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
 
評估肝臟有無病毒不能單靠e抗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 彭成元 醫師  

什麼是B肝病毒量、e抗原?

        「B肝病毒量」,簡單來說,就是去檢測血液中有沒有B肝病毒的存在,並進一步去偵測病毒的數量。單位以每莫耳(mL)中有多少隻病毒(copies)來表示。當B肝病毒大量在人體肝臟內複製的時候,常會產生一種蛋白質,就是e抗原(HBeAg),因此,當e抗原檢測陽性時,多半代表病毒活躍且複製能力強。而當e抗原轉為陰性後,多半代表病毒活性減弱了。因此我們過去會用e抗原陽性來評判B肝病毒量,當病毒e抗原呈現陽性時,代表病毒活躍且積極複製,而e抗原陰性則相對代表病毒不活躍複製。

e抗原轉陰

        在慢性B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自發性的e抗原轉陰時,絕大部分病患血中的肝病毒量(HBV DNA)濃度會大量降低,而肝功能恢復正常。然而,有少數的病患(小於5%)仍然有突變種病毒存在,血中肝病毒量濃度呈現陽性,也就是肝病毒量在血液中的濃度大於10⁴-10⁵ copies/mL,因此仍有肝炎活性。(肝病毒量在血液中的濃度大於10000 copies/mL 應該考慮接受治療之需要性。)

在自發性e抗原轉陰後,肝病毒量濃度大量降低並且肝功能正常化的病患中,日後仍然有將近20至25%產生突變種病毒再活化的現象,引起臨床上所稱的「e抗原陰性慢性B型肝炎」。不管是e抗原陽性慢性B型肝炎,或e抗原陰性慢性B型肝炎,都可以造成反覆性肝細胞發炎傷害,累積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之相關併發症,造成病患的死亡。

        過去台灣曾舉辦一個大規模探討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生率的社區研究,研究指出,在30-65歲的慢性B肝帶原者中,大約有15%病患呈e抗原陽性。在這些e抗原陽性帶原者之中,約有96%血中肝病毒量濃度高於10000 copies/mL以上。相反地,e抗原陰性帶原者中約僅有35%血中肝病毒量濃度高於10000 copies/mL以上,因此我們會用e抗原陽性來推估病患血中的肝病毒量濃度也是高的。然而,儘管e抗原陰性病患有較低的比例帶有10000 copies/mL以上病毒濃度,但是如以整個族群比例來看,病毒濃度高於10000 copies/mL之病患中,有67%是e抗原陰性,其他33%是e抗原陽性。

評估肝臟有無病毒不能單靠e抗原

        長期追蹤的結果,發現血中的肝病毒量濃度與日後病患併發肝癌的比率呈正相關性,相較於e抗原標記,血中肝病毒量濃度可以說是最重要預測日後併發症的危險因子。在追蹤發生肝癌的病患中,57%在收案時為e抗原陰性,僅43%在收案時為e抗原陽性,顯示整體而言,雖然e抗原是發生肝癌的血清標記,半數以上的肝癌仍然發生在研究初期時已呈現e抗原陰性之病患身上,因此並不完全可以用e抗原陰性或陽性來判斷未來肝炎嚴重程度,血液中肝病毒量濃度檢測才是評估日後發生肝癌風險較適當的方法,不應該完全以e抗原取代作評估。特別是針對e抗原陰性帶原者,血液中肝病毒量濃度檢測才能夠更精確反映肝臟內病毒之複製情形。


--------------------------------------------


B型肝炎帶原者轉「肝癌」,血中病毒量是關鍵

每西西血液病毒超過1萬個 罹癌風險即倍增 治療指引有必要檢討

    B 型肝炎帶原者罹肝癌的風險有多高?最新研究發現,血中病毒量是重要指標,若每西西血液B肝病毒超過一萬個,罹癌風險即倍增,若達十萬個,風險更升高六倍之多,顯示現有治療指引有必要檢討,加強病毒量的控制。                                                         
                                                                  
    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是由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陳建仁等人完成,共蒐集國內3653名30到65歲的B肝帶原者,從1991年開始追蹤到2004年。                                       
                                                                  
