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對抗乳癌 尋找適合自己的療法
 
  
【撰文/鄭釗】 

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愈來愈多的女性同胞,不再以家庭為一輩子的生活重心,可是,單身、晚婚、高齡產婦卻可能成為乳癌高危險群。

根據統計,台灣每十萬名婦女中就有52.8人是乳癌患者,其中,30歲以後生第一胎的婦女,罹患乳癌機率增加,35歲才生育的女性得到乳癌的機會更是一般人的四倍。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俞志誠表示,愈早產子,得到乳癌的機率愈低,而產後能哺乳超過半年的婦女,更能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不過,有些婦女為了求子,進行人工受孕,進而罹患乳癌,像是藝人周丹薇,前不久就傳出罹癌消息,俞志誠指出,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的確是會造成乳癌的誘發率,另外,像是服用避孕藥超過兩年,停經期荷爾蒙的補充超過兩年,或是年輕女性使用治療青春痘的藥物,這類藥物之中都含有荷爾蒙,婦女長期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罹患乳癌的機率也就大大提高,因此,他也建議,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婦女可採取替代方式,來減少得到乳癌的風險。

他強調,有家族病史的婦女,像是媽媽和姐妹之中有人罹患乳癌,自己罹患乳癌會是平常人的四到十倍,如果不幸檢驗出罹癌,除了乳房定期追蹤,還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追蹤卵巢、子宮內膜及大腸檢驗。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俞志誠指出,乳癌零期病患,治癒率可以到98%,第一期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有90%,第二期也有88%到90%,可是到第三期就降低到70%到80%。

而乳癌治療方式,早期都是手術,腫瘤一公分以上或是淋巴感染,就會採取化療,如俗稱的小紅莓或紫杉醇等。經手術、化療後,基因檢測HER2陽性且併發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早期乳癌患者,目前使用的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的賀癌平及自費的新藥「AVASTIN」(癌思停)。所謂HER2陽性,是指乳癌患者受到體內癌細胞HER2基因過量表現的影響,他們的癌細胞不僅繁殖能力強,對部份化學治療藥物也容易有抗藥性,造成病患即使接受手術治療,癌細胞仍然有較高復發及轉移的機率。俞志誠說,乳癌患者大約有二到三成是HER2陽性,HER2陽性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賀癌平,可以有效抑制癌症復發率四到五成,在治療過程中相當有效,不過,有部份使用賀癌平患者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也有少數心臟毒性的案例,仍需依照醫囑謹慎使用。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大於1公分、淋巴轉移 要做一年標靶輔助療法
 
  
【元氣周報/記者廖乙臻/報導】

儘管醫學發展,乳癌不管是在早期發現、追蹤及治療上,都有長足進步,大幅提高存活率。

調查仍發現,乳癌病友最恐懼的就是「如果復發,該怎麼辦?」

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俞志誠表示,早期發現、完整治療,就可降低復發機率。另外,乳癌治療上已達成共識,只要腫瘤大於一公分,或淋巴轉移確認的HER-2陽性病患,都應在主要療程後,進行一年針劑標靶輔助療法,可降低四成復發機率。

如果癌症仍不幸復發,病患也無需太過恐慌。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曾令民說,為求較佳的治療效果,醫師多會以標靶藥物為基礎,加入一種化療藥物配合治療。一般而言,化療加上賀癌平,有效反應力、生命延續度都可提升至三成。

曾令民表示,1990年初期,歐美乳癌第四期患者平均存活率為14.5月。隨著治療癌症的種種藥物問世,如化療藥物、賀癌平等,存活率跟著提升,台灣的第四期乳癌患者存活率,已可達到兩年半。

針對罹患乳癌的婦女,健保已提供「淋巴轉移確認」患者的賀癌平給付,但俞志誠感嘆,「在美國,癌症患者只要是HER-2陽性,就可以申請賀癌平;在台灣,卻要確認淋巴真的轉移了,健保才給付」。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HER2陽性乳癌 化療+標靶 降低復發
 
  
【元氣周報/記者廖乙臻/報導】

國內一年新增乳癌個案約7000人,每年以7%速度成長。不同於西方女性好發年齡為50到65歲,東方女性平均早了10年,好發於40至50歲。

早期治療 存活率愈高

對於乳癌,仍有婦女擔心治療不易。但乳房醫學會資料顯示,早期乳癌存活率愈來愈高,其中:

