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島位在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是宜蘭縣縣屬島嶼之中最大、也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也是台灣地區目前尚存的活火山。無論從陸路或海陸,只要看到龜山島,就知道宜蘭到了。龜山島不但是宜蘭最著名的地標,也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龜山島又名龜山嶼,為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型似浮龜而得名。龜山島在地形上可分為龜首,龜甲,龜尾等三部份,其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之熔炎流和火山碎屑岩互層所構成。自民國77年(1988)解除戒嚴後,在宜蘭縣政府及地方民意代表多年積極努力之下,行政院於民國88年(1999)將龜山島納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依龜山島人文及生態資源特性,規劃成為兼具知性及感性之海上生態公園,藉由遊客容納量的管制,減少旅遊環境衝突,並結合鄰近海域賞鯨活動,成為北部藍色公路熱門的旅遊景點。     

龜湖又名龜尾潭,原來是一個淡水湖,後來島上居民引海水進湖,本希望成為一個漁港,但是居民每次築堤都被颱風吹垮而堵住,所以現在是鹹淡各半的湖泊。湖的對岸有一座觀音像,安祥的守護著龜尾潭及居民。龜尾位在龜山島的末端,為一道鵝卵石長灘。因為受風向和潮水的影響,尾端會隨著季風而南北向移動,俗稱「靈龜擺尾」。龜山島有一個海底世界,在熱騰騰的硫磺及強酸的環境之下,還有成千上萬的螃蟹生存著,成為一個罕見現象。龜山島另一處著名的美景,是從島上駐軍營往前望去,山勢陡峭而且綠意盎然,山巒稜線分明,猶如一位美人仰天,還可以清楚的看見美人的形態,讓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大眾運輸】

1.高鐵
搭高鐵至台北站下,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台灣高鐵網站http://www.thsrc.com.tw/

2.火車
鐵路-北迴線:可搭乘東部北迴線到頭城站下車,再搭車至烏石漁港登船。台北到頭城約1小時30分,花蓮到頭城約2小時。

3.客運
國光客運:台北國道客運總站(往羅東、宜蘭)→基隆→東北角海岸→頭城。在港口站下車至烏石漁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自行開車】

1.走台2省道(濱海公路)到烏石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2.走北宜公路台9省道,下北宜轉台2省道(濱海公路經頭城市區到烏石港搭乘商家的遊艇出海。

以上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四方通行旅遊網
---------------------------------------------------------------------------------

當火車一出草嶺隧道,就可看見浮出海面的龜山島,欣賞她隨著蜿蜒的鐵道而百變的風貌!龜山島又名龜山嶼,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是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形似浮龜而得名,全島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1.7公里,面積只有2.8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0公里。島上巉崖峭壁,溫泉湧出,並有山巒、海蝕洞、湖泊、冷泉,特殊崖生植物及豐富的海洋生態,海水沖蝕、潮起潮落,美不勝收。當地居民因其特殊的地理景觀列出有「龜山八景」。然而卻因潮汐、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想同時一攬八景並不容易。

龜山島在地形上可分為龜首,龜甲,龜尾等三部份,其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之熔炎流和火山碎屑岩互層所構成,島上最高峰為401公尺。龜首呈橢圓錐狀,最高點海拔239公尺,沿海岸峭壁陡峭,地形上東高西北低,由於受到熱液換質作用影響而呈土褐色至黃色的火山碎屑岩所組成。龜甲呈方形,為向西北呈扇形開展的山坡,南面較為陡峭,北面較為平緩,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延的互層為主,區域岩層向北傾斜。龜尾最高處為141公尺,由此向西與長約1公里的砂嘴相連接,係由島上安山岩被侵蝕後的礫石所組成。

   據文獻記載,清朝光緒年間,就有從福建及台灣移居而來的居民住在島上,民國66年時,龜山島的居民決定集體遷至頭城鎮大溪里的龜山島社區,而成為只有國軍駐防的管制區,民國89年8月1日龜山島正式開放觀光,由東北角管理處負責規劃、開發與經營,並因其特殊、豐富且原始的生態資源,將其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不但為東北角海岸增添了一個全新的遊憩景點,也帶動了海上觀光產業的發展。

龜山八景介紹:

1.龜山朝日
每當旭日初升,朝霞掩映,漁舟泛碧,螺髻浮青,旭日於一片灰濛濛中,由太平洋裡緩緩破海而出。

2.龜島磺煙
龜首的硫磺礦藏量頗多,並由噴氣孔噴出大量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形成龜島磺煙,後來因硫磺礦崩陷沒入海中

  3.龜岩巉壁
龜山頭部的海面,因受地泉湧出海面的影響,火山熔岩冷卻後、所造成的特殊地質構造,致東南面山壁不斷經熱氣薰陶而形成峭壁。

  4.龜卵傳奇
於退潮時在龜山島西南之海上隱約可見兩個浮出的小島,最大的是「大龜卵」,但在民國三十二年間夜晚一聲巨響後,龜卵便消失了,居民猜測是被水雷打中。

  5.靈龜擺尾
龜尾潭周圍延伸一公里至龜尾潭的「砂嘴」,會因為冬、夏季風向和河流產生的潮流夾帶流石所形成龜尾變化而南北移動據說他的尾端會隨季風移動。

  6.神龜戴帽
龜山島屬於溫暖濕潤型氣候,每當天氣轉變時,遠眺島上天空即籠罩著一片濛濛雲霧,俗稱「龜山戴帽,大水浩浩」。

  7.眼鏡洞
在峭壁與海面交接處,因受海水的侵蝕而形成半圓形的山洞為海蝕洞,從海上眺望形似眼鏡洞聞名。

  8.海底溫泉
在龜山島東部海域,可見到白色氣泡從海裡湧出。是一種後火山噴氣作用,龜山頭部臨岸的海面有強烈的地泉湧出海面,此種現象又稱之為「出磺」。   
   
以上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頭城區漁會
----------------------------------------------------------------------------
孤懸於台灣東北角外海的龜山島,對宜蘭人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精神象徵。尤其是出外打拼的宜蘭子弟,無論是去程還是回程,只要見到熟悉的龜山島身影,出外時心中滿是不捨的離愁,而返鄉時則變成期待的雀躍。

