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之前HBV DNA的數據如下:
2010年HBV DNA=777 IU/ML
2011年HBV DNA=212 IU/ML
因為在北榮驗一次HBV DNA要自費3000元,所以之後就沒再驗過。
所以102年4月13日週六,我起了個大早,六點多就趕到新北市石碇區豐林里綜合大樓,爲的是參加保肝篩檢活動。
這回的檢驗項目跟過去類似,為
(一) 一般民眾*年滿20歲
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
C型肝炎、肝癌檢查(甲種胎兒蛋白AFP)、肝功能(GOT、GPT)
不過與去年相比這回增加了
(二) 罹患肝炎民眾
B型肝炎患者:B肝病毒量、e抗原
C型肝炎患者:C肝病毒量
而我真正的目的,當然是爲了檢驗B肝病毒量。所以在填寫資料時,我也明確告知現場義工,自己是多年的B肝帶原者,而且也在數年前也因肝硬化而數度住院診治,只是現在情況已略緩和,所以才會再來參加抽血檢驗的活動。本想這回應該會有病毒量的數據出來;然而四月底收到檢驗結果,還是沒有加驗病毒量,因為它跟去年我在台大北護分院做的檢查一樣,還是認為我不是B肝帶原者,所以就省下來了。
這是去年9月的檢驗結果:
下面是今年4月的檢驗結果:
其實去年10月我曾自費到檢驗所驗HBsAg&Anti-HBs,檢驗結果如下:
這看起來HBsAg有點高,但Anti-HBs已接近陽性最低的10 mIU/ml,不過這說來也無啥意義,因為還是陰性啊。Anti-HBs可評估抗體在體內維持的強度。雖然大於10IU/L即代表有抗體存在, 但有些專家認為要大於100IU/L才安全,也有人認為大於50IU/L就夠了,各家說法不一。通常抗體效價降到50IU/L以下時, 便可考慮追加疫苗了。
這真的讓我空歡喜一場,只能說這應該是檢驗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異。之後我也央請北榮的黃大夫再幫我做次HBsAg&Anti-HBs的檢查,所得的結果跟檢驗所是一樣的,不過只是看不到數據而已。
台大的高嘉宏醫師認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血清中的表面抗原大多終生伴隨,但表面抗原的濃度會有多寡的變化,長期追踪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有1-2%患者會清除表面抗原,但測不到表面抗原時也不需要特別高興,因為有可能只是因為濃度太低測不到,不表示病毒已不存在體內,因此還必須借助更精密的病毒DNA檢測,才能確認B肝病毒狀況。
對於B肝帶原者,並沒有醫學證實哪一種食物可以讓B肝表面抗原消失,讓B肝表面抗原消失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是自行發生的B肝表面抗原陰轉,大都發生在年紀較長的帶原者,通常發生在50歲以後, 這可能與B肝病毒的繁殖複製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衰退有關,另一種情況是使用干擾素或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也可能使B肝表面抗原消失,但是機率相當低,但是不論如何,讓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很難預測。
然而,不管如何,血液中病毒雖測不到,但事實上仍可能有少量的病毒存在,只是少到測不到而已。因此,有不少病人在服藥幾年之後停藥,隔了一段時間,病毒又活躍起來,肝指數也一路著升高,甚至產生抗藥性。因此,只好又重新服藥,甚至改用其他藥物。此外,血液中的病毒就算完全沒有了,事實上B肝病毒老早已嵌入在人體的肝細胞中,這些藏在肝細胞中的病毒以目前藥物是無法根除的。另一方面,在還沒有使用藥物治療前,B肝病毒在肝臟細胞會引起慢性發炎,或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這些發炎的變化都可能增加發生肝癌的機率。因此不管如何,一旦有B型肝炎,即使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還是要定期檢驗血中的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以防萬一。
無論如何,B肝表面抗原陰轉與產生表面抗體是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尤其是不靠打針吃藥或是健康食品,不用花錢只要花時間勤練人電氣功就能得到健康的身體,這真是太划算了。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B肝病毒的繁殖複製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衰退有關,但我還是寧可相信是因為勤練人電的關係,畢竟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種不勞而獲的好事絕不可能落在我的身上。
同時,我的主治醫師黃大夫一直勸我不要太糾結於這個問題,因為當年我是嚴重的肝硬化患者,雖然現在e抗原轉陰,病毒量也降下來,但是B肝病毒對肝臟的傷害已經造成,坑坑疤疤傷痕累累且又萎縮的肝臟再也不會軟化回來。所以我應該著眼於如何愛護僅餘的部份還能發揮代償功能的肝臟,不要去傷害它,從而提昇自己的生活品質,再也不要回到過去經常有腹水,食道靜脈瘤以及肝昏迷的突發狀況而需要以醫院為家的日子。
是的,醫師說得沒錯,我應該好好的照顧自己,這幾年來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飲食,再加上每日勤練功的效果已經顯現,這也讓我更有信心持續的堅持下去,也期待下半輩子能與B肝老友和平共處。
- Sep 01 Sun 2013 15:30
我的B肝迷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