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肝硬化衛教
護理部
何謂肝硬化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肝臟的功能可以合成血漿蛋白、製造及排泄膽汁、代謝醣類、脂肪與蛋白質以及解毒作用。當肝臟受到感染或有害物質的影響,肝細胞會逐漸發生壞死及纖維化,使得肝臟正常血流受改變,以及肝臟合成、代謝及解毒等功能降低,以致無法維持肝臟正常功能而造成肝疾病。
造成肝硬化的可能原因
1.飲酒。
2.病毒性肝炎,尤其是B型、C型肝炎。
3.工業化學物質及藥物毒性。
4.肝臟代謝異常,例如威爾森氏疾病(Wilson's disease)。
5.膽結石所造成的膽道性肝硬化。
6.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
7. 心臟衰竭。
肝硬化的臨床症狀
1.消瘦、噁心、厭食、消化不良及體重減輕。
2.腹部積水、下肢水腫,甚至陰囊水腫。
3.腹壁血管明顯、食道靜脈曲張及痔瘡。
4.手掌發紅、蜘蛛狀血管痣及乳房變大。
5.出血傾向,例如解黑便、吐血。
6.皮膚或鞏膜出現黃疸、茶色尿及皮膚癢。
7. 意識混亂、睡眠型態日夜顛倒及肝昏迷。
大部分早期肝硬化症狀不明顯,尤其有B型、C型肝炎的人,一旦發展至肝硬化,將來轉變成肝癌的機會更大。建議至少每3 ~ 6個月抽血檢測肝功能、胎兒蛋白及至少每年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硬化的合併症照護
1.食道靜脈瘤出血
a.注意解便顏色及嘔吐物顏色,例如黑便、血便等。
b.攝取溫和飲食,勿食用粗糙、過硬的食物,例如核桃、芭樂。
c.勿用力解便、搬重物。
2.腹水或下肢水腫
a.限制鹽份攝取,勿食用運動飲料、醃漬品、罐頭類,例如豆 腐乳、香腸、臘肉等。
b.限制水份攝取1000~1500㏄以下,注意水份攝取排出之平衡。
c.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和腹圍。
3.肝昏迷
a.避免吃過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b.限制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魚、肉、牛奶、蛋;改食用植物性蛋白,例如豆腐、豆漿等。
c.定期解便,例如每天1~2次。
d.依醫生指示服用瀉劑。
e.觀察意識狀態,若有肝昏迷症狀應立即送醫。
日常生活保健原則
1.絕對禁止喝酒。
2.充足休息和睡眠。
3.避免亂服不明藥物。
4 .食用新鮮食物,減少鹽份攝取
5.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辣椒等。
6.如果有厭食情形,採少量多餐。
- Feb 24 Mon 2014 21:52
肝硬化衛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