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質子治療用於肝癌的時機?

諮詢/梁祥光(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質子治療科主任、臺大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撰稿/李宜芸


近年台灣各大醫學中心相繼設置質子治療設施,質子具有可將放射線劑量集中於腫瘤,相對較少劑量散布於正常組織的特性,就肝癌而言,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採用質子治療呢?

 

放射治療以射束種類可分為光子 (光子刀、弧形刀、螺旋刀、電腦刀、伽馬刀等)和粒子(質子、重粒子、硼中子捕獲治療等)。光子放射線治療在各種癌症治療相當普及,然而許多肝癌病人常是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者或有肝硬化,本身肝功能相對不佳,若肝臟腫瘤過大或位於肝臟中央,使用光子放射線治療時,周邊正常的肝臟組織劑量分布過多,可能影響僅存的肝臟功能,因此限制了光子放射線治療在肝癌的角色。臨床上,當開刀、射頻消融術(電燒)、經肝動脈栓塞無法處理時,便會考慮進行光子放射線治療評估。

相較於光子放射線治療,質子射束具有可將放射線劑量集中於腫瘤,相對較少劑量散布於非腫瘤組織的特性。近年隨著科技進步,質子治療設備與技術發展迅速,台灣各大醫學中心相繼設置質子治療設施。質子治療除了適合使用於小兒腫瘤、顱底腫瘤與肝癌等疾病,在其他癌症治療的角色與適應症逐漸提升。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北醫附醫與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醫學中心相繼建立質子設備,幫助更多癌症病人。

光子射束與質子的差異

光子射束與質子射束物理性質的差異在於:放射線與人體作用後,能量釋放方式不同。以單一角度光子射束而言,射束進入人體經過腫瘤前方正常組織,穿過腫瘤,再到腫瘤後方正常組織,能量在人體釋放強度會呈現由高到低的分布。也就是光子射入身體組織時所接受的劑量最多,其次是腫瘤處,再來是腫瘤後方的組織。為了減少這樣的能量分布過度集中造成正常組織的副作用,臨床上會運用多角度的照射方式搭配強度調控技術,讓較高的放射線劑量集中於腫瘤,但也因此造成低劑量的放射線分散於周邊正常組織。雖然如此,經過放射腫瘤科醫師評估,病人肝腫瘤位置適合且肝功能狀況許可,仍可以採用光子治療。

質子治療集中放射劑量於腫瘤
減少正常組織劑量分布


質子射束的特性在於射束進入人體後,雖然會有部分的劑量分布於腫瘤前方正常組織,但主要能量可集中於腫瘤所在部位。若將質子比喻為棒球,投手可將棒球精準投在捕手手套,質子射束也可經由能量調控,讓最大放射劑量釋放在腫瘤部位。以能量釋放與入射深度的曲線圖表示,質子射束進入人體後,釋放的能量比例會從平緩到陡峭的山峰,然後迅速停止。此現象稱為布拉格尖峰(Bragg peak),也因此質子相較於光子治療可以減少放射線劑量在正常組織的分布。若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對放射線劑量耐受度較低,即可顯現質子治療布拉格峰劑量分布特性的優勢,肝癌放射治療正符合這種需求。其他如周圍有神經組織的顱底腫瘤,或顧及放射線對小兒生長發育影響的小兒腫瘤,也都是質子治療的重要適應症。

除了質子射束本身特有的布拉格尖峰特性,近幾年質子治療技術迅速進展,質子治療機頭角度從固定式到可旋轉式,可依腫瘤位置、身體構造和病人治療姿勢,選擇最適合的角度進行照射。質子射束照射形式從散射式演進為掃描式,如此可使放射線劑量分布更貼近腫瘤形狀,更減少放射線散布於正常組織的劑量。


醫師可依病人狀況評估手術、電燒、栓塞或放射治療

目前針對局部肝癌治療臨床上仍以手術為優先治療方式,若不適合開刀亦可考慮電燒進行治療。若不適合上述方法,可評估經肝動脈栓塞或放射治療,對肝癌也可達到局部控制的效果。針對瀰漫性腫瘤或轉移的狀況,則考慮全身性藥物治療,如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

若肝癌病人因某些因素無法開刀、電燒、栓塞或是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放射治療。放射腫瘤科醫師會依病人狀況、腫瘤數量與位置、肝功能等因素,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放射線治療以及適合用哪種射束治療 (光子或質子) 治療。

日本是肝癌質子治療經驗最多的國家,依病人不同狀況使用,例如針對病人年紀大但身體狀況不錯,雖不適合接受侵襲性或光子治療,仍可採用質子射束針對較大的肝腫瘤進行照射,控制局部腫瘤,改善生活品質。或針對無法手術、電燒、栓塞的病人先採取局部腫瘤質子治療,待腫瘤縮小再評估搭配何種治療策略。質子治療在肝癌病人的局部治療上,使原本無法使用其他方式或光子治療的病人,提供更廣泛靈活的個人化治療策略與選項。


治療前需評估適合療程
照射部位可能有副作用


進行放射線治療前 (光子或者質子),病人都需要接受肝功能檢查、計算Child氏分級 (A、B或C級)與影像檢查評估。若評估病人適合接受放射治療,放射腫瘤科醫師會安排電腦斷層模擬定位,進一步依據肝臟與腫瘤體積大小,評估適合使用哪種療程 (劑量與次數)、採取哪些角度,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與降低副作用。

