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天下雜誌
為什麼台灣麻醉致死率高?
作者:黃惠鈴
麻醉,台灣醫療「第六空」。人力嚴重不足,不僅讓體制內的麻醉醫師疲於奔命,而體制外出現「跑江湖」的麻醉醫護集團,更是潛藏在民間診所的未爆彈。台灣三大麻醉亂象,背後暴露出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每一位進手術房的人,從來都不知道身旁的麻醉醫師,在一身綠衣、戴帽蒙口罩下,到底是何長相,也不太清楚麻醉風險。
但是台灣醫界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祕密──台灣的麻醉品質崩壞中!
在台灣,平均每分鐘有二十八人接受門診或住院手術。
以健保一年需麻醉的手術量至少一百萬例、平均餘命七十九.五歲來計算,每個人一生平均至少動三次大、小手術。
但台灣的麻醉相關致死率,卻比美、英、日等國家高。
根據台北榮總副院長何善台等人發表在《台灣麻醉醫學會期刊》的文章,○二到○八年間,台灣的麻醉相關致死率平均達十萬分之十二,約是日本的十二倍、英國的二十一倍,更是美國的十二到二十四倍。
四年前,台灣麻醉醫學會採取另一套研究方法,算出十萬分之二.五這個較低的麻醉相關死亡率,但仍至少是日本的二.五倍、英國的四.五倍、美國的五倍。
每次手術,生死之間,因麻醉承擔的風險,完全顛覆一般人的想像。「這是茶壺裡的風暴,」何善台憂心地說。
台灣不少麻醉亂象,猶如上演一齣齣黑色鬧劇,背後都是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圖片來源:鍾士為
麻醉亂象1 超量工作 徒增致死率
「麻醉的困境之一就是人力不夠,品質當然下滑,」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廖文進急切地說。
攤開麻醉科執業醫師人數,有九百多人。但廖文進指出,目前有近兩百人已改行,真正執業的只七百多人,加上各醫院紛紛推出需麻醉的自費項目,又稀釋掉能投入開刀房的麻醉醫師人力。
「根本就不夠!現在麻醉醫師離不開麻醉護理師,當然不正常,」他再次強調。
尤其隨著人口高齡化,手術量增多是擋不住的趨勢,麻醉醫師的人力面臨挑戰。
依據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王如娥等人,去年發表一篇針對麻醉科醫師做的調查,發現麻醉科醫師一天同時平均得兼顧四台刀,但麻醉科醫師自認三台才合理。
廖文進私下也觀察到,有三分之一的醫院麻醉科醫師,其實一次兼顧超過五台刀,甚至十台刀的,也大有人在。
過量的工作,使得台灣麻醉相關重大併發症,超過五成肇因於人為因素,可事先預防。
一位十幾年資歷的心臟外科醫師坦言,因為麻醉醫師要顧的刀太多,他的手術每個月平均都會出現一、兩次,病人的呼吸有問題,甚至要CPR急救的狀況。
「政府要正視這件事!」接受採訪時,他一直嘆氣。
中小型醫院的麻醉人力,更是嚴重短缺。小醫院的手術量養不起麻醉科醫師,不少醫院基於成本考量,會減少專職麻醉醫師的編制,改以兼職人員支援;或只聘一位麻醉醫師,並把絕大部份工作交給麻醉護理師。
麻醉護理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麻醉部護理長張秀雲坦言,這幾年也不斷有麻醉護理師打來學會詢問:「麻醉醫師不到場,是否合法?」
依據「護理人員法」,護理人員只能輔助醫療行為。所以,實際上麻醉護理師不能單獨執行麻醉業務。
但「醫師法」只說,醫療工作的診斷、處方、手術、施行麻醉等醫療行為,應由「醫師」親自執行,並沒有進一步限定麻醉只能由「麻醉醫師」執行,造成「灰色地帶」。
另外,也有診所醫師自己幫病人麻醉。雖沒有違法,但涉及手術安全。
在北部醫院工作的一位三十多歲醫師,就有深刻感觸。
他有位女性友人因為腹痛,到健檢診所做舒眠無痛內視鏡檢查。過程中,疑似因為內科醫師幫他這位友人麻醉後,專心做內視鏡檢查,沒注意到病人不呼吸,整張臉黑掉,未及時搶救。
結果他這位友人枉送性命。「而且是一屍兩命,她肚子痛,其實是懷孕了,」這位已為人父的醫師搖頭嘆道。
麻醉亂象2 兼差賺外快 集團跑單幫
醫美診所、健檢中心、婦產科診所等,都需要麻醉人力,也讓加入這個市場的人力愈來愈複雜。
「麻醉變得很黑了,」一位診所醫師搖頭感嘆。
目前,已陸續有各大醫院專任的麻醉科醫師,利用值班隔天休假時,背著醫院與衛生局,在沒有報備支援下,違規偷偷出來兼差「跑江湖」。
一位有幾年跑江湖經驗的麻醉醫師坦言,「跟診所拿現金,有的現場給、有的月結,我們都不走戶頭,免得被國稅局盯上。」
也有麻醉醫師帶著幾個麻醉護理師,或麻醉護理師自成集團,包下幾家診所、醫院的麻醉業務。
南部一位資深麻醉科醫師透露,前陣子一個由麻醉護理師組成、專跑醫美和婦產科診所的團體,希望能借他的牌照,在外接麻醉業務,被他拒絕。
坐在南部特有寬敞空間的速食店內,這位醫師順手往前一指,告訴記者,不遠處的兩家婦產科診所,就是交由麻醉護理師,幫病人麻醉。
「這是違法,但很難抓,」這位醫師感慨,目前太多以合法掩護非法的狀態。
事實上,健保給付偏低,也讓麻醉醫師一次只顧一台刀的要求,變得不切實際。
以給付最高的全身麻醉來說,一台平均兩小時的全身麻醉手術,健保給付約三九一二點,乘上健保總額預算的浮動點值,打個八折、九折,醫院得到三千一到三千五元左右的給付金額。
麻醉亂象3 時薪七百 淪為「低價勞力」
醫院再把這三千出頭的金額,提撥三至五成左右,付給麻醉醫師。
做兩小時的全身麻醉,如從頭到尾一次只顧一台刀,換算下來時薪不過七、八百多,竟可能還比不上國立醫學院學生當家教領的時薪。
更何況麻醉是高風險的行為。
「麻醉醫生是把一個活人(在手術中)變成死人,(手術結束)再變成活人,我們踩在陰陽線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麻醉部主任蘇翔,以此說明麻醉醫師的價值與重要。
但現實逼使麻醉科醫師必須同時兼顧好幾台刀,把照顧病人的工作大量移轉給麻醉護理師,才能維持一份不錯的薪水。
想要提升麻醉品質?情況恐怕是更雪上加霜。
「開刀房是封閉的空間,病人在過程中,不會知道是誰幫你麻醉,」身兼麻醉安全保障協會理事長的蘇翔感嘆。
不論台灣的麻醉死亡率是十萬分之幾,對任何動手術的病人來說,就只有一(安全度過)與○(發生意外)的差異。
沒人想要承擔最不好的結果。台灣的麻醉品質,必須急起直追!
病患如何自保?
手術前,你該做的七件事
面對差強人意的麻醉品質,民眾必須學習自保。「凡要開刀,一定要問外科醫師,誰是你的麻醉醫師,」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廖文進呼籲。
中華民國麻醉安全保障協會理事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麻醉科主任蘇翔也提醒,只要牽涉任何一種打藥「讓你睡一下」的麻醉,民眾就要問清楚,「因為可能會一覺不起!」他語重心長。
綜合多位麻醉科醫師與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的建議,不論在診所或醫院,你應該:
1. 進行術前麻醉諮詢會診:讓麻醉醫師依據你的疾病史,評估身體狀況。
2. 主動告知用藥情形:包括過去曾經發生的過敏反應和用藥情形(含草藥的使用)。
3. 請醫師說明麻醉過程:需要做哪一種類型的麻醉?為什麼要採取這種類型的麻醉?麻醉有什麼副作用?
4. 謹慎查核,再簽同意書:當醫師已向你本人或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麻醉方式、麻醉步驟、風險、可能出現的症狀後,才簽麻醉同意書。
5. 由專業的「麻醉醫師」負責麻醉:必要時請對方出示他的醫師執業執照。這張如身分證大小的證照,會顯示對方的名字、照片、「醫字」第幾號、執業科別是否為麻醉科等。
6. 確認手術品質:是否有麻醉科醫師全程照護?有沒有足夠的生理監測儀器?
7. 醫療風險管理:對於麻醉可能發生的風險,醫師做了哪些準備?有沒有足夠的急救設備,應付萬一的狀況?
- Apr 09 Wed 2014 18:33
為什麼台灣麻醉致死率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