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華人健康網

胃痛需要照胃鏡嗎?這3種情況,建議應快去檢查

文/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潘懷宗博士   2017-02-07

幾年前,數位藝人相繼因胃癌過世,名人效應帶動了民眾健檢時選擇照胃鏡,希望能加強篩檢,早日發現胃癌。不過,許多人因恐懼吞胃鏡時的噁心不適,不喜歡照胃鏡,或者是改為照無痛胃鏡,但近年來也有人在照無痛胃鏡時,因麻醉後突發的休克,差點致死。到底,發生胃痛時,該不該照胃鏡?

 

頻繁照胃鏡,恐增加醫療成本

根據統計,近十年來,美國胃鏡使用率成長了將近40%。然而,用來診斷最多的不是胃癌,而是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由於上消化道內視鏡(upper endoscopy)最常被用在診斷胃食道逆流,以及評估其治療情況,所以經常被稱為胃鏡。其實,醫師使用胃鏡時,還可以觀察到食道及十二指腸的健康情況。

雖然照胃鏡的安全性高,但是頻繁地照胃鏡,除了會增加醫療成本之外,還有可能會造成一些發生率極小的併發症,例如:吞嚥困難、消化道穿孔及出血、肺炎、麻醉過敏等。而且經常照胃鏡,對於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有時還可能因偽陽性而導致後續不必要的檢查與治療。

為了不過度進行胃鏡檢查,浪費醫療資源,又要能有助於維護病人健康,並早期發現食道癌及胃癌,美國內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臨床指引委員會於《美國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了照胃鏡的臨床指引。在臨床指引的內容裡,除了明確指出有胃食道逆流的民眾在什麼情況下應接受胃鏡檢查外,也提出其他特定應接受胃鏡檢查的條件。

 

三種情況,應該立即照胃鏡

在美國內科醫學會發表的臨床指引中,第一種應該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的情況,是當你有胃灼熱感(heartburn)的症狀時。因為胃酸逆流到食道,會導致胸口部位感覺灼熱,甚至嘴巴會出現酸味,如果同時又出現下列警示症狀,像是吞嚥困難、消化道出血(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反覆嘔吐等,就應該立即接受胃鏡檢查。

第二種情況是經過醫師診斷為典型胃食道逆流,並開立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一種胃酸抑制劑),每天吃2次且連續服用1到2個月,但症狀並未改善的人。另外,有食道狹窄的病史並出現吞嚥困難的病人,以及嚴重糜爛性食道炎的病人,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2個月後,為了評估療效,並排除巴雷氏食道病變(較有可能罹患食道癌)的可能性,也應該安排照胃鏡。

第三種情況是50歲以上的男性,有超過5年以上胃食道逆流的病史,並且有其他危險因素,比如說,夜間胃食道逆流症候群、橫膈裂孔疝氣(hiatus hernia)、BMI值增加、吸菸、腹部肥胖等。而巴雷氏食道病變者也應該每隔3到5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不過,美國內科醫學會臨床指引委員會特別提醒,50歲以下的民眾及婦女,不需要將胃鏡列為例行健康檢查的項目,因為他們發生食道癌的風險遠低於年紀大的男性。

 

少碰油膩食物,預防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三餐常不定時、不定量,又暴飲暴食,再加上抽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即使是鐵胃也會受不了。

一般來說,胃食道逆流通常會發生在用餐之後,尤其是在躺下來或肚子用力時,感覺特別明顯。典型的症狀包括:口腔覺得酸苦,吞嚥不易或痛苦,出現心口灼熱感、胃酸逆流感,有時還會聲音嘶啞,甚至夜間易喘或乾咳。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食道括約肌(賁門)的功能不佳,促使胃酸返流湧入食道中,進而引發食道炎、食道潰瘍。

由此可知,若想要預防或改善胃食道逆流,必須從多方面著手。例如,三餐定時定量或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吃飽後最好外出散步30分鐘;少吃精緻糖類、高脂肪、高刺激性和油炸類食物,避免吃宵夜;少喝茶、咖啡、可樂、汽水、啤酒等飲料;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肥胖,並且戒菸、戒酒。

在日常生活上,中午如果吃太飽、太油膩,最好不要趴著睡覺,以免腹壓變大,胃酸溢出。平常要穿合身的衣物,少穿塑身衣、調整型內衣,用餐過後,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晚上就寢時,可以將床頭抬高約10到15公分左右,讓頭頸部、上背部墊高,以減少發生胃酸逆流的機會。

平時也可以多練習做腹式呼吸。根據《美國腸胃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發現,腹式呼吸能幫助加強下食道括約肌的收縮力,有助於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此外,正確保胃的好觀念,是不能長期吃胃藥。萬一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應該在醫師指示下,服用制酸劑、黏膜保護劑、組織胺拮抗劑或是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切勿自行停藥,才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減少疼痛及不適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