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沒有B、C肝 仍有罹患肝癌風險
 
文/許金川   2019-11-04

Q:我的先生52歲,日前公司體檢發現有一顆2.7公分的肝腫瘤,經詳細檢查後確診是肝癌,醫師說好險發現得早,上週已經完成電燒治療。

不過,我先生抽血檢查沒有B肝表面抗原,也沒有表面抗體,C肝抗體也是陰性,為什麼沒有B肝、C肝也會長出肝癌呢?聽說肝癌復發機率很高,請問如果去注射B肝疫苗,產生B肝的表面抗體,會降低肝癌復發的風險嗎?
  
A:B肝病毒與C肝病毒是台灣肝癌的兩大元凶,不過有部分肝癌患者抽血檢查既沒有B肝,也沒有C肝,但如果再進一步檢查B肝核心抗體(anti-HBc),大多會呈現陽性,這表示過去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也就是以前為B肝帶原者,肝臟曾被B肝病毒入侵過,而產生了實質的變化,甚至有了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雖然目前血液中的B肝表面抗原消失了,仍存有發生肝癌的風險,只是機率比B肝帶原患者低很多就是了。

唯有B肝表面抗原及核心抗體皆呈陰性,而且是施打B肝疫苗產生表面抗體的人,才能免去B肝病毒引起肝癌的威脅。

您的先生目前檢測起來沒有B、C肝,也沒有B肝表面抗體,建議可先確認一下B肝核心抗體的狀態,如果核心抗體陰性,表示從未受B肝病毒感染,通常在施打B肝疫苗後,較能順利產生表面抗體。反之,如果核心抗體陽性,表示曾感染過B肝病毒,雖然血液中已經測不到B肝病毒,肝細胞內卻可能還存在有微量的病毒,即使注射疫苗,通常也無法產生抗體。

雖然有B肝表面抗體,就能對B肝病毒具有免疫力,不再受B肝病毒威脅,但是肝癌的風險仍在的。此外,導致肝癌的危險因素繁多,除了肝炎病毒之外,舉凡喝酒、食用不新鮮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或是服用藥物、保健食品或是嚴重的脂肪肝,甚至是自體免疫性肝病等,都可能導致肝細胞發炎壞死,長期下來皆會增加肝癌的機率,因此,唯有避免以上情況,才有機會降低肝癌的風險。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單純膽結石 保持追蹤即可
 
 
文/許金川   2019-11-11

Q:我的兒子今年38歲,常常吃飽後會腹脹,不舒服,做了胃鏡沒有異狀,醫師再幫他安排了腹部超音波,才發現原來他有好幾顆膽囊結石,醫師說目前看來膽囊沒有發炎跡象,可以先保持追蹤觀察,但如果之後真的引起急性膽囊炎,或常常引起飯後腹脹或腹痛,就要考慮開刀把膽囊拿掉。

請問膽結石有辦法像腎結石用體外震波治療嗎?或是用藥物讓石頭自行排除?如果真的開刀把膽囊拿掉,會傷肝嗎?
  
A:臨床上大多數的膽囊結石個案都是沒有症狀的。有一些人以腹脹、悶痛等症狀來表現。通常都是腹部超音波檢查才意外發現有膽囊結石。大概只有2至4成會引起腹部疼痛。通常若只是單純膽結石,沒有其他明顯的臨床症狀,也沒有膽囊炎的疑慮,只要保持追蹤即可,暫不需要做處置。

至於膽結石是否可以跟腎結石一樣,用體外震波的方式讓碎石自行排出體外?理論上是不可行的,一是膽結石會跑來跑去,難以定位,二是膽囊的出口是膽管,膽管的管徑非常細,一旦小結石卡在膽管,反而會引起嚴重疼痛及發炎,如果膽結石掉入總膽管末梢,有可能會造成胰臟炎。若要靠藥物讓結石溶解、排除,也幾乎是不太可能。

臨床上膽結石引起的疼痛大都會在右上腹,有時還會牽連到右側肩膀,同時會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痛起來時一般會是持續性的,通常會持續30分鐘以上,但很少會超過6小時,大都發生在吃完飯或吃大餐後。

如果真有發生急性膽囊炎,需要動刀處理,也別太過擔憂,目前大都採用腹腔鏡手術來進行膽囊摘除,只要在肚子上打3到4個洞,就可做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也快,對肝臟也不會有影響,所以一旦有症狀,建議還是別拖延,趕緊手術切除。假若反覆感染造成發炎、沾黏,或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敗血症或引起胰臟發炎,那就麻煩了。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服B肝口服抗病毒藥 自行停藥很危險
 
