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基隆市e化健康博物館
 
認識肝癌  
 
 
撰寫人員:王鐳鴒 | 審稿人員:陳立昇博士 | 審查醫師:李宜家醫師  

位置與生理結構

 

 

肝臟的重量約在1,200~1,500公克之間,約佔新生兒體重的4%~5%,成人體重的2%~5%。它位於我們身體右側,橫隔膜的正下方,且前後左右都有肋骨保護著,在這樣一個循環系統中,接受從胃、小腸、胰臟和脾臟回流進肝門靜脈的血液,在這個位置上,對於小腸吸收的食物,肝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肝臟的主要功能有代謝、合成蛋白質、儲存養份、排除毒素和排泄等功能。

危險因子

肝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有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通常是慢性肝炎導致肝硬化而演變成肝癌。大多數的肝硬化症狀是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演變發展的結果,少部分的肝硬化症狀是遺傳性的血鐵沉積症、甲一型抗胰蛋白酵素缺乏症、自體免疫性肝炎和某些由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引起的。其他的危險因子則包括黃麴毒素、喝酒、抽菸、肥胖、糖尿病和家族病史等。

一.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有經由糞口途徑傳染的A型肝炎病毒和E型肝炎病毒;經由血液、體液感染的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D型肝炎病毒和G型肝炎病毒。而與肝癌有關的肝炎病毒主要是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

      (一).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全世界最常見的肝癌基本病因是B型肝炎病毒,目前已知的B肝病毒基因型主要有A、B、C、D、E、F、G、H等8種,估計全世界有3億人口感染慢性肝炎病毒。許多的病例對照研究已經證明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較一般人多5至15倍發生肝癌的風險。在亞洲,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的肝癌年發生率是0.4%~0.6%。

B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地方性的流行,這可能與不同傳染途徑有關。像是在臺灣地區約有90%是由母體傳給新生兒的垂直感染(Vertical transmission),以基因型B和基因型C較多;而在歐美多數為水平感染(Horizontal transmission),主要是透過青春期以後的性行為與靜脈注射藥物等方式,以基因型A和基因型D較多 (Chang 等人,2007)。

臺灣地區的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中,有68%是B肝病毒基因型B,有32%是基因型C,但B肝病毒基因型C與肝病的關連比基因型B更大,這是因為基因型C患者的病情容易惡化且干擾素治療的成功機率也較差 (Kao等人,2002,2003)。

B型肝炎帶原者有肝癌危險的其他因子還包括:男性、年紀較長、亞洲或非洲人種、肝硬化、肝癌家族病史、黃麴毒素的暴露、喝酒或抽菸的習慣、C型肝炎病毒或D型肝炎病毒的共同感染。

      (二). 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C 型肝炎病毒主要基因型有1a、1b、2a、2b、3、4、5、6等8種,其中基因型 1a 和 1b 在美國最為普遍;基因型2a、2b、3在歐洲跟日本最常見;基因型4在埃及跟中東最常見;基因型5在南非最盛行;基因型6主要出現在香港和東南亞。根據世界健康組織資料顯示,有近1億7千萬人感染C型肝炎病毒,有高達70%~80%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會變成慢性感染者。

臺灣的C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呈陽性反應者,有20倍發生肝癌的危險 (Sun等人,2003)。主要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演變為肝硬化的決定因子包括:年紀較長、被感染的時間較長、男性、喝酒的習慣(每日大於50克)、糖尿病、肥胖和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或B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

二. 生活習慣

      (一). 喝酒

長期及大量飲酒而導致的酒精性肝硬化是定義在長期每日攝取含酒精性飲料超過50~70克,對於患有B型或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加上大量攝取含酒精性的飲料,會增加肝癌發生的危險。研究指出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其每日飲酒超過60克比沒有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人高出2倍發生肝癌的危險性 (Donato等人,1999)。

      (二). 抽菸

抽菸也會促進肝癌的發生。Kuper等人於2000年研究希臘330位肝癌患者和360位沒有罹患肝癌的人,每天抽2包菸以上的人導致肝癌的危險有2.5倍;有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者,每天抽2包菸以上導致肝癌的危險有2.8倍;每週喝40杯酒的人導致肝癌的危險有1.9倍;同時大量抽菸和飲酒的人導致肝癌的危險有9.6倍,而在沒有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或C型肝炎表面抗體的人導致肝癌的危險有10.9倍。

