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生活醫館/大腸鏡檢查揪出危險息肉 該切嗎?怎麼切?該注意什麼?
諮詢╱邱瀚模(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世賢(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
撰稿╱黃靜宜
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加上陸續都有名人罹患大腸癌或因大腸癌離世,使得愈來愈多民眾有所警惕,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不單只有檢查的功能,若發現具有癌化危險的息肉,也可以當下予以切除,避免後患!
大腸癌奪走不少名人生命。資深藝人賀一航於2019年6月3日因大腸癌病逝,享年64歲。其實他8年前就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他選擇開刀但不做化療,最後因癌症轉移離世。而他的秀場好友、本土天王藝人豬哥亮也是因為大腸癌(直腸癌)走的,2014年發現時是大腸癌第二期,但當時他堅持不開刀,直到2016年9月再次就醫,病情已有所延誤,最後2017年5月15日在安寧病房安詳離世,享壽70歲。
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死亡率則是排十大癌症第三。大腸癌若能早期(零期或第一期)發現,根治機會其實相當高。醫學已經證實,如果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可以透過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而近年來因無痛麻醉普及,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也愈來愈多。
不過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也要了解,一旦發現有息肉應如何處理,才能達到「除惡務盡」的效果,讓大腸鏡檢查有其效益。首先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除,而是需先釐清息肉的類型。
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通稱為大腸息肉,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二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臨床上看到的息肉95%皆屬於這兩種,其餘5%則是良性的發炎性息肉、青年性息肉等等。
增生性息肉多半不需處理
大腸增生性息肉很常見,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半數都有。好發位置在乙狀結腸或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這種息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所以多半不需處理。
但有一種息肉外觀上看起來與增生性息肉很相似,稱為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惟此種息肉較好發於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與一般增生性息肉有所不同,由於長期仍有癌化風險,仍需要予以切除。
腺瘤性息肉有癌化風險 通常會切除
若是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處理了,因為此類息肉可說是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比起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又可分為隆起型(0-Ⅰp、0-Ⅰsp、0-Ⅰs)、平坦型(0-Ⅱa)、凹陷型(0-Ⅱc, 0-IIa+IIc, 0-IIc+IIa)等類型。
雖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所以原則上都需要處理(切除),至於處理方式,根據息肉類型及息肉大小,又可分為以下幾種狀況。
以大小來看,一般來說,腺瘤性息肉兩公分以內,大多可在大腸鏡檢查當下予以切除,但也要看所在的醫療院所及醫師的習慣,也許有醫師一公分以上就會安排下次或轉院處理。不過,由執行大腸鏡檢查的醫師在發現息肉當下處理,有幾個好處,一來病人無須改天再度清腸並接受侵入性高的腸鏡檢查,二來若改天再由其他醫師檢查,有時候下次檢查的醫師不一定能找到前次看到的那顆息肉,如果是不到一公分的腺瘤性息肉,更不容易在充滿皺褶的大腸內找到,所以,改天再做一次大腸鏡並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息肉如果太大(例如超過兩公分),或是有癌化疑慮,通常會安排另外再找一天進行精密內視鏡檢查或是入院治療。
息肉切除有冷、熱之分
切除息肉的方式也有多種,對於較小且型態適合的息肉(0.4公分以內),可用切片夾(cold forceps polypectomy, CFP),直接把息肉摘除;而較大的息肉(0.5公分以上),單用切片夾可能夾不乾淨,此時就會採用其他方式。其中一種稱為稱為熱切除(hot polypectomy)。進行方式是利用一種特製的金屬套環,或稱線圈(snare)把息肉套起來,之後將套環收緊,接上電燒機器,通電後把息肉切除。息肉切除後視傷口狀況,必要時可使用止血夾將傷口夾住、縫合,以預防術後出血或穿孔。
