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B肝患者罹癌化療 宜服藥防B肝發作
 
文/許金川   2020-10-05


 
B肝帶原者罹癌接受化療時,可能因免疫力降低,導致B型肝炎發作,應事先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預防。(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


Q:我的媽媽今年6月胃癌開刀,因為開刀的病理報告顯示,腫瘤有轉移到淋巴,所以要接著化療。

媽媽很久以前就知道有B肝帶原,長期追蹤指數都正常,超音波也沒問題,但是最近回診醫師卻幫我媽媽開了治療B肝的抗病毒藥,說是因為要化療的關係,可是化療期間的用藥已經很多了,而且目前媽媽的肝指數也無異常,請問真的有必要服用B肝藥物嗎?

   
A: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B肝病毒,如果能夠跟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平相處,原則上就不會發生肝炎發作的情形,因為當人體的免疫細胞要去毒殺肝細胞內的B肝病毒,會同時造成肝細胞損傷,血液中的GOT、GPT因此而升高。

所以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宜太強或太弱,例如很多人喜歡服用靈芝或人參等保健食品來增強免疫力,其實對B、C肝患者而言是很危險的,因為有可能反而會造成肝炎急性發作。

至於癌症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很多藥品會影響免疫系統,而且常常需併用類固醇治療,導致人體的免疫力降低,B肝病毒量可能因此暴增,進而出現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的情況。

您的媽媽雖然過去的B肝病毒狀態穩定,腹部超音波也無異狀,但目前準備開始胃癌術後的化學治療,為了避免化療期間B型肝炎發作,醫師才會因此開立B肝抗病毒藥物。

建議在化療前,先檢測B肝病毒量做為治療前的參考基準,且在治療前的一週就要開始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需持續服用到化療結束後的半年,健保也會給付化療預防的B肝用藥療程。

至於化療結束後的半年是否就停藥,視當時的指數而定,若仍有持續服藥的必要,則需改為自費用藥。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診斷自體免疫性肝炎 必要時需切片檢查
 
文/許金川   2020-10-12


 
肝切片檢查是用細針抽取一些肝組織送病理化驗。(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


Q:我因為糖尿病、高血壓有吃藥控制,定期會在門診抽血檢查。今年8月開始,我的肝指數GPT突然升高到4百多,而且一次比一次高,醫師安排我入院詳查。

奇怪的是,除了肝指數高,我的關節也開始疼痛,有時肩膀痛到連手都舉不起來,目前確定我沒有B肝、C肝,疑似是自體免疫問題造成的,要安排肝臟切片,請問我肝指數這麼高,肝臟切片不會有危險嗎?

  
A:所謂自體免疫性肝炎是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肝細胞,造成肝細胞發炎或壞死,導致肝指數GOT、GPT升高,不過,在診斷自體免疫性肝炎之前,一定要先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炎的病因,包括B肝、C肝及A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必要時,還需做E型肝炎檢測,此外也要釐清是否有喝酒、服用藥物或保健食品及脂肪肝等病因。

若要確診,則需抽血檢測特定的自體免疫抗體,做為診斷的依據。臨床上,一般也會做肝臟切片,取一點肝組織送病理化驗,確認診斷。

肝臟切片最常見的合併症就是出血及氣胸,雖然您目前肝指數高,如果凝血功能在正常範圍內,也未服用抗凝血劑,是可以接受肝臟切片檢查的。

至於出現關節痛的症狀,這可能也與自體免疫問題有關,因為免疫系統產生的自體抗體除了攻打肝細胞,也可能攻擊其他組織,因此會衍生出各種不同症狀,包括疲勞、發燒、皮膚發癢、肌肉疼痛等。

如果確定是自體免疫性肝炎,治療上會使用類固醇(Steroid)或其他抗排斥藥物來壓制體內的免疫反應。

大部分患者在用藥後肝指數都可逐漸恢復正常,待病況穩定後,也會慢慢減輕藥量,日後也要保持定期追蹤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硬化者腸胃道出血 小心誘發肝昏迷
 
