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元氣網

消化系統術後沾黏 機率高達九成

聯合報 記者張益華╱報導  2018-08-05
       
手術結束後,除了注意傷口復原狀況外,還得留意術後不定時炸彈--沾黏。

 
圖片來自照護線上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手術類型中,以消化系統手術占所有手術人數中最高,光104年接受消化系統手術者就超過56萬人,沾黏機率高達九成,相當於超過52萬人有沾黏後遺症,嚴重可能導致器官壞死,再次手術,有致命風險。

 
台大醫院外科部醫師林本仁 記者鄭清元╱攝影

沾黏位置不對 引發連串症狀

台大醫院外科部醫師林本仁表示,沾黏是手術後正常的生理反應,是傷口或組織在自然修復癒合過程中產生的體內疤痕。一旦沾黏到不對的位置,使組織或器官連結在一起,則產生症狀。

林本仁指出,沾黏常發生在腹腔和骨盆腔手術,因為人經常呈站立的姿勢,當小腸或大腸往下垂,掉在手術傷口處,恐造成沾黏。沾黏到腸子,可能發生慢性疼痛、腹脹、便祕、腸阻塞等症狀;若是黏到輸卵管,可能造成不孕。

不過並非每次術後沾黏都會發生症狀,且每個人因傷口修復程度和體質不同,術後沾黏的時間不一,平均約七天左右。

 
義大醫院外科部部長蔡明憲 記者鄭清元╱攝影

手術傷口愈小 沾黏機率愈小

義大醫院外科部部長蔡明憲表示,若沾黏發生在上消化器官(肝膽胃)手術,可能牽扯腸管造成變形,使腸道變狹窄,吃太多高纖維質的食物時,容易發生食物結塊,造成腸阻塞。診間常看到許多腹部絞痛的病人,合併無法正常排便、嘔吐等症狀,加上有開刀病史,需提高警覺恐是術後沾黏導致。

蔡明憲指出,沾黏發生的原因與個人體質、術中處置和手術位置有關,蟹足腫體質的人術後沾黏機率較高;醫師技術與手術方式也會影響傷口大小、出血量,當傷口愈小、沾黏的機率也愈小。手術位置部分,肝手術後沾黏常出現在肝臟與腹壁、胃、十二指腸或大腸,增加下次手術風險。

 
元氣講座「肚子脹痛不舒服?小心術後沾黏在作怪」,邀請醫師教導民眾建立預防手術後沾黏的觀念。 記者鄭清元╱攝影

80%腸阻塞 因沾黏引起

林本仁說,根據統計,40%的慢性疼痛、80%腸阻塞因沾黏引起,沾黏導致女性不孕症風險提升20%至40%,甚至增加再次手術機率,進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支出。為了解決病人沾黏問題,有時必須再次開刀,但開刀又是一次傷害,仍會有再次沾黏的風險。

蔡明憲說,曾遇過一位病人十年前採胃繞道手術,術後陸續發生好幾次腸阻塞,不得已只好再次施行腸沾黏剝離手術,沒想到隔幾年又發生腸阻塞,輾轉來到他的診間,再次手術並加上防沾黏產品後,目前復元良好。

 
每年接受消化系統手術的人數相當多,發生沾黏的機率高。嚴重沾黏須再次開刀,但也形成另一次沾黏的風險。 記者鄭清元╱攝影

預防沾黏

手術方式、物理隔絕 術前討論很重要

預防沾黏發生,林本仁建議,病人手術前可和醫師討論手術型式,例如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因傷口小、復元快,減少沾黏發生。

其次採物理隔絕方式,術前在器官間鋪上防沾黏產品,例如防沾黏貼片像一層薄膜,放在傷口處,傷口癒合時減少沾黏組織形成,防沾黏產品能在一星期內吸收,但不能百分百完全防止沾黏,只能說降低嚴重沾黏程度,減少手術風險。且防沾黏產品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建議與醫師和商業保險公司討論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另外,手術後病人應多下床活動,可以降低沾黏發生,並且減少吃產氣的食物,例如豆製品、奶製品、高油脂和碳酸飲料等,多做運動有助術後復元。林本仁說,其實防沾黏的根本之道是避免手術,以大腸癌為例,若能及早篩檢治療,在大腸瘜肉階段時就切除,加上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不見得會變癌症,自然而然就不必手術,減少沾黏威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