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跟中醫談戀愛/怎樣知道自己找對中醫了沒?
 
 
【文、圖/摘自《跟中醫 談戀愛》/二泉印月著/大塊文化出版】
連結圖片

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可是有件事,如果你漠視它、壓榨它、它不但鍿銖必報,還一定讓你看見「現世報」;那就是、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別以為年輕,就當真是青春無敵,卯起來揮霍精神體力,等發現苗頭不對了,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生病本來就是沒人愛,可是很多病,是患者自己率性、隨手「造就栽培」出來的,看病、接受治療,不等於把燙手山芋丟給醫生,從今爾後是好是壞,唯醫生是問。難道說,病人自己的生活習慣、態度,都沒點該負的責任喔?

記得莊淑旂博士語重心長的說過:「對一個沒生病的人,再怎麼告訴他,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通常都是聽不進去的。等哪天,病纏上了身,如果自己對健康認知的心態與生活習慣,還是不肯改變,醫生所能幫得上的忙、能做的治療,其實是有限的。」

對病人來說,看西醫很順理成章,所以都比較知道要怎樣「適應」看西醫;那中醫呢?中醫也是病人可以的選擇之一,可是中醫不像西醫,常常會說出讓病人看不見、感覺不是那麼容易清處明白的醫理,讓病人「只好」對中醫試著「賭賭看」,若有效了,就算賺到吧!

生病了,如果病人選擇要看中醫,要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找對了中醫師?找中醫看病,和看西醫有著完全不同的聚焦溝通方式、病人該如何聽懂和回應中醫的望聞問切?傳說中,中醫看病吃藥,一個療程拖很久,如何知道自己眼前這位中醫的治療,是對證下藥了?

在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上,舉足輕重的中醫學,明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會有所牽扯。當換季或有流行傳染病橫行,新聞不也常在報導:很多民眾會「自動」到中藥房,買些可以預防疾病的藥材煮來喝喝,這樣一窩蜂的需求量,還會讓中藥材價錢倍數上漲。但在基礎學習教育、或普遍衛教常識認知上,中醫中藥倒底是怎麼個治病法?卻又跟我們好像八竿子打不著?一片模糊!

和中醫談戀愛,應該可算是種、冥冥中的因緣際會吧?三十年的資深病人,五次的手術,長年累月擺盪在中醫西醫之間,原本,也是把中醫學很多古早流傳下來的典籍、醫案,當「科幻小說」看看;直到病逼人,不得不設法尋求自救。與其說自救,應該說,讓自己對疾病的來龍去脈、對「身心靈健康」這回事,更知己知彼的去了解,想法子讓自己少受點病痛之苦折磨,來的貼切些吧?

花了三十年摸索,終究覺悟:

沒生病的時後,當學習順應天時地利的自然以養人和,是再簡單、實際不過的養生保健、抗衰老方法!

和腰椎、左腳繼續年年纏鬥,兩軍對陣,可歎啊,我還真沒贏過半次。最痛的抽筋,不是小腿,而是在腰椎。

只要姿勢讓腰椎不爽,毫無預警可商量,腰椎的抽筋,簡直像被高手點穴,霎那間停止呼吸、動彈不得,整個人,就僵在那裡不能碰、不能扶,要淺淺的吸氣、緩緩的吐氣、慢慢的,讓腰椎自己決定遊戲要多久結束。

傳人

有次剛好開完冗長的會議,才一起身又被點穴,慘狀驚動副總,於是當場寫了張條子:「這是桃園埔心的一個女中醫,總管理處有不少人都給她看過,年紀很大了,脾氣挺古怪的,應答要小心,她怎麼說、妳怎麼聽就是了,別意見太多,有人就被當場轟出去,但這老婆婆聽說醫術極好,找時間去給她看看吧!」

下了高速公路埔心交流道,沿路一問再問,終於在一條偏僻的路旁找到地址,卻是間有些陰暗的小雜貨店。顧店顧到半睡半醒的老伯伯問明來意,招呼在一旁板凳上坐下,入內去叫他太太,也就是傳說中的這位女中醫。

