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飲食精緻化 瘦子也有脂肪肝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我這麼瘦,怎麼會有脂肪肝?」很多民眾和鄭姓小姐一樣,誤以為脂肪肝是胖子的專利,接到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寫有「輕度脂肪肝」,懷疑自己是拿錯健康檢查報告,其實脂肪肝不是胖子的專利。
上班族群 43%肝臟包油
肝病基金會對9000個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另有研究指出,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三成。換句話說,每三個成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脂肪肝,遠高於B型、C型肝炎。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腸胃肝膽科主任陳季宏說,脂肪肝就是閩南語俗稱的「肝包油」,也就是肝臟囤積了太多脂肪,最常見與肥胖有關。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肉吃得多,運動量不夠,肥胖造成的脂肪肝最常見,這也讓很多人誤以為肥油上身才會有脂肪肝。
肉多菜少 脂肪愛往肝裡去
但其實很多瘦子還是有脂肪肝的困擾,例如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雖不胖,但卻有脂肪肝;瘦子族群中,生活作息不正常,包括熬夜、睡到中午、不吃早飯,不愛吃蔬果,甚至激烈減肥,都易引起脂肪肝。
陳季宏說,像飲酒過度,造成酒精性肝炎,以及B肝、C肝帶原者,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藥物影響(例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物),容易有脂肪肝;體重過瘦,也有脂肪肝問題;甚至有些臥床病人因營養吸收不好,也有可能出現脂肪肝。
快速減肥 瘦了身體肥了肝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民眾快速減肥,也會有脂肪肝的問題。陳季宏說,有的病患採取禁食、吃素等方式快速減肥,一個月暴瘦十公斤以上,或者一周減肥超過五公斤,減肥很有成效,但容易出現脂肪肝。
原因出在攝取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體內機能需要,體內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影響蛋白和磷脂的合成,導致脂蛋白生成不足,而糖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離脂肪釋放到血液中,超過脂蛋白轉運能力而沉積在肝臟內,引發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定期檢查 預防肝硬化腫瘤
「我有脂肪肝,該怎麼辦?」很多人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自己有脂肪肝,不知如何是好。署立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童圭涵說,脂肪肝治療的重點,就是針對引發脂肪肝的因素對症下藥。
脂肪肝一般沒有外顯的症狀,很多人是在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或者是肝功能異常升高,出現如疲倦、惡心、厭食、黃疸、右上腹腫脹等不適症狀,就醫才發現。
陳季宏說,脂肪肝比正常肝臟更易受到藥物、化學毒物、酒精、缺血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傷害;且長期脂肪肝可能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腫瘤。
定期抽血 觀察肝功能指數
陳季宏指出,脂肪肝一般來說沒有症狀,對身體是否會造成影響可透過肝功能指數判讀,因此做健康檢查時,除了超音波之外,最好同時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是否正常。
陳季宏建議,一般民眾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一旦發現有脂肪肝,即使無症狀,也不要掉以輕心。若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者,最好每三個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若為單純脂肪肝,半年追蹤一次即可。
檢視生活習慣/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童圭涵說,由於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民眾應經由醫師診治,查出引發脂肪肝的因素,並且對症下藥。
1. 肥胖引起:單純肥胖引起脂肪肝,就要靠減重,應均衡飲食、多運動,當體重超標時就要特別注意。
2. 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更要特別留心飲食,控制血脂或血糖。
3. 酗酒肝炎:如果是酗酒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就要戒酒,或者針對病毒進行治療。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睡到中午、不吃早飯,有吃消夜習慣、不愛吃蔬果或偏食、多坐少動,以及不愛運動,也都易衍生脂肪肝,應戒除。
飲食精緻化 瘦子也有脂肪肝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我這麼瘦,怎麼會有脂肪肝?」很多民眾和鄭姓小姐一樣,誤以為脂肪肝是胖子的專利,接到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寫有「輕度脂肪肝」,懷疑自己是拿錯健康檢查報告,其實脂肪肝不是胖子的專利。
上班族群 43%肝臟包油
肝病基金會對9000個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另有研究指出,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三成。換句話說,每三個成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脂肪肝,遠高於B型、C型肝炎。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腸胃肝膽科主任陳季宏說,脂肪肝就是閩南語俗稱的「肝包油」,也就是肝臟囤積了太多脂肪,最常見與肥胖有關。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肉吃得多,運動量不夠,肥胖造成的脂肪肝最常見,這也讓很多人誤以為肥油上身才會有脂肪肝。
肉多菜少 脂肪愛往肝裡去
但其實很多瘦子還是有脂肪肝的困擾,例如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雖不胖,但卻有脂肪肝;瘦子族群中,生活作息不正常,包括熬夜、睡到中午、不吃早飯,不愛吃蔬果,甚至激烈減肥,都易引起脂肪肝。
陳季宏說,像飲酒過度,造成酒精性肝炎,以及B肝、C肝帶原者,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藥物影響(例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物),容易有脂肪肝;體重過瘦,也有脂肪肝問題;甚至有些臥床病人因營養吸收不好,也有可能出現脂肪肝。
快速減肥 瘦了身體肥了肝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民眾快速減肥,也會有脂肪肝的問題。陳季宏說,有的病患採取禁食、吃素等方式快速減肥,一個月暴瘦十公斤以上,或者一周減肥超過五公斤,減肥很有成效,但容易出現脂肪肝。
原因出在攝取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體內機能需要,體內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影響蛋白和磷脂的合成,導致脂蛋白生成不足,而糖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離脂肪釋放到血液中,超過脂蛋白轉運能力而沉積在肝臟內,引發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定期檢查 預防肝硬化腫瘤
「我有脂肪肝,該怎麼辦?」很多人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自己有脂肪肝,不知如何是好。署立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童圭涵說,脂肪肝治療的重點,就是針對引發脂肪肝的因素對症下藥。
脂肪肝一般沒有外顯的症狀,很多人是在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或者是肝功能異常升高,出現如疲倦、惡心、厭食、黃疸、右上腹腫脹等不適症狀,就醫才發現。
陳季宏說,脂肪肝比正常肝臟更易受到藥物、化學毒物、酒精、缺血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傷害;且長期脂肪肝可能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腫瘤。
定期抽血 觀察肝功能指數
陳季宏指出,脂肪肝一般來說沒有症狀,對身體是否會造成影響可透過肝功能指數判讀,因此做健康檢查時,除了超音波之外,最好同時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是否正常。
陳季宏建議,一般民眾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習慣,一旦發現有脂肪肝,即使無症狀,也不要掉以輕心。若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者,最好每三個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若為單純脂肪肝,半年追蹤一次即可。
檢視生活習慣/
脂肪肝怎麼來 就要怎麼治
童圭涵說,由於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民眾應經由醫師診治,查出引發脂肪肝的因素,並且對症下藥。
1. 肥胖引起:單純肥胖引起脂肪肝,就要靠減重,應均衡飲食、多運動,當體重超標時就要特別注意。
2. 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更要特別留心飲食,控制血脂或血糖。
3. 酗酒肝炎:如果是酗酒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就要戒酒,或者針對病毒進行治療。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睡到中午、不吃早飯,有吃消夜習慣、不愛吃蔬果或偏食、多坐少動,以及不愛運動,也都易衍生脂肪肝,應戒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