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請問好心肝】腸胃科5問邱世賢醫師 專業解答

邱世賢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 院長

學經歷: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消化器醫學中心醫學博士、日本醫師執照取得。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專長:

一般消化系疾病之診斷與診療、胃鏡大腸鏡、消化系早期癌診斷、腹部超音波,B、C型肝炎追蹤及治療。

 

Q1:

健檢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但並沒有症狀,一定要治療嗎?

A: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危險因子,然而高達8成左右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是沒有症狀的,甚至有些患者還自豪是「鐵胃」。事實上,在胃鏡下都可看到或輕或重的胃發炎,因此不能自覺沒症狀,就以為胃部沒受到感染。

原則上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建議要服用抗生素來滅菌治療,尤其家中有學齡前兒童。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是糞口傳染,共同生活者如果沒有落實勤洗手、飲食使用公筷母匙,又以兒童這個族群被感染後,可能由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以致此菌不易被排除,而會定居於胃中繁殖作怪。另一派則建議不宜通殺,以免以後產生「超級細菌」。事實上,近幾年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比率已在增加中,因此,有胃部症狀才殺菌也不無道理。

此外,若患者已經年紀很大了、而且沒有潰瘍,考量餘生罹患胃癌機率低,這時未必要積極做滅菌治療。

台灣目前健保對於潰瘍患者、胃黏膜相關淋巴瘤患者,有給付抗生素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其他單純胃炎患者需自費。胃癌高盛行率的日本,則於2013年2月21日起,將所有幽門桿菌慢性胃炎納入健保給付。

滅菌成功後,再感染的機率很低,一年不到1%。且現在隨著衛生環境改善,台灣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已逐年降低,從早年的50%以上,目前青少年已不到20%。

 
胃鏡檢查

Q2:

做胃鏡檢查被告知有萎縮性胃炎,這是什麼?胃功能會變差嗎?

A:

年長者較多的萎縮性胃炎,常被誤以為是隨著老化或多或少都會有的現象,其實大部分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少部分是自體免疫胃炎的結果。幽門螺旋桿菌由於多半在兒童期感染,存在人體時間愈久、對胃的影響就愈大,從慢性胃炎逐漸演變成萎縮性胃炎。

如同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有輕有重,萎縮性胃炎範圍也有大有小,病變多從胃竇部、也就是胃的下部三分之一開始,患者同樣未必有症狀,然而由於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患者胃的功能會變差,甚至增加胃癌的風險。改善萎縮性胃炎要從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著手,但滅菌後要讓胃部復原,通常要以年來計的時間慢慢好轉;若病變比較嚴重,即使滅菌後,也不易恢復。

Q3:做大腸鏡發現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A:

目前內視鏡的解析度提升,再加上窄頻光波(Narrow Band Imaging,簡稱NBI)的輔助,讓醫師可以清楚看見大腸息肉表面的微血管和紋路,分辨大多數息肉的種類;若沒有把握時,會選擇將息肉切除,確認是否有細胞的變性或癌細胞。

其中腺瘤性息肉由於可能癌化,檢查時若看到,一定要切除。至於增生性息肉一般認為不會癌化形成惡性腫瘤,是否需要切除視息肉大小及出現的部位來決定:若0.5公分以下不用處理、1公分以上建議切除、介於0.5至1公分之間由醫師視情況判斷。出現在左側大腸,尤其是乙狀結腸和直腸部位,區分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有90%以上的準確度;不過在右側大腸,增生性息肉可能和鋸齒狀腺瘤息肉混淆,因此即使是比較小、雖內視鏡判讀為增生性息肉,通常仍建議切除。

Q4:做大腸鏡選擇麻醉,因為不知痛,弄破腸子的機率較大嗎?

A:

每個人對痛感的忍受度不同,若未施行麻醉,有些人無法忍受疼痛,可能導致檢查無法做到終點。全麻時,受檢者完全無痛感,不會做出反應,有些受檢者因而擔心醫師會「暴衝」。但是否會被弄破腸子,主要跟醫師的經驗有關,在推進腸鏡時,若感到阻力,或視野不進反退、沒看到前方硬進、操作時太逞強,都可能導致弄破腸子。現在的儀器與技術都很進步,弄破腸子的機率很低,不需太過擔心。

 
大腸鏡檢查

Q5:做腸胃鏡檢查,會不會有被感染的風險?

A:

目前內視鏡的消毒有一定的標準作業流程(SOP),不論刷洗、浸泡、用洗滌機清洗均有一定的規定,針對目前已知可能的細菌與病毒,都可以加以消滅。因為無法預測來做腸胃鏡檢查的患者身上有哪些感染源存在,所以器械消毒的要求很高,只要醫療院所是按照規定來管控,不會產生感染的問題。

(整理/張雅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