乍見老婆婆,就是有說不出的怪,滿頭白髮雖然梳了髻,卻兩鬢髮絲披散,瘦瘦小小個子屈僂著身子,腳上踩著傳統黑布功夫鞋,穿著深色唐裝大掛,衣襟上沾黏著灰白的粉末和細絲,走路速度很快,睛光四射,說起話來帶著鄉音,一樣又快又抖擻,讓人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是妳要看喔?」老婆婆一把抓起我的手放桌上脈枕,邊聽我說深受痙攣之苦,望聞問切之後:「拖了幾年有吧?落下病根嘍。」既然婆婆說了,只好嚅囁著坦白告訴她:「是有一直在看醫生、找醫生、換醫生,總是時好時壞,是不是已經很難去斷病根了呢?」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老婆婆看著我:「黃帝內經聽過嗎?」《黃帝內經》?學紫微斗數時,曾經耳聞,該是本古老的醫書吧?詳細內容就搞不清楚了。「中醫看病,抓主證、識病機,是很關鍵的。」婆婆邊換手把脈:「內經上岐伯說,厥陰司天,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所以說,治病吶,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臟所宜,乃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這段話寫成文字,或者比較能從字義上看懂,當時老婆婆一串說下來,當真有如唸咒語般,婆婆一付威嚴自成,盡管疑惑,但因副總交待醫生脾氣很古怪、她怎麼說妳怎麼聽就是了,也不敢造次提問。老婆婆或許讀出我滿臉疑惑:「人的四肢關節,能靈活伸縮自如,靠的就是筋。」這我懂,所以點頭如搗蒜。「這厥陰肝啊,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說的就是這回事。」真不好意思啊婆婆,我還是有聽沒有懂,風是風,木是木,怎麼會跟肝一表三千里呢?

「年紀輕輕就這身子病,往後日子還長的喱!」老婆婆眼神一亮:「想學中醫嗎?」

嘎?是我的表情很求知若渴嗎?還是對婆婆說的流露出「不懂裝懂」的超崇拜?出乎意料的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老婆婆上下細細打量著我,混身被看得毛起來的不自在。

「妳跟我來!」以為老婆婆要看一下我的腰椎舊傷,忙起身就跟了進去,她帶我穿過幽暗長廊,走到後面一間房門口,掏出鑰匙開了門亮了燈,中藥房的味道撲鼻而來,不同的是,房裡堆著的一麻袋一麻袋裡,藥材或已碾成細絲、或已碎成小片兒,或一塑膠袋一塑膠袋的粉末交錯堆疊著。

老婆婆順手拿個小缽,東一抓西一抓,邊配藥邊說:「我的外公,在海南島,可是人稱海南神醫,很了不得的!行醫是世代家傳,原本是傳子不傳女,可是我外公說,可惜啊,兒孫輩男子,無一人有習醫的天份,唯獨我不一樣,所以從我四歲起,就把我帶在身邊,他把一身家學醫術,都盡傳給我。」猛一聽,竟有些恍神:好像碰到武俠小說裡,活生生跳出來的人物。

「這幾帖藥吃完,妳一定會回頭再來找我!」老婆婆把藥分三帖:「我的藥材配方和別人不一樣,是祖傳方,不外流,所以先都碎了。」婆婆裂嘴一笑,指著碾藥器具:「別看我七老八十了,這些活我都還可以自己一個人處理!」原來婆婆身上的灰白粉末細絲,是這麼來的。臨走前,老婆婆斬釘截鐵的交代:「一定要再回頭找我!」如果藥真很有效的話,我心裡OS著:就算不交待,也一定會再來找婆婆看病的啊!

