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非原發性肝癌 不適用肝臟移植
2020-11-09 05:30
▲肝臟移植的條件。(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這半年來總覺得容易腹脹且雙側腹痛,胃鏡檢查有輕微胃食道逆流,服用胃藥後症狀有稍微好些,但這兩個月來我胃口變差,體重減輕了4-5公斤,抽血檢查發現,胰臟癌指數CA-199很高,醫師趕緊安排腹部核磁共振,發現胰臟尾端有一團約3公分大的腫瘤,肝臟內也有多顆腫瘤,疑似胰臟癌轉移到肝臟,請問該怎麼辦?肝腫瘤這麼多,有可能換肝嗎?
A:原發自肝臟的惡性腫瘤,較常見的有肝細胞癌及肝膽管癌,但有些長在肝內的惡性腫瘤,源頭並不在肝臟,而是其他器官長了惡性腫瘤,其後才隨著血液、淋巴循環轉移到肝臟,一般會以腸胃道的惡性腫瘤或鄰近肝臟的器官如胰臟癌,最容易轉移到肝臟。
針對疑似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情況,臨床一般會先對肝腫瘤做切片檢查,用病理化驗釐清是否為胰臟癌細胞轉移,抑或是原發的肝臟惡性腫瘤,因為兩種病況的後續治療大不相同。
若確診為胰臟癌轉移到肝臟,通常就不太適合手術切除胰臟腫瘤了,而會採用化學治療,也會視情況合併局部放射線治療,由於肝臟腫瘤也來自胰臟癌,化療時,藥物全身循環,對肝腫瘤也會有其療效,至於肝臟移植並不適用於這種其他癌症轉移到肝臟的情況,因為腫瘤會轉移到肝臟,也有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若只移植換新的肝,不久之後,身體其他器官也有轉移,那移植就失去意義了。
肝臟移植主要還是用於原發性的肝臟問題,包括嚴重肝硬化、先天性的肝臟代謝或膽道疾病,或是猛爆性肝炎引起肝臟衰竭、肝細胞癌等,不過,針對肝細胞癌要進行肝臟移植也有其明確的規範,單一顆腫瘤不可大於6.5公分,如果是多顆腫瘤,顆數須少於3顆,且每顆大小不可大於4.5公分,3顆腫瘤的直徑加總也不能大於8公分,才有機會符合肝臟移植的條件。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罹B、C肝及早用藥 有助降低肝癌風險
2020-11-09 05:30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會導致肝硬化及肝癌,所以有B、C肝者,必要時應及早用藥,降低肝癌風險。(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的媽媽1年前因為大便顏色很黑,就醫後才知道她的食道靜脈瘤破裂。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她有C型肝炎及肝硬化,同時還發現3顆小腫瘤,確診肝細胞癌,做了動脈栓塞治療。
不過,肝癌始終沒有治療完全,不斷復發,至今已經做了3次栓塞了,我上網看了一些資料,得知除了治療肝癌,也要治療肝炎,會不會是因為我媽媽沒有治療C型肝炎,所以肝癌才一直復發呢?
