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有副好心肝,不會肝著急 -- 淺談慢性肝炎

腸胃內科 王俊順醫師   2011-08-01

肝病是台灣最大的「本土病」,也是我們的「國病」。每年約有一萬多國人因肝癌、肝硬化、肝炎而死亡。在台灣,肝病特別多的原因主要在於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的普遍及猖獗。慢性肝炎是指肝臟組織發炎或壞死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一般可由肝功\能指數持續異常而得知。由於慢性肝炎患者大多沒有症狀,因此大多數的患者並不自知;而肝細胞持續的發炎壞死,則將造成肝臟組織的破壞,進而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1.慢性肝炎的成因有哪些?

慢性肝炎不僅原因很多,肝炎的活動性與嚴重程度也差別很大,常需做肝臟組織切片才能鑑別。主要包括有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慢性B、C型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炎、藥物引起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或其他代謝性異常引起的肝功能異常等等。  

2.何謂B型肝炎「帶原者」?

全世界B型肝表面抗原陽性的人口約有三億至四億人左右,這些所謂的「帶原者」,大部分散佈在以中國人為主的亞洲地區,以及大洋洲、非洲等地區;其中,中國人約佔所有「帶原者」的75%;這些高B型肝炎感染率的地區,亦同時是肝細胞癌的盛行地區。在台灣地區,一般人口之B型肝炎表面抗原因(HBsAg)陽性率高達15-20%,這些人就是所謂的B型肝炎「帶原者」。而台灣地區40歲以上的人口群中,90%以上的人都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因而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但在台灣臨近之國家如日本,其一般人口中僅1-2%的B型肝炎帶原者,美國及北歐地區則僅有0.1%,「帶原者」中有25-40%最終將死於肝疾病。

3.感染途徑 :

B型肝炎的感染是經由注射、輸血或經由受傷的皮傷、黏膜等途徑而感染;其兩大感染途徑,一是「垂直感染」,是由帶原母親在生產過程中,把病毒染給新生兒,會使40%之新生兒成為帶原者;假若,帶原母親又同時是B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者,則新生兒成為慢性帶原者的機率高達90%。另一為「水平傳染」,可經由輸血、開刀、注射、紋身、紋眉、穿耳洞、皮膚或黏膜傷口及性行為而感染都成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

4.得到B、C型肝炎該怎麼辦?慢性肝炎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何調整?

首先應明白自己處於何種病情:是健康帶原、慢性肝炎還是已進展成肝硬化?不過不論是何者都要定期追蹤,包括肝功能指數、腹部超音波及血清胎兒蛋白檢查。追蹤頻率一般建議為:健康帶原者每年一次,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則每三個月一次。慢性肝炎患者的日常生活不需過度調整,但應注意均衡的營養、正常的生活起居、不熬夜、少喝酒、謹慎使用藥物、避免食入含黃麴毒素來源之食物例如花生製品、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等。夫妻性生活不受影響,飲食則不需隔離。

5.慢性肝炎應如何治療?

一般保肝劑對於肝臟組織的修復或有幫助,但對慢性肝炎之病程則毫無助益。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目前有皮下注射干擾素以及
(註)口服干安能(Lamivudine,拉美芙錠)兩種方式。干擾素是人體對抗病毒的重要物質,目前用於治療慢性活動性B型肝炎GPT上升超過兩倍以上者,有效率約30%。干安能是1999年才核可用於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降低肝臟發炎,使GPT值趨於正常;但停藥後約有15-30%的復發率。

此外抗藥性的發生在使用一年後為14%,五年後則高達69%。因此目前衛生署核可的適應症為慢性B型肝炎GPT上升超過五倍之患者。至於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目前以干擾素合併口服抗病毒藥物Ribavirin治療六個月,有效率約達45%。至於自體免疫性肝炎的治療以腎皮質類固醇為主。

註:此為舊資料,目前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共包括干安能(Lamivudine)、干適能(Adefovir)、貝樂克(Entecavir)、喜必福(Telbivudine)以及惠立妥(Viread)。

   

6.如何避免感染肝炎病毒?

要打斷「慢性B、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段進展,首要避免感染肝炎病毒。預防B型肝炎可以施打疫苗,但目前仍無疫苗可預防C型肝炎。由於B、C型肝炎是經血液或體液感染,因此要避免感染肝炎病毒,應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行為、注射或輸血,避免不潔的性接觸,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牙刷、刮鬍刀,避免穿耳洞等等。

7.肝炎病人日常生活應如何保養?

維持理想體重:

對於超過標準體重的病人,應限制總熱量的攝取。過量的能量攝取,尤其以醣類為主要型式,會增加肝臟脂肪的堆積,而加重肝功能失調。

宜採新鮮、清淡、高纖及均衡飲食:

食物選擇應多變化,減少過度精緻食品,多攝食粗糙及含纖維素高的食物。避免一些高鹽食品和調味品的使用,儘量利用食物原來的鮮味,如鳳梨、柳橙、檸檬、香菇、洋蔥、薑蒜等材料。 每日五蔬果,多食用含維他命A、C的黃綠色蔬菜及水果, 每天至少要吃三小碟蔬菜和兩份水果。

避免喝酒:

根據研究,B型肝炎帶原者,若又有喝酒的習慣,其罹患肝癌的機會比不喝酒的人多4~5倍,也增加罹患肝硬化的機會。

少吃刺激、辛辣、添加過多人工香料、防腐劑及燻烤的食物。

避免食用酒釀、豆腐乳、臭豆腐等發酵處理及發霉的米、玉米或花生等食品。

食物務必煮熟,避免生食。

避免過量的維他命補充,尤其是維他命A和D。因此要補充之前,最好先與醫師或營養養師討論。

不可隨便食用所謂的「補肝」極品與民間所謂的「治肝草藥」,會愈補愈加重病情。

日常生活作息也需規律化,不可過度勞累。若體力允許可做適度的運動,以促進新陳代謝與預防便祕。

定期檢查要持之以恆:

慢性肝炎的人一定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而且要持之以恆。不要因為肝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就不再繼續追蹤。因為病毒既然還在體內,隨時有再發作的可能,如果停止追蹤,下一次的發作可能會拖到症狀出現才發現,治療上會比較不容易,肝臟受到的傷害也較大。

此外,定期追蹤的項目除了肝功能檢查之外,還要包括胎兒蛋白檢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夠。萬一肝炎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也才能及早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