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水果日報
憂C肝治療像化療 僅1成回診
口服藥順從度高 但價格逾百萬
報導╱黃子倫、林明佳 攝影╱施偉平、張世平
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楊培銘教授表示,B、C型病毒性肝炎成國人肝病主因,若缺乏追蹤治療易轉為肝硬化、肝癌,C型肝炎因缺乏疫苗,加上健保給付的干擾素治療副作用強,常致病友喪失活力,更有部分患者誤認像化療會掉髮,臨床觀察回診治療者僅約1成,目前有新式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選,但自費價格逾百萬,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
是不是開始掉髮了?(設計對白)
楊培銘教授指出,全台C型肝炎患者約有40~60萬人,一方面面臨轉化成肝硬化、肝癌的威脅與焦慮,另一方面又因為健保給付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雷巴威林藥物治療,會造成體內血紅素、白血球等降低,易有貧血、發燒、紅疹、食欲不振等副作用,部分患者也可能以訛傳訛、誤認會出現化療症狀如掉髮,降低回診治療的意願,其實C肝傳統療法掉髮機率不到2成,而唯有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惡化成肝癌,造成生命威脅與更高額的醫療負擔。
【先了解】惡化成肝癌
楊培銘教授強調,肝炎幾乎無症狀,若無追蹤治療,經過了20~30年後,平均約有20%~30%的患者會演變為肝硬化,產生黃疸、疲倦等症狀,而若發生肝硬化,每年約有1~4%的患者會變成肝癌,造成腹痛、腹水、體重降低等狀況。
【這樣做】勿懼副作用
C肝傳統的干擾素療法副作用高,常有暈眩、疲倦、發燒等狀況,影響C肝患者的活力,甚至無法上班,且因肝炎初期症狀少,常讓患者誤以為不治療沒差,埋下了日後轉變成肝硬化、肝癌的導火線,仍應積極治療為上。
口服藥治療
目前新一代的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適合對傳統干擾素治療嚴重排斥者,且療程從48周縮短至12周,然而食品藥物管理署尚未開放藥證上市,需申請從國外專案進口,自費約220萬元,醫師表示期待相關單位加速開放。
應抽血追蹤
在接受C型肝炎療程結束後,仍應依照醫囑回診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以及體內病毒殘存量,看是否有復發的跡象,另外,也要搭配腹部超音波檢查,有助早期發現肝臟腫瘤,早一步切除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提醒你】勿信保肝藥
楊培銘教授強調,多數病毒性肝炎、肝病患者都曾被親友介紹保健食品、藥品等,或是自行尋求偏方治療,但可能保肝無效反而出現反效果,增加肝臟負擔,建議肝炎病友應學會拒絕來路不明藥物。
【醫師說】
若是家中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其他人也應抽血檢查,早一步發現是否為肝炎患者早日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楊培銘
模特兒╱張淑玲、蔡妤涵、劉研伶
- Aug 09 Sun 2015 11:35
憂C肝治療像化療 僅1成回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