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態度影響治療 超越5%存活率

圖文提供/高寶書版   2014-05-28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茂青醫師在本書推薦序提到:「臨床上,我們經常聽到剛剛得到癌症的病人說:『為什麼是我?』我想,不少在治療上沒有預期進展的癌症病人,讀了這本書或許會說:『為什麼不是我?』」

 

一九九八年時我接受肝右葉切除手術,歷經六個月的化學治療之後,靠著均衡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運動來管理身體,每三至六個月到醫院進行抽血、腹部斷層掃描等定期追蹤檢查。至今我右胸仍留有美麗的勳章。

一九九八年時,我為了進行化療而在皮下放入硬幣般大小的中央靜脈導管人工血管,從那時開始到現在,我每個月都要到醫院去清理血管。這個人工血管就是癌症給我的勳章,也是檢視我生活態度是否不良的禮物。每次到醫院清理血管時我才會體認到「啊,原來我不是一般人,我是癌症病患啊」。因為人心真的很軟弱,只要身體狀況好一點,吃的東西、生活習慣就會開始逐漸鬆懈,還好這種軟弱的心態會在每月定期回診時,再次提醒自己,原來我是一位患者的事實。

癌症還給了我另一個禮物,那就是當我結束肝癌手術,定期回醫院追蹤時,在二○○六年七月的腹部斷層掃描中發現膀胱癌,抽樣化驗後發現是兩公分的第一期移形上皮細胞癌,從尿道進行膀胱鏡切除術後,利用一種稱為 BCG注入法的免疫療法,消除癌細胞。

我相信要是在身體健康的狀態,就不會這麼容易發現自己膀胱有腫瘤了,最後一定會演變成更危險的狀態,所以這也算是肝癌給我最大的禮物。

同年十一月腹部追蹤斷層掃瞄檢查時,我身上發現了一點二公分大小的小瘤,切片檢查後用高週波熱療法消除。之後,我每三到六個月都會接受定期追蹤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到目前為止也都沒有任何問題。

而在過去那段期間,我與這位名為「癌症」的朋友相遇,並好好善待並送走了它。但是只要每當我差不多快忘記它時,它就會發出信號使我無法忘記它的存在。其實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在第一次手術或接受抗癌治療後戰勝癌症,但當再度復發或有其他問題時,就變得很容易憤怒或感到挫折。

我必須再次強調,其實癌症是個摸不著行蹤,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跑回來看你的調皮朋友。若再次見到它時千萬不要感到憤怒或挫折,一定要相信這個朋友會再離開,除了要哄好癌症這位朋友外,同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現在的醫學發展日新月異,一九九八年我初次接受手術時,普遍來說罹患一般癌症的患者都只有五成的存活率,但聽說現在存活率平均都有提升至六成左右。問題是當人們在看相同的存活率數值時,有些人會將焦點擺在存活人數;有些人則會專注在死亡人數的部分。因此,無論如何,內心一定要抱持著我一定能活下去,我一定能進到那可存活的機率當中的信心,這比其他任何事都還要來得重要。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我們可透過分子或蛋白質水準,研究出癌症發展前期和進行過程,進而產出極大成效。另外,診斷癌症初期所需的各種檢查功能也日趨進步,超音波、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 MRI)、正子斷層掃描(PET)等影像診斷設備的解析度和重現功能也有著快速的發展。也就是說,隨著機器設備越來越精細,檢查也可以越來越精確。

在治療癌症方面也有著大幅度的變化,針對初期癌症患者,醫生大多是經由內視鏡做切除,或是運用機械手術等各種新式手術技巧;頸動脈栓塞術、高週波熱療法等借助影像幫助介入的療法也逐漸擴大範圍,不像以前若罹患癌症,就必須進行開腹手術才能切除。放射線治療也導入了質子治療,以影像資訊為基礎,靠著各種尖端切除裝置,讓醫生能精準地投入放射線劑量。

癌症的化學治療領域也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分子標靶治療,我參與了其中數十種的開發並實際在臨床上使用,令我感到相當欣慰,也期待以後能開發出更多好的藥品。我已將最近醫學上常使用的代表性藥品做了整理,並收錄在附錄中,各位可以作為參考。

直到今天,我都還一直努力不讓癌症這位朋友變得兇猛,或惹它生氣又回來找我,無論何時都小心翼翼地維持自己健全的生活態度。

簡單來說,我的健全生活態度就是:吃好、睡好、排泄好、活動好、過得好。這可說是我的生活原則,卻也是再平凡不過的簡單事情。世上並沒有一個符合所有人的正確健全生活,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因此你必須努力嘗試別人認為不錯的方法,並透過這些過程,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一套方式。而這樣的過程中別忘記兩項原則。

第一、硬逼自己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自己喜歡並樂意去做。

第二、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必須每天持之以恆。因為時間久了,滴水也能穿石。

我必須再次強調書中我介紹的方法,都只是讓我最快樂、最舒適的生活方式,這些方法並非最終解答,也無法成為統一適用於每個人的標準,我只希望各位讀者可以透過我的故事,發展成專屬於自己的一套方式。

本文出自高寶書版《超越5%存活率,我活過了16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