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肝指數忽高忽低 該怎辦?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詹建富】

Q:我先生是B肝帶原者,最近幾年來,肝指數GOT和GPT忽高忽低,我很擔心他以後會得肝癌,怎麼辦?

A:全國B肝帶原者200萬至300萬名,其中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屬於「不活動性帶原者」,這些人雖然帶有B肝病毒,但卻與之和平共處,是相對較安全的一群;其他的B肝帶原者,肝指數可能忽高忽低,讓人七上八下。

肝指數的全稱是肝功能指數,有人簡稱為肝功能或肝指數,包括2項指標,分別是GOT(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麩氨基酸草醋酸轉氨基酵素,又稱為AST)及GPT(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麩氨基酸焦葡萄轉氨基酵素,又稱為ALT),兩者都是肝細胞內重要酵素,當肝細胞發炎或壞死,就會釋放到血液中,因而GOT、GPT值上升,其中以GPT更具參考價值。

GOT、GPT值正常,只能說肝臟目前沒有發炎,但GOT、GPT值與肝病嚴重度沒有一定的關係,有人由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時,GOT、GPT值都在正常範圍。因此,需搭配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甲種胎兒蛋白(AFP),才能完整追蹤。

健保已試辦B肝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給付抗病毒藥物計畫,B肝帶原者半年內抽血檢驗GPT,3次有2次高於80U/L,就可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或注射干擾素,有助降低肝功能指數,減少發炎,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也會隨之減少。

至於選擇口服抗病毒藥物或注射干擾素,最好與醫師討論,考慮藥物抗藥性、用藥遵從性、女性是否有懷孕需求等,找到適合的用藥。

值得一提的是,B肝患者GPT低於80U/L,但檢查發現病毒量高且肝穿刺已有纖維化跡象,建議病人自費使用抗病毒藥物,減緩肝纖維化進展。
--------------------------------------------------------------------


肝實質病變 是肝硬化嗎?

Q:老公去年參加公司健檢,當時超音波正常,但今年檢查結果,報告寫「疑似瀰漫性肝實質病變」,為何隔了一年檢查,會出現不同結果?會不會是肝硬化?未來會變成肝癌嗎?

A:正常人的肝臟表面平滑,裡面質地細膩柔軟,超音波檢查下呈現均勻回音;如果回音高且不均勻或可看到表面粗糙現象,代表肝臟有了纖維組織,醫學上稱為「肝實質病變」;但由於這種變化通常發生在整個肝臟,所以稱為瀰漫性肝實質病變。

肝實質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或因酗酒、服藥(包括不知名保健食品與中草藥、偏方),或有脂肪肝、自體免疫性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及代謝性肝病(如威爾森氏病),國內肝炎患者為數眾多,許多人健檢常見如此結果。

為何間隔一年,有不同的結果?這可能與超音波機器解析度及不同醫師判讀有關。



肝實質病變,主要是肝臟曾經或一再發炎,使大量肝臟細胞壞死,正常肝細胞來不及修補,久之肝臟內部充滿纖維組織,也就是所謂的結疤。纖維化日益嚴重,有經驗的醫師可從超音波下分辨初期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特別是病人肝臟表面呈不規則狀,或凹凸不平像苦瓜表面,若肝臟血流方向改變,就屬於肝硬化。

每位肝實質病變患者,病因不同,病程進展速度也不同,但每年約有3%至4%的B肝病人會由肝硬化轉變為肝癌。

因此,一旦發現肝臟纖維化,就要釐清病因,採取必要對策,酗酒者要戒酒,脂肪肝者要控制飲食,若B肝病變引起纖維化,醫師依據肝臟功能與病毒量,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可遏止肝臟纖維化進行,甚至讓早期纖維化恢復正常。若是明顯已有肝硬化,更應定期追蹤。
--------------------------------------------------------------------


愛吃花生 肝癌風險提高?

Q:聽說黃麴毒素會導致癌症,我先生平常特別愛吃花生,又是個B型肝炎帶原者,我很擔心,他將來會不會得到肝癌?

A:台灣有九成左右的肝癌病人與感染肝炎病毒有關,但也不可忽略黃麴毒素對肝臟健康的危害。

黃麴毒素由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產生,菌喜好高溫高濕環境,除了花生外,黃豆、玉米、小麥等五穀雜糧類,由於運輸、儲藏及食品加工方法不當,都可能造成黃麴菌孳生,進而產生黃麴毒素。

台灣地處亞熱帶,天氣濕熱,增加穀類等食物發黴的機會,進而出現黃麴毒素汙染。根據台大及衛生主管機關於多年前的調查,以花生粉及花生醬汙染情況最嚴重,番薯粉、麵粉、豆腐乳、魚乾或紅棗、黑棗等中藥材,若無真空包裝或開封後沒放入冰箱,也難逃黃麴毒素汙染的命運。

黃麴毒素無法靠一般烹飪方式去除,必須以攝氏260度高溫烘烤,才能除去。

研究證實,黃麴毒素是致癌物質,它會直接攻擊細胞中的DNA(去氧核醣核酸),引發肝細胞突變、肝纖維化及肝細胞壞死,甚至造成肝癌。許多人飲酒時,喜歡搭配花生下酒,若本身有B型或C型肝炎,病毒、酒精,若再加上黃麴毒素,大大提升罹患肝癌的風險。

建議B肝帶原者及C肝感染者,應減少碰酒及醃製食品,並購買真空包裝的米、豆、麥、五穀雜糧;若要吃花生,宜選擇帶殼花生,並在保存期限內吃完;食物已發黴,就要丟棄。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葉綠素的食物,如綠色蔬菜,可降低黃麴毒素引起的染色體突變的毒性作用。


諮詢/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主任郭建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