三天後,還真乖乖的回去找老婆婆。

「如何?」一把完脈,老婆婆胸有成竹,嘴角眉梢笑得好篤定。

「舒服多了,謝謝您啊!」

「信我嘍?」

我用力點點頭。

「特別是妳啊,中醫講天人合一,所以要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調養,五臟應四時的各有所收受,五行間的相生相克,是有一定道理存在的……。」

這天下午只有我一個病人,老婆婆興起吧?給我上起課來,前一個小時,真的有很用心在聽,後面越講越深,聽起來越糊塗,想問又有無從問起之感,點頭點到後來,還真怕瞌睡蟲上身。

「中醫,是很有意思的。」老婆婆突然神色一轉、目光凌厲嚴肅,我心一驚,暗想完了,她一定發現我沒在努力聽她說話,還閉著嘴猛打哈欠。「我想要妳日夜跟在我身邊三年,要老老實實跟三年,我傳妳醫術,做我的嫡傳弟子!」

日夜跟在老婆婆身邊?老老實實跟三年?要怎麼老實法?跟老婆婆習醫?當老婆婆嫡傳弟子?霎那間、完全被驚嚇而清醒!

要怎麼婉轉和婆婆說?在我的生涯規劃裡,雖然長年在跟中西醫打交道,可是,我壓根沒想過,就算作夢好了,也從沒夢過要當醫生啊?而且,我還滿喜歡我當時的工作,而且,我才結婚不到兩年,怎麼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三年,雖然說長不長,可是日夜跟三年,對我來說,錯愕之至,當場就無言發傻了。

「畢竟是老嘍……」老婆婆歎息著:「我真心想傳妳醫術,不要什麼束脩學費的,是希望家學後繼有人,放心包我身上,我一定可以醫好妳。我的眼光、不會錯看一個人資質的!」要走前,老婆婆刻意送我出雜貨店,在我發動車子時,婆婆彎腰趴在車窗上叮嚀著:「回去要仔細考慮、想清楚啊,下次回診答覆我,能當我嫡傳弟子,是妳有我的緣,不但能保妳病好斷根,還會讓妳一生,受用不盡啊!」

機發

儘管老婆婆的兩次藥,真的讓我有段時間,不再受腰椎、左腿的痠痛痙攣之苦,可是,我終就沒再去過埔心。一來是不敢,真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婆婆的「慧眼識徒弟」心意;二來、就是「皮」嘛,很多病人都不也一樣?不痛就OK天下太平了,至於是不是真正痊癒了?哪管那麼多啊,先逍遙一陣子再說嘍!

但也實在好奇不解,老婆婆從哪看出什麼端倪?為什麼我有慧根可以學中醫?還可以當她嫡傳弟子?以她的個性,不像會隨便開口要收弟子的吧?不過在虛榮心作祟下,還是不免偷偷沾沾自喜了好一陣子。衝著婆婆說我有學中醫的資質份上,當真去書店買了《黃帝內經素問譯解》和《中醫學概論》,準備好好研讀一下,尤其是《黃帝內經》,這部兩千多年來,歷代醫家,奉為圭臬的必讀必背經典鉅作。

只是,這兩部書,翻閱之後,挫折感不斷,可歎古文深誨難讀難懂,譯文又簡而略之。比方說,在《內經‧素問》的「調經論篇」,談到針刺補瀉的原理手法,光是身上最基本的手腳十二條主要經脈、再加上任督二脈、奇經八脈,它們的走法與穴位,沒有老師傳授點撥,要想循經取穴,單靠書面文字表述,就是沒法子理得通透。

西醫的解剖學、生理學,對經絡毫無記載,使得中醫的經絡,成了大多數西醫眼中的嗤之以鼻。可是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雖然就把經絡的循行描述得靈活靈現,把經絡的行血氣、營陰陽、調虛實、處百病、決死生的功能記錄下來,可我就是雲裡霧裡辛苦摸索。

看來,正統中醫學,沒想像中的簡單入門,埔心老婆婆難道只因年紀大了,為急於收徒而哄我嗎?

