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上腹疼痛想吐?當心是膽結石釀禍

【文/北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鴻瑋】

膽結石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成年人口之中大約一成以上有膽結石,發病年齡不一,老年人中高達三、四成有膽結石。形成膽結石的主要原因為膽囊長久未受刺激收縮,或排空不完全,使膽汁長時間停留在膽囊中,水分不斷被吸收,使膽汁過度濃縮泥化而形成。依位置可分為膽囊結石(通稱「膽結石」)、肝外膽管結石,以及肝內膽管結石。

 
膽結石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成年人口之中大約一成以上有膽結石,發病年齡不一,老年人中高達三、四成有膽結石。

膽結石依據成份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膽固醇結石-
好發於西方人。

黑色素結石-
其形成和溶血有關。

棕色素結石-
常見於膽管結石。

膽結石疾病與年紀、性別、肥胖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大於40歲者有較高的發生率,肥胖者的膽汁中有較高膽固醇濃度,故容易形成結石。

較特別的是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變化,影響膽道系統,造成膽固醇過飽合也會增加膽結石形成。其他危險因子,像是服用雌激素、口服避孕藥、降血脂藥物。糖尿病患者、接受全靜脈營養治療的患者、飲食習慣不佳而沒有吃早餐習慣的民眾都有較高的膽結石發生率。

膽結石的臨床症狀與併發症

大多數的膽結石患者是沒有症狀的,患者多是透過影像檢查意外發現有膽結石的存在。症狀出現時多半是感到右上腹或上腹的膽絞痛,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尤其在飯後或吃了油膩的食物更明顯,甚至引發陣發性的疼痛會延伸到背部、胸部或右肩。

 
「急性膽囊炎」,除了上腹部疼痛,常合併發燒、噁心、嘔吐、右上腹部壓痛等症狀。

膽結石阻塞膽囊就可能產生所謂「急性膽囊炎」,除了上腹部疼痛,常合併發燒、噁心、嘔吐、右上腹部壓痛等症狀。而膽結石由膽囊管掉到總膽管內時,便會引發「總膽管結石病」,可能併發膽管炎或胰臟炎。這兩種都是急症,必須立即住院處理。

膽結石的診斷工具

膽結石的診斷工具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 磁振膽胰掃描等。腹部超音波為現今臨床上第一線診斷膽結石的工具,其原因為非侵入性、花費低、準確率高。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則廣泛應用於診斷和治療膽胰管疾病。

膽結石的治療

膽結石治療主要分成三大類:
觀察與追蹤、膽囊切除手術和膽結石溶解治療。

(1) 觀察與追蹤:
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通常不會做任何處理,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即可。

(2) 膽囊切除手術:
若發生急性膽道發炎、長期的膽石症狀或膽囊炎的合併症,較理想的治療方式為進行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

(3) 膽結石溶解藥物
:一般用於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或有可能會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但不適合手術者。另外臨床上也會利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將結石震碎成小片段,配合溶解藥物一起使用利於結石溶解和排除,只可惜這些治療對於東方人好發的色素結石療效並不佳。

大部分膽結石患者都不會有任何症狀,也不用接受治療。由於肥胖為膽結石的高危險因子,建議膽結石患者維持標準體重及適當運動。選擇藥物治療的患者,復發率較高,建議平時生活習慣和飲食的改善,皆有助於預防膽結石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