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B肝怎治療?干擾素降抗原助治癒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壞,人生是黑白的!」肝臟對人體健康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嗎?醫師表示,肝臟是維持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視其重要性。特別是B肝帶原者更要遵循醫囑,積極接受治療,以避免肝臟從慢性肝炎纖維化成不可逆的肝硬化,甚至轉變為肝癌,威脅生命健康。

B肝未治療?肝硬化、肝癌風險恐增150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彭成元醫師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有250萬B型肝炎患者。但由於B肝症狀不明顯,有許多患者不知自己是B肝帶原者,因而忽略治療的重要性。醫師提醒,B型肝炎若未妥善治療,日後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150倍!

除了增加導致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外,若B肝患者未控制好自身病情,加以調整、改善生活習態。一旦身體過度疲勞、承受太大壓力,恐導致急性、猛爆性肝炎發作,出現肝昏迷、意識不清等症狀,造成性命威脅,不可不慎。


 
醫師提醒,B型肝炎若未妥善治療,日後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150倍!

B肝治療分兩類 口服、針劑大不同

為避免上述狀況的發生,彭成元醫師強調,尋求專業治療非常重要。而目前B型肝炎的治療,依據使用方式不同,可分為口服抗病毒藥物、長效型干擾素兩種選擇。不過,一樣是B肝治療,這兩者間究竟有何差異呢?

彭成元醫師進一步解釋,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是藉由抑制B肝病毒複製酶,阻斷病毒DNA合成,也就是藉由降低B肝病毒複製,來達到病情的控制。

而長效型干擾素除了有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外,還有調節免疫系統、活化免疫細胞,清除受病毒感染之肝細胞,經由持續免疫調控,有助於降低甚至於清除B型肝炎表面抗原。即使患者停藥後,此道免疫屏障也能繼續作用。

長效型干擾素療程短 停藥後無副作用

不過,對於B型肝炎患者而言,在口服抗病毒藥物、長效型干擾素兩者間又該如何選擇才洽當,且符合個人需求呢?彭成元醫師指出,事實上,兩種藥物皆有不錯的療效,但是在療程長短與用藥方便性、抗藥性上有相當的差異性。

以用藥方便性來說,口服藥物就比干擾素高出許多,不僅不需承受挨針之痛,每天服用1顆藥物,就能輕易完成。但口服藥物一般而言需長期服用,可能依患者對藥物療效之差異,所需的療程時間也有所不同。

 
口服藥物相較於長效型干擾素較容易有停藥後復發的問題。

單就國內健保給付限制每人2次療程、一次療程3年的規定來看,若給付年限結束,患者可能需面臨病情尚未痊癒,卻需自行負擔藥物費用的窘境,且口服藥物較容易有停藥後復發的問題。抗藥性在第一代的口服藥物是常見的現象,並且造成許多臨床問題,不過目前廣泛使用的新一代口服藥物極少發生抗藥性的現象,這個問題目前已經可以克服。

而長效型干擾素需每週定期施打的方式,雖降低了就醫的便利性,並且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但療程時間固定,1年後即能結束治療,不僅沒有抗藥性問題、能達到持續的免疫調控外,對於有懷孕打算的B型肝炎年輕女性來說,可以事先規劃治療時程,比較不會因此擾亂生育計劃。

【醫師小叮嚀】:

彭成元醫師叮嚀,有B肝問題的患者除了應尋求醫師協助,找出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維持規律正常的生活作息外,更要配合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降低攝取添加防腐劑、醃製的食品,才是減少肝臟負擔、降低致癌風險的正確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