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元氣網

調查報導/台灣C肝村 全台五鄉鎮感染盛行率最高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2019/02/27

僅有國中學歷、年近七旬的嚴姓牙科密醫,年輕時在台北向齒模師學習假牙製作技術,18歲回到苗栗頭份,開起沒有招牌的牙醫診所,無照行醫,替人拔牙、製造假牙,這一開就是50年,以低價吸引鄉親上門。

 
公衛學者發現眾多C肝村,如何「全篩全治」成為現階段肝炎防治的關鍵,政府應該想辦法讓不願意篩檢的民眾走出來。圖為醫師為患者進行腹部超音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保守估計,接受過嚴姓密醫療的病患恐達數千人,均成了C肝潛在高風險族群,甚至早已是肝炎患者,但本身卻不自知。早期台灣偏遠地區密醫橫行,且部分藥局私下幫人「吊大筒」(打點滴),針具器械未能徹底消毒,傳散肝炎病毒,形成不少C肝村、C肝部落。

行政院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流行病學組專家群整合七大指標,包括社區篩檢C肝篩檢陽性率大於10%、肝癌發生率、健保資料庫C型肝炎就診率等,將全國各地C肝盛行率風險層級畫分為零至七級,第七級為感染盛行率最高地區,其中就包括苗栗縣苑裡鎮。

從小在苗栗苑裡長大的陳先生表示,以前當地的密醫家數不少,儘管外面沒有招牌,但居民只要是感冒發燒或腹瀉、頭痛,以及牙痛拔牙,都知道可以就近找誰看病拿藥,因為距離苑裡最近的大醫院都在台中,來回可得花上一天時間。

除了密醫之外,西藥房也可能是傳染C肝病毒的大本營,陳先生說,以前藥房裡的藥劑生也常幫人打針、吊大筒,忙的時候,連藥師娘也會扎針,幾乎都是共用針頭。

回憶起小時候的貧乏醫療環境,苗栗縣立委徐志榮充滿無奈,他說,兒時生病時,很少看到穿白袍的真正醫師,都是住家附近的「小醫師」(客家話)照顧鄉民的健康。

徐志榮指出,那時醫療水準較差,即使至診所就醫,打針、吊點滴,護士小姐根本不會更換針頭,只用酒精消毒,肝炎病毒就這樣傳散開來。成年後,做了健康檢查,發現C肝抗體為陽性,顯示他也被感染過,只是幸運地自然痊癒,並未帶原。

除了苗栗苑裡,第七級感染盛行率最高的地區還包括台中市后里區、雲林縣元長鄉、嘉義縣義竹鄉、高雄市梓官鄉等,均屬偏遠鄉鎮,早期醫療資源貧乏,密醫眾多,針頭重複使用,僅以沾酒精的棉花擦拭,簡單消毒,又扎在下一個病人身上。

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表示,國內部分地區C肝感染者出現群聚現象,具有地緣關係,以梓官鄉為例,民間社團一次前往篩檢,在所有受檢民眾中,竟超過一半呈現陽性反應。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指出,台灣平均C肝感染率約在4%,但澎湖、苗栗及雲嘉南等縣市部分鄉鎮卻高達25%,例如,澎湖白沙鄉、高雄梓官鄉就出現典型的C肝村。

公衛學者發現眾多C肝村,如何「全篩全治」成為現階段肝炎防治的關鍵,李美璇直言,「國健署應有更多的努力空間」,除了成人健診之外,應該想辦法讓不願意篩檢的民眾走出來。

「民間社團充滿活力、愛心」,蒲若芳說,最近幾年不少民間機構也投入C肝防治,以扶輪社最為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向總部申請經費,與高醫、長庚等醫療體系合作,走入偏鄉,多次執行大規模篩檢,未來健保巡迴醫療如能將C肝用藥列入服務項目,相信更可落實「全篩全治」防治目標。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元氣網

免費篩檢肝炎 鄉民不埋單、醫護踢鐵板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2019/02/27

「護理師、篩檢車都已到了現場,提供免費肝炎篩檢,但鄉民就是不出來做篩檢,這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們在阿里山鄉就踢到大鐵板,結果出乎意料之外。」此話出自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口中,連記者也嚇了一跳。

 
圖為肝基會下鄉, 希望透過篩檢找出C肝患者。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肝炎的篩檢上,肝基會絕對占有一席之地,這20幾年來,在全國許多鄉鎮、偏鄉離島走透透,下鄉實際篩檢經驗無人能出其右,但這塊鐵板卻也讓肝基會「頓」了一下。

