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書報攤
 

化療病人易感染 少探望為妙
 
 
除了照顧者之外,並不建議親友頻頻前往探訪,以免增加病患受到感染的機率;甚至,病患若能自理,家屬也不必一定非要在醫院裡陪宿。  

【文/王一昕】

因為乳癌而持續化療中的伍芳(化名),又要開始一輪為期約3週的新療程,根據過去的經驗法則,她向週邊的親朋好友下了為期1週的「拒訪令」,因為化療之後的第1週是她的「冬眠期」,在身心皆脆弱不適的情況中,她不希望還要花心力去面對他人,即使是來自親友的關心;第2週開始,是她和朋友們相約戶外踏青的活動期;到了第3週,則是可以恢復和朋友聚餐、好好吃幾頓,以儲備應付下一輪化療時的體力。



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安排?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副祕書長吳翠娥表示,通常癌症病友在剛做完化療的3~5天,比較容易感到不舒服,再加上受到化療藥物的影響,身負「衛兵」之責的白血球在第2週可能會因而下降許多,容易受到感染,因此,為了避開感染源,化療之後的一段時間,最好避免去密閉的公共空間。

一旦感染 有致命危險

為何癌症病人化療之後容易受到感染?吳翠娥說,主要的原因是用來攻擊生長快速癌細胞的化療藥物,同樣會攻擊人體內不斷成長中的細胞,因此,像是血球、頭髮或黏膜就容易受到化療藥物的損傷,也就容易產生掉髮或拉肚子等副作用;而且,某些藥物特別會導致白血球下降快速,使人體的抵抗力減弱,再加上口腔、腸道等體內黏膜易有破損,細菌病毒入侵的途徑增加,抵禦外侮的白血球、淋巴球或殺手細胞卻嚴重不足,結果可能導致接受化療癌症患者的症狀變得更嚴重而難以控制,甚至連原本體內既有的正常細菌也可能引發疾病,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患者必須更換其使用藥物,或者最令人憂心的是引起敗血症等致命危機。

吳翠娥表示,癌症病友每次要接受化學治療之前,醫師都會先抽血監測患者的白血球是否回復到一定的數值,若是還太低(通常若是白血球總數低於3000∕每c.c.血液),則醫師可能會延緩1~2星期或暫停化學治療,等待患者的白血球數值爬升回復,必要時則給予「白血球生長素」,以刺激白血球生長。

親友探訪 增加感染機會

若是從不同的癌症來看,最容易因為化療藥物而導致白血球快速下降者,主要是接受白血病、淋巴癌等癌症化療藥物治療的患者,其次如肺癌、乳癌等患者,也會因為化療而導致白血球數值下降,而腸胃道相關的癌症像是胃癌、大腸癌或肝癌患者,則相對血球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少;不過,視個人體質不同,也有些人只要一施打化療藥物,白血球數值就會立即降低許多。

目前癌症化療大多以門診化療為主,吳翠娥表示,有些化療藥物滴注的速度較慢,需要24小時以上,患者若是不願住院,擔心醫院裡感染源多,或是健保病床有限,也可能會先帶著小型輸注幫浦返家,翌日再前往醫院拆除;也有必須住院數天的化療患者。

基本上,除了照顧者之外,並不建議親友頻頻前往探訪,以免反而容易增加病患受到感染的機率;甚至,為減少感染源,吳翠娥認為,病患若能自理,家屬也不必一定非要在醫院裡陪宿,若是非陪伴病患不可,還必須是身體健康的親友,而想要前往探病的人,即使只是罹患小感冒時也不可前往探視,這對癌症病友或探病者雙方都沒有好處。

防感染居家照顧守則

為了避免癌症化療患者受到感染,化療病人的居家照顧也十分重要。吳翠娥列舉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如下:

1.留意監測相關數值

. 留意患者體溫,勿超過37.5℃。

.了解患者施打的化學藥物,是否會降低患者的白血球數值。

2.避免感染發生、小心感染源

.白血球數值降低期間,患者避免出入封閉的公共場所。

. 前往公共場所時,要戴口罩。

. 訪客前往探視前應正確洗手;探視時,雙方應戴口罩,保持一定的距離,勿太靠近,且探訪時間不宜太久。

.避免讓患者接觸到患有感冒、麻疹或水痘等傳染病人。

. 保持均衡的飲食與足夠的營養素(高蛋白質與高熱量),以提供白血球生長再造所需的原料。

. 避免生食,像是生菜沙拉、生魚片、泡菜、生雞蛋等,水果以可去皮、現剝現削為主,必要時水果也要先燙煮過再吃。

.經常且正確洗手,尤其是吃飯前與上洗手間之後。

.不可擠壓或抓破青春痘、粉刺。

.種植花草、清洗寵物或小孩排泄物時,要戴保護性的手套。

3.維持皮膚及黏膜的完整、防範感染途徑

. 改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傷害牙齦。

.使用電動刮鬍刀,以免刮傷皮膚。

. 使用乳液等避免肌膚乾裂。

. 避免摩擦外傷。

.留意排泄系統衛生,有痔瘡者宜請教醫師與護理人員自我照護方法;使用灌腸或栓劑前也要先諮詢醫師。

. 女性解尿後應由前往後擦拭,正值月經期女性要經常更換衛生棉,以防感染。

.置有導尿管者,每日應消毒尿管2次。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26期】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健康醫藥
 

