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台灣新生報

克服肝硬化門脈高壓併發症 楊盈盈醫師獲肯定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肝硬化患者很容易出現「門脈高壓」併發症,可能飽受心肌病變、腹水之苦。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副教授、台北榮總一般內科主治醫師楊盈盈研究探索門脈高壓背後原因,並努力找尋治療方法,除了發現有新藥物可改善患者腹水情況,也發現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可治療肝硬化心肌病變,研究成果昨(四)日獲得二O一三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肯定。

楊盈盈醫師解釋,門脈高壓是指肝門靜脈壓力上升,這條靜脈被包覆在肝臟當中,一旦肝臟硬化,肝門靜脈可以收縮、擴張的幅度也跟著降低,故肝門靜脈壓力自然會上升。門脈高壓很可能造成嚴重腹水,過去只能靠放水、利尿劑做治療,目前發現若加上一種新藥clonidine,可更有效的減輕腹水症狀。

肝硬化患者出現門脈高壓時,常跟著產生肝硬化心肌病變,心臟一遇到藥物刺激、貧血、生理疾病等壓力,就無法負荷,很容易出現心臟衰竭,目前也沒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治療這種併發症。

楊醫師所進行的小鼠研究顯示,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似乎可以幫助改善肝硬化心肌病變,在藥物幫助下,心臟收縮逐漸趨於穩定。研究成果曾發表於「肝臟病學期刊」(JournalofHepatology)。

楊盈盈表示,目前治療腹水藥物clonidien雖經初步證實有效,不過未來還需要進行大規模人口、社區研究,才能進一步證實藥物療效。治療肝硬化心肌病變藥物實驗還停留在動物研究,也希望以後可以進行臨床人體實驗,如果實驗成功,肝硬化患者未來用藥就能多一種選擇。

醫師也提醒,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定期接受門診追蹤,千萬不可以再喝酒、食用含黃麴毒素食物,若有B肝、C肝、脂肪肝等疾病,也要用藥物加以控制,以免肝疾惡化。肝疾患者常歷經「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患者若能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癌症病灶,就能及早展發治療,避免情況一再惡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