    結果發現,帶原者罹患肝癌的危險因子除了男性、年老、e抗原陽性、有酗酒習慣,以及有肝硬化者,血中病毒量也關係重大。                 
                                                                  
    陳建仁表示,目前醫界多認為,B肝病毒要達10萬個以上,罹癌風險才明顯升高,需要積極使用抗病毒藥物;但這項研究結果顛覆了傳統認知,當病毒超過一萬個就須小心,且高病毒量的持續時間愈久,罹癌風險也相對升高。                                                           
                                                                  
    根據研究,B肝帶原者每西西血液的病毒量在300個以下(現有儀器已檢測不到),追蹤期內發生肝細胞癌的機率約1.3%,病毒量(HBV-DNA)若在1~10萬之間,罹癌危險增至兩倍多,10萬個以上的風險逾六倍,百萬個以上的罹癌危險則高出11倍。                                          
                                                                  
    此外,目前治療B肝多以e抗原當指標,若為陽性,且肝功能指數偏高,才考慮用藥;研究則發現,e抗原陽性者確有96%的病毒量都高於10萬個 ╱每毫升血液,但e抗原陰性者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病毒量在危險線之上。   
                                                                  
    陳建仁認為,這顯示在現有的e抗原、肝功能指數、肝硬化等指標外,B肝帶原者宜定期接受病毒量檢測;但因檢測的每次費用較高,若每三個月測一次,花費不小,所以帶原者不妨每年測一次。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培哲指出,降低B肝病毒量,可減少罹癌風險,醫界早已知道,只是國內尚無檢測試劑,目前只能作研究,無法常規應用在臨床治療;未來若試劑許可上市,的確可鼓勵帶原者監測病毒量。   
                                                                  
    不過,他強調,是否每個帶原者都須檢測病毒量?恐還待商榷;像30歲以下的年輕帶原者,其病毒量與肝癌的關係,就還待研究;所以最好視患者不同的情況,由醫師作專業判斷較妥。                             
                                                                  
    由於這是全球針對B肝病毒量與肝癌關係最大型、追蹤最久的研究,其成果相當受矚目,據瞭解,包括亞洲、歐美的學界都在討論修改B肝治療的指引。                                                            
                                                                  
記者薛桂文╱報導【2006-01-06/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

【愛肝加油站】e抗原陰性 仍應服藥治療

   文/許金川

 Q:我有B型肝炎,但e抗原陰性,GPT40至100起伏不定,超音波看起來肝臟表面狀況也粗粗的,這種情形大約持續了一年多。最近作了B肝病毒量檢測,才發現B肝病毒量很高,醫師建議我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是我聽說e抗原陰性的人治療效果比較差,而且好像沒辦法停藥,此外,我也擔心如果之後對藥物發生抗藥性,該怎麼辦?

 A:所謂e抗原是指B型肝炎病毒在體內進行複製、繁殖時,所分泌出來的一種蛋白質。e抗原陽性(有e抗原)表示B肝病毒量多,繁殖力強,傳染力也較強;e抗原陰性,通常表示血中B肝病毒量較低,傳染力也相對較低,但約有1/3例外,雖然e抗原陰性,但B肝病毒量卻很高,這有可能是B肝病毒為了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偵測、攻擊,所以自行突變,失去製造e抗原的能力。

 e抗原陰性的患者接受治療時,效果不比e抗原陽性的患者差,但由於不如e抗原陽性的患者有e抗原陰轉及出現e抗體的停藥參考點,因此使用口服抗病毒時常面臨兩個問題,一是通常要長期抗戰,用藥療程較長,產生抗藥性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其二,即使停藥後,B肝病毒再復發的機率比e抗原陽性者高。

 但如果放著GOT、GPT長期高低起伏,讓肝臟因為B型肝炎病毒持續發炎,肝臟纖維化則會持續惡化,久而久之肝硬化就容易找上門,發生肝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因此,利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繁殖,以控制病程的進展是一個重要關鍵。

 此外,目前對於e抗原陰性的帶原者口服藥物何時該停藥,醫界有其共識。原則上,是有3次以上測不到B肝病毒(檢測當中間隔6個月),可以考慮停藥,一般都會建議病人接受3年以上的治療再停藥,以降低停藥後的復發比率。除非是肝硬化患者或肝臟出現功能衰退時,才可能需要長期用藥。

 隨著醫療研究發展,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抗藥性也越來越低,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抗藥性,即使真的不幸碰上了,治療上,也有其因應之道,應積極接受治療。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