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好心肝電子報

肝粗粗,是什麼意思?

諮詢/郭建興(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主任、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邱玉珍

有些民眾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被告知肝臟粗粗的,十分憂慮。肝粗粗,其實就是肝纖維化,過去認為肝纖維化不可逆,但最新的證據顯示,只要揪出導致肝纖維化的原因,阻止肝臟繼續發炎,連重度的肝纖維化都有機會可逆轉,改善肝內結構及功能。

32歲的阿智,父親在他很小時就死於肝癌,所以他一直很注重健康,沒想到,公司例行健檢,進行超音波檢查時,醫師邊做檢查邊說,你沒有脂肪肝,但是有一點「粗粗」(台語)。聽到粗粗兩字,阿智心頭一震,心想:「該不會跟老爸一樣是肝癌吧!」

從檢查檯起來,他緊張地跟醫師說:「我爸死於肝癌,肝粗粗是肝癌的前兆嗎?」醫師只丟了一句話:「不用太緊張,定期到醫院追蹤就好了。」後來他拿到健檢報告,上面寫著「肝實質病變」,他不禁疑惑:「醫師說我的肝粗粗的,兩者有什麼不同?」

肝實質病變是醫學上名詞,跟「肝粗粗」指的其實是同一件事,也稱為「肝纖維化」。至於為何肝會粗粗?健康的肝臟,在超音波影像上看起來表面平滑、質地顆粒呈細緻且規則。發炎以後,肝細胞會被破壞而死亡,肝臟在修復過程中,會用纖維組織來修補,原來細胞組織留下來的空間,就會被纖維組織所取代。這些纖維化組織就像皮膚受傷後所產生的疤痕一樣,會破壞原來肝臟組織的架構,使得肝臟表面不再平滑,質地顆粒變粗糙及不規則狀。門診裡,很多人跟阿智一樣,被診斷出肝實質病變,很擔心自己難逃「肝病三部曲」的魔咒。

 

肝纖維化雖沒有立即致命的危險,但如果置之不理,肝臟一直處於發炎狀態,纖維組織愈積愈多,10至20年後,就會朝向肝硬化演進。  

找出肝炎病因 避免步入肝硬化

多數肝纖維化是因為慢性肝炎造成的,包括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病(如自體免疫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新陳代謝性疾病(如威爾森氏病、鐵質沉積血色病)、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漏性肝炎)等。

如果急性肝炎發作厲害,肝細胞大量壞死,甚至出現猛爆性肝炎,也會在痊癒後留下肝纖維化的後遺症。俗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肝臟只要因為上述因素發炎過,必定會出現纖維化,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肝臟出現纖維化,不僅會讓肝臟彈性變差,也會使肝內血管阻力增加,影響肝細胞的運作及阻礙血流,造成肝門靜脈的壓力過高,致使肝臟功能進一步受到損害。

要避免肝纖維化走向「硬」化之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揪出導致肝纖維化的原因,加以矯正或治療,阻止肝臟繼續發炎。如酒精性肝炎最好的方法就是戒酒;慢性C型肝炎、B型肝炎患者,只要好好接受藥物治療,抑制體內的病毒,就有機會改善肝纖維化的狀況,恢復肝功能。

輕重度肝纖維化 都有機會「逆轉」

過去多半認為,肝纖維化是不可逆的,但現在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只要找到致病原因,遠離傷肝因子或接受藥物治療,即使是重度肝纖維化,也有機會被「逆轉」。曾經有一位嚴重肝纖維化的病人,戒酒、減肥之後,肝纖維化大幅改善了。但這必須經過好幾年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

但也有令人遺憾的事,例如曾有一名慢性C型肝炎的患者,因害怕治療C型肝炎的干擾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不願接受治療。幾年下來,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的肝臟,從輕度纖維化漸漸進展到肝硬化。

在門診,類似這樣的病例相當多,在此呼籲民眾,檢查發現肝臟有纖維化,不能置之不理,應盡量找出造成肝臟發炎的原因如病毒、喝酒、肥胖、藥物…等,並一一改善或治療,肝臟才不會繼續受到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脂肪肝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有研究發現,有十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可能發展成脂肪性肝炎,也就是除了肝包油之外,還有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的情況。所以體重過重的民眾,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有沒有脂肪肝或肝纖維化的情況。

肝切片可確認纖維化程度

肝切片是肝臟纖維化的標準評估法。經病理檢查可確認肝病原因,並評估肝臟壞死發炎級數和纖維化程度,雖然準確性很高,但它是一種侵入性檢查,仍有極少的機率造成嚴重的併發症(不到2%)。

超音波是方便又不具侵入性的檢查,可以觀察到肝臟的表面及內部的質地,進而判斷出肝臟是否有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一般而言,傳統超音波檢查能判斷出來的肝纖維化,至少已達F3以上。

 

由於肝纖維化後,肝臟就失去它的彈性,現在也已有檢測儀器可以檢測出肝臟的彈性值。檢測原理是利用機器發射低頻波經過肝臟,再用超音波去追蹤低頻波的行徑,計算出肝臟彈性值。現在有些比較高階的超音波機器已經配備有此一功能,可用來追蹤B型肝炎、C型肝炎的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後,肝臟的纖維化是否有改善。這些特殊的超音波檢查方式,其準確度雖仍不及肝切片,但已可供參考之用。

抽血也可評估肝纖維化?!

聽到要肝切片,多數人都會害怕,因此,有愈來愈多非侵入性的檢測法被研發出來,可以評估肝纖維的程度及診斷肝硬化。例如利用抽血就可以評估肝臟纖維化的嚴重程度,目前有兩種指標,一是直接血清指標,一是間接血清指標。

間接血清指標是指一些平日抽血的項目,如最常見的肝指數(AST、ALT)及血液檢查(如:血小板、白血球、紅血球),來評估肝硬化的程度。由於這些指標並不直接參與肝纖維化的致病機轉,而只是肝硬化產生後的病生理變化,所以如此稱呼。肝硬化之後因為脾臟腫大的緣故,患者的血小板都會降低,因此血小板也常用為肝硬化評估的間接血清指標。

相對的,直接血清指標是指一些直接參與肝纖維化的致病機轉有關的分子或是酵素。這些指標與慢性C型肝炎導致的肝纖維化較有正相關性,但對慢性B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的研究較少。(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