對我而言,無論是走濱海或北宜公路,或者在草嶺古道,也都會見到龜山島熟悉的身影,由是心底常想著或許有一天找個機會登島去探探。而這個心願終於在繽紛的行者大哥主辦5月23日的登島活動時美夢成真了。

99年的5月23日還真是個良辰吉日啊!因為當天在預計搭船出海的烏石港,同時就有三個活動在進行,除了一般的登龜山島及出海賞鯨豚的活動外,還有北宜公路自行車賽,以及曼波魚去參加的2010蘭陽海上長泳活動,這還真是有志一同來共襄盛舉呢。此外,另還有個不速之客,就是在Facebook上被稱之為"令人不安的降雨預測"的主角-今年梅雨季節最強的一道鋒面也是在23日抵達。這下子氣氛就變得有點詭譎了....

23日一早5點10分醒來,先看看天氣如何,雖然是陰天,但還好沒下雨。於是我稍作準備匆匆出門,在18標上遙望大屯群峰,雖然陰鬱但仍能看到部分朝霞,看來今早應該不至下起雨來。




車到雪隧入口,車輛不多,看來天氣尚可。


很快的就抵達烏石港,先把車停好,再對首度來此的港口作一番巡禮。這裡是烏石港遊客中心。


遠方的建築是頭城區漁會。


今天這兒也是北宜公路自行車賽的報到處。


烏石港遊客中心。


剛完工不久位於遊客中心後方的蘭陽博物館。


類似帆船的意象造型。


此時還不到上午7時,距相約的8時為時尚久,所以我找了個空曠靜謐處開始打起香功,約0750再走向辦理登船手續的頭城區漁會。

烏石漁港這四個字是由名作家楚戈先生所題。


停泊在港區內的賞鯨船,這一艘就是我們今天所搭乘的北極星一號。


辦好報到手續後開始登船,北極星一號緩緩起動航向外海。防波堤上已有釣客開始幹活。


從烏石港到龜山島的行程約需耗時35分左右。途中曾兩度見到飛魚跳出海面滑行,但都來不及拍下照片,殊為可惜。

經過約20分鐘的航行,我們已逐漸接近龜山島。當然從這個角度看龜山島並不太像烏龜,因為據說必須由大里向東南看,才比較神似烏龜,首朝東北,尾向西南。下面兩張圖片是上回去走草嶺古道時在大里端所拍的照片,果然比較像。




我們會從龜尾的北岸碼頭上岸,就在下圖龜山島的右側。


這片向右方伸展的沙灘便是龜尾了




龜尾這個突出的山頭像不像一隻哈巴狗慵懶的把頭趴在地上?還可以清楚的看到口鼻呢!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哈巴狗山。




遠方便是北岸碼頭,先到的一艘船正在下客,右方較小的船隻是海巡署的警備艇。




島上的山也是青翠無比。


回望來時處,由於天氣關係只見得一片迷濛,這也是另類的海天一色吧!


下得船來,在岸邊俯瞰海底,礁石在湛藍的海水底下清晰可見。


北岸碼頭的竣工銘牌,原來它是為了開放遊客登島觀光才興建的。


鐵橋那邊的碼頭禁止攝影,不過過了鐵橋之後便不受限。


龜山島觀光景點示意圖。


今天我們還要登上401高地,原本計畫從401高地步道上去,然後再從北岸登山步道下來,剛好可以完整繞一圈。不過後來才知道北岸登山步道有部分路段毀壞仍在整修當中,所以只能原路來回,真可惜。


此地登山的注意事項。


再回頭看一下碼頭與鐵橋,正好瞧見搭載我們前來的北極星一號已經返航,準備做今天的第二筆生意;遠方的台灣本島似乎更清楚了些。


沙灘上滿佈鵝卵石,龜尾以完美的圓弧向大海延展,這條龜尾最有名的是會隨著季節的更迭而擺動。


這是401高地步道的入口,不過我們還要去參觀別處,所以登頂是最後的行程,待會兒再來。


東北角風管處所設置的路標都很類似。


普陀巖,目前供奉觀世音菩薩。原名拱蘭宮,過去龜山島的漁民是供奉媽祖的。


普陀巖的歷史。


這是半鹹半淡的龜尾湖,對岸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像。


進來參觀龜山島人文生態展示室吧。


自然生態解說牌。


半淡鹹水湖解說牌。


龜山島的立體雕塑,可惜已略顯班駁。左側是龜尾與龜尾湖。


海上生態公園解說牌。


之前龜山島漁民的住所徒留遺跡。


龜尾湖中的小橋與涼亭,是遊客喜歡駐足之處。




遠方中間的建築是中華電信基地台,旁邊還有過去的軍事設施與坑道。我們還要走環湖步道過去造訪呢。


步道旁的堤防,可以看到蛇籠上滿是被海浪打上來的各式各樣的石頭,海浪的威力可以想見,難怪神龜也會擺尾了。


逐漸接近山下的軍事設施,過去駐軍仍未撤離時應該是駐守此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