1.第一期五年存活率高達84%

2.第二期也超過71%

醫師指出,乳癌並不可怕,如早期發現、盡速治療,往往能夠康復。

乳癌患者常常聽到HER-2這個名詞,罹患乳癌,已夠讓人手足無措,看到乳癌檢驗報告上的英文代號,更是一頭霧水,搞不懂跟自己的治療有何關係。HER-2這個字,與乳癌生長息息相關,是病情惡化與否的重要關鍵。

HER-2為一種基因,在適當條件下,這種基因可與生長因子結合,刺激細胞分裂。

HER-2陽性 標靶藥阻斷

一般來說,如果HER-2呈現陽性,表示HER-2過度表現,會不斷複製自己的基因,造成細胞增生,成為腫瘤的營養來源。有這種基因型的乳癌,代表其癌細胞侵略性強、轉移力高,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最麻煩的是,主要療程過後,復發機率也偏高,HER-2陽性與否,也是影響乳癌預後的重要關鍵。

HER-2陽性的患者,約占乳癌患者三分之一。

標靶治療藥物「賀癌平」,作用包括:

1.啟動人體免疫系統,阻斷HER-2的通道。

2.在腫瘤細胞上,它還會跟HER-2結合,促進癌細胞死亡。

整體存活率 提高3成4

根據乳房醫學會提供的國外臨床試驗結果,針對全球39國,共5090名HER-2陽性乳癌患者,進行為期三年臨床實驗,使用賀癌平的患者,無病存活率提高36%,整體存活率提高34%。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乳癌忌醫 嬤延誤病情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隨著人口老化,罹癌人數也愈來愈多,乳癌也一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前五名。臨床發現,不少八、九十歲老奶奶,光是從外表看就可發現異狀,卻不好意思就醫,以致病情惡化,延誤治療時機。

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盧彥哲指出,門診曾診治一些80幾歲的乳癌患者,約有六至七成病人採取消極態度,除擔心造成子女經濟負擔,也害怕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目前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的藥物有多種,標靶藥物就分為第一線針劑及第二線口服。盧彥哲表示,針劑型標靶藥物副作用比口服標靶藥物大,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就有乳癌阿嬤直接使用口服標靶藥。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超過7500多名乳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如發現癌細胞復發或轉移,內心更是備感煎熬,病人接受標靶治療若產生抗藥性,無疑是再一次沉重打擊。

盧彥哲表示,乳癌確診期別越晚,治癒難度就越高,一般HER2 陽性轉移性乳癌會用到標靶藥物的患者,大都已到晚期。臨床顯示,約有三成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在接受第一線標靶藥物一年後,會產生抗藥性致病情惡化。現有二線口服標靶做後盾,能深入細胞內抑制癌細胞生長,克服抗藥性瓶頸。

健保局已將第一線針劑型標靶藥物列入健保給付,二線口服劑型仍需自費,目前已申請健保給付中,希望能為患者家庭減少負擔。

盧彥哲強調,隨著藥物進步,乳癌治療就像是一種慢性病療程。口服劑型乳癌標靶藥物可與口服化療藥物合併使用,治療效果會更好,經濟情況較好的患者可多一項選擇。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乳癌病史 也要看老爸家族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父親家族若有乳癌病史,也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乳癌患者常輕忽父系遺傳風險,以為母親家族、姊妹沒有人得乳癌就代表罹癌風險低,所以沒有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錯失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黃金時機,造成遺憾。

這項研究發表於「胳刺針腫瘤學」期刊(Lancet Oncology)。加拿大研究人員指出,多數女性、醫師比較會去注意母系乳癌家族病史。英國癌症慈善機構表示,父系家族病史「常受到忽視」。一般認為,大約五至十%的乳癌、卵巢癌是基因遺傳引起。父、母系遺傳機率都一樣。

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醫界發現,女性BRCA1、BRCA2基因如果帶有缺陷,未來罹患乳癌、卵巢癌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來得高。醫師評估女性乳癌風險時,一發現該名女性有乳癌家族史紀錄,就會提高警覺,甚至安排基因檢測,了解是否基因有缺陷,醫師也會提醒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女性更要規律檢查乳房,發現不對勁,一定要及早就醫。

加拿大瑪格麗特公主醫院的吉娜·麥奎格(Jeanna McCuaig)研究發現,雖然乳癌基因透過父系遺傳、母系遺傳的機率都一樣,但大部分的人比較重視母系遺傳部分。

研究結果顯示,有母系乳癌家族病史的人比較容易接受轉診檢查、治療。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因為一般女性、家庭醫師對乳癌遺傳基因認識不足,導致醫師沒有特別詢問父系乳癌家族病史,民眾也輕忽其嚴重性。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粉紅病友相挺 面對乳癌治療更篤定
 
