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台灣新生報
 
《各式癌症診斷》正子斷層造影與電腦斷層、磁振造影 原理不同
 
 
【記者萬博超、陳敬哲/台北報導】

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檢查與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CT)作用原理不同,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是利用葡萄糖藥物注入體內,藉細胞代謝葡萄糖在體內分布情形,以及正子電腦斷層造影進行全身掃描,正確找出癌細胞位置。

 
三軍總醫院正子斷層造影中心引進德國西門子儀器公司研發的Biograph PET/CT掃描儀。

仁愛院區核子醫學科主任陳愫美指出,過去的傳統的正子掃描儀檢查速度慢、影像解析度受限、輻射劑量又偏高,現今的部分儀器已有所改善。目前給付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的癌症檢查包含乳癌、淋巴癌之分期、治療及懷疑復發或再分期。另包含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部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頸癌,分期及懷疑復發或再分期。

醫師指出,現行一些較先進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掃描速度最快可於15分鐘完成,與傳統正子掃描儀比較起來,檢查時間減少一半以上,對於不能平久的受檢者有幫助,目前技術可將空間解析度提高到2mm以內,對於極為微小的病灶也可清楚呈現。

此外,較先進的掃描藥物注射劑量可減少約50%,可減少輻射劑量,可有效減低最多高達50%的全身輻射劑量。至於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可作為篩檢重大癌症如肺癌的篩檢工具。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只要吸一口氣後閉住氣,短短幾秒鐘就可以完整掃描整個肺部,並將肺部的每個橫斷面重複組像,且輻射劑量低,相當於傳統胸部X光正面及側面各一張。磁振造影則完全無輻射,但肺癌部分,醫師仍建議影像檢查的部分以電腦斷層為主。

新光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蘇誠道表示,三種檢查各能夠針對身體不同部位做出檢查,但是目前最大宗的檢查還是以電腦斷層掃瞄為主,健保的給付條件也較為寬鬆,並且不只是癌症,內出血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檢查。

蘇誠道解釋,電腦斷城市透過放射線(X光),穿透身體,藉著穿透量來計算成影,絕大多數的癌症,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檢測,想像將人變成一片片的圖片,讓醫生可以透過圖片,來檢查身體是否有突變,最大的好處就是適用性廣,並且相當快速,但是如果遇到腦部腫瘤、骨頭與脊髓內病變,就必須依靠核磁共振的方式來檢查。

核磁共振是利用線圈所製造的磁場,讓身體的磁場隨之改變,隨後把磁場關閉,觀察身體磁場恢復狀況,若是身體中有癌細胞,恢復的時間與情況與正常細胞不同,尤其可以針對腦部腫瘤、骨頭與脊髓內病變檢查,並且也是唯一沒有輻射的檢查,但是需要較久的時間,通常需要40分鐘才能檢查完成。

正子攝影能夠有效檢查淋巴相關的病變,受檢人必須在靜脈中注射同位素後,癌症細胞與發炎部位都會有所反應,尤其是淋巴癌症與病變,將會顯示的非常清晰,但因為癌症與發炎有時容易無法確定,必須靠其他檢查補足,並且受檢者也要等四十分鐘同位素反應後,再執行20~40分鐘的檢查,輻射要衰退也需要較久的時間,回家後盡量避免直接小孩,大約要等到半夜過後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