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保鮮膜、塑膠容器 室溫下也有塑毒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衛生署檢測的保鮮膜,部分會溶出塑化劑,但都在容許值內。
記者陳立凱/攝影"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一項最新檢驗結果顯示,部分市售保鮮膜和塑膠容器,在室溫下會釋出塑化劑DEHP和DBP,雖都未超出國內溶出標準,但顯示這些產品,即使不加熱也會釋出塑化劑。

食藥局去年到市面購買近70件回收碼一到七號的塑膠容器及七種品牌的保鮮膜檢驗;結果包括妙潔耐高溫保鮮膜、楓康吳羽保鮮膜和家福PE保鮮膜,分別驗出0.16至0.42ppm(百萬分之一濃度)的DEHP;及楓康吳羽保鮮膜和南亞保鮮膜,被驗出0.05及0.08ppm的DBP。

FP的PE保鮮膜、鑽石牌無毒保鮮膜和南亞PVDC保鮮膜等三種品牌,DEHP和DBP兩項都未檢出。

容器部分,十二件聚乙烯(PE)容器中,被檢出含DEHP,最高者為0.689ppm(百萬分之一濃度);32件聚丙烯(PP)容器中,最高含0.82ppm;一件聚氯乙烯(PVC)容器,含0.037ppm;兩件聚苯乙烯(PS)容器中,最高含0.093ppm 。

至於另一種塑化劑DBP,這些容器,分別含0.036至0.078ppm間。唯一兩種塑化劑都沒驗出的容器,是聚碳酸酯(PC)材質的嬰兒奶瓶或運動水壺。

國內規定,塑化劑DEHP在容器或包材的溶出標準,須低於1.5ppm;DBP溶出標準須低於0.3ppm,食藥局抽驗這些塑膠容器和保鮮膜皆未超標,不過,仍顯示其即使不加熱,也會釋出塑化劑。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日本禁止含DEHP產品與油脂類食物接觸。食藥局副局長許銘能說,衛生署將與環保署檢討,了解DEHP是不是國內使用最多的塑化劑後,再參酌國外標準,檢討國內是否需修訂溶出標準值。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驗證技術部副理徐惠民指出,塑膠製品只有PVC因是硬的,才需加塑化劑使其軟化,PE或PP材質,照理講毋須再加塑化劑。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三號的PVC塑膠製品,最常使用DEHP,建議民眾避用PVC塑膠製品裝食物。"

【2011/06/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PVC保鮮膜 環署:後年限用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塑化劑風暴燒不完,有學者研究發現,PVC(聚氯乙烯)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所溶出的DEHP塑化劑更高。

環保署在去年底已預告,將在2013年「限用」PVC保鮮膜,如今爆發塑化劑事件,也盼全面禁用越快越好。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吳天基表示,可能會優先限制家用保鮮膜,因為民眾可以選擇PE保鮮膜替代,但商業用保鮮膜可能還要再找出替代品,業者才會接受。

吳天基表示,PE保鮮膜雖然延長性跟黏著性沒有PVC保鮮膜好,但價格只有PVC的二分之一,釋放出的塑化劑也相當微量,對人體較沒危害,呼籲民眾若想吃得健康,就應該選擇PE材質的保鮮膜。

吳天基指出,去年因為環保團體擔憂PVC及PVDC「含氯」保鮮膜,燃燒會產生戴奧辛,已開過一次專家會議討論是否禁用,卻因環團與業者意見分歧,沒達成共識;但近來民眾擔憂塑化劑汙染,環署預計下月初擴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PVC保鮮膜禁用時程。

吳天基指出,下月初的專家會議,將從上回的五名專家學者擴充為九名,包括經濟部、衛生署、塑膠公會、環保團體及消保團體推薦的九名專家學者,除了討論戴奧辛問題,民眾擔憂PVC保鮮膜包食物,不加熱也恐溶出DEHP的疑慮,也將納入討論。

環署透露,在去年底預告2013年將全面禁止PVC保鮮膜的製造、輸入及零售業販賣後,「業者早就在反抗」,不過從全民健康及環境健康著想,環保署的立場,當然是希望法令越早上路越好。

【2011/06/14 聯合報】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聯合新聞網
 
塑化人生/如何挑選隨行杯?
 

【聯合報╱本報訊】  
  
"
圖/聯合報提供

前言:塑化風暴進入第廿三天,隨著檢驗與調查報告出爐,民眾真是每日一驚,更無所適從,讓不少民眾渴望「無塑生活」。即日起,本報邀請專家提供日常生活簡單易做的防塑方法,幫助民眾擺脫「塑化人生」驚恐連戲劇。
「隨行杯」是許多民眾出門必備的飲水容器,無塑生活第一堂課是教導民眾如何挑選安全合適隨行杯。

一般而言,市面常見塑膠杯材質包括七號聚碳酸脂(PC)、耐熱樹脂及五號聚丙烯(PP),PC如遇酸性物質、高溫或磨損、刮傷、裂痕,容易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會影響孩童發育及生殖系統,造成女童性早熟,男童生殖器變短小。

塑膠材質隨行杯雖攜帶輕便、防碰撞,但只能裝冷水,切勿盛裝熱飲、酸性飲食,亦不可直接加熱、微波,以免容器釋出塑化劑。

專家建議,外出隨行杯最好以不銹鋼材質為主,防酸、防鹼且耐高溫。另外,部分隨行杯為玻璃材質,提醒民眾挑選時,內層勿為彩色玻璃,以免色料可能含重金屬汙染。

相關訊息請參考:你的水壺材質是幾號


【2011/06/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