乳癌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撰文/李宛虹】

飲食西化、工作壓力,提高乳癌發生率

中壯年婦女多為人妻、人母,是家庭的支柱,正符合40~60歲的乳癌好發年齡,且乳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嚴重影響家庭的完整,根據民國95年衛生署統計,每年有6800位的國人被新診斷為乳癌,而乳癌在女性癌症的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高居第四位,因此近年政府大力提倡定期乳房篩檢,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

胸部不明腫塊別輕忽,定期篩檢預防之道

奇美醫院柳營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馮盈勳說明,4、50歲的婦女在家庭、職場上,都有重要的地位,除照顧老公、小孩、公婆,工作有責任,緊湊生活下,往往忽略身體不適,加上乳癌初期徵兆細微,如不明小腫塊、不正常的分泌物、及疼痛感,不易被察覺,難以早期發現。目前45~69歲的婦女,僅有17%接受乳癌篩檢,多數因忙碌無法配合,造成發現病灶時已屬晚期的遺憾。

馮盈勳醫師解釋,因飲食西化、高油脂、高膽固醇、高鹽分,導致體型變胖,加上晚婚,懷孕延後或不願生小孩,及無哺乳經驗,都是乳癌發生率提高的可能原因。因此呼籲婦女居家定期乳癌自我檢查,最好於每月的月經結束後第一個星期,如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先別驚慌,應該進一步尋求醫師確認,如早期發現為惡性,腫瘤在2cm以下屬第一期,治療後復發率低。

乳癌治療以開刀、抗賀爾蒙藥物如泰莫西芬(tamoxifen)、化學藥物常見則有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和俗稱小紅苺的anthracycline類藥物,及白金類(Platinum)藥物等、放射線、標靶治療為主,開刀後的後續治療也需搭配化學、放射線治療,是一漫長辛苦的路程,馮盈勳醫師說,這時病患需要家庭與公司的雙方支持,有一40歲患者,從事金融會計,在治療前先和公司溝通,將工作內容與程序,依其化療時間作調整,加上先生分攤家務,精神支持,兩人的感情猶勝生病之前,病人的恢復也令人驚喜。

標靶「賀癌平」健保給付,早期乳癌輔助治療

馮盈勳醫師表示,另有標靶藥物「賀癌平」作用在HER-2接受器上,可直接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細胞傷害較小。約25%的乳癌病人會呈現癌細胞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陽性(簡稱HER-2陽性),而HER-2過度活躍,會造成癌細胞大量和快速生長,使得乳癌的復發機會大增,但是使用賀癌平可降低此類患者50%相對復發機率,及30%的相對死亡率。原本健保給付僅通過使用在第四期轉移性的乳癌患者,今年1月份已通過可使用在早期乳癌的輔助治療上,但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1.接受乳癌切除手術及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 2.淋巴結轉移呈現陽性3. HER-2陽性。積極的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乳癌復發的機會,患者可和醫師討論選擇最佳的輔助治療方式。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健康醫藥


用對藥物治療 乳癌患者差異化治療效果顯著

【撰文/曾鈺庭】

「奇怪,為何我的治療方式與妳不一樣?」、「咦?妳有使用標靶藥物,那我是不是該‥」這些對話經常在乳癌病友會或候診室中聽到,病友詢問彼此治療所產生的疑問。腫瘤科醫師表示,醫學進步到可針對每位乳癌患者病理組織的不同,進行差異化治療,因此乳癌是所有癌症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病之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曾思文主任指出,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罹癌排行榜首位,然而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已能隨著每位患者的乳癌腫瘤組織不同,進行個別化治療,目前除了第四期患者外,幾乎每位都有機會痊癒,美國不分癌症期別的乳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

目前乳癌治療方式可分為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療法以及標靶藥物。曾思文指出,發現乳癌時,先進行手術切除組織,除非腫瘤組織太大(比如超過5公分)或是乳房呈現多處癌組織,一般而言,目前盡量以乳房保留為主;乳房保留的患者,術後需合併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復發率。

曾思文認為,乳癌治療效果這麼好,除了手術切除腫瘤組織、檢查淋巴腺有無癌細胞轉移等以決定是否進行局部放療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乳癌有3種特有的腫瘤標記,包括動情激素接受體(ER)、黃體激素接受體(PR)和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透過組織病理染色分析,便能依腫瘤標記給予進一步的治療。

「與其他大多數癌症最顯著不同的是,並非每一位乳癌患者的治療都一樣!」曾思文表示,隨著腫瘤標記的不同,治療方式就不同。當ER、PR任何一種呈陽性反應,便可依據患者停經與否給予適合抗荷爾蒙藥物治療;HER2陽性時,就能使用標靶藥物如賀癌平Herceptin。

臨床統計,約25%患者HER2是陽性;曾思文指出,標靶藥物賀癌平治療HER2陽性患者效果顯著,臨床研究顯示,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能降低52%復發率,死亡率下降3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臨床試驗也告訴我們,HER2陽性患者,不建議合併使用化學藥物CMF,而應選擇俗稱小紅莓或紫杉醇的化療處方,否則容易復發。他就曾收治一名轉診個案,發現患者該做的檢查及治療都做了,卻在半年內復發,原因就在用錯化療藥物。

目前治療上較棘手的是ER、PR與HER2都呈陰性反應的患者(約佔2成),由於藥物療效有限,又易復發轉移,這類型的病患,是目前臨床治療努力的方向之一。

病患差異化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方向。除了乳癌,肺癌與大腸癌的治療也是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理組織或基因表現方式,來選擇合適的藥物,以達到最好的存活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