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願天底下不再有肝苦人

作者:林讓均 │ 攝影:蘇義傑

2016年許金川教授與好心肝醫療團隊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收錄在3月號封面故事「小診所 大醫生100」,好心肝門診中心的服務理念就是為病人而存在,把每位病患當做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以營利為目的,期盼能消滅國病,讓天底下不再有「肝苦人」!

 
(下圖右二為本會楊培銘執行長)

為2434人免費腹部超音波

這裡是「好心肝門診中心」的休憩大廳,走十幾步到隔壁二樓,就是全國唯一一家肝病整合型全人醫療照護門診,也是第一家醫療財團法人診所。就在去年12月13日,它又多了項紀錄。

當天好心肝號召近50位醫師,以20台超音波儀器在短短7小時內,為來自全台各地的2434位民眾進行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測,締造金氏世界紀錄。首位進行這種超音波早期肝癌篩檢技術的醫師,就是有「台灣阿肝」之稱的台灣肝病權威——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

身兼好心肝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全民健康基金會的董事長,22年來許金川推動肝病防治與篩檢,超過40萬人次,其中有7萬人就提早檢查出B型、C型肝炎,得以及早接受治療,找回健康。

許金川誓言消滅肝病,一直想籌建肝病專門醫院,這個夢想在2013年初步有了著落。

「台北市的醫院已飽和,那就從設立肝病專門診所開始,」身為創辦團隊一員的好心肝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回想。「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68歲的許金川,很早就想要打造這個專屬於肝病治療,把病人當家人的醫療空間,但是卻苦無經費。2012年一位匿名善心企業家慨然捐贈400萬美元,扭轉了局勢,讓基金會得以購置房捨,後續的愛心捐款也是源源湧入。放眼所及,診所裡的一磚一瓦,從地板到天花板,沙發桌椅,每一台貼有捐贈人士名字的醫療儀器,都是社會的愛心。好心換回好肝,診所也在一樓大廳、二樓門診中心免費供應三明治、咖啡與果汁,同時成立全台唯一的「免費醫療諮詢門診」。

保肝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李懋華說,40歲以上的人,健檢完通常至少有一個紅字,但回診率卻只有6%,因為常常不知所措。因此,他們歡迎民眾拿健檢報告來諮詢第二意見,即使檢查不是在好心肝做的也無妨。

好心肝的每一個診間,都配備了一台超音波儀器,當天所做的肝病超音波,當天就能拿到檢查報告。

此外,肝病病人常連帶有腸胃問題,好心肝又在去年初設立了「腸胃鏡中心」,擴大門診科別。去年10月好心肝的健檢中心開始試營運,觸角向上延伸至預防醫學。診所加起來近20位的輪值醫生,其中不少是許金川的學生,也多的是與他同在肝病領域打拚的多年戰友。

基金會副執行長粘曉菁猶記,幾年前她還懷著孩子,就被許金川號召加入保肝行列,目前負責「消脂保肝」門診,為的是對抗有「下半個世紀最大肝病」之稱的「脂肪肝」。走進二樓的門診中心,有「台灣肝病醫學之父」美稱、已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宋瑞樓的銅像就擺在門口。

宋瑞樓主張的「以病人為中心」「醫生是為病人而存在」,正是好心肝門診中心秉持的精神,也是視宋為恩師的許金川奉行一生的圭臬。同時身兼醫療研究、教學與行政的許金川,百忙之中仍抽空、每週在門診中心專值一診。

生活簡樸,西裝老是同一套、連領帶都是在許昌街平價商店買的39元款式,許金川把時間都奉獻給病人,賺了錢又捐給基金會。結合社會之力的這場保肝聖戰打了近40年,在他的帶領下,近年,肝癌終於掉出十大癌症死因榜首。

只是,這對「許P」來說仍不夠,畢竟全台還有300萬名肝炎患者。他的下階段目標,是成立「肝病醫院」,而後是彙整尖端研究與醫療技術的「肝病醫療中心」。

「我的信仰是國父遺教: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許金川常掛在嘴邊的終極目標,竟是「趕快讓我自己失業。」因為到那時候,天底下就沒有「肝苦人」了。

影音報導: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d&v=rrtyb7gNFDw

出處:2016年3月號《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第35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