電燒除了切除外,也兼具有凝固止血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是當下雖看起來已止血了,但燒灼後術後的發炎反應會讓切除的傷口腫脹,甚至導致遲發性出血。而什麼樣的病人會腫脹、出血,事前實難以預測。所以通常會提醒受檢者回家後要注意是否有血便情形,若糞便帶有鮮紅色的血液且量較大時可能就是患部出血,應立即回診或至醫院急診。
冷切除方式出血率較低
近年來,有些醫師開始改採冷切除方式(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就是一樣用金屬套環切除息肉,但不通電,切除當下雖然會出一點血,很快就會停止。適用於1公分以下的息肉。
冷切的好處是出血率較低,且切除小息肉所需花費的時間也縮短許多,且相關研究證實,上述冷切的優點跟病人年齡或息肉數量等都沒有明顯關聯。不過目前仍亟待大規模隨機分派試驗研究證實是否可以真正降低術後嚴重出血的發生。
較平坦息肉需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除了冷切熱切方式,對於不適合直接用金屬套環切除的腺瘤性息肉,或是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還可能得採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或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EMR通常用於較平坦的息肉,因為這種息肉沒有頸部,所以必須在粘膜下層注射生理食鹽水等液體,讓病灶鼓起,之後一樣用金屬套環將病灶圈起後,通電切除。
ESD則適用於更難切除或已經癌化的息肉,需要慢慢一刀一刀切除病灶,因為切除時間較久,所以注射讓病灶鼓起的液體通常是玻尿酸或甘油。此法技術較困難且如不熟練,出血或穿孔風險高,不是所有腸胃科醫師都會做,加上真正適應症病灶也不多,如有必要應於專門治療的中心施行。
大腸癌除非早期發現
通常需採外科手術
另外,若息肉已經癌化,在早期大腸癌階段,還有機會在大腸鏡檢查當下予以切除,若癌細胞已侵犯超過三分之一的黏膜下層,因為位置較深且可能已有淋巴結轉移,所以不建議當場用內視鏡切除,而需安排改天接受外科手術,將病灶與其所在的大腸連同周圍淋巴結一起切除。
大腸鏡檢查後兩週不宜出國
由於大腸鏡檢查有可能發現息肉而需切除,因此,最好不要在大腸鏡檢查後立刻安排出遊或旅行,因為若有切除息肉,一般建議兩週內不宜搭飛機,主要就是擔心萬一出血需要盡快就醫處理。此外,如果息肉切除後真有異常出血,且有血壓降低血紅素不足等情形,有可能需要再次安排大腸鏡檢查,看看究竟是哪裡出血並予以止血。
大腸息肉切除後注意事項
1. 大腸切片或息肉切除、黏膜下切除術後兩週內,應注意解便情形,前3日可能有血絲便,少部分受檢者會有腸道出血或穿孔,如持續解大量血便、劇烈腹痛或不明原因發燒,請立即返院就醫。
2. 請保持排便通暢,避免便秘發生。
3.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腹瀉。
4.兩週內避免提重物、整理及扛提行李、抱孩子、提重物及做劇烈運動、騎腳踏車、爬山或進行重量訓練等。
5.因出血時可能需要再次施行大腸鏡進行止血,一般兩週內不建議出國。
6.息肉切除後視傷口情況,醫師或許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止血、縫合。止血夾會於兩、三週後脫落並隨糞便排出。
-----------------------------------------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只是健檢,沒有心理準備要切息肉,可以改天再切嗎?
A:接受大腸鏡檢查,就要有心理準備會在檢查中發現腺瘤性息肉,因為台灣目前50歲以上成人當中,男性30%、女性20%會罹患腺瘤性息肉,如果不當天切除,會有很高機會還得要「擇日再戰」。何況大腸很長,且有許多皺褶,如果下次再做,要找到上次醫師發現的同一顆息肉,有時候不是太容易,尤其若息肉小於0.5公分或非常扁平,這種情況下等於是要醫師花很多時間去「大海撈針」,也不見得能找到。雖然有一種特殊針劑及藥水可以在發現病灶處「刺青」做記號,但該種特殊針劑並不普遍、且需自費,建議除非情況特殊(例如息肉太大或已癌化),否則兩公分以下息肉由該次檢查醫師當下切除是比較合理的。
Q:只是做大腸鏡檢查,為什麼需要先知道有沒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甚至要停藥?
A:因為有可能在檢查中發現需要切除的息肉,切息肉多少都會流血,所以目前大腸鏡檢查前,都會先詢問受檢民眾是否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不過若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受檢者冒然停止服用這些藥物,反而會造成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危險,所以建議先詢問主治醫師是否可停藥。
若已知有大息肉要切除,建議要停藥一週;若篩檢發現的息肉小於一公分,原則上不需停藥也可以切除。但因抗凝血藥物種類繁多,停藥相關的建議還是請教醫師為主。
生活醫館/大腸鏡檢查揪出危險息肉 該切嗎?怎麼切?該注意什麼?
