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高醫醫訊月刊
 

B型肝炎疫苗的再接種
 
 
保健科   吳冠達 主治醫師(101年11月)
 
大家都知道罹患B型肝炎變成帶原者,將來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有鑑於此,臺灣從1984年7月1日全面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希望年輕一代,人人體內都有B肝表面抗體,對B肝病毒具有免疫力(抵抗力)。最新研究顯示,這些出生時接種的B肝疫苗,有人抗體效價足以維持25年,但也有近半數的人,表面抗體消失或測不到。到底哪些B肝表面抗體消失的國人,是否需要再補接種疫苗呢?目前的政策是鼓勵「屬於B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險群」再補接種B肝疫苗,以刺激足夠的抗體產生。高危險群包括: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工作者、與B肝帶原者同住、性伴侶為B肝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

 
B肝疫苗

接種B肝疫苗的條件為: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Anti HBs、核心抗體Anti HBc三者皆呈陰性反應。接種B肝疫苗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適用於「未曾完整接種B肝疫苗3-4劑」者。接種間隔為0,1,6個月,也就是頭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七個月各注射一劑,之後抽血檢驗B肝表面抗體Anti HBs有無產生。這個方式,總共要打三劑及加抽一次血。

第二種方式:適用於「依時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種,經檢驗為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者」,若體內免疫記憶還在,只要補打一劑疫苗就有辦法產生表面抗體。其方法是先打一劑疫苗,一週後至一個月內檢驗B肝表面抗體,如果表面抗體陽性,代表有保護力了,後面兩劑即可免打。

至於疫苗補打應該要補幾劑才有效果?有研究發現,大學生喚起免疫記憶的能力較差,建議補打兩劑疫苗(隔一個月);若已經補打兩劑,仍無法產生抗體,建議把第三劑疫苗打完。完整接種疫苗後,若仍無法產生抗體者(表面抗體、核心抗體皆為陰性)為少見的體質因素所致,謹慎生活即可。

茲以下表說明B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核心抗體,陰性陽性不同組合,所代表的臨床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