 
文/許金川   2019-11-18

Q:我的父親是B肝帶原者,半年前B型肝炎發作,當時肝指數爆高,連胎兒蛋白都高到100多。服用B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後,指數才開始慢慢恢復。上週回診時,肝指數及胎兒蛋白都已恢復正常,但是這兩天我發現父親並沒有服用抗病毒藥物,他說胎兒蛋白都恢復正常了,可以安啦!而且他又擔心長期用藥怕對身體不好,所以就自行停藥了,請問才用藥半年,真的可以停藥嗎?
  
A:B型肝炎發作厲害的時候,除了B肝病毒數(HBV-DNA)及肝指數GOT、GPT會衝高之外,嚴重時,連黃疸指數都會高起來。當肝炎過後,肝細胞再生過程中會分泌甲種胎兒蛋白,因此,甲種胎兒蛋白(AFP)也可能會升高。

理論上,當肝炎逐漸緩解,肝指數、B肝病毒數及甲種胎兒蛋白(AFP)會同步下降,直到恢復至正常值內。但是如果甲種胎兒蛋白在肝炎緩解後,遲遲未恢復正常,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肝臟長了壞東西,一定要仔細查明原因。

不過,並非胎兒蛋白數值恢復正常就能安心停藥,這只是表示肝炎情況已較穩定,是否可以停藥的關鍵還是要依據GPT及B肝病毒數而定,一般來說至少要GPT恢復正常、B肝病毒測不到,且能持續維持一年到一年半以上,再來考慮停藥。

在未達可停藥程度前就貿然停藥,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會造成B肝病毒大反撲,引發猛爆性肝炎,嚴重者甚至要倚賴肝臟移植才有機會保住性命,因此,請您父親一定要規律用藥,在醫師沒有建議停藥前,千萬別再自行停藥。

事實上,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當中,只有惠立妥在長期服用後可能會影響腎功能,或有造成骨質疏鬆的疑慮,其他藥物則幾乎沒甚麼副作用,少數偶見有頭痛或腸胃不適,但通常只要在停藥後,副作用就會慢慢緩解了,不用太過擔心。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性質不明肝腫瘤 密切觀察再處置
 
 
文/許金川   2019-11-25

Q:我最近做了身體檢查,超音波發現肝臟長了一顆2.3公分的腫瘤,5年前的超音波報告並沒有發現這顆腫瘤,進一步影像檢查後,醫師告訴我可能是血管瘤或增生性結節,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他要我先保持追蹤即可,將來視情況再決定是否需要治療。雖然我沒有B、C肝帶原,也沒有肝硬化,可是我爸爸是肝癌過世的,我很擔心自己會步上他的後塵,請問我是不是乾脆直接把腫瘤拿掉比較好?
  
A:一旦發現有肝腫瘤,心中難免會忐忑不安,不過肝臟腫瘤還是有良惡之分。常見的良性肝腫瘤有肝血管瘤或增生性結節,惡性腫瘤則包括肝細胞癌、肝膽管癌或其他器官長了癌症轉移至肝臟的轉移癌。

理論上,每一類腫瘤因為特性不同,在影像檢查上通常會有其特有的特徵。不過,有時難免還是會遇到特徵不明無法做確切診斷的肝腫瘤。針對這些性質不明的肝腫瘤,大概有幾種處理方式,一是先保持密切追蹤,若無出血禁忌,也可考慮做肝腫瘤穿刺,取出一點腫瘤組織做病理檢驗,或是直接切除腫瘤送化驗。

您本身並沒有B、C型肝炎帶原或肝硬化等肝癌的危險因素,且目前影像檢查結果肝腫瘤較偏向是良性的血管瘤或增生性結節,若甲種胎兒蛋白的數值也正常,倒是不用急著手術切除,先密切觀察腫瘤的變化,日後再決定該如何處置,應該是較合宜的方式。

此外,也可考慮做腸胃的內視鏡檢查,評估有無問題,因為腸胃道惡性腫瘤也常見轉移至肝臟。

基本上,在密集的追蹤監測之下,即使腫瘤的性質或大小有變化,大都能即時發現,不至於會錯失診治良機,無須太過擔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