A:肝癌的發生大都來自於肝臟長期反覆的發炎,從慢性肝炎至肝纖維化再到肝硬化。一旦肝硬化,每年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細胞癌。
在台灣造成慢性肝炎的最大主因是慢性B型肝炎,其次為慢性C型肝炎,因此,肝癌患者除了治療肝腫瘤外,必要時,也應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B型或C型肝炎,讓肝細胞不要再因為肝炎病毒持續發炎壞死。
理論上,遏止肝炎進行,也會降低日後發生肝癌的風險。
不過,妳的媽媽在發現肝癌的同時,已經合併有肝硬化,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避免肝臟進一步惡化,理論上,可以減少肝癌復發的機率,但發生肝癌的風險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如果妳的媽媽目前仍測得到C肝病毒,建議還是要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
像妳的媽媽這樣發現肝癌才意外得知自己有B型或C型肝炎的患者,不在少數,而且很多患者的肝臟或多或少都已經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了,如果能夠即早知道自身有無B、C型肝炎,必要時,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或許就能避免肝炎進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憾事了。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體重沒超標 也可能罹脂肪肝
2020-11-16 05:30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部份屬於單純的脂肪堆積,但有少部份合併有脂肪肝炎,長久下來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的兒子在科技公司上班,常常加班、作息也不太正常,好在每年公司都有提供全身健檢,可以監測一下身體狀況,他今年的體檢報告除了有中度脂肪肝,肝指數GOT:52、GPT:66稍微偏高,三酸甘油酯、膽固醇也高。
我很不解的是,他的體重在標準範圍內,並沒有過重或肥胖,也不喝酒,怎麼會有脂肪肝呢?我一直以為只有過胖或愛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A:脂肪肝算是當今最常見的肝病之一,大概有3成的成年人都患有脂肪肝,過去總認為脂肪肝是肥胖者的專利,但研究發現,其實有些體重正常的人,肝臟內還是可能會囤積過多脂肪,進而出現脂肪肝。
這種情況可能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正常的情況下,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可以藉由胰島素轉換為肝醣、肌醣或脂肪儲存起來,可是當有胰島素阻抗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進行儲存及運用,導致血糖、血脂都升高,因而形成脂肪肝。
此外,內臟脂肪偏高,或是攝取過多高糖、高油及澱粉類食物,缺乏運動等,也都可能造成脂肪肝。
針對非飲酒造成的脂肪肝,大部份都屬於單純的脂肪堆積,也就是雖然有脂肪肝,但是肝指數GOT、GPT都還正常,日後進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較低;但有少部份(約5%-10%)的患者,既有脂肪肝又合併有肝指數偏高,此類患者稱為非酒精性脂性肝炎(NASH),長久下來肝炎很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也隨之增高。
您的兒子目前已有中度脂肪肝,肝指數GOT、GPT及血脂也都偏高,目前雖然體重沒有超標,建議還是要規律運動,也應注意飲食,少吃油炸及甜食,唯有體重減輕、血脂降低、體內脂肪減少了,脂肪肝才有機會消失,肝指數也才能恢復正常。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臨床無法確認肝細胞癌 需考慮肝腫瘤切片檢查
2020-11-30 05:30
▲如果根據影像或抽血檢查報告,仍無法確定是否為肝細胞癌,需考慮做肝腫瘤切片,取得病理診斷。(照片提供/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是一位C型肝炎合併有肝硬化的患者,今年初接受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順利根治C型肝炎。不過才高興沒多久,上週回診時,醫師告知我的肝臟長出一顆約1.6公分大的腫瘤,電腦斷層檢查後疑似是肝細胞癌,核磁共振卻說是肝硬化的結節。
醫師建議我做肝腫瘤切片,聽到要切片著實嚇到我了,不過,我的胎兒蛋白指數並沒有升高,請問可以先再觀察3個月再來評估切片嗎?
A:胎兒蛋白數值雖然是肝細胞癌的一項參考指標,不過並非每位罹患肝細胞癌的患者胎兒蛋白都會異常升高,反之,胎兒蛋白正常,也不表示就沒問題。臨床上,大概只有1/3的肝癌患者胎兒蛋白指數會高於400ng/ml,小於3公分的小型肝癌,大約有1/3的患者胎兒蛋白是正常的,即便是大型的肝細胞癌,大約有15%的比率胎兒蛋白不會升高。
因此,要做出肝細胞癌的臨床診斷,除了參考胎兒蛋白指數,還需依據腫瘤的形狀大小、患者本身是否為慢性B型及C型肝炎患者、有無肝硬化,以及在有施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影像檢查下,是否有出現肝細胞癌的典型特徵等,才能做出判斷,如果根據以上檢查報告仍無法確定是否為肝細胞癌,就會考慮對肝腫瘤切片送檢,取得病理診斷,以作為後續治療的依據。
您有慢性C型肝炎及肝硬化,好在有定期追蹤,才能在腫瘤1.6公分時,就即時發現,不過因為您的胎兒蛋白正常,加上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的結果不太一致,無法做出明確診斷,醫師才會建議您做腫瘤切片,如果真是肝細胞癌,才能儘早治療。
若還是擔心腫瘤切片的風險,也可先保持密集追蹤,約2到3個月後再做影像檢查及抽血檢測胎兒蛋白,屆時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向。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愛肝加油站》非原發性肝癌 不適用肝臟移植
2020-11-09 05:30
▲肝臟移植的條件。(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這半年來總覺得容易腹脹且雙側腹痛,胃鏡檢查有輕微胃食道逆流,服用胃藥後症狀有稍微好些,但這兩個月來我胃口變差,體重減輕了4-5公斤,抽血檢查發現,胰臟癌指數CA-199很高,醫師趕緊安排腹部核磁共振,發現胰臟尾端有一團約3公分大的腫瘤,肝臟內也有多顆腫瘤,疑似胰臟癌轉移到肝臟,請問該怎麼辦?肝腫瘤這麼多,有可能換肝嗎?
