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肝爹信箱(5)

1.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陰影,是脂肪肝還是肝腫瘤?

Q:我兒子今年28歲,是一位B肝帶原者,每半年會定期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因為常常外食的關係,一直都有脂肪肝。上週去追蹤時,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個1.5公分的疑似腫瘤的陰影,但是血中甲種胎兒蛋白值正常。醫師懷疑可能是脂肪分布不均勻所成的影像,這和真正的肝腫瘤有何差別?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

A:B肝帶原者本來就是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當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疑似有腫瘤時,確實是要深入了解。

臨床上,腹部超音波檢查看到肝臟有陰影,其實有很多可能性,不一定都是惡性腫瘤,也有可能是良性肝腫瘤,例如血管瘤或水泡,有時甚至是脂肪分布不均勻而形成的陰影。

肝臟在有脂肪肝的情況下,影像會偏白、偏亮。當脂肪分佈不平均時,脂肪堆積少的區域反而看起來是偏暗的,因此形成了一個類似腫瘤的陰影;事實上,這個偏暗的區塊反而是沒有脂肪堆積的,我們常稱之為”無脂區”。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假的病灶,並不是真的長腫瘤。

當醫師無法明確分辨肝臟陰影之性質時,會再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使陰影之性質能釐清,才能做妥適的後續安排。

2.B肝帶原者e抗原消失,之後還會出現嗎?

Q:我先生今年66歲,B肝帶原已有40年,定期追蹤檢查至今,不管是肝炎指數、甲種胎兒蛋白或者是超音波檢查都很正常。最近的抽血報告有變化,過去我先生的HBeAg(e抗原)都是陽性,但這一次HBeAg卻消失了,醫師只告訴我這是好現象,請問這代表什麼意思?HBeAg消失之後有可能會再出現嗎?

A:B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有三類:表面抗原、e抗原以及核心抗原,抽血檢測到的只有表面抗原及e抗原。

B肝帶原者才需檢驗e抗原,e抗原如果陽性,表示人體內的B肝病毒複製活躍,傳染力比較強,也較容易引起肝臟發炎。與e抗原相對的是e抗體,當血中e抗原消失且產生e抗體,謂之e抗原陰轉,表示B肝病毒的活性與傳染力已經降低了,這確實是好現象。但有時e抗原雖然消失,卻沒有產生e抗體,這段期間稱為「e空窗期」,可能需要再過一陣子,e抗體才會出現。也有可能一直都沒有產生e抗體。

e抗原陰轉現象可能自然發生,也可能是在接受特異性治療後發生。一般來說,自然發生的e抗原陰轉較不會逆轉回來,藥物治療後出現的e抗原陰轉比較不能持久。

目前您先生初次發現e抗原已經消失,需持續追蹤是否有出現e抗體,未來仍要保持定期追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3.有慢性C肝且病毒量高,但半年後才能治療,是否會延誤病情?

Q:我有慢性C型肝炎已30年,因在中國大陸工作,每年只能利用回台灣時做追蹤。我的肝發炎指數(GOT、GPT)都在100以內,持續有15年。曾檢驗C型肝炎病毒量為8551000 IU/ml,超音波無肝硬化,醫師建議應接受藥物治療。但因工作關係預估半年後才可申請退休,那時才能專心接受治療,不知是否會延誤病情?

A:你的狀況確實應考慮接受治療。目前治療仍以干擾素加雷巴威林(Ribavirin)為主,未來半年中有可能在台灣上市Boceprevir這種第一代直接抑制C肝病毒複製之藥物,再加上此種藥物可增加成功治療的機率。

病毒量高低並非影響病情的唯一因素,肝發炎程度及肝內纖維化狀態更是重要關鍵,你的病情在半年後才能接受治療,應該沒有影響,但這段時間內仍應密切追蹤病情。

4.肝腫瘤復發頻繁,但無肝硬化,應換肝嗎?

Q:我是B肝帶原者,12年前發現有肝癌接受手術切除。今年一月肝癌復發,順利經電燒處理。二個月後左右肝又各有一顆1公分的腫瘤,這次做栓塞治療。沒想到二個月後,在右肝又發現2公分的肝癌,左肝還有三個小的腫瘤,醫師建議我最好考慮做肝臟移植。我心中疑惑,換肝是很大的手術,聽說是很嚴重的肝硬化才要換肝,可是我沒有肝硬化,身體狀況尚可,難道已經沒有別的治療方法嗎?

A: 你每次肝癌復發雖然都能妥善地處理,但在過去半年內肝癌復發次數太頻繁,且部位不固定,表示癌細胞生長極快速且非定點,由於肝臟血流豐富,癌細胞容易經由血流到處散佈,一旦肝內太多腫瘤,甚至轉移至肝外,將不易治療。

因此,以肝臟移植方式來斷絕目前肝內癌細胞之流竄,可能是最佳方式。

5.能否靠自己的免疫力控制B肝?

Q:我有慢性B型肝炎,肝指數長期不正常。2年前,GPT值曾高到200,當時接受干擾素治療,GPT有恢復到正常範圍,因健保只給付半年而停藥。當時我的e抗原仍存在,B肝病毒量並未完全消失,持續追蹤8個後GPT值又逐漸升高,目前是153,醫師認為應再接受治療。我現在45歲,我想靠自己的免疫功能是否可以將B肝加以控制?

A:慢性B肝帶原者,在青春期若無法經由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即病毒廓清期),未來要使e抗原陰轉的機率不高。根據研究顯示,40歲前其e抗原未陰轉,要靠自然的方式使其轉變,機率更低。

你雖曾接受干擾素治療但仍未使e抗原及病毒量被有效抑制,之後肝臟又發炎是很可能的,發炎而不治療,演變成肝硬化之機率甚高。因先前是健保給付藥物,e抗原陽性病人,只能給付半年,且停藥後須觀察一年才能再度用藥,故現階段只能密切觀察,停藥滿一年後可考慮再使用干擾素或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貝樂克、喜必福或惠立妥)。

6.肝功能異常未超過正常值2倍,但B肝病毒量偏高 怎麼辦?

Q:我是B型肝炎帶原者,長期追蹤以來ALT值(肝功能)都在40~50,上週自費檢測病毒量為5000Iu/ml,但我的ALT值未超過2倍。醫生評估目前ALT值在2倍以下,藥物的效果不顯著,請問除了定期檢查以外,針對病毒量偏高,是否有什麼建議?

A:慢性B型肝炎患者,病毒量在2,000 Iu/ml且ALT值未超過正常值上限2倍,此種狀況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其理由是體內的病毒量雖偏高,但ALT值偏低,表示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不活躍,病毒無法完全受到抑制,在治療期間病毒仍可能持續複製,不但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約只有6%,也容易導致抗藥性產生。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肝炎患者已有肝硬化或有肝癌發生者,若檢測出病毒量超過2,000 Iu/ml 時,雖然ALT值正常,有些專家建議患者應有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之考量,其目的是要預防肝硬化一旦急性發作可能導致肝衰竭發生或減少肝癌發生之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