  
【撰文/曾鈺庭】

「每當有乳癌患者被診斷出來時,患者情緒反應從否認、憤怒到面對,因此,在確診時,若由已經走過的病友出面說明,有助於新病友穩定心情,勇敢面對接下來的治療過程!」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曾薰緻十分肯定病友團體所發揮的支持作用。

以曾薰緻醫師的門診為例,每當新病友徬徨無助時,經由病友團體獲得心理支持後,大大消除心中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對於後續治療接受度高,也因此過去常見確診後拒絕治療、轉求偏方的情況,已愈來愈少見。

曾薰緻醫師指出,患者只要與醫師好好配合,從診斷到手術後治療等,就能與疾病共存。雖然每種治療都可能出現副作用,尤其是化療時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更明顯,或服用某些抗荷爾蒙藥物時會出現關節疼痛,此時,病友的支持更顯得重要。例如,服用同一種藥物的兩人,當出現副作用時,透過彼此的經驗交流,「只要挨過這一段時間,治療的效果就出來。」增加病友的信心,有時比從醫師口中說的療效更具說服力!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乳癌治療方式已大有進步,現今乳癌採行分期療法,以開刀、放射線、化療及標靶治療為主要方式,萬一發生癌症轉移時,曾薰緻醫師認為,必需先確定是否為癌細胞轉移,才能訂出下個治療策略。

曾薰緻醫師表示,當確定癌細胞轉移或復發時,患者荷爾蒙受體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為陽性,便可使用荷爾蒙抑制劑治療,若是HER2(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是陽性,便可考慮使用賀癌平標靶治療;在學理上發現,即使曾使用賀癌平治療超過一年以上的患者,當發現癌細胞轉移或復發時,仍可繼續使用賀癌平,但健保只給付一次,也就是說,當第二次使用標靶藥物時,患者便得自費。

至於ER、PR與HER2等三陰性的乳癌患者,曾薰緻醫師指出,化療是現今普遍的治療方法,或是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根據今年6月於美國芝加哥的醫學會所發表國外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合併使用抑制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的患者,疾病未惡化的時間比未使用的患者多了2.5個月;對藥物疾病有控制率(有反應),由32%躍升為49%,雖然對患者整體平均存活率兩者並無太大差異,但患者多了2.5個月的有尊嚴的日子。

曾薰緻醫師指出,癌思停標靶藥物適用於癌細胞已轉移的患者,副作用包括高血壓,蛋白尿,頭痛及疲倦等,但相較於化療所造成的副作用,患者接受度提高,不過目前健保並不給付,以體重55 公斤的患者而言,每月需自付20萬元,如果沒有商業保險,可能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乳房病變檢查5大項 乳癌篩檢保健康
 
  
【聯合新聞網/文/台電聯合診所乳外科 汪仲倫醫師】

乳房是哺乳類動物特有的器官,它的功能是分泌乳汁哺育幼兒,女性的乳房進入青春期後逐漸成熟,除了準備生育哺乳之外,也形成女性動人的曲線,成為女性美麗的特徵,因此,乳房的保健不只關係著下一代的健康,更是愛美女性不可不知的客題。

筆者從事乳房保健工作多年,一般乳房門診的患者多以症狀為主訴,而社區的乳房健診則是篩檢一群無症狀的婦女,發現早期的異常,早期治療。

以下筆者先就一般婦女常見的乳房症狀及基本處置作一個概要介紹:

1乳房疼痛

這是常見的主訴之一,一般我們可依疼痛的部位是否伴隨月經週期而產生疼痛來作區別,非週期性的乳房疼痛可因乳管擴張或發炎引起,若疼痛的部位發生於外側胸壁或內側肋軟骨交界處屬於骨骼肌肉痛,可藉擴胸運動或服用輕度止痛藥得到改善,嚴重者則於疼痛部位注射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

週期性的乳房漲痛多是生理性的,是因月經週期荷爾蒙改變所致,若伴隨有結節性腫塊或硬塊可能是纖維囊腫變化引起,這些腫塊在月經前較顯著,月經後較不明顯甚至消失,纖維囊腫引起的疼痛可以熱敷及服用輕度止痛劑而得到改善,嚴重情況下則由醫師處方荷爾蒙治療,飲食方面應限制高脂肪食物及避免咖啡因的飲料,乳癌會引起疼痛的比率較低,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