A:原發自肝臟的惡性腫瘤,較常見的有肝細胞癌及肝膽管癌,但有些長在肝內的惡性腫瘤,源頭並不在肝臟,而是其他器官長了惡性腫瘤,其後才隨著血液、淋巴循環轉移到肝臟,一般會以腸胃道的惡性腫瘤或鄰近肝臟的器官如胰臟癌,最容易轉移到肝臟。
針對疑似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情況,臨床一般會先對肝腫瘤做切片檢查,用病理化驗釐清是否為胰臟癌細胞轉移,抑或是原發的肝臟惡性腫瘤,因為兩種病況的後續治療大不相同。
若確診為胰臟癌轉移到肝臟,通常就不太適合手術切除胰臟腫瘤了,而會採用化學治療,也會視情況合併局部放射線治療,由於肝臟腫瘤也來自胰臟癌,化療時,藥物全身循環,對肝腫瘤也會有其療效,至於肝臟移植並不適用於這種其他癌症轉移到肝臟的情況,因為腫瘤會轉移到肝臟,也有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若只移植換新的肝,不久之後,身體其他器官也有轉移,那移植就失去意義了。
肝臟移植主要還是用於原發性的肝臟問題,包括嚴重肝硬化、先天性的肝臟代謝或膽道疾病,或是猛爆性肝炎引起肝臟衰竭、肝細胞癌等,不過,針對肝細胞癌要進行肝臟移植也有其明確的規範,單一顆腫瘤不可大於6.5公分,如果是多顆腫瘤,顆數須少於3顆,且每顆大小不可大於4.5公分,3顆腫瘤的直徑加總也不能大於8公分,才有機會符合肝臟移植的條件。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罹B、C肝及早用藥 有助降低肝癌風險
2020-11-09 05:30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會導致肝硬化及肝癌,所以有B、C肝者,必要時應及早用藥,降低肝癌風險。(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的媽媽1年前因為大便顏色很黑,就醫後才知道她的食道靜脈瘤破裂。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她有C型肝炎及肝硬化,同時還發現3顆小腫瘤,確診肝細胞癌,做了動脈栓塞治療。
不過,肝癌始終沒有治療完全,不斷復發,至今已經做了3次栓塞了,我上網看了一些資料,得知除了治療肝癌,也要治療肝炎,會不會是因為我媽媽沒有治療C型肝炎,所以肝癌才一直復發呢?