後來當舊傷復發,又不敢回去找老婆婆,再度成為「四處流浪」的病人。每逢變天痠痛來襲,徹夜輾轉難眠,不時捫心自問:會後悔沒追隨老婆婆習醫嗎?幾次深思,坦白說,倒也不會,當時太年輕,心性不定,形同三年的「閉關修行」,難度太高了。再則只怕熱情一時、莽撞興起,冒然去了,到頭來,辜負了老婆婆傳承心意,成為逃兵一名,也是大有可能的。

車禍之後,看過很多中醫,針也罷、灸也罷、燻也罷、拔罐放血、按摩推拿,無一不試,但唯獨埔心老婆婆的用藥,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中醫所謂的「一劑知、二劑已」的用藥如神。

老婆婆提過的五臟六腑彼此間的五行生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養,與我病相關的「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雖然聽來似懂非懂,卻又好像自有道理存在。中醫學對我,充滿稀奇古怪的神秘與好奇,可是這層層疊疊、但也矇矓可視其間物的紗罩,卻是我翻不開的。

在這段日子,也曾陸陸續續回西醫門診,但是西藥的副作用,開始出現,讓我警覺到,中醫,似乎成了我面對疾病長期抗戰的唯一選擇。可是,《黃帝內經》裡所說的「醫學」,為什麼和我看過的中醫,除埔心老婆婆之外,兜不太不起來呢?中醫不是要「識病機」?要「辨證施治」嗎?為什麼有些中醫,是尋著西醫的模式在看診?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差別在西醫開西藥,中醫開中藥?要是多問兩句,有些中醫還會嗆幾句古文言文,讓你知難而退。

如果,疾病像鍋滾燙的沸水,燒得讓人不舒服,該怎麼處理它?一鍋沸水,讓它滾個不停的,是溫度?還是火?長時期不斷的服藥壓抑,那不就像持續加冷水,用降溫、來緩衝控制不舒服嗎?還是該像埔心老婆婆說的,採釜底抽薪「辨因治證」,找出讓水沸騰的原因,然後,將這把火徹底給熄滅掉?

懵懂

在慢慢摸索閱讀中醫學之後,疑問如炊煙,日復一日裊裊升起,中醫,到底應該是什麼?

西醫明明白白的X光片、斷層掃瞄、核磁共震、檢驗數據報告,證據充份的告訴你:「捉賊捉贜,這病,就這樣一回事!」中醫呢?如果某些中醫師的「三指神功」把脈,是宛如醫療儀器般一目瞭然,為什麼自他嘴裡說出的話,總是文言文灌頂?是很難翻成病人聽得懂的白話文嗎?表達不出個所以然來的含糊其詞,怎麼去贏得病人的信服呢?

什麼是「風邪襲絡」?風邪是什麼?是細菌嗎?還是病毒?什麼又是「風氣內動」?照字面上看來,問題不都是出在「風」上頭,為什麼同一個「風」字,解釋起來,天差地遠?時代不同了,中醫醫理不能汰粕存精、簡單扼要、通俗能懂的說說嗎?雖然很多中醫在網路上開部落格或論壇,但瀏覽和點閱率不足以教化普及,少了實體訴求的溝通理解「互動表達」,中醫難道真要淪為比密醫能上檯面的「民俗療法」之一嗎?中醫再好,不是也要讓病人能親身有所體驗嗎?中醫為什麼就不能如同西醫般,懂得如何教育病人?

再寶貴的東西,也要有人去教導、播種、灌溉、讓它欣欣向榮、扎根茁壯、開枝散葉,贏得賞識和廣泛運用。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推出隨身聽的時候,市場打不開,這樣的一種新產品,大大不同、甚至顛覆當時人們的收聽習慣,怎麼辦?「教育消費者!」松下幸之助說。教育消費者,何其浩大工程的人力物力投注,尤其若不帶商業色彩與氣息,等同百年樹人大計!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新浪部落
 

本書作者二泉印月簡介
 

年紀輕輕時,
一場車禍導致的脊椎手術過後,
想找到「真正對的」醫師接續療傷,
遍訪高深莫測之中醫、西醫、各門各派;
病急亂投醫有之、
被庸醫唬弄有之、
萬念俱灰有之……。

好在,
夜路走多了沒撞鬼;
倒是台灣有句俚語說得真傳神:
「先生緣,主人福!」
所以,
生病了雖然倒楣,
但若是命不該絕,
貴人醫生,
老天爺還是冥冥中會讓人遇得到,
問題是,
別讓自己和「真正對的」好醫師,擦身而過!

且看二泉印月「談笑用兵」和醫師過招三十年!

 更多書訊,請點閱: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item=00104712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