日本質子治療肝癌經驗豐富,成效顯著,目前台灣肝癌的質子放射治療主要參考日本放射腫瘤學會的準則,針對不同的腫瘤位置選擇不同的劑量與次數。例如針對較為邊緣的腫瘤,次數可較少,單次放射劑量可調高;而越靠近其他器官的部位(大血管或腸胃道),則採較多次照射,降低單次劑量,避免副作用產生。

質子射束雖在腫瘤周邊組織分布劑量較少,但仍可能在照射部位產生一些副作用。以照射肝臟腫瘤為例,射束入射部位的皮膚可能有發紅或破皮等反應;若照射部位靠近肋骨或周圍有肺組織,可能會有鄰近肋骨骨折或肺發炎;若腫瘤靠近腸胃,可能有噁心、嘔吐或消化道潰瘍症狀;即便用質子治療,依病人本身肝功能與腫瘤狀況不同,肝功能仍可能會受影響。這些副作用在治療中或治療後6個月內出現,需要定期回診追蹤處理。


質子治療的效益與費用

根據世界各國質子治療文獻統計,整體而言,質子治療對於肝癌3~5年的局部控制率為80~90%,5年整體存活率為20~40%。雖然病人整體存活率取決於各種不同因素,但若能提升腫瘤局部控制,對病人整體病情與生活品質也有一定的幫助。也有臨床研究比較質子治療與其他肝癌局部治療的效果,2021年一篇針對局部復發的肝癌研究發表在肝臟醫學的重要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研究顯示,針對局部復發的肝癌病人,分別接受電燒或質子治療,兩組在治療後兩年的局部控制率皆可達到80~90%。雖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也顯示質子治療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不亞於電燒。

質子治療目前最大限制在於病人仍需自費,而費用依照次數從數十萬元至百萬元不等。除前述臨床因素評估外,加上考量經濟負擔,就局部肝癌而言,健保給付的手術、電燒與栓塞仍是治療優先選項。

如同手術、電燒、栓塞等局部治療,質子治療對於局部肝癌有不錯的局部控制效果,但仍可能在原治療部位或肝臟其他部位復發,甚至轉移到肝臟以外部位,因此治療後仍需持續追蹤,治療團隊再依情況變化決定進一步治療策略。

整體而言,肝癌治療是整合跨領域多專科的團隊照護。如果經團隊醫師評估,無法進行手術、電燒與栓塞治療時,可評估進行放射治療。若經濟狀況許可,則可考慮質子治療的選項。
 
圖說:質子治療設備愈來愈先進,具有將放射線劑量集中於腫瘤的特性,也適用於肝癌。

 

 


放射治療/質子治療流程

放射治療需要高度專業團隊的分工合作。以飛機飛行為例,醫師就像是機長,負責全盤掌控病人治療計畫。醫學物理師則是維護放射治療儀器品質與計算劑量,如同工程師與地勤保養人員。而第一線接觸病人、負責操作機器與執行治療的放射師,以及負責衛教與傷口照護的護理師,就有如機上的機組人員。各個專業團隊緊密整合,共同為病人安全與治療品質努力。
  

1.在治療前病人需先接受電腦斷層模擬定位,依據腫瘤位置決定病人如何擺位(例如治療肝癌時須請病人雙手平放於頭頂)。而呼吸起伏時會帶動肝臟與腫瘤移動,則需要選定特殊輔具固定束緊腹部或加壓,配合呼吸調控裝置或其他特殊的定位方式,減少肝臟與腫瘤因呼吸運動產生的影響。

2.放射腫瘤科醫師會依病人檢查與定位影像標定出腫瘤位置,醫學物理師會協助醫師標定出正常組織範圍,藉由電腦治療計畫系統依據醫師決定的放射治療劑量與次數,計算放射治療的最佳角度與照射方式。

3.放射師會依據電腦治療計畫操作機器,進行病人對位與放射治療。

4.放射治療(尤其是質子治療)照射一定的次數後,病人腫瘤如果縮小,放射腫瘤科醫師會視情形需要,評估是否須重新進行模擬定位或治療計畫。病人接受光子或質子治療照射,回家後不須刻意隔離。


疑 惑 解 除 補 給 站

Q1:肝癌質子治療後,能否手術或換肝?

A:目前在台灣或其他國家,的確有局部肝癌先給予質子治療,待腫瘤縮小再手術或換肝的案例,但這部分涉及病人本身病情的個別性、質子治療效果與跨領域團隊的專業合作,需要個別化與多團隊的評估與討論。

Q2:重粒子治療是什麼?

A:台北榮民總醫院近期設立全台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重粒子治療亦屬粒子放射線治療,重粒子又稱重離子(Heavy Ion Therapy),與質子都屬於粒子性質,但重粒子更大、能量更強。若把質子比喻成是一顆棒球的話,重粒子就像一顆保齡球,對腫瘤的破壞性更大。

放射線治療的原理是利用輻射線使腫瘤細胞DNA斷裂,進而殺死腫瘤細胞。與光子及質子射線相比,重粒子治療能引起更顯著的DNA雙股斷裂,增強消滅癌細胞的生物效應。至於病人適合選擇哪種治療,仍應由醫師評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