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大紀元電子報
B肝病毒基因型 台灣以B及C型居多
資訊來源/《肝病防治會刊》第四十一期
目前已知的B肝病毒基因型多達8種,台灣又以B及C型為主。初步研究顯示,不同基因型會影響治療效果;而深入了解B肝病毒基因型的臨床意義,未來或許可做為訂定治療策略之參考。
人類有不同人種,不但存在些許差異,地理上的分布也不同。肝病的頭號殺手B型肝炎病毒也是一樣,它們有各種不同的基因型,分布在全球不同區域,對肝臟的殺傷力也高低有別。
B肝基因型分布 有地域差異
目前已知的B肝病毒基因型主要有A、B、C、D、E、F、G、H等8種,依照發現的順序命名。全球各地域所盛行的病毒基因型有所不同,東亞以基因型B與C居多,歐洲與南亞則以基因型A與D居多,至於美國與澳洲則因移民人口多,人種較多元,病毒型也比較多元,A、B、C、D這4型都有。
至於其他的B肝病毒基因型的數量就少得多,基因型E主要分布在西非、F跟H在中南美洲、G在美國與歐洲,因病例稀少,又缺乏相關研究,所以目前對這些基因型了解並不多。
各地的B肝基因型最初為何這樣分布,目前還不清楚。近年來,美國與澳洲因為亞洲移民增加,基因型B與C的比例也隨之增加。有趣的是,同一個基因型在不同區域會略有不同,例如:非洲與歐洲的基因型A就有差異,也就是所謂的基因亞型。
B肝病毒結構 : 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核心抗原(HBcAg)、B肝E抗原(HBeAg)、B肝病毒的數量(HBV-DNA)
台灣垂直感染多 歐美水平感染為主
B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也可能與不同傳染途徑有關。在垂直傳染為主的地區,以基因型B和C比較多,但在水平傳染的地區,則以基因型A與D為多,是不是因為不同傳染途徑會自動選擇出特定的基因型,目前還不清楚。
在基因型B與C盛行的台灣,有高達90%以上都是垂直感染或2歲前的感染。反之,基因型A與D盛行的歐美,則幾乎清一色是水平傳染,主要透過青春期以後的性行為與靜脈藥癮等途徑。
台灣以基因型B與C最常見
台灣的基因型主要是B與C,感染基因型B病毒的病患,平均在30歲時e抗原會自動清除,基因型C則是40歲,對台灣早年的女性B肝帶原者,早已超過生育年齡,生育時多半是e抗原陽性,才會容易一代傳一代。
台灣的B肝病患中,基因型B約占80%,基因型C則占20%。基因型C雖然較少,但患者的病情容易惡化,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比較高;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成功機率也較差。
C型者肝病較B型者易惡化
台大高嘉宏教授的研究首度發現,患者體內的B肝病毒基因型為C者,較B者的肝病狀況容易惡化。
在病情輕微的帶原者中,基因型C僅占20到30%,然而,在慢性肝炎的病患中,基因型C之占率提高到40%,在肝硬化與肝癌患者中,基因型C的比例更提高到60%。後來,日本、中國等地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陳建仁教授的社區追蹤研究也發現,感染基因型C的B肝病毒,產生肝癌與肝硬化的風險,是基因型B的2.5到3倍;基因型與病毒量也有加成效應,研究顯示,若是基因型C的感染,同時病毒量又高(每毫升血液100萬隻以上),產生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是感染基因型B與病毒量較低(每毫升血液1萬隻以下)的26倍。
預防不同基因型 B肝疫苗都有效
B肝病毒基因型的研究成果,有助於人類更了解B肝的預防與治療。在預防方面,B肝疫苗對所有的基因型都有效果,因此施打疫苗依舊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在治療上則發現,基因型也會影響治療效果。目前B肝的治療藥物有口服抗病毒藥物與干擾素兩類,其中干擾素的療效容易受到基因型的影響,研究顯示,以傳統型干擾素治療半年後,基因型B的病患有40%能成功清除e抗原,但基因型C只有15%。
但口服抗病毒藥物因為作用機轉是直接壓制病毒的複製,療效不受基因型影響,不過停藥後,基因型C的復發率較高。這些研究結果若能再深入探討,未來或許可做為訂定治療策略的參考。
- May 22 Thu 2014 20:00
B肝病毒基因型 台灣以B及C型居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