文/許金川   2020-10-19


 
肝硬化患者可能會有腹水,也可能因體內氨指數過高,出現說話顛三倒四等肝昏迷症狀。(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


Q:我的媽媽年輕時,就知道有C型肝炎,當時因為沒有好方法治療,常服用中、草藥來養肝,雖然現在C肝病毒消失了,但卻已經有肝硬化,這7、8年來常有腹水、腳水腫的症狀,須靠利尿劑來控制。

上週媽媽突然說話顛三倒四、整個人呆呆的,送醫後,做了腦部電腦斷層沒大問題,後來才知道她原來是氨指數過高,導致肝昏迷。為什麼媽媽看來一切正常,卻會發生肝昏迷呢?後續照顧該注意什麼?

  
A: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當肝硬化造成肝臟功能衰退,人體的毒素無法代謝排出體外,在體內隨著血液循環到處流竄,其中氨(Ammonia)會滲入腦部,抑制中樞神經,導致肝昏迷。

其實腹水與肝昏迷都是肝硬化的併發症。如果肝硬化還在初期階段,肝臟功能一般都還正常,不會有腹水或肝昏迷的情況,但您的母親這幾年來反覆出現腹水、水腫,須用利尿劑才得以控制,這表示她的肝硬化已經進展至中期以上了。

如果不小心又發生感染、腸胃道出血或電解質不平衡(低血鉀),或是肉類食物攝取過多,但又沒有順利排便、便秘等,皆會導致體內的氨大幅升高,因而造成肝昏迷。

對此,臨床上會使用緩瀉糖漿(Lactulose),用喝的或灌腸的方式,盡快讓積在腸道的糞便排出,並持續追蹤氨指數,待氨指數逐漸下降,病患的意識才能恢復正常,否則腸道中的細菌持續分解大便中的蛋白質,會產生更多的氨,導致肝昏迷愈加嚴重,最後病患會因腦部水腫、重度昏迷而死亡。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臟長良性血管瘤 與B肝病毒無關
 
文/許金川   2020-10-26


 
肝臟血管瘤(紅圈處)為良性,保持追蹤即可。(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Q:我的先生是一位B肝帶原者,雖然他的B肝病毒量一直很高,不過肝指數都維持正常,超音波也無纖維化或肝硬化,所以醫師建議追蹤就好,還不需用藥治療。

最近回診做超音波檢查,卻發現有一顆腫瘤0.9公分。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醫師說是良性血管瘤,但是突然發現一顆腫瘤真是嚇壞我們了。據說B肝病毒量高,肝臟容易長腫瘤,他都已經長出肝血管瘤了,是不是應該用藥治療比較好呢?

  
A:B型肝炎患者若是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量很高,確實會讓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增高,因此,當B肝患者已經合併有肝硬化,B肝病毒量又高於2000國際單位,就會建議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至於沒有肝硬化的B肝患者,如果B肝病毒量高,又合併GPT大於正常值的兩倍以上,也要審慎評估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必要。

當B肝病毒量高,又持續引起肝臟發炎,長久下來會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一旦肝硬化,發生肝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一年大約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癌。

不過,也有些患者雖然沒有肝硬化,卻直接由肝炎進展至肝癌的階段,因此,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的目的就是降低B肝病毒量,讓肝臟免於慢性肝炎,遏止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病程。

您先生的B肝病毒量雖然高,但肝指數長期都是正常的,表示並未引起肝細胞發炎壞死,加上目前肝臟也沒有纖維化或肝硬化的跡象,此情況確實尚不需急著用藥,持續追蹤肝指數及超音波即可。

至於肝臟良性腫瘤包括血管瘤、水泡或增生性結節等,其發生一般與個人的體質有關,並非B肝病毒所致,即使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還是可能會再長。只要影像檢查確定是良性腫瘤,並不用太過擔心,與B肝一起追蹤就行了。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