其他如:停經後補充荷爾蒙、外傷、胸罩不適、乳房太大、情緒緊張均有可能引起乳房疼痛。

2乳房腫塊

雖然大部份的腫塊均是良性的,但臨床上對於任何腫塊均需仔細評估以排除惡性的可能。

首先,醫師會先安排影像檢查,東方女性因乳腺緻密較適合以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則適用於年紀較大的婦女,一般以超音波檢查輔以細針抽吸即可判定腫塊是實質性或是囊腫。囊腫可能隨著月經週期而變化,同一囊腫若經抽吸消失仍反覆再發,則需作切片檢查以排除惡性可能。

停經後的囊腫較為少見,需小心是否為惡性腫瘤阻塞乳管所造成。哺乳期間的囊腫則以乳腺囊腫最常見,是乳汁鬱積而造成。實質性的良性腫瘤以纖維腺瘤最常見,常發生於二、三十歲之年輕婦女,觸診時可發現無痛性、邊緣清楚滑溜可動的腫塊。但這類腫塊經化驗後並非都是纖維腺瘤,有些仍可能是乳癌,故臨床診斷為纖維腺瘤者,手術切除仍為最佳選擇,若不切除而僅以超音波加細針抽吸診斷則仍需持續追蹤。文獻有少數病例報告經切除之纖維腺瘤內可見乳癌病灶。

乳癌通常是硬而不規則的腫塊,且固定不移動,嚴重者伴隨乳頭凹陷或異常分泌物,但有些乳癌則是可移動不硬的腫塊。因此臨床檢查不可做為唯一的診斷依據,需輔以超音波或攝影,細胞學或組織切片檢查三重診斷,來判定乳房腫塊的性質。

3異常分泌物

一般乳汁狀或雙側乳房多乳管的分泌物,多是良性或生理性。濃汁狀的分泌

物並伴隨乳房的紅腫熱痛應是乳房膿瘍,需作膿瘍切開引流術。漿液性或紅棕色甚至帶血分泌物則需小心,雖然大部份仍是纖維囊腫,乳房擴張或乳管內乳頭瘤所引起,但若合併乳房腫塊及乳頭凹陷則應懷疑是否為惡性,需作進一步細胞學及組織切片檢查。清澈如水狀的分泌物發生率較低,但仍有可能是乳癌所造成,應詳細檢查。

4乳頭及皮膚的變化

若乳房發育完成之後即有雙側乳頭凹陷多為個人特殊體質,單側乳頭凹陷可因乳管擴張引起,但若合併乳頭分泌物及硬塊則應懷疑為惡性,需進一步檢查。

乳暈的濕疹樣變化,若經濕疹藥膏治療無效且紅腫潰爛惡化,則應作切片檢查以確定是否為惡性,至於乳房皮膚紅腫及橘皮樣變化可能是單純的乳房發炎,也可能是發炎性的乳癌所造成,乳腺炎常合併乳房疼痛及發熱,而發炎性的乳癌通常是不痛的局部乳房皮膚腫塊,乳房硬塊需懷疑是否為惡性,應立即安排超音波及切片檢查。

5腋下腫塊

常見的如副乳、皮脂腺囊腫及位於腋下凹窩之淋巴結腫,副乳是殘餘未完全退化的乳腺組織,可以手術切除。腋下皮脂腺囊腫發炎的機會高,手術切除仍是最佳選擇。至於腋下腫大的淋巴結,可能是淋巴腺炎,也可能是轉移性的癌症,淋巴腺炎通常會觸痛,而轉移性的癌症則通常是不痛的。

無症狀的乳房健診,主要是篩檢早期的乳癌,早期發現的乳癌預後是相當好的,零期乳癌的預後更幾近百分之百,過去衛生單位提倡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的硬塊往往大於兩公分(屬於第二期以後),較難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乳房超音波及X光攝影則可以發現許多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X光攝影在西方國家廣泛作為乳癌的篩檢的工具,因為乳房X光攝影可以偵測到零期乳癌的顯微鈣化點(這可能是乳癌的唯一徵兆),而比觸診提早1.5到4年發現乳癌,降低約20%-30%的乳癌死亡率。但是並非所有的鈣化影像均有嚴重的異常。

