

  6.身體活動量小的人:

          適當運動量的人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較低。

          7.飲酒和吸煙:

        吸煙可能會增加產生大腸癌的危險,規律地飲酒(特別是啤酒)顯示會加重危險性。

          8.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腸炎,增加危險性。

大腸癌的徵狀

    沒有大腸癌的徵狀不代表沒有大腸癌或息肉。實際上,很多人在大腸癌相當嚴重的時候,才出現徵狀。可能的徵狀包括:

    1.排便出血

    2.排便習慣改變

    3.像鉛筆般細的糞便

    4.腹痛或絞痛

    5.不明原因的持續想排便

    6.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篩檢和診斷

    大部份的大腸癌是從息肉演變的。篩檢重要的便是,發現癌變前的息肉,及早切除比較簡單。另外,篩檢可早期診斷大腸癌,及早治療大腸癌的效果最好。所以,不要等有徵狀再尋求檢查。請考慮定期的篩檢,趁早發現還未產生徵狀的大腸息肉或大腸癌。

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的範圍,包括腫瘤、腫瘤所在的一段大腸、鄰近的血管和淋巴組織,以達到完全清除癌組織的目標。然後再將其餘正常的大腸連接起來,恢復排便功能。在某些病情之下,要為病人建立暫時性的或永久性的人工肛門,讓身體產生的糞便排出體外。在過去永久性的人工肛門,曾經是直腸癌手術必然的結果。現在因技術的不斷進步,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直腸癌病人,需要永久性的人工肛門。

    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則作為輔助性治療。對於癌細胞已經侵入淋巴結的病人,運用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可以降低部份手術病人癌復發的危險,改善手術存活率。

    接受結腸直腸癌治療之後,不代表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你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必須接受定期的追蹤與檢查,例如大腸鏡,抽血檢驗,胸部X光,和超音波檢查等等。

大腸癌的預防

     目前為止,雖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朝降低危險因子努力。請檢視自己是否有本文所提到的危險因子;如果有,請立刻找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詢問,進行篩檢。因為只有及早篩檢發現問題,才能在問題惡化前妥善治療。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五十歲,但是沒有其它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和徵狀,我建議每五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纖維鏡或是大腸鏡檢查。千萬不要因恐懼或怕羞而妨礙你的生命。此外請告訴朋友和家人篩檢的重要性和好處。特別是如果你已經確定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的話,一定要告訴其它家族成員,因為他們也成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


我在3月2日也在北榮做了大腸鏡檢查
其實這個檢查簡直是天外飛來的
只不過上回在器官移植的門診裡
我的主治大夫告知我在當年移植前的評估檢查時
並未包括此項檢查
所以現在必須補做


其實我個人因為肝硬化的關係
平日就很注意自己上完大號之後的排便檢查
從外觀,形狀與色澤來判斷腸胃的健康度
以免重蹈當年拉了幾日的柏油便
卻未警覺那是因為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所造成
最終導致肝昏迷緊急送醫
一條老命差點不保的覆轍


由於自己的排便習慣良好
每天均正常排便一至二次
幾乎從不便秘
這可能得歸功於每日多攝取蔬果少吃油膩
加上心情盡量保持輕鬆不給自己壓力的關係
所以其實我對自己的腸道健康是蠻有信心的
不過因為年過半百
已進入大腸癌好發之高危險群
此時做個大腸鏡也就如同健康檢查一般
所以也就排定時間準備從容赴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