楊培銘說,沒想到地方衛生單位、公益團體將醫療資源帶進深山離島,卻帶不出民眾的心,這才領悟到「篩檢要成功得天時地利人和」,必須用對方法,找對地方。

之後肝基會在C肝高盛行區苗栗苑裡進行BC肝炎篩檢,成效截然不同,團隊事先挑選了兩個高風險區村里,事先請里長協助宣導,讓里民樂於參與,一個村人口約3000人,扣除外出工作者,最後近200人接受篩檢,其中超過一半結果呈陽性反應,後續轉到附近較大醫院追蹤。

這事讓楊培銘深刻體悟「知易行難」4字的意涵,他以日本肝炎防治政策為例,從2002到2008年進行肝炎的全國普篩,立意良善,但最後覆蓋率不到3成,效益遠不如預期。

楊培銘讚同嘉義長庚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盧勝男「無重複性地毯式篩檢」概念,他說,篩檢要有策略,並透過實際行動,才能了解問題的關鍵,做了之後再修正,「C肝要能根除成功,不是喊喊口號就能成功」。

醫界預估,全台灣仍有20萬C肝患者尚未浮出檯面,潛藏在各地,楊培銘指出,未來仍將執行大規模的偏鄉普篩,但須有重點,而不是包山包海,還必須與地方衛生局、扶輪社攜手合作,讓更多人站出來接受篩檢。

參與肝炎篩檢20餘年的台北瑞光扶輪社地區肝病防治推廣委員會顧問簡天廷指出,早期扶輪社大都與肝基會合作,但最近幾年,扶輪社成立了肝病委員會,採取雙軌制,除了繼續與肝基會合作,也與各縣市政府配合,讓消除C肝不只是口號、活動,希望真正成為扶輪運動。

簡天廷說,目前全國共有800多個扶輪社攜手動員,透過龐大的人脈組織,展現擴散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許多縣市政府因無法支付人事費用,以致篩檢人力不足,扶輪社則提供加班費或個案管理師費用,讓C肝防治計畫得以順利推動。

2021年扶輪社世界年會即將在台北舉辦,簡天廷說,我國在B肝的防治上的成績有目共睹,既然政府宣示2025年根除C肝,扶輪社總是要拼一下,展現台灣的軟實力,希望世界年會在台舉辦時,已有好成績,可以對外公佈好消息。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元氣網

診所醫師抱怨C肝藥價昂費 光繳給國稅局的稅就不夠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2019/02/27

為達到2025年根除C肝目標,健保署今年編列65億元預算,從元旦起放寬給付條件,慢性C肝患者皆可接受治療,但根除C肝的路上,仍有障礙需要排除,醫界希望取消患者確診anti-HCV 陽性或HCV RNA陽性後,需等6個月才能治療的限制,並解決醫師報稅的難題。

 
圖為肝基會下鄉, 希望透過篩檢找出C肝患者。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預算可讓4萬名C肝患者接受治療,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根據這一兩年經驗,C肝新藥治療人數幾乎集中在上半年,以今年為例,光是1月就有近萬人接受治療。農曆年後治療人數更多,產生搶名額效應,醫界預估上半年就會用完4萬個名額。

但C肝新藥健保給付條件放寬限制,仍缺最後一里路,高醫教授余明隆指出,依照目前治療準則,在確診anti-HCV 陽性或HCV RNA陽性之後,需再等6個月,患者才能接受治療。

長久以來,醫界希望健保署取消此限制,如果篩檢出新的感染個案,只要第一次抽血檢測出c肝病毒,就應該立即接受治療,不要再追蹤6個月,否則病人可能不再回診,影響根除計畫。

對此,戴雪詠指出,口服新藥的仿單對於慢性C肝的定義就是感染超過6個月以上,依規定是不能馬上服用,為此,4 月共擬會議邀集專家臨床醫師討論此案,希望盡快幫這群新病友解套。

此外,基層診所醫師抱怨C肝藥價昂費,光繳給國稅局的稅就都不夠,影響服務意願。台大醫院名譽教授、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解釋,依照現行稅制,基層診所的兩成收入必需報稅,但一個C肝療程額度達25萬元,每治療1個病人就需繳稅5萬元,但藥廠能給的利潤有限,診所醫師每治療一個C肝患者,就得多賠,以致診所醫師不願意收案。

對此,C肝旗艦計劃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說,「這確實是個問題」。蒲若芳指出,診所的營收是醫師個人的收入,與在醫院執業的醫師領薪水不同,稅制不改,無法吸引基層醫師收治病人。健保署則表示,已與國稅局討論解決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