      (三). 嚼食檳榔

嚼食檳榔容易發生肝硬化,根據研究 (Tsai等人,2004) 證實檳榔是肝癌的一個危險因子,其研究對象包括210位肝硬化病人和年齡、性別配對的210位健康者,分析結果顯示肝硬化病人嚼食檳榔的盛行率為16.2%,高於對照組的5.2%;肝硬化病人抽菸和喝酒的盛行率為46.2%、27.1%也高於對照組的36.2%、11.4%。對於患有B型或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加上又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也就更容易罹患肝癌,而且嚼食檳榔的期間愈久、量愈多,則發生肝癌危險性愈高。

三. 飲食習慣

黃麴毒素是由黃麴菌產生,黃麴菌是黃豆、玉米、花生、小麥及五穀雜糧類經由溫度及溼度的作用產生黴菌,或是食品搬運、儲藏、加工的方式不當而有發霉的現象,進而導致黃麴毒素的產生,而臺灣的濕熱氣候正適合黴菌的繁殖。其中以黃麴毒素B1的致癌性最強,最主要是引起急慢性肝病變、肝細胞脂肪病變及壞死、肝臟纖維化及膽管增生。

研究也顯示有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動物在攝取黃麴毒素後,於導致肝癌的過程中產生p53抑癌基因之突變。中國大陸上海地區研究顯示,攝取過多黃麴毒素其發生肝癌之機會為正常人的4倍,而B型肝炎帶原者攝取過多黃麴毒素時,其發生肝癌之機會為正常人的60倍。

四. 其他危險因子

美國評估慢性肝疾病或肝癌危險因子的研究顯示30%~40%的病人,其患有慢性肝疾病或肝癌與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和酒精過量無關。一些病例對照研究指出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肝癌病人,糖尿病與肥胖為其危險因子。

台灣地區也曾經在基隆地區針對第二型糖尿病與肝癌的相關性作過探討,根據文獻顯示具有第二型糖尿病的人會比一般民眾有高出約將近3倍罹患肝癌的危險性 (Lai 等人,2006)。

五. 遺傳基因

      (一). 一等親家族癌症病史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有一等親家族史者相對於無家族病史者,罹患肝癌之相對危險值約高出3~5倍;此外,母親有肝癌者較父親有肝癌者危險性更高。台灣地區因B型肝炎多屬垂直性感染,目前以肝炎疫苗為新生兒進行接種作為主要的預防策略,自開始全面性接種以來,B型肝炎帶原率及小兒肝癌發生率均已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

      (二). 血鐵沉積症

血鐵沉積症是第六號染色體的HFE基因(C282Y及H63D)發生突變,造成吸收鐵質的機制失調。身體組織大量沉積鐵質會造成心臟、肝臟、內分泌及關節損傷,嚴重的還會引發不孕、糖尿病、心臟病、骨質酥鬆、肝臟疾病等。血鐵沉積症是白種人常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之一。瑞典的研究指出1,800位患有血鐵沉積症者,多數是純合型C282Y突變,其增加肝癌的危險有1.7倍。

篩檢方法

一、篩檢工具與指標

  (一). 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病毒抗體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主因。抗原可說是體外病原體入侵後所產生,而抗體則是人體抵禦抗原所產生之免疫現象。B型肝炎病毒抗原有三種,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其相對抗體有表面抗體(anti-HBs)、核心抗體(anti-HBc)、及e抗體(anti-HBe)。

表面抗原陽性者表示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經成為慢性病毒性肝炎者,表面抗體陽性者即表示曾受過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施打疫苗產生免疫力。e抗原通常作為病毒性肝炎狀態之指標,其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炎之危險性較高。C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表示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

(二). 肝功能指數

肝功能檢查包括AST(又稱為GOT)及ALT(又稱為GPT)。AST及ALT一般正常狀況儲存於肝細胞中,當細胞裂解時會釋放於血液中,所以通常以該指標作為肝發炎程度之指標,但無研究證明顯示肝功能指數之高低與肝癌發生有直接性相關,但可作為肝發炎或受損程度之參考。

  (三). 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

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在1956年被發現,在1963年就已經知道要拿來當作診斷肝癌的指標。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利用免疫螢光分析法進行血清分析。AFP作為診斷肝癌的切點標準之定義,在2001年義大利實行的研究顯示,170位肝癌病人與170位慢性肝疾病的病人做配對,使用20 ng/ml 當作AFP的切點,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0%和90.6%,而在不同族群中陽性預測值範圍介於80.0%-90.9%,但是在盛行率只有5%的地方時,則會下降到17.4%-34.5%;對於沒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感染的病人,則只有30.4%的敏感度。(Trevisani F 等人, 2001) 。

然而,臨床使用20 ng/ml當作AFP的切點並非絕對準確,需要再搭配腹部的肝臟超音波掃描、電腦斷層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等,以彌補血清檢驗的不足,可以增加偵測率,惟也增加成本。