A:肝癌的發生大都來自於肝臟長期反覆的發炎,從慢性肝炎至肝纖維化再到肝硬化。一旦肝硬化,每年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細胞癌。
在台灣造成慢性肝炎的最大主因是慢性B型肝炎,其次為慢性C型肝炎,因此,肝癌患者除了治療肝腫瘤外,必要時,也應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B型或C型肝炎,讓肝細胞不要再因為肝炎病毒持續發炎壞死。
理論上,遏止肝炎進行,也會降低日後發生肝癌的風險。
不過,妳的媽媽在發現肝癌的同時,已經合併有肝硬化,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避免肝臟進一步惡化,理論上,可以減少肝癌復發的機率,但發生肝癌的風險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如果妳的媽媽目前仍測得到C肝病毒,建議還是要服用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
像妳的媽媽這樣發現肝癌才意外得知自己有B型或C型肝炎的患者,不在少數,而且很多患者的肝臟或多或少都已經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了,如果能夠即早知道自身有無B、C型肝炎,必要時,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或許就能避免肝炎進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憾事了。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體重沒超標 也可能罹脂肪肝
2020-11-16 05:30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部份屬於單純的脂肪堆積,但有少部份合併有脂肪肝炎,長久下來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照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的兒子在科技公司上班,常常加班、作息也不太正常,好在每年公司都有提供全身健檢,可以監測一下身體狀況,他今年的體檢報告除了有中度脂肪肝,肝指數GOT:52、GPT:66稍微偏高,三酸甘油酯、膽固醇也高。
我很不解的是,他的體重在標準範圍內,並沒有過重或肥胖,也不喝酒,怎麼會有脂肪肝呢?我一直以為只有過胖或愛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A:脂肪肝算是當今最常見的肝病之一,大概有3成的成年人都患有脂肪肝,過去總認為脂肪肝是肥胖者的專利,但研究發現,其實有些體重正常的人,肝臟內還是可能會囤積過多脂肪,進而出現脂肪肝。
這種情況可能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正常的情況下,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可以藉由胰島素轉換為肝醣、肌醣或脂肪儲存起來,可是當有胰島素阻抗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進行儲存及運用,導致血糖、血脂都升高,因而形成脂肪肝。
此外,內臟脂肪偏高,或是攝取過多高糖、高油及澱粉類食物,缺乏運動等,也都可能造成脂肪肝。
針對非飲酒造成的脂肪肝,大部份都屬於單純的脂肪堆積,也就是雖然有脂肪肝,但是肝指數GOT、GPT都還正常,日後進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較低;但有少部份(約5%-10%)的患者,既有脂肪肝又合併有肝指數偏高,此類患者稱為非酒精性脂性肝炎(NASH),長久下來肝炎很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也隨之增高。
您的兒子目前已有中度脂肪肝,肝指數GOT、GPT及血脂也都偏高,目前雖然體重沒有超標,建議還是要規律運動,也應注意飲食,少吃油炸及甜食,唯有體重減輕、血脂降低、體內脂肪減少了,脂肪肝才有機會消失,肝指數也才能恢復正常。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臨床無法確認肝細胞癌 需考慮肝腫瘤切片檢查
2020-11-30 05:30
▲如果根據影像或抽血檢查報告,仍無法確定是否為肝細胞癌,需考慮做肝腫瘤切片,取得病理診斷。(照片提供/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許金川
Q:我是一位C型肝炎合併有肝硬化的患者,今年初接受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順利根治C型肝炎。不過才高興沒多久,上週回診時,醫師告知我的肝臟長出一顆約1.6公分大的腫瘤,電腦斷層檢查後疑似是肝細胞癌,核磁共振卻說是肝硬化的結節。
醫師建議我做肝腫瘤切片,聽到要切片著實嚇到我了,不過,我的胎兒蛋白指數並沒有升高,請問可以先再觀察3個月再來評估切片嗎?
A:胎兒蛋白數值雖然是肝細胞癌的一項參考指標,不過並非每位罹患肝細胞癌的患者胎兒蛋白都會異常升高,反之,胎兒蛋白正常,也不表示就沒問題。臨床上,大概只有1/3的肝癌患者胎兒蛋白指數會高於400ng/ml,小於3公分的小型肝癌,大約有1/3的患者胎兒蛋白是正常的,即便是大型的肝細胞癌,大約有15%的比率胎兒蛋白不會升高。
因此,要做出肝細胞癌的臨床診斷,除了參考胎兒蛋白指數,還需依據腫瘤的形狀大小、患者本身是否為慢性B型及C型肝炎患者、有無肝硬化,以及在有施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影像檢查下,是否有出現肝細胞癌的典型特徵等,才能做出判斷,如果根據以上檢查報告仍無法確定是否為肝細胞癌,就會考慮對肝腫瘤切片送檢,取得病理診斷,以作為後續治療的依據。
您有慢性C型肝炎及肝硬化,好在有定期追蹤,才能在腫瘤1.6公分時,就即時發現,不過因為您的胎兒蛋白正常,加上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的結果不太一致,無法做出明確診斷,醫師才會建議您做腫瘤切片,如果真是肝細胞癌,才能儘早治療。
若還是擔心腫瘤切片的風險,也可先保持密集追蹤,約2到3個月後再做影像檢查及抽血檢測胎兒蛋白,屆時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向。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