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看新聞學保肝

13年前器捐善念  黃威程幸運重生  

2001年,黃威程的弟弟因車禍被判腦死,由他代為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沒想到,近年來他也需要換肝,原本排隊等換肝的序號在300名以外,但衛福部2014年10月1日施行「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新制,只要是配偶或三親等以內的血親曾為器官捐贈者,家人遇到器官分配時,移植排序可提前,黃威程等候移植的序號因此躍升為第一。他於2014年10月13日完成移植,成為新制上路首例受惠者。
       
換肝可說是肝病患者經過藥物、手術治療皆無效之後,最後一條生路。目前全台共有23家衛福部核可的肝臟移植醫院,換肝手術成功率達到90%到95%,病人3年存活率平均有84%,是世界一流的水準。但最大的問題是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捐出的器官,遠遠趕不上亟需換肝個案增加的速度。

根據衛福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台灣任何時刻都有800到1000多名末期肝病患者等待換肝,但每年獲得腦死大愛器捐得以完成換肝的個案,只有80到100人左右;也就是說,9成患者都等不及。在器官來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依據病人的病情做評分,依據病患急迫程度和本身健康狀態,進行排序,達到儘可能的公平。而配偶或三親等以內的血親曾為器官捐贈者,家人遇到器官分配時,移植排序可提前,則是為了推廣器捐風氣的新規定,讓民眾感受到「今天你幫了別人,也許有一天也會幫到自己」,上述黃威程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器捐等待名單的順序,依據病人病情變化、新增個案的出現,每一天都在變動。譬如,已列入等候名單中的病人,如果沒有按時回診、追蹤,評分就會下降,排名也可能跟著下降。即使幸運等到肝臟、配對成功,如果剛好發燒、感染或健康狀態不佳,也無法進行移植。所以,對病患而言,一旦進入器官等候名單,就要把每一天都當成可能是機會來臨的重要時刻,讓自己各方面準備充足,才不會讓重生的機會,從指間流逝。

------------------------------------------------------------------------------------------------------

2014年本土A肝感染案件

基因定序證實「生食貝類」是禍首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2014年10月和11月間出現的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高達30人,是2013年同期4人的7.5倍,且其中有25人住院。疾管署首度以基因定序技術分析研究發現,多數病例在發病前有生食蠔類(牡蠣)、文蛤或蛤蜊等貝類水產品。呼籲民眾應注意個人飲食衛生,貝類水產品務必烹煮至全熟後再食用;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以降低疾病散播風險。
       
疾管署表示,國際間常發生因食用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水產品,導致感染A型肝炎或諾羅病毒等事件。台灣西部貝類水產品養殖場所多數鄰近河口淡海水混合區域,依據食藥署訂定之「生食用魚介類衛生標準(大腸桿菌陰性等)」,該類產品宜煮熟後再食用,其中貝類水產品建議烹煮至殼開啟後3至5分鐘再食用。

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傳染,即食入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平均約為一個月,發病的患者可能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幸好絕大多數病例都會自動痊癒,只有極少部分的患者會產生猛爆性肝炎,例如老年人或B型肝炎帶原及C型肝炎感染等慢性肝炎患者,有較高的風險。

台灣過去環境衛生條件較差,老一輩的人可能在孩童時就已經不知不覺的感染過A型肝炎產生抗體;國內近年因公共衛生改善,幼兒與年輕人普遍缺乏A型肝炎抗體,有感染風險,預防之道就是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需正確洗手,以維護自身健康。

另外,也可以考慮接種A肝疫苗。A型肝炎疫苗需接種2劑,若是需前往高風險地區,最好於啟程至少1個月前,先接種第1劑,使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半年後再完成第2劑接種。完成2劑之接種可提供20年以上的保護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