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蘋果日報
 

救C肝 3傑奪諾貝爾生醫獎

都是台灣老朋友 霍頓更助台選殖基因
 

陳怡妏、黃仲丘/綜合報導 2020-10-06     

2020年諾貝爾生醫獎昨揭曉,由在1970、80年代接力找出C型肝炎病毒的美國學者阿爾特、英國學者霍頓及美國學者萊斯共享殊榮,拜他們所賜後續才有血液檢查和治療藥物問世,拯救全球數百萬條人命,3人將平分1千萬瑞典克朗(約3234萬台幣)獎金。

 
學者阿爾特(左起)、霍頓、萊斯因找出C肝病毒,獲2020年諾貝爾生醫獎。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3位得主中,霍頓與台灣有最多合作,選殖出適合台人的基因型別,對台灣C肝診斷檢驗助益大。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昨表示,3人對C肝研究貢獻是承先啟後,且1989年就開始接觸台灣肝病研究學者,都是台灣人的老朋友,霍頓、萊斯曾來台,萊斯3年前還到中研院演講,而阿爾特不只科學好、文學也好,還常在研討會中作詩。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昨指出:「拜他們的研究結果所賜,現在才有高度靈敏的C肝血檢,在世界許多地方有效減少輸血傳染的肝炎,大大改善全球衛生。也因相關研究成果,才能快速研發出針對C肝的抗病毒藥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逾7千萬人罹患肝炎,肝炎不僅會造成慢性肝發炎,還會釀成肝硬化、肝癌等致命疾病,每年奪走40萬條人命。

接力找出C肝病毒 降低傳染催生新藥

學界在1970年代發現肝炎病毒有A型和B型,但仍有許多人是透過輸血被傳染不明肝炎,美國學者阿爾特(Harvey J. Alter)率先發現這些因輸血不幸染病的患者,不是A肝也不是B肝,英國學者霍頓(Michael Houghton)率領的團隊根據阿爾特的研究,從感染肝炎的黑猩猩血液中拼湊出C肝病毒基因定序,萊斯(Charles Rice)再用基因工程證明C肝病毒的確會害人生病。

之後醫學界發展出血液篩檢方法,確保血庫裡的血不受C肝病毒污染,大大降低傳染風險,並開發出抗病毒藥物,現在9成5的C肝患者只要乖乖吃藥8周就可治癒。

諾貝爾委員會祕書長普爾曼(Thomas Perlmann)設法聯絡上在美國的阿爾特及萊斯,稱「我打了好幾次電話才找到他們,兩人都對自己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高興到說不出話來。」這是諾貝爾生醫獎第2次頒給肝炎相關研究,上一次是1976年頒給發現B肝病毒的美國科學家布隆伯格(Baruch Blumberg)。

3人救全球百萬人 霍頓繼續鑽研疫苗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阿爾特原本研究B肝,因發現輸血後非A肝、非B肝的患者,進而蒐集大量臨床資料,奠定研究C肝基礎。霍頓利用阿爾特奠定的C肝研究,解碼C肝基因體,提供基因體診斷基礎,他後續投入疫苗研發,因C肝病毒屬RNA病毒,變異性遠高於武漢肺炎病毒,歷時20多年仍未成功開發疫苗,但他未放棄。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培銘說,因有這3位學者研究,才有後續PCR核酸病毒檢測,能藉此了解病毒量與發展出干擾素、口服藥等療法,拯救許多台灣肝病患者。

英國諾丁漢大學病毒學家爾文形容,發現C肝病毒是醫學界「聖杯」,「1970年代發現A肝及B肝後,顯然還有其他病毒在傷害肝臟,我們都知道這病毒是靠輸血傳染,卻束手無策,我們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病毒且無法檢測。」

英國瑪麗王后學院肝臟學教授佛斯特更稱,發現C肝病毒拯救全球百萬人免於命喪肝病,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都身受其惠,3人獲獎實至名歸。

今年的生醫獎因武漢肺炎的關係,備受矚目。諾貝爾委員會成員恩福斯(Patrik Ernfors),拿今年得主跟正在對抗武漢肺炎病毒的全球數百萬科學家相提並論,「首先,我們必須找出病毒,然後才能開始研發治療藥物和疫苗,所以發現病毒是很重要的一刻。」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