諮詢╱邱瀚模(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世賢(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
撰稿╱黃靜宜
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加上陸續都有名人罹患大腸癌或因大腸癌離世,使得愈來愈多民眾有所警惕,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不單只有檢查的功能,若發現具有癌化危險的息肉,也可以當下予以切除,避免後患!
大腸癌奪走不少名人生命。資深藝人賀一航於2019年6月3日因大腸癌病逝,享年64歲。其實他8年前就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他選擇開刀但不做化療,最後因癌症轉移離世。而他的秀場好友、本土天王藝人豬哥亮也是因為大腸癌(直腸癌)走的,2014年發現時是大腸癌第二期,但當時他堅持不開刀,直到2016年9月再次就醫,病情已有所延誤,最後2017年5月15日在安寧病房安詳離世,享壽70歲。
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死亡率則是排十大癌症第三。大腸癌若能早期(零期或第一期)發現,根治機會其實相當高。醫學已經證實,如果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可以透過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而近年來因無痛麻醉普及,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也愈來愈多。
不過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也要了解,一旦發現有息肉應如何處理,才能達到「除惡務盡」的效果,讓大腸鏡檢查有其效益。首先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除,而是需先釐清息肉的類型。
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通稱為大腸息肉,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二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臨床上看到的息肉95%皆屬於這兩種,其餘5%則是良性的發炎性息肉、青年性息肉等等。
增生性息肉多半不需處理
大腸增生性息肉很常見,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半數都有。好發位置在乙狀結腸或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這種息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所以多半不需處理。
但有一種息肉外觀上看起來與增生性息肉很相似,稱為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惟此種息肉較好發於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與一般增生性息肉有所不同,由於長期仍有癌化風險,仍需要予以切除。
腺瘤性息肉有癌化風險 通常會切除
若是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處理了,因為此類息肉可說是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比起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又可分為隆起型(0-Ⅰp、0-Ⅰsp、0-Ⅰs)、平坦型(0-Ⅱa)、凹陷型(0-Ⅱc, 0-IIa+IIc, 0-IIc+IIa)等類型。
雖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所以原則上都需要處理(切除),至於處理方式,根據息肉類型及息肉大小,又可分為以下幾種狀況。
以大小來看,一般來說,腺瘤性息肉兩公分以內,大多可在大腸鏡檢查當下予以切除,但也要看所在的醫療院所及醫師的習慣,也許有醫師一公分以上就會安排下次或轉院處理。不過,由執行大腸鏡檢查的醫師在發現息肉當下處理,有幾個好處,一來病人無須改天再度清腸並接受侵入性高的腸鏡檢查,二來若改天再由其他醫師檢查,有時候下次檢查的醫師不一定能找到前次看到的那顆息肉,如果是不到一公分的腺瘤性息肉,更不容易在充滿皺褶的大腸內找到,所以,改天再做一次大腸鏡並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息肉如果太大(例如超過兩公分),或是有癌化疑慮,通常會安排另外再找一天進行精密內視鏡檢查或是入院治療。
息肉切除有冷、熱之分
切除息肉的方式也有多種,對於較小且型態適合的息肉(0.4公分以內),可用切片夾(cold forceps polypectomy, CFP),直接把息肉摘除;而較大的息肉(0.5公分以上),單用切片夾可能夾不乾淨,此時就會採用其他方式。其中一種稱為稱為熱切除(hot polypectomy)。進行方式是利用一種特製的金屬套環,或稱線圈(snare)把息肉套起來,之後將套環收緊,接上電燒機器,通電後把息肉切除。息肉切除後視傷口狀況,必要時可使用止血夾將傷口夾住、縫合,以預防術後出血或穿孔。