典型的惡性鈣化源於乳癌細胞壞死或其分泌物所產生的鈣化,其特徵為較集中於一處,多為不規則大小不一的鈣化點,有些則星線狀、篩狀或樹枝狀分枝,一般小於0.5毫米以下且一立方公分內通常有五個以上微小鈣化點。其他良性情形如皮膚鈣化、血管壁鈣化、乳汁沉積、脂肪壞死及退化腺瘤亦可能產生鈣化。

然而國內乳癌患者較歐美國家年輕十歲左右,集中在40至55歲。停經前婦女乳腺組織豐富,加上東方女性乳房較西方女性小且緻密,因此對於乳房攝影敏感度較差。乳房超音波則可以發現許多觸摸不到且乳房攝影亦偵測不到的腫塊,醫界因此有人主張以超音波作為乳房篩檢的工具,乳房超音波過去主要用於區別囊腫與實質病灶,
近年來高解析度乳房超音波對於實質性腫瘤則可作初步判別,乳癌在超音波下常具有下列特徵:

1.有鋸齒狀或放射狀不規則邊緣。

2.病灶的回音非常低。

3.影像下方有低回音的陰影。

4.腫瘤內可能有顯微鈣化。

隨著西風東漸,台灣的飲食日漸西化,加上台灣婦女晚婚晚育的現象日益普遍,乳癌的發生率在最近幾年快速增加,每年新增超過7000病例(平均一天約20個新發生病例),且有年經化的現象,平均較西方國家提早5-10歲發病,因此乳癌篩檢工作刻不容緩,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50歲以上婦女則再加作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與X光攝影交替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癒的目標。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乳癌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撰文/李宛虹】

飲食西化、工作壓力,提高乳癌發生率

中壯年婦女多為人妻、人母,是家庭的支柱,正符合40~60歲的乳癌好發年齡,且乳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嚴重影響家庭的完整,根據民國95年衛生署統計,每年有6800位的國人被新診斷為乳癌,而乳癌在女性癌症的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高居第四位,因此近年政府大力提倡定期乳房篩檢,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

胸部不明腫塊別輕忽,定期篩檢預防之道

奇美醫院柳營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馮盈勳說明,4、50歲的婦女在家庭、職場上,都有重要的地位,除照顧老公、小孩、公婆,工作有責任,緊湊生活下,往往忽略身體不適,加上乳癌初期徵兆細微,如不明小腫塊、不正常的分泌物、及疼痛感,不易被察覺,難以早期發現。目前45~69歲的婦女,僅有17%接受乳癌篩檢,多數因忙碌無法配合,造成發現病灶時已屬晚期的遺憾。

馮盈勳醫師解釋,因飲食西化、高油脂、高膽固醇、高鹽分,導致體型變胖,加上晚婚,懷孕延後或不願生小孩,及無哺乳經驗,都是乳癌發生率提高的可能原因。因此呼籲婦女居家定期乳癌自我檢查,最好於每月的月經結束後第一個星期,如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先別驚慌,應該進一步尋求醫師確認,如早期發現為惡性,腫瘤在2cm以下屬第一期,治療後復發率低。

乳癌治療以開刀、抗賀爾蒙藥物如泰莫西芬(tamoxifen)、化學藥物常見則有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和俗稱小紅苺的anthracycline類藥物,及白金類(Platinum)藥物等、放射線、標靶治療為主,開刀後的後續治療也需搭配化學、放射線治療,是一漫長辛苦的路程,馮盈勳醫師說,這時病患需要家庭與公司的雙方支持,有一40歲患者,從事金融會計,在治療前先和公司溝通,將工作內容與程序,依其化療時間作調整,加上先生分攤家務,精神支持,兩人的感情猶勝生病之前,病人的恢復也令人驚喜。

標靶「賀癌平」健保給付,早期乳癌輔助治療

馮盈勳醫師表示,另有標靶藥物「賀癌平」作用在HER-2接受器上,可直接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細胞傷害較小。約25%的乳癌病人會呈現癌細胞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陽性(簡稱HER-2陽性),而HER-2過度活躍,會造成癌細胞大量和快速生長,使得乳癌的復發機會大增,但是使用賀癌平可降低此類患者50%相對復發機率,及30%的相對死亡率。原本健保給付僅通過使用在第四期轉移性的乳癌患者,今年1月份已通過可使用在早期乳癌的輔助治療上,但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1.接受乳癌切除手術及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 2.淋巴結轉移呈現陽性3. HER-2陽性。積極的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乳癌復發的機會,患者可和醫師討論選擇最佳的輔助治療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