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檢驗通常用於肝癌的兩階段篩檢,篩檢通常建議先以甲型胎兒蛋白(AFP)≧20 ng/ml者為主,若檢驗異常必須再進一步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81.6%之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會大於20 ng/ml,不過仍有部分的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20 ng/ml。

  (四). 超音波 (Ultrasound)

近幾年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超音波影像解析日趨成熟,超音波對小型肝癌的診斷率約是95%,最初由於解析度較差,較不容易看見小型肝癌,但目前已經可以診斷1公分以下的肝癌。由於超音波每次單價較貴,所以通常先以血液檢驗AFP進行第一階段篩檢,若為陽性個案者,再進一步使用超音波進行影像學診斷。不過其缺點是位於表面的腫瘤較易被遺漏。

二、篩檢間隔

肝癌的流行病學和自然病史有助於確認適合被篩檢的對象,因為肝癌的分佈和危險因子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之間是多變的,因此肝癌篩檢的對象應該包括有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的患者,目前建議肝癌的篩檢檢查間隔為每6個月至1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合併抽血檢驗肝功能與甲型胎兒蛋白;有肝癌家族史、肝硬化的高危險族群則應將檢查間隔縮短為每3至6個月一次。

三、台灣篩檢政策

B、C型肝炎均是罹患肝癌重要的危險因子,若能夠從肝炎發生前或發生時就提供預防與治療的介入,則對於肝癌的防治是有相當的助益。B型肝炎的疫苗施打以及C型肝炎的防治宣導都是國家衛生政策的一環,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有效降低肝炎帶原、感染率以及減少國人肝臟疾病的發生率。

  (一). B型肝炎

自民國73年7月起,臺灣地區全面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型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現在B型肝炎在小孩及兒童族群的盛行率在臺灣已經減少許多。

在亞洲地區來說,B型肝炎帶原相當普遍,而這個危險因子也被證實與罹患肝癌的危險性息息相關,研究顯示B型肝炎病毒DNA、B型肝炎e抗原、ALT(GPT)以及肝硬化的症狀均有影響(Chen 等人,2006)。較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干擾素及口服抗病毒藥物之使用。

  (二). 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通常經過血液接觸傳播,例如共用針頭或者輸血等方式,除了加強宣導針頭的正確使用觀念外,也可藉由抽驗、控管捐血者的血液以達到杜絕傳染的目的,降低C型肝炎病毒帶原的感染機率並進而可以減緩與C型肝炎相關的肝癌發展。同時也可以針對C型肝炎患者的藥物治療,C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現在較常使用干擾素和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合併治療 (Ueno Y, 2009; Ghany MG, 2009)。

在臺灣,肝癌是國人的癌病之首,素有「國病」之稱。絕大多數肝癌的發生是在高危險群,因此只要大家能儘早了解自己是否身處在高危險因子的環境中,像是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酗酒者、具肝癌家族病史者,以及各種引起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因素等,養成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時常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正確、保持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及充分的休息,提昇免疫力,建立起自我防禦的機制,那麼要有效地預防肝癌並非困難之事。

診斷

肝癌的診斷可以透過血清檢驗、放射學技術和組織病理學評估三個方面來看。

一、血清檢驗

抽血檢查是診斷肝癌最簡便的方式之一。現在診斷肝癌在臨床上常見的血清標記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最常被用來當作檢驗肝癌的重要指標。

其它可以協助肝癌診斷的生化值還有測量肝功能指數的AST (GOT)、ALT(GPT),和肝炎標記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C型肝炎抗體(Anti-HCV)。

二、影像學技術

影像技術的使用在肝癌的診斷方式主要有兩類,較常使用的方式有腹部超音波(Ultrasound,US) 影像技術、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CT) 掃瞄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影像技術,和一些侵入性的方式,包括肝臟動脈影像。

三、組織病理學評估

為最直接的肝癌診斷方式,以肝臟腫瘤穿刺檢查確診,當臨床上診斷有疑慮時,可以施予此穿刺切片方法協助診斷。

治療方式

由於大部份的肝癌病例都沒有特殊的臨床症狀,因此須透過篩檢,方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目前肝癌治療的方法包括外科手術切除、肝臟移植等外科治療,及肝動脈栓塞術(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肝腫瘤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經皮純酒精腫瘤注射法(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或化學治療等非外科治療。最近盛行的標靶治療則能夠阻止腫瘤組織長出血管,達到防止癌細胞擴散之目的,讓末期肝癌患者壽命略為延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