電燒除了切除外,也兼具有凝固止血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是當下雖看起來已止血了,但燒灼後術後的發炎反應會讓切除的傷口腫脹,甚至導致遲發性出血。而什麼樣的病人會腫脹、出血,事前實難以預測。所以通常會提醒受檢者回家後要注意是否有血便情形,若糞便帶有鮮紅色的血液且量較大時可能就是患部出血,應立即回診或至醫院急診。
冷切除方式出血率較低
近年來,有些醫師開始改採冷切除方式(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就是一樣用金屬套環切除息肉,但不通電,切除當下雖然會出一點血,很快就會停止。適用於1公分以下的息肉。
冷切的好處是出血率較低,且切除小息肉所需花費的時間也縮短許多,且相關研究證實,上述冷切的優點跟病人年齡或息肉數量等都沒有明顯關聯。不過目前仍亟待大規模隨機分派試驗研究證實是否可以真正降低術後嚴重出血的發生。
較平坦息肉需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除了冷切熱切方式,對於不適合直接用金屬套環切除的腺瘤性息肉,或是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還可能得採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或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EMR通常用於較平坦的息肉,因為這種息肉沒有頸部,所以必須在粘膜下層注射生理食鹽水等液體,讓病灶鼓起,之後一樣用金屬套環將病灶圈起後,通電切除。
ESD則適用於更難切除或已經癌化的息肉,需要慢慢一刀一刀切除病灶,因為切除時間較久,所以注射讓病灶鼓起的液體通常是玻尿酸或甘油。此法技術較困難且如不熟練,出血或穿孔風險高,不是所有腸胃科醫師都會做,加上真正適應症病灶也不多,如有必要應於專門治療的中心施行。
大腸癌除非早期發現
通常需採外科手術
另外,若息肉已經癌化,在早期大腸癌階段,還有機會在大腸鏡檢查當下予以切除,若癌細胞已侵犯超過三分之一的黏膜下層,因為位置較深且可能已有淋巴結轉移,所以不建議當場用內視鏡切除,而需安排改天接受外科手術,將病灶與其所在的大腸連同周圍淋巴結一起切除。
大腸鏡檢查後兩週不宜出國
由於大腸鏡檢查有可能發現息肉而需切除,因此,最好不要在大腸鏡檢查後立刻安排出遊或旅行,因為若有切除息肉,一般建議兩週內不宜搭飛機,主要就是擔心萬一出血需要盡快就醫處理。此外,如果息肉切除後真有異常出血,且有血壓降低血紅素不足等情形,有可能需要再次安排大腸鏡檢查,看看究竟是哪裡出血並予以止血。
大腸息肉切除後注意事項
1. 大腸切片或息肉切除、黏膜下切除術後兩週內,應注意解便情形,前3日可能有血絲便,少部分受檢者會有腸道出血或穿孔,如持續解大量血便、劇烈腹痛或不明原因發燒,請立即返院就醫。
2. 請保持排便通暢,避免便秘發生。
3.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腹瀉。
4.兩週內避免提重物、整理及扛提行李、抱孩子、提重物及做劇烈運動、騎腳踏車、爬山或進行重量訓練等。
5.因出血時可能需要再次施行大腸鏡進行止血,一般兩週內不建議出國。
6.息肉切除後視傷口情況,醫師或許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止血、縫合。止血夾會於兩、三週後脫落並隨糞便排出。
-----------------------------------------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只是健檢,沒有心理準備要切息肉,可以改天再切嗎?
A:接受大腸鏡檢查,就要有心理準備會在檢查中發現腺瘤性息肉,因為台灣目前50歲以上成人當中,男性30%、女性20%會罹患腺瘤性息肉,如果不當天切除,會有很高機會還得要「擇日再戰」。何況大腸很長,且有許多皺褶,如果下次再做,要找到上次醫師發現的同一顆息肉,有時候不是太容易,尤其若息肉小於0.5公分或非常扁平,這種情況下等於是要醫師花很多時間去「大海撈針」,也不見得能找到。雖然有一種特殊針劑及藥水可以在發現病灶處「刺青」做記號,但該種特殊針劑並不普遍、且需自費,建議除非情況特殊(例如息肉太大或已癌化),否則兩公分以下息肉由該次檢查醫師當下切除是比較合理的。
Q:只是做大腸鏡檢查,為什麼需要先知道有沒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甚至要停藥?
A:因為有可能在檢查中發現需要切除的息肉,切息肉多少都會流血,所以目前大腸鏡檢查前,都會先詢問受檢民眾是否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不過若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受檢者冒然停止服用這些藥物,反而會造成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危險,所以建議先詢問主治醫師是否可停藥。
若已知有大息肉要切除,建議要停藥一週;若篩檢發現的息肉小於一公分,原則上不需停藥也可以切除。但因抗凝血藥物種類繁多,停藥相關的建議還是請教醫師為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