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三軍總醫院
Sil-Med/Jackson-Pratt(J-P)引流管護理指導
護理部
親愛的病人、家屬,您們好:
當手術後回到病房時,身上多了一條含有引流球的管子,此時您可能會感到焦慮與害怕,希望藉此單張說明,能讓您瞭解引流管的目的及照顧的方法:
一、目的:
(一)引流:使體內積聚的液體能順暢排出體外,以避免腹內感染。
(二)觀察:由引流管的分泌物可以判斷腹腔內是否有感染、滲漏或出血。
二、何謂Sil-Med/J-P引流管(因廠商不同而名稱不同)
Sil-Med/J-P引流管是一種封閉抽吸式外科引流管,包括一條引流管及收集液體之中空球體-形狀像顆大檸檬(俗稱手榴彈),是一抽吸球,必須維持壓扁狀態才能發揮抽吸功能(如右圖)。引流管一端放置於手術部位的低位處,以利引流積聚的血水、組織液或膿瘍。當引流量逐漸減少,顏色也變成淡血色或淡黃色時,醫師會根據病人恢復狀況,評估拔除引流管的時機。
三、引流管照護注意事項
(一)避免引流管牽扯,可將抽吸球夾在衣服上或放在衣服口袋中,不要夾在褲子上或放在褲子的口袋中,以免如廁時不慎拉扯。
(二)睡覺可翻向健側(沒有引流管的那側),以避免壓迫引流管或抽吸球。
(三)維持引流管通暢,注意管路不可扭折。
(四)維持抽吸球為壓扁之正常抽吸功能,避免引流蓋鬆開,。
(五)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氣味及性質。
(六)若引流液較多,抽吸球會膨脹,當球體呈1/2滿時應倒出引流液,保持球體呈壓扁狀態;每天需固定將引流液倒出,記錄完整24小時的量、顏色及形狀。
四、如何排空引流液
(一)先以洗手乳或香皂洗手(如右圖1)。
(二)打開引流蓋(請勿以手觸碰引流蓋內塞及引流出口)(如右圖2)。
(三)先將引流管上端折起來,再將引流球
倒放,引流出口對著量杯,注意引流出口勿碰觸任何物品,然後壓擠球體中間部分以排出引流液(如右圖 3-1、3-2) 。
(四)維持球體擠扁狀態,並將球體 擺正,此時將引流蓋回套蓋好,放開夾住之管路,球體於壓扁狀態下才能產生抽吸功能(如右圖4-1、4-2、4-3)。
(五)測量並紀錄引流量、顏色及其 氣味,如果不只一條引流管則需逐條分別紀錄(見引流液紀錄表)(如右圖5)。
五、引流管置入口皮膚護理
(一)準備用物
1. 無菌敷料(可至藥局購買4x4無菌Y型紗布)。
2. 水溶性優碘(非酒精性)。
3. 無菌棉棒、透氣紙膠。
(二)護理步驟
1. 以洗手乳或香皂洗手後,拿掉傷口敷料。
2. 檢視傷口周圍皮膚是否有感染現象,如發紅、腫脹、發熱、疼痛、或是出現像膿狀、臭味之滲出物後,再次以洗手乳或香皂洗手。
3. 將優碘倒至棉棒上,並擦拭引流管傷口周圍5公分(由內向外圓形擦拭)(如右圖6)。
4. 等待30-60秒,再將無菌生理食鹽水倒至棉棒上,同上擦拭引流管傷口周圍5公分(由內向外圓形擦拭)。
5. 取出4x4 Y型紗布覆蓋引流管傷口,手指抓住Y紗兩邊角,勿觸摸紗布中間部分,以免造成感染,再用膠布井字形固定紗布,避免管路拉扯。
6. 清潔用物並洗手。
(三)當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儘速就醫。
1. 引流管周圍皮膚持續發紅、腫脹、出血、疼痛加劇、傷口出血、有滲液。
2. 球體充滿空氣,無法維持壓扁狀態,可能管路出現漏氣情形。
3. 抽吸球內無引流液,但自傷口滲出液多,敷料經常潮濕,表示管路可能阻塞。
4. 引流液顏色由淡紅變成暗紅或有臭味。
5. 引流管滑出或脫落,請以無菌紗布覆蓋,並儘速就醫。
6. 有發燒情形,如口溫大於37.7℃、或腋溫大於37.2℃且超過四小時。
參考文獻
翁淑娟、黃嫦芳、程紋貞、林麗味、趙淑美、張怡娟、陳昭吟、楊文琪、胡綾真、蔡家梅、羅靜婷(2008).傷口引流管之護理.於李皎正總校,內外科護理技術(第四版,143-149頁).台北:新文京。
- Aug 01 Fri 2014 20:18
Sil-Med/Jackson-Pratt(J-P)引流管護理指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