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認識肝癌的經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

小港醫院內科病房

肝癌的治療方式必須依據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是否有門靜脈或其他血管的侵犯、遠端轉移、肝臟本身的機能、病人整體健康狀況以及病人本人及家屬的意願做整體性的評估。肝癌目前治療的方式有:手術切除、肝動脈血管栓塞術、局部酒精注射術、射頻腫瘤滅除術、全身性或局部肝臟的化學治療、干擾素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的治療以及肝移殖⋯等。

肝癌的治療可以單獨使用或合併多種治療方式,以求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然而因各種治療都有其實際應用上的限制以及不同的治療效果,建議病患與家屬可以在治療前多與醫師溝通,由醫師依據每個病人不同的特性提供專業建議,以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在台灣地區,肝癌病人可接受開刀切除之比率仍低於百分之二十,大部份的病人仍以內科治療為主,如經肝動脈血管栓塞術即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

一、 何謂經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

經肝動脈血管栓塞術就是所謂「血管栓塞」,是將肝癌附近的血管堵住,讓肝癌因為缺乏養份而自然壞死,簡單說,就是把肝癌細胞「餓死」的意思。

治療時患者躺在血管攝影機的平台上,經局部消毒和麻醉後,醫師用針頭由鼠蹊部(通常都是由右鼠蹊處)穿刺到股動脈,沿著股動脈放置導管最後進入肝動脈,注入顯影劑行血管攝影,可了解肝動脈的分佈、肝門靜脈的通暢度和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數目等。繼續將導管送到接近肝腫瘤處,然後注入栓塞物及抗癌藥物混合液,阻斷其血流,使肝癌細胞壞死。此項治療大約需要住院三天至一週。

 

二、 誰適合做肝動脈血管栓塞術?

(1)病人本身拒絕開刀。

(2)不適合開刀的多發性肝癌患者。

(3)手術切除後再發性肝癌。

(4)對於計劃要切除的腫瘤,手術前進行肝動脈血管栓塞術,可減少腫瘤過多的血管產生,使腫瘤體積縮小或壞死,再進行手術可降低癌細胞擴散之可能性。

(5)肝臟動脈性出血或因腫瘤破裂急性出血,接受手術治療危險性高,可考慮使用動脈栓塞術控制急性或持續性出血。

三、誰不適合做肝動脈血管栓塞術?

(1)對血管攝影之顯影劑有過敏者。

(2)門靜脈因癌細胞侵襲而阻塞。

(3)肝硬化嚴重、肝功能極度不佳、黃疸、或腹水嚴重甚至門靜脈已產生回流現象者均不適合作栓塞。

四、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後會有什麼副作用/症狀?

常見症狀:發燒、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肝功能及黃疸指數也會上升,大約一星期左右就會回到栓塞前的數值。其他的不適經症狀治療後,大部份可獲改善,並能很快出院,恢復正常生活。如果發燒腹痛等情形持續一星期以上,應考慮有不良併發症存在,須立即就醫。術後仍需定期返院追蹤檢查,一旦發現有再發性腫瘤或腫瘤非完全壞死,仍可安排再進行一次血管栓塞術。

五、治療前的病人準備及治療後的病人照護

術前:

(1)填寫同意書。

  (2) 抽血評估肝、腎功能及凝血時間是否正常,放置靜脈留置針於左手(因做檢查時,右手須置於頭頂,易造成輸液不暢或形成妨礙)。

(3)術前先禁食6~8 小時,防止嘔吐。

(4)皮膚準備,刮除肚臍以下至雙側大腿上三分之一的毛髮。

(5)血管栓塞術當天,更換手術衣及戴手術帽。

術後:

(1)自返室時間起算,絕對臥床平躺24 小時。若自費使用加壓止血棉(Clo-Sur P.A.D. ®)者,則絕對臥床平躺可縮短為六小時。床上使用尿壺(尿布)或便盆,減少下床以避免增加出血機會。鼠蹊部傷口砂袋或止血棉加壓期間,應避免行90 度彎曲動作。

(2)術後傷口處以砂袋加壓止血至少六小時,並觀察傷口情形;如病人凝血功能不佳時則加壓時間延長,或約束帶使用以保持穿刺側肢體平直六小時,避免傷口出血。

(3)術後傷口處若有濕熱感覺,應立即請家屬查看是否有滲血情形或部位有冰冷麻木感時,並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4)術後36 小時予傷口換藥;自費使用加壓止血棉者,可縮短為24 小時。

(5)紀錄輸入輸出量24 小時,並注意是否能自行解尿;超過6 小時未解尿或未漲尿者予誘尿或導尿。

(6)先禁食4 小時,期間可以口腔棉棒潤溼口腔,之後如少量飲水無噁心嘔吐情形則可採流質飲食,再漸進恢復正常飲食。

(7)術後抽血追蹤:術後第一天須檢驗血液學(CBC)、肝功能(Bil(T/D)、GOT、GPT),而第三天及第七天則增加胎兒蛋白(AFP)。CBC 主要作為判讀是否持續出血及是否造成感染;Bil(T/D)、GOT、GPT 等肝功能檢測在於避免肝衰竭出現;而AFP則用以追蹤療效及預後。

一般而言,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對於肝功能代償良好的患者效果不錯,不過它也可能造成部份的正常肝細胞壞死,所以對於肝功能已失代償之肝癌患者,術後可能引發肝衰竭的危險性相對較高。對不適合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者,可配合其他輔助療法來控制肝腫瘤的生長。

參考資料:

1.郭世音(1990) .肝臟、膽道及胰臟疾病病人的評估.於盧美秀總校閱,內外科護理(下冊)(初版,2273-2344 頁).台北:華杏。

2.Arlene, L. P. & Suzanne, E. T. (1999).肝、膽道及胰臟功能失常.魏玲玲、鄭素月譯,拉克曼內外科護學(二版,1397-1462 頁).台北:華杏。(原著出版於19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