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康健雜誌
陳維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八仙當晚,不分北中南,全台急診醫師都沒睡
作者 : 李佳欣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2016/06/28
八仙當晚,一個line群組牽起了全台數十位急診醫師,在12小時內為病人找到安身之處。
八仙當晚,我很早就寢。哪知道5點多醒來,習慣性地打開手機一看,嚇了一大跳。從昨晚到現在,急診醫學會理監事的群組裡,共有一百多則未讀的訊息。
打開群組第一則訊息,十點左右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顏鴻章傳來消息:「新北市八里八仙樂園火警已造成上百名民眾燒燙傷,請北部理監事關心各醫院即時狀態」,不久,台北馬偕醫院急診部主任解晉一回應正趕至淡水馬偕、台北榮總回報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新光醫院已接到三名紅色(表示送來的是有立即危及生命的病人)......
看到這些訊息,我趕緊打開電視,映入眼簾的是像煉獄一般的粉塵火燒場面。天啊,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怎麼高雄氣爆才發生沒過多久,台灣又發生這種讓人怵目驚心、難以想像的意外。
我邊聽著電視新聞播報,邊繼續了解昨夜急診弟兄們的聯繫內容。
原來,急診醫學會前理事長緊急成立了一個「北區急診主任緊急line群組」。只見各家急診主任相繼發出提醒,成大醫院主任在群組中先要北區各醫院安排人員填報並即時更新「緊急醫療管理系統」的訊息,接著,醫策會執行長也丟出一句「一定會有中南部遊客要求轉回中南部醫院......,包括中南部醫院大家都要動起來。
中南部醫院第一時間悄悄空出病床待命
急診人真的一個一個都動了起來。
只見不久,嘉義長庚醫院主任率先回應:「燒燙傷有兩張空床」,接著台南奇美醫院也回報「燒傷中心目前有兩張空床、隨時待命接收轉診南部病人」,台中榮總傳來「燒傷中心目前有兩張空床」......
只是這段時間,警報尚未解除,約十點半左右,病患大量湧入的危機也從新北市逐漸轉向台北市。台北新光醫院主任王宗倫捎來消息:「衛生局EMOC通報,截至22:30送至台北市共計57名傷患」。但各家醫院接收病人的統計數量還在持續上升中,11點左右,淡水馬偕才回報「已穩住淡水」。不久,三總就發出「趕回台北333 (大量傷患的群呼代碼)」的消息。
所幸,這段時間中,中南部醫院仍持續將燒傷病房的資源分享至群組,不僅高雄義大醫院傳來「有一間燒燙傷加護病房!」、嘉義基督教醫院也回報「有三張空床。加油!」。
這些訊息像是給大夥的數劑強心針,因為當時每個急診人心裡都清楚,這是場特殊的災難事件,湧入醫院的是大量且急須特殊加護病房的傷患。但目前台灣只有大型醫院設有「燒燙傷加護病房」,且數量幾乎都只有4到6床的規模,北部專屬的燒燙傷加護病床數量一定不敷使用。
完成急救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醫院病房資源用盡的情況下,幫病人找到適當的後送醫院,順利轉診。
擔心燒燙傷病床不足 用line跨院找床
12點過後,義大醫院傳出訊息「接到xx醫院的電話,有插管的病人要轉院 ,已承諾接收此病人」。1點時,「三軍總醫院ICU客滿了,台大有燒傷病房嗎?」「台大醫院有!請和急診聯絡!」
原來急救工作趨緩後,各醫院急診主任竟透過這個群組相互聯繫、幫病人安排轉院事宜。中南部醫院也陸續開始收治轉院病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任傳來:「剛接到台中市衛生局來電要轉一位到我們醫院,有5床燒傷病房」、「明天一定陸續有病人會轉院就近照護 要準備第二波轉診」.......
到了清晨四點多中山附醫主任傳來訊息「為了接90%的病人,只好打起精神撐著,雖然是中南部醫院,但此刻所有急診人都還不敢鬆懈。」5點時,奇美醫院主任也還醒著,「向堅守崗位的急診人敬禮,這是急診人崇高的價值,北部前線浴血奮戰,南部要全力後援,準備第二波轉診病人。」
總算看完這些訊息,我立即打電話回醫院,深怕這難得的早睡竟把應該要與急診人同甘共苦的大事給誤了。
詢問的結果是,同仁已主動接了兩位轉診病人。我也趕緊在6點多回報訊息「中國附醫,到兩位病人。病房、ICU各一位。」。7點多時,又看到「義大醫院接收一位21歲男性,70%二度以上燙傷」、「台中榮總接受2名插管的病人,一名緊急手術」、「高雄長庚接到2名插管病人,都已入住燒傷ICU,兄弟們辛苦了。」
陸續看到北部加護病房已趨飽和,我立即打電話給院內主秘告知狀況。我請求醫院授權給我,協助空出一些燒傷加護病床收治北部轉來的病人。
燒傷加護病房主任同意了我的意見,我便立即回報訊息,「中國附醫可隨時挪床,再接3位ICU病人。」才發出沒多久,便接到市立聯合醫院的電話,希望把病人轉過來。
就在這不到12小時的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急診夥伴相互支持的力量。大夥徹夜備戰、不時互相打氣、也能無私地合作。醫策會執行長在那夜說「這一夜,急診人都沒睡,北區的堅守崗位,中南部隨時支援,我要跟急診夥伴敬個禮,各位都是鬥士!英雄!」急診醫學會理事長也說「所有急診醫療人員均徹夜未眠的處理此次災難,再次為大家展現無比合作與奉獻精神致敬。」
訴說這段過程,只是想向社會傳達急診的重要與價值。急診人做的是維護社會與醫療24小時無縫介接的重擔。這次的災難,相信急診醫師都已善盡醫療的責任與角色。雖然,過程中難免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急診醫師發揮其專業精神並齊心齊力團結合作,協助社會驚險地度過又一次的災難,是應該被真實的記錄下來!
- Dec 01 Thu 2016 20:55
陳維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八仙當晚